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网格监管
一、科学划分“网格化”监管区域
该分局按照辖区内市场主体分布情况和地域特点,将辖区划分为八个“网格化”监管组,在划分过程中着力做到每个监管组的辖区范围、市场主体数量及监管任务大体均衡,各监管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样的划分便于各监管组开展工作,也便于分局对各监管组的监管实效进行统计考核,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二、合理配置“网格化”监管人员
该分局配置“网格化”监管人员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原则。老同志对工商业务工作相对熟悉,实践经验丰富;年轻同志文化基础好,动手能力强,通过新老搭配,发挥优势互补作用。二是坚持强弱搭配,以强扶弱的原则。业务能力较强的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迅速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工作能力。三是坚持刚柔搭配,刚柔相济的原则。根据干部个性的差异注重人员搭配,发挥每个干部的优势开展各项工作,使监管工作既积极有效,又平稳有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力提升“网格化”监管人员素质
经济户口“网格化”监管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该分局结合“能力建设年”主题,对各类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努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监管人才,各业务条线由分管干部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对涉及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技能、要求、要领进行集体学习,通过结对教学、岗位轮训、现场练兵等形式,对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训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每位干部在较短时间内熟悉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顺利推行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整合“网格化”监管资源
针对分局辖区内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增多,监管任务不断加重,而一线担任监管任务的工商管理干部力量相对不足的现状,借助于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机制,采取三项措施,对分局监管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一是条线干部兼带监管组开展工作。如针对巡查监管一组辖区内外资企业相对较多,巡查监管二组辖区个体工商户较多的现状,分局将分管外资条线的某某同志和分管监管条线的某某同志任命为监管一组、二组组长,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力度。二是经检干部参加监管组一线巡查。平时将分局经检中队干部分别配置到各监管组,遇到案件再集中办案,这样既有效解决了一线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又有利于排找案源线索,使巡查监管和执法办案得到了有机统一。三是开展监管组相互督查。定期分局统一组织对八个“网格化”监管组的相互督查,根据“经济户口”软件系统各随机抽查20户市场主体,抽查结束后各监管组向分局领导反馈检查结果,并在OA系统中予以公示,使各监管组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五、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度
根据上级局《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试行办法》和《“网格化”管理考核工作意见》,该分局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某某工商分局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制订了五项工作制度,对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进行细化补充,从而形成了具有基层特色的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系列制度。一是明确监管责任。明确网格责任人的管理责任,解决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实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的目标。二是划定监管权限。梳理和细化网格的权责,严格界定各网格的监管职能,明确事权划分,划清案件管辖权,解决相邻网格间衔接流转问题。三是建立监管台账。监查人员每天下班前十分钟要记录监查日记账,将监查情况详细记载下来,并将日常监管情况列入分局对监管组的考评内容。
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把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责任制落到了实处,把工商行政管理的触角深入到了流通领域的每一空间,有利于促进工商干部工作责任到位、素质提高到位、服务职能
⑵ 什么是社会管理网格化监管
在南湾就实行了社会管理网格化监管。
南湾街道领导经常下到挂点社区,通过经常性、不间断的巡查、排查等措施,全面掌握包片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原来,该街道于日前推出了“社会管理网格化”的新模式,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百日整治行动,达到整治工作与整治管理同步提高的目的。
据介绍,南湾街道网格化管理以块块管理、属地管理为主,以社区为基础单位,以网格为单元,以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在全街道建立反应迅速、监管到位的全覆盖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治安、人民调解、安全管理、土地管理、计划生育、劳动管理、社会保险、环境卫生、“清无”、出租屋管理、违法建筑、老屋村管理、烂尾楼管理等社会管理工作,以及市、区、街道部署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内容。其中,社区是网格化管理的责任单位,对辖区网格范围内的各项城市和社会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街道、社区包片包点干部要保证每月不少于2天下到所包社区,每月25日至30日为网格化管理集中工作日,便于全面及时地掌握包片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薄弱环节和各类问题、隐患,及时指导并督促予以整治。该街道综合执法队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综合执法和行业监管、行政执法的作用,主动配合、支持和协助社区加强网络化管理;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隐患较严重的社区,由街道统一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项执法和重点整治行动,或组织综合执法大队及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执法和集中整治行动。
⑶ 基层工商执法人员怎样执法到位网格化监督管理
什么没营业执照什么的私自营业的,食品没通过检查的。。积极发现 然后通过系统积极的改正的。。等等。
