监管风向标
① 人民日报:选什么人是风向标 影响到作风和党风
人民日报:选什么人是风向标 影响到作风和党风
何谓“裸官”?这一形象说法,在近日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有了更明确定义。该《条例》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合理的界定、严格的约束,从源头上扎紧了管住裸官的篱笆。
中央对管住裸官,可谓三令五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列为改革内容。从“不得任正职”到“不得任班子成员”,各地在监管裸官方面多有探索。对于裸官这一新形势下的新现象严加规范,反映出党的建设从组织到纪检全方位的与时俱进,宣示着“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决心和信心。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时代,个人有跨境迁徙的权利,即使领导干部家属也不例外。但也要看到,领导干部并不是普通人。因为手中握有权力,影响到公共利益和公众福祉,所以即便是私人生活,也需接受更严格约束。《条例》将裸官从考察对象中排除,在很大程度上与领导干部个人的才能、品行无关,而是一种制度化的规范和防范。
的确,裸官刺激着社会敏感的神经。从庞家钰到周金伙,从杨湘洪到张曙光,都证明了“裸”所形成的“漏斗效应”。那些在位时留好退路,事发后远走高飞的裸官,虽然比例不高,却有着极坏的社会影响。究其本质,往往是精神世界存在问题,信念信仰出现了动摇,或想利用权力为所欲为,或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失去信心,因而把家人、财产都转移到国外,一有风吹草动就随时可以“闪人”。如果掌握社会公器、主政一方的是这样一个人,公众如何能放心,这样的人施政又怎能服众?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禁止裸官。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制度化的方式阻断裸官上升通道,无疑很有必要。而领导干部也必须想清楚,是做裸官还是要升迁,只能选择其一。
合理的制度有着强大的力量。有这样一则轶事:二战时美军降落伞合格率仅99.9%,军方只好改变检查制度,交货前随机选出几顶降落伞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试跳检测,终于出现百分之百合格的“奇迹”。同样,裸官不得被考察的制度,既是为了管住哪怕只是0.1%的不合格,拆除裸官这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更是为了划出“为官底线”、形成制度刚性,达到“用好制度选出好干部”的最终目标。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已是我们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路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干部选任要不断完善,建立合理的制度是一个根本前提。不管是破格提拔,还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只有一切以制度为准绳、为依据,形成一整套科学流程,才能选出好干部。“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而干部选任的好制度,更是根本中的根本、关键中的关键。
这些年来,从公示、测评到考核、竞聘,干部选任制度日趋合理、完善。但制度建设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新的制度构建,这是制度文明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看,管住裸官,正是制度的一种自我完善。在建立制度上,没有空白;在执行制度上,没有例外,才能真正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真正走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总书记说过,“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不选什么人,同样也是风向标,也影响到作风和党风。裸官只是一个小切口,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必将释放出更大“改革红利”,增强社会信任,筑牢民意基础,促成中国进一步发展前行。
② 政治监督中一个重要环节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统揽“四个伟大”,创造性提出的政治监督这一重大命题,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探索自我监督规律形成的重大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政治监督为何如此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一开始就把解决党内各种问题高度概括到党的政治建设上来,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等重要表述,也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等党内重要文件之中。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对加强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在二次全会上强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抽象的,是由具体的人和事构成,必须看行动、见实效;四次全会上强调,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监督高度重视,提出关于政治监督系列重要论述,为开展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应深入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政治监督的丰富内涵。政治监督在党内监督中居于根本和统领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目标方向,以督促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根本要求,以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尤其是政治纪律为依据和标尺,重点监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守和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政治监督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本质属性,是其根本职责。
政治监督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重要意义。政治监督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方向。政治监督就是督促全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政治监督关系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通过强化政治监督,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如磐石。
政治监督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通过政治监督,督促全党上下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落实到位,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实际、科学规律的要求;通过政治监督,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都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政治监督监督什么
政治监督的根本指向,就是“两个维护”。有力有效的政治监督,要求站在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重点加强对党章党规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领域各方面重要政策、重要任务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抵制一切阻碍国家制度执行、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消极因素,督促推动党组织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督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党的初心使命。
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坚定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督促各级党组织坚持好落实好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督促各级党组织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善于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善于运用制度威力攻坚克难,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讲政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对各领域各方面重要政策、重要任务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坚决查处贯彻落实中存在的装样子、搞变通,空泛表态、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提升制度执行力,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等制度,以制度效力提高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现实效能。
