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支部纪检委员履职尽责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一、纪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不能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在党的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还缺乏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
领导体制方面,一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下,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和对同级党委副职的初核等,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二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专职不专现象严重,工作关系不顺,精力难以集中,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工作机制方面,科学的工作机制尚未系统建立,科学的工作方法尚未探索形成,加之缺乏有效的落实措施,工作方法简单、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各项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职能发挥方面,一方面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成了“事事牵头、样样主抓”,有时还充当了“开山斧”、“救火队”的角色。另一方面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
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知识素养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二是系统培训少,培训渠道单一;三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亟待加强。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是干部思想不够稳定,存在不满情绪。
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畏难思想抬头。
三是纪律约束不够严明,自律意识不强。
四是业务培训不够全面,自身素质不高。
五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权威监督不强。
二、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使用等引发的问题突出。
1、承包合同不规范,给以后生产发展过程中发生纠纷埋下隐患。
2、决策运行程序不健全,时有损害村民利益或集体利益的事件发生。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往往不完全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进行,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发生矛盾和纠纷。
1/7页

二是查办案件力度不够,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现象有待进一步深入;腐败预防难见效果,腐败大案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和惩治腐败工作的信心。
三、作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上浮躁,理论学习松懒。
二是公务消费上奢靡,铺张浪费严重。
三是干群关系上“疏离”,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采取措施:
(一)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先导,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
(二)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三)以严肃党纪政纪为关键,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四)以强化监督制约为保障,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若干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
(五)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深入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做好治本抓源头工作。
机关效能建设存在哪些症结,有什么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热情有待提高。
二是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工作纪律有待加强。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工作责任心有待增强。
四是考核制度不尽合理,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解决办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确保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入。
(二)强化教育,熟练技能,使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四)明确职责,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督促效能建设在工作中落到实处。
(五)加强监察,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效能建设抓出成效,形成机制,影响长远。
四、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干部思想认识比较模糊,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到位。
二是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时有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三是干群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影响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村民群众权益的维护。
四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村民党员或埋头于生产经营或外出务工,村级组织力量有所减弱,村集体凝聚力不强。
对策措施:
(一)坚持党风廉政教育常抓不懈,按照年初市委《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规定的要求,在全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二)改进村干部工作作风,特别是要加强干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帮扶活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找到群众满意与村务工作顺利进行的结合点。
(三)加强村一级组织建设,对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指导,合理搭配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助手作用,为村级组织建设和各项组织活动的开展贡献力量。
五、制约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和影响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发挥最大效能的突出问题
一是权力的授予和行使不够规范,给权利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全面覆盖造成困难。
二是定岗、定员、定责尚不完善,权利运行监控指向不明,力度不够。
三是权力行使缺乏有效公开,监控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是权力监督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影响权利运行监控机制发挥最大效能。
六、如何加大对政府部门及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
(一)着力在规范上下功夫,加强对单位和个人“有什么权力,怎样去行使权力”的监督。
(二)着力在定岗、定员、定责上打基础,加强对“什么人去行使权力”的监督。
(三)着力在公开上下力气,构建便民服务平台、建造高标准公开栏和利用网络进行公开,加强公开,保障监督。
如何加强全区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教育 ,怎样创新教育形式和突出教育效果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集体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以及中纪委、省纪委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区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廉洁勤政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② 如何有效实施同级监督和对一把手的监