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引领带动管党治党质量全面提升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切实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等问题,坚决纠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铲除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督促党员干部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站稳政治立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
怎样开展政治监督
从政治纪律查起。从政治纪律查起,是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方法。强化政治监督,要求以“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为尺子,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行为背后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以政治监督捍卫政治纪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发挥好专责机关的监督作用,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
突出监督重点。加强政治生态研判,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关键少数”的一言一行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只有把“关键少数”管好了,党内政治生活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政治监督必须突出党委领导集体和党政“一把手”这两个重点,把政治监督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督促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发挥徙木立信作用。
具有斗争精神。政治监督面对的主要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难度大、要求高,必须敢于碰硬敢于斗争。要铁腕执纪,对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正确引导,对检讨反思走过场的严肃批评,对构成违纪行为的严肃查处。优先处置涉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问题线索,对照“七个有之”,严肃查处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等问题。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破坏政治生态的问题,既要敏锐发现、也要深挖隐藏在背后的腐败问题。
推动标本兼治。政治监督不是空洞的监督,其目的是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实现政治监督与推进业务有机统一,既用严明的政治纪律保证业务工作顺利推进,也用业务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严明政治纪律的实际效果。深化标本兼治,做实“一案一整改”,深刻反思剖析,深挖背后的问题根源,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更好地将政治监督成效转化为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③ 如何健全和落实干部监督,警醒机制
一、健全教育机制,夯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
思想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防止和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思想教育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建堂、强党、兴党的生命线。如果党员没有统一信仰、国民没有核心价值、民族没有共守的精神家园,那是非常危险的。
对经历、性格各异的干部,坚持采取综合配套、相互衔接的方式和措施,建立教育机制,积极发挥加强思想教育在从严管理干部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推进教育制度化。推动从严管理干部,重在按制度办事,强化制度约束,强调灌输教育,使干部教育从制度上“硬起来”,把从严教育干部套进制度的“笼子里”。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并从方式方法上加以创新和完善,确保让干部掌握的不迁就、不含糊。县委建立起讲坛、中心组学习等一系列集中教育培训制度,农村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经常性教育制度,同时,创新考德述德评德、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密切联系群众等制度,不断增强从严教育干部的刚性要求和硬性约束。
二是推进教育经常化。干部认识提高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春风化雨”式的经常性教育,最终收到“滴水穿石”的效果。坚持把教育寓于日常工作之中,重要教育内容进办公室、上工作案头,起到时时提醒、处处提醒的作用;寓于平时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疏通干部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使干部谈话体现干部教育的要求;寓于各项党内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当前要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是推进教育人性化。结合当前大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的实际,积极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载体,开办了手机报、党员教育QQ群,借助互联网媒介,使从严教育干部更贴心、更方便。适应干部心理特点,创新和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文艺节目、情景党课、红色旅游、传统装故事、漫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系统地在新形势下做好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把握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使从严管理干部的教育机制更科学、更人性化,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制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健全导向机制,做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根本。
在从严管理的同时,要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既要看到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极少数干部要求不严、违法乱纪,影响对这支队伍的基本判断。要把严格要求和激励关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导向是风向标,是指挥棒,是从严管理干部的根本。坚持用正确的导向激励和警醒干部,引导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一是坚持用人导向,让干部“出实劲”。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就是干部的行动指南。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百姓,激励教育一大批干部;选错一个干部,挫折一大批干部,耽误一方百姓。坚持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注重考核干部在重大政治立场上的表现是否与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切实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成为各级干部努力的“风向标”。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导向,使谋实招有办法、干实事有韧劲、抓落实有实效,成为各级干部的努力方向。树立重视基层、艰苦奋斗的导向,让经受实践锻炼、长期默默奉献,成为各级干部的必备素养。
二是坚持考核督导,让干部“干事业”。考核是标杆、是导向,是建立从严管理干部导向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考核督导的作用,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干部的道德考核和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建立从党性教育、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具体化考核督导干部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干部牢固践行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要形成制度,定期将工作完成情况、政绩考核名次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反馈给干部本人,“倒逼”干部取长补短、持续进步。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在日常考核中除在本单位干部中进行常规的民主测评与推荐优秀干部外,还到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开展民意调查,听取群众评价,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干部进一步树牢宗旨观念,更加看重群众满意度。
三是用好典型引导,让干部“知对错”。坚持把选树典型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手段,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适时组织学员干部到基地参观,做到既有正面激励、榜样引领、领导示范和制度约束,教育干部敬畏法纪、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做好工作;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经常组织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安排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用典型案例教育干部,使干部谨慎用权、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以高度的自律和忠诚履行岗位职责。同时通过调研和长期的实践,树立起“四实四有”的用人导向(即坚持实干导向、实践标准、实绩依据、实效检验;注重选拔任用敢于担当有锐气、善于突破有智慧、勤于干事有定力、严于律己有操守的干部,让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为有位)在全县就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健全预警机制,落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关键。建立预警机制,从多层次、多渠道监督干部,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关键。湖南省汝城县坚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严厉查处,确保问题追究到位,使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
一是在尽早发现上下功夫。“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个干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会圈,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其同事、家属、亲朋好友,以及本地本单位干部群众最了解。为防止干部出现大问题,及早发现干部小问题,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和完善了干部问题预警机制。通过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电话、信件、网络“三位一体”监督干部的平台,进一步畅通干部群众向组织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探索“家访”、定期向社区、干部家属征求干部意见等制度,深入了解干部“生活圈”及“8小时”以外的现实表现;通过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及时发现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是在及时提醒上下功夫。对发现有小毛病的干部本着对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发现干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纠正错误,从而挽救干部。对未发现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做到未雨绸缪,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预防警示作用,帮助干部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提高其自身免疫力。为及时提醒干部,广泛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干部谈心谈话活动,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坚持书面函询,让干部就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说明,督促其深入反省;对有小的毛病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让干部对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是在严肃处理上下功夫。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从严查处是最直接、最有威慑力的武器。实践表明,发现干部存在问题,如果查处不及时,他们可能会进一步铤而走险;如果查处不严厉,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在严肃处理上绝不心慈手软,绝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查实一件,严肃处理一件,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果,确保问题追究到位,人员处理到位。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④ 如何认识和处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辩证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承担监督责任。两个责任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完善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格局,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正确把握两个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促进两个责任的互动共进,对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两个责任呢? 一、两个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 两个责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体系。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包括主体结构、责任内容和主体能力三个方面。从主体结构上看,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责任。党组织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的集体责任,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履行“一岗双责”,必须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从责任内容上看,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原则、恪守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等。从主体能力上看,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还指各级党组织建立完善腐败治理体系和实现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力,具体包括各级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治理能力和保障能力等。 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主要包括监督的地位、监督的客体或对象、监督的职责内容等方面。从监督地位上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从事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具有党内监督的权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监督客体或对象上,纪委(纪检组)的监督对象主要包括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具体包括对所在委员会及其派驻机构、派出的巡视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对所在委员会常委、委员和派驻机构、派出的巡视机构的负责人进行监督,特别是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从监督责任来看,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职责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协助党委(党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决议决定执行情况和中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意见和市委十项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审查和处置党员干部违犯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严肃查办腐败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对反腐倡廉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等。 从总体上看,党委(党组)的主体地位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的内容体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两个责任的辩证关系 两个责任存在着辩证的逻辑关系,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是前提,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是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强调的是如何通过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地位和领导责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基本方向。只有不断强化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保障纪委(纪检组)监督地位的权威性,确保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的有效发挥。