同级监督往往有愿不愿意的问题, 对一个地方和单位来说,党政“一把手”是“引擎”,是“总舵手”。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一个部门工作开展得如何,党政“一把手”的思路和作风起着关键性作用。党政“一把手”能正确行使权力,一个地方,行业,单位(部门)就能凝心聚力、蓬勃发展;反之,党政“一把手”不能正确用权,则会导致一个地方歪风滋长、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因此,必须加强对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一把手”在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中的作用,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权力的二重性决定了对权力必须进行制约和监督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一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根据其意志、愿望或者达到某种目标,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控制或者决定的力量,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力量。权力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权力,是因为人类社会需要权力来管理。一方面,权力是用来给人民当好公仆的,首先是表现为一种信任、责任和奉献;另一方面,没有约束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公共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就一定会导致腐败。
(二)腐败的发生决定了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规律表明,任何腐败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公共权力、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腐败行为发生的完整链条,而公共权力在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如何将党政一把手所掌握的权力进行有效地规范和制约,对预防腐败,构筑权力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三)权力运行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权力的滥用还不同程度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分权制衡不足,专门监督机构独立性和职能发挥受限,民主监督作用还不能有效发挥、制约监督手段还很缺乏,这在党政“一把手”的制约和监督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人民群众对此还不是很满意,对由此导致的消极腐败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根基,损害了党的公信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置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保证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
二、当前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乏力,导致自身不愿监督,上级不会监督,同级不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不能监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数党政“一把手”政治理论素养较低,宗旨观念较为淡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不愿接受监督,甚至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工作中作风霸道,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回避或拒绝监督,自身不愿被监督和制约;少数上级领导和上级组织过多地注重“选人、用人”,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育人、管人”,重“自律”,轻“他律”,重任用、轻管理,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自身的廉洁寄托在“一把手”个人的修养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从外部、从制度上进行监督,对下级工作情况的了解也仅仅是通过年度工作考核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听取汇报,通过民主测评和征询意见建议,导致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大大弱化了上级监督力度;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往往害怕监督“一把手”影响班子团结、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害怕受到打击报复“穿小鞋”,影响个人政治前途和利益,这也严重影响了其行使监督权的独立性,很难实施有效监督;现实工作中,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难度更大,往往名存实亡,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多余”的摆设;在群众监督方面,少数地方、部门以及单位决策过程、权力运作仍然不够公开透明,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领导活动和政策规定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不够畅通,措施不够完善,群众无法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群众的监督权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二)离开权力授受关系谈监督 。 监督,归根结底,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制约关系,是权力授受关系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督和督促。这是监督的实质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往往离开这个实质问题来谈监督、抓监督,其结果,虽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力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然而实际效果并不能是群众满意。要从根本上改变监督不力的状况,必须牢牢抓住监督的实质,调整和理顺权力授受关系,建立起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从基层选举产生党政一把手的依次选举的授权链,改变实际存在的由上层直接决定党政一把手人选的颠倒着的授权链。这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深层基础。首要的和最为基础性的是充分行使基层干部群众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选举产生党政一把手并实施授权。只有处理好这种权力授受关系,才能谈得上强有力的监督。

③ 如何搞好对同级党委的监督

对同级党委实施监督,是党章规定的各级纪委的一项职能。对同级党委监督应主要围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主集中制情况,如何使用干部,及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进行。搞好对同级党委的监督,要调动起党委和纪委两个积极性。党委要提高认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并主动解决纪委在实施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方便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纪委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更要注意监督的方式、方法。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接受领导与实施监督的关系。要把接受领导与实施监督统一起来,使监督寓于接受领导之中。在具体工作中,及时向党委请示工作,汇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认真执行党委的决议和指示,努力完成党委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时,如发现党委班子成员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就及时打招呼、提建议,帮助加以解决。对与党委认识不一致而又应该坚持的监督意见,要讲清利害关系,争取党委的点赞。对党委成员的“出格”行为,要认真负责地提出批评,及时加以规劝,规劝无效的,要尽快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不能不尽职责,不敢监督。更不能随风倒,人云亦云。
二是当好参谋与实施监督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把实施监督与当好参谋结合起来,使监督体现在参谋建议之中。要注意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有哪些苗头性、倾向性、政策性问题,广大干部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党委在工作中有哪些失察,存在哪些偏差,要针对这些问题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敢于“进谏”,提出参考意见,供党委决策。
三是参与决策与实施监督的关系。要力求把实施监督贯穿于参与党委决策之中,使参与决策的过程成为监督的过程。在决策之前,主动向党委领导反映情况,提供有关信息,提出意见、建议;在党委召开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对重大决策进行酝酿、研究时,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综合分析研究各方面的情况,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不当事后“诸葛”;在党委作出决策付诸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协助党委不断完善决策,确保决策的贯彻执行。
四是支持党委工作与实施监督的关系。要把大力支持同级党委的工作,保证党委的决议贯彻落实好,作为实施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经常对党委领导成员和基层党组织执行党委决议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党的纪律,使党内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参加书记办公会,确保在高层次监督。党委的书记办公会研究的初步意见,对形成党委决议有着重要作用。纪委书记参加党委的书记办公会,不仅能使纪委书记在高层次有更多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机会,也能使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可以更充分地听取纪委的意见,掌握全面情况,丰富个人头脑,便于党委常委会统一认识,形成决议,从而使纪委的监督更主动、更有效。特别是在重大问题或比较敏感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如在书记办公会上研究干部的任用时,纪委书记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可以提出相同或不同的意见,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就会慎重考虑,全面分析,认真对待。这样,对防止任用干部的失误会起到重要作用。从实行纪委书记参加党委书记办公会的地方的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很好。这应成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确保纪委能够在高层次上实施监督,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
切实发挥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纪委要认真处理党内监督与其他职能监督、群众监督的关系,把对党委的监督建立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要经常与基层党委、纪委的负责同志进行个别座谈,听取他们对上级党委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与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监察局等机关召开座谈会、联席会,到其他经济监督部门了解情况,听取反映;对党委及成员定期进行党风廉政民主测评;在机关、部门中设立监督箱,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这样扩大党内外监督的渠道和作用,使纪委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比较全面地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地监督同级党委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深化监督的效果。
建立完善法规制度,促进依法监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增强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而且能够避免监督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党内监督的规范化。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本依据和条件,但目前纪委对同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实施监督,不好操作,监督制约机制还比较乏力。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以及实施的配套措施,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尽快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完善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的各项法规制度,逐步实现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的法制化。