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强调是如何通过进一步强化纪委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地位,明确纪委(纪检组)的执纪监督主责,确保纪委(纪检组)正确履行监督权力,全面提高监督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保障。只有充分发挥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协助党委(党组)做好各项党内监督职责,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保证党委的主体责任的有效履行。 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主要是指党委(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具有毋庸置疑的主体地位,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统筹谋划,全面部署。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分清职责,厘清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界限,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不能用党委(党组)的集体责任掩盖个人的领导责任,也不能用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代替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主要是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主业,履行主责,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三项任务”、“五项经常性工作”,协助党委(党组)做好各项党内监督职责,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作用。既不能越俎代庖,以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干扰党委(党组)的领导地位,也不能缺位失责,以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推卸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 三、落实两个责任的途径 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本在于明确两个责任界限,重点在于强化责任考核,关键在于严格责任追究。 (一)明确两个责任界限 1、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意识。县委吴书记在年初的县纪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上强调:“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自觉主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班子其他成员要坚持‘一岗双责’,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清醒认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紧迫性,切实将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上升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来对待,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二是要进一步明晰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内容。要制定主体责任实施方案,细化党委班子、第一责任人以及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具体职责,科学划分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等责任主体之间的责任分工,建立完善工作程序和保障机制,切实做到“一岗双责”。三是要不断提高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履行能力。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自觉把反腐倡廉作为分内之事,积极承担起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职责,认认真真地抓作风建设、抓严明纪律、抓惩治腐败,全面落实六项主体责任义务,不断提高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能力。 2、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纪委(纪检组)作为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法律地位,强化纪委(纪检组)监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县委吴书记在县纪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上强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神圣职责,要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切实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通过调整机关内设机构、整合资源,把更多力量调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上来。强化纪律约束,加大自我监督力度,坚持抓早抓小,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能力,增强纪委(纪检组)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履行监督职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要建立健全加强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的制度机制。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纪委(纪检组)对同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机制,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经常性监督,探索对纪委 (纪检组)监督责任的再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纪委 (纪检组)监督责任履行的规范性和公信力。 (二)强化责任考核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签字背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年度计划、责任分工、任务分解和总结报告要经党组织会议研究审议、主要负责人签字背书,上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与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与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做到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工作人人担当,一旦出了问题,就要依据签字追根溯源、实行倒查。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报告机制。党委(党组)要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纪委(纪检组)要及时向党委(党组)和上级纪委报告反腐败重大工作情况,党政“一把手”要定期向上级纪委全会进行述廉,接受评议。三是要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检查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日常监督检查。强化案件查办工作考核力度,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果在各级党委、政府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四是要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情况公开,提高考核结果的透明度,并将其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交流、业绩评定、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好责任制考核的“风向标”和“导向仪”作用。 (三)严格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不住这个防线,责任制就会流于形式、陷入空谈。一是要建立两个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和保障机制,形成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建立“一案双查”制度,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要予以问责。二是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终身追究制、连带责任追究制,对发生腐败案件及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事件的,除了查办当事人外,要上追一级责任,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可上追多级责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等责任,必须严肃追究,绝不能避重就轻,以集体名义敷衍了事,以批评教育、经济处罚代替组织处理、纪律处分,软化、淡化追责效果。如果纪委(纪检组)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问题不报告、不反映,敷衍塞责、不抓不管,造成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的,也要坚决追究纪委(纪检组)相关人员监督失职的责任。
⑤ 如何避免“八项规定”一阵风
1、建立长效机制,狠抓落实。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践行八项规定。
2、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作风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整改落实,从一点一滴和小事抓起,加强廉洁自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防微杜渐。
3、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加强舆论监督。发挥各种舆论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5、加强惩戒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弘扬正能量。
6、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全民参与,齐抓共管。
⑥ 如何监督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落实方法
一、健全教育机制,夯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
思想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防止和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思想教育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建堂、强党、兴党的生命线。如果党员没有统一信仰、国民没有核心价值、民族没有共守的精神家园,那是非常危险的。
对经历、性格各异的干部,坚持采取综合配套、相互衔接的方式和措施,建立教育机制,积极发挥加强思想教育在从严管理干部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推进教育制度化。推动从严管理干部,重在按制度办事,强化制度约束,强调灌输教育,使干部教育从制度上“硬起来”,把从严教育干部套进制度的“笼子里”。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并从方式方法上加以创新和完善,确保让干部掌握的不迁就、不含糊。县委建立起讲坛、中心组学习等一系列集中教育培训制度,农村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经常性教育制度,同时,创新考德述德评德、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密切联系群众等制度,不断增强从严教育干部的刚性要求和硬性约束。
二是推进教育经常化。干部认识提高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春风化雨”式的经常性教育,最终收到“滴水穿石”的效果。坚持把教育寓于日常工作之中,重要教育内容进办公室、上工作案头,起到时时提醒、处处提醒的作用;寓于平时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疏通干部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使干部谈话体现干部教育的要求;寓于各项党内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当前要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是推进教育人性化。结合当前大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的实际,积极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载体,开办了手机报、党员教育QQ群,借助互联网媒介,使从严教育干部更贴心、更方便。适应干部心理特点,创新和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文艺节目、情景党课、红色旅游、传统装故事、漫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系统地在新形势下做好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把握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使从严管理干部的教育机制更科学、更人性化,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制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健全导向机制,做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根本。
在从严管理的同时,要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既要看到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极少数干部要求不严、违法乱纪,影响对这支队伍的基本判断。要把严格要求和激励关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导向是风向标,是指挥棒,是从严管理干部的根本。坚持用正确的导向激励和警醒干部,引导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一是坚持用人导向,让干部“出实劲”。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就是干部的行动指南。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百姓,激励教育一大批干部;选错一个干部,挫折一大批干部,耽误一方百姓。坚持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注重考核干部在重大政治立场上的表现是否与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切实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成为各级干部努力的“风向标”。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导向,使谋实招有办法、干实事有韧劲、抓落实有实效,成为各级干部的努力方向。树立重视基层、艰苦奋斗的导向,让经受实践锻炼、长期默默奉献,成为各级干部的必备素养。
二是坚持考核督导,让干部“干事业”。考核是标杆、是导向,是建立从严管理干部导向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考核督导的作用,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干部的道德考核和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建立从党性教育、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具体化考核督导干部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干部牢固践行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要形成制度,定期将工作完成情况、政绩考核名次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反馈给干部本人,“倒逼”干部取长补短、持续进步。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在日常考核中除在本单位干部中进行常规的民主测评与推荐优秀干部外,还到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开展民意调查,听取群众评价,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干部进一步树牢宗旨观念,更加看重群众满意度。
三是用好典型引导,让干部“知对错”。坚持把选树典型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手段,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适时组织学员干部到基地参观,做到既有正面激励、榜样引领、领导示范和制度约束,教育干部敬畏法纪、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做好工作;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经常组织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安排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用典型案例教育干部,使干部谨慎用权、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以高度的自律和忠诚履行岗位职责。同时通过调研和长期的实践,树立起“四实四有”的用人导向(即坚持实干导向、实践标准、实绩依据、实效检验;注重选拔任用敢于担当有锐气、善于突破有智慧、勤于干事有定力、严于律己有操守的干部,让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为有位)在全县就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健全预警机制,落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关键。建立预警机制,从多层次、多渠道监督干部,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关键。湖南省汝城县坚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严厉查处,确保问题追究到位,使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