④ 基层纪委怎样落实好同级监督责任

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两个为主”、同级监督、县级纪委机关内设机构等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运行规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镇街和派驻机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制定明确的工作方案,实现镇街纪委书记和派驻机构负责人专职专责。
监督同级党委仍未理顺。
对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监督的难题,主要存在三个障碍。
一是思想上有障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作为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一口锅”里吃饭,监督主体在人、财、物方面依附于监督客体,一些基层纪委书记把履行同级监督职责与服从同级党委领导没有剥离开来,过多地强调服从,而忽视了监督,“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的思想坎难以逾越,不愿、不敢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如有的派驻纪检组长,在监督同级党委(党组)时,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上级纪委报告,怕受到“爱打小报告”的指责;向班子成员本人指出又怕引起别人反感,思想顾虑压力大。
二是制度机制上有障碍。党章等法规制度明确了监督要求,但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未跟进,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同级监督没有抓手、缺乏依据。
三是实践层面上有障碍。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在口头上接受监督,思想和行为上却规避监督,如少数基层部门,班子成员与派驻纪检组长之间产生一种“防备”心理,工作联系少、思想交流少、生活交往少,形成一道无形的墙,产生少数派驻部门纪检组长“边缘化”、坐“冷板凳”现象,制约着基层同级监督职能作用发挥。

⑤ 浅析如何有效开展专卖内部同级日常监管

国家局出台的《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在继续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当前,烟草行业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中,直接面向市场的县级局,真正建立和发挥专卖内部日常监管和同级监管是至关重要。结合县级局专卖管理的任务和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与建议,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一、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专卖内部监管工作的认识
目前,由于刚刚开始开展此项工作,实际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对开展专卖内部监管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如有的专卖人员抱着无所谓的思想,认为烟草是专卖垄断行业,都是卖自己公司的烟,串码、超量供货、拆单分摊等行为,都是卖公司的烟只要销量上去了就好,可管可不管;有的认为客户经理、送货员和烟技员,都是自己公司的人太熟悉了,放不开情面下手监管;甚至认为怎么卖烟和烟叶如何种植收购,是营销和烟叶生产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这些都是对开展内部监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1、要站在“两个维护”高度上教育员工,提高对内部监管的认识。上级局不断强调要加强内部专卖监督管理,认真解决好提高效率和注重自律的“两大课题”,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要实现“两个维护”,首先是内管,重点和关键也在内管。然而,以往专卖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好像一提加强专卖管理,就是查市场、搞外打。由于我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要实现“两个维护”就要强调苦练内功,注重自律,重视和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2、要站在维护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提高对监管的认识。把烟草行业建设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一个自我要求严格,内部管理科学,内部监督到位的行业,是国家和消费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和决心。然而从行业内发生的一些违纪违规案件看,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内部管理松懈、制度形同虚设、监督严重缺位的问题。实践证明,内部监督管理不严,既是产生问题和滋生腐败的诱因,也是影响行业社会形象的大患。因此,狠抓行业内部监管,这既是行业发展的保证,是行业各项工作规范运行的迫切需要,更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切入点,是谋求持久健康发展的增长点。“打铁需得自身硬”。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自我完善,自我调节,才能进一步激发专卖体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促进烟草专卖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3、要站在员工从业、上岗、经济效益等切身利益的角度提高对监管的认识。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考核越来越细化。要将营销纪律、专卖监管内容纳入年度岗位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制度中来,将员工的每项工作与经济奖罚挂钩,对违反营销纪律、专卖监管不到位等实行经济处罚,以体现有效落实内部监管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对内部管理监督工作提高到这样的认识,统一思想,我们才能切实增强内部专卖监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2、加强内部监管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要实施长期有效的专卖内部监管,确保加强内部监管工作持续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断增强专卖人员监管业务能力。如何对客户经理授权、合理供货、卷烟配送到位、烟叶种植收购计划(合同)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对经营户如何进行有效的交谈以获取信息,并做好谈话记录;对违规行为如何才能定性准确;在案件经营中如何深挖假烟网络等等,都需要加强与此相关的监管技能的培训。
三、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切实细化督察内容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实际监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1、要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局关于开展专卖同级内部监管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卷烟营销、烟叶生产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制度规定,完善工作规则和议事决策程序,对于定期检查、定期报告、案件查处、同级监管以及责任绩效考核等工作都要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形成逐步健全的督察考核体系,实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要求。真正做到权力行使到那里,专卖监督制约机制就建立到那里,使制度监督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2、坚持长期化、制度化,不能虎头蛇尾,不能一阵风,要长抓不懈。内部监管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工作。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内部专卖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规定和要求,对本辖区内卷烟营销、烟叶生产等生产经营活动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专卖监督管理。变专项行动为日常监管。使行政执法主体的专卖内部日常监管和同级监管作用,得到持续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