一是在尽早发现上下功夫。“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个干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会圈,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其同事、家属、亲朋好友,以及本地本单位干部群众最了解。为防止干部出现大问题,及早发现干部小问题,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和完善了干部问题预警机制。通过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电话、信件、网络“三位一体”监督干部的平台,进一步畅通干部群众向组织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探索“家访”、定期向社区、干部家属征求干部意见等制度,深入了解干部“生活圈”及“8小时”以外的现实表现;通过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及时发现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是在及时提醒上下功夫。对发现有小毛病的干部本着对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发现干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纠正错误,从而挽救干部。对未发现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做到未雨绸缪,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预防警示作用,帮助干部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提高其自身免疫力。为及时提醒干部,广泛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干部谈心谈话活动,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坚持书面函询,让干部就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说明,督促其深入反省;对有小的毛病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让干部对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是在严肃处理上下功夫。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从严查处是最直接、最有威慑力的武器。实践表明,发现干部存在问题,如果查处不及时,他们可能会进一步铤而走险;如果查处不严厉,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在严肃处理上绝不心慈手软,绝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查实一件,严肃处理一件,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果,确保问题追究到位,人员处理到位。
⑦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理四大控制重点,监理公司将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最终达到合同质量目标。监理的质量控制需要业主的大力支持、协助和施工单位的主动配合。
1.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层次:
(1) 工程质量的一级控制是指施工单位的自控,它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休系的有效运作而实现的。其质量控制的特点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搞好内部的质量控制;
(2) 工程质量的二级控制是指监理公司的质量控制,它行使社会监督的职能,是在施工单位一级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核验。工程竣工验收,由监理单位在工程分部分项验收的基础上对质量作出评定;
(3) 工程质量的三级控制是指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它行使政府监督职能,对工程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及评定结果进行现场监督。
2.质量的事前控制
(1)资格审查: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把公司资质以及现场项目经理部成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等上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公司审查具备开工条件后方能开工。
(2) 设计图纸的审校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地审核图纸,对于图纸的错、漏、碰、缺、含糊不清等问题,必须在施工之前提出并予以解决,监理公司会协助此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工程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性文件,监理将审查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其贯彻落实情况。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先作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必须事先提交监理一份,并经监理审定后方可执行。
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提交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措施必须可行、有效。
(4)技术交底工作:
各工种、工序施工前要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要落实到人,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5)材料的监理:
材料是质量的基础,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抽样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材料的取样、送检必须有监理人员参加。
(6)工程开工报告:
工程开工前,现场的机械设备应作好全面检修及必要的检测工作(如经纬仪、水准仪的检测等),并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请监理公司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确定的日期即为开工日期。应注意,开工报告的批准开工日期与合同开工日期无关。
(7)轴线及标高的核验: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坐标点,把各轴线的引测、定位工作及各桩位、现有地坪高程等详细定出,再报请监理公司核验。施工单位应作好轴线及水准点的保护工作。
3.质量的事中控制
(1) 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是由许多工序的质量所形成的,为了达到单位工程的
质量目标,必须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本工程强调:每一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验收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序质量验收必须办理签字手续,对未经监理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监理予以拒绝签认,工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隐蔽工程的验收制度:
对于需要隐蔽的项目,施工单位应于质量达到控制标准,并备齐各项质保和验评资料后,报请监理核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同意隐蔽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否则,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检查已隐蔽的工程,无论结果如何,经济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公司,否则监理公司有权拒绝突发性的验收时间要求。
(3) 监理的工作方法: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的工作方法将采用巡视和旁站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的对象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工人,管理的形式以口头通知和监理通知单为主;重大事件、事故和质量隐患还将以备忘录备案。
(4) 关于停工令: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当发现必须停工的事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有权发出停工指令,现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4.质量的事后控制:
(1) 当建筑实体质量发生缺陷时,特别是道路结构的质量,施工单位不得自行处理,应记录缺陷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法,报送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处理。对于较大的质量问题,监理公司将通过业主报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站共同处理。
(2) 质量的核验:
监理公司将按照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合同质量目标,对完成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核验,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工整改至符合要求。
(3) 内业资料: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认真研究工程的特点,对照验评标准正确地划分分项工程,以免造成验评资料的重大返工。
内业资料必须与工程实际进度相符,内业资料不得后补。当发生内业资料滞后时,监理公司的工序质量管理将不能正常进行,这将会妨碍工程的正常施工,请施工单位注意。
⑧ 8月24日p2p出监管细则了,大家觉得p2p公司下一步会怎么发展强者恒强吗
监管细则的出台让P2P的发展更加正规化了,强者恒强是肯定的。
监管细则出台之后肯定会让很多小的不规范的P2P公司丢掉饭碗,行业中的领跑者会更加强大。至于企业理财是不是一个好的思路不太确定。不过作为P2P风向标的宜信确实已经进入企业理财市场了!网易财经有相关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