⑷ 什么是生态网格化监管系统
生态网格化监管系统是智慧指间科技为了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反应快、全覆盖、无内盲区的工作特点以及容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而研发的系统平台。
该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通过GIS技术将网格中的网格划分、网格员、污染源企业、网格案件、空气质量监测、水质量监测等内容在地图上进行叠加并集中展示,进行环境监管资源整合,逐步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网络,方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⑸ 如何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及责任人责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各地已将所辖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环境监管网格,并明确了监管责任人,每个网格还确定了一名网格长。网格长为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一至四级网格长分别是市长、县(市、区)长、乡镇长或街道主任、村长或社居委主任。
环境监管网格和网格长都已经明确,网格长的环境监管责任如何落到实处?笔者建议,网格长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环境监管责任。
第一,提高网格长的认识,使其意识到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就是依法尽责。《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因此,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网格长,守土有责,必须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网格长负责本网格环境监管的全面工作,对网格环境监管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
第二,划分环境监管网格后,要制订并落实环境监管方案。各地将所辖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后,要逐一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建立市、县、乡镇、村4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明确层级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的全覆盖环境监管格局。
建立网格化的目的就是以属地管理为原则,通过实施划分网格、责任到人、明确任务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推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有效维护环境安全,着力推进当地环境质量改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配备基层环境监管人员,强化执法能力保障。各地将所辖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后,要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聚集区管委会配备环境监管人员,承担环境纠纷调处、协助执法、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基础性环境监管职责。没有基层环境监管人员,将无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在这方面,各省市应作出相应要求,强化执法能力保障。例如,安徽省就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制工作机制,根据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和工作需要,足额配备市、县环境监察人员,乡镇(街道)及工业聚集区也要配备环境监管人员”,“加大监管执法装备投入,配备调查取证等监管执法装备,保障环境监察执法用车。市、县环境监察机构分别要在2016年底前、2017年底前全面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健全环境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环境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全额保障范围”。
第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建立环境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任务是,协调解决环境执法监管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解决跨行业、跨部门环境监管问题;通报各成员单位在环境监管中的工作开展情况;指导考核各级环境监管网格化的运行等。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在环境执法监管中应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实现信息共享。环保部门定期通报环境监管网格运行情况、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相关部门要向监察、公安、环保部门通报全市环境违规案件涉及项目的立项、建设规划许可、企业注册登记、土地审批、水利许可等情况。
建立联动协作制度。加强公安、法院、检察院、环保部门的衔接配合,及时查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发改、住建、经信、安监、规划、水利、国土等具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在履职过程中若发现有环境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并向市、县政府通报。
第五,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考核奖惩。根据年度环保工作目标任务,各县市区政府尤其是网格长要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要组织对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和网格化环境监管绩效实施考核。考核指标包括落实人员、明确任务、保障措施等体系建设指标和环境质量、环境违法率、信访数量等监管成效指标,分类考核主管领导、部门领导和责任人。对网格监管成效好的予以奖励,对网格监管成效差的予以批评,考核结果列入年度环保目标综合考评成绩。要依法依纪追究环境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环保工作滞后,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并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⑹ 工商改革如何加强监管和
http://www.zgqmjz.com/new/economy/llyd/2014/0310/37110.html
一、要转变思想理念,进一步拓展监管工作的触角
(一)充分认识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经济监管工作的主力军,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市场经济稳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因此,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广大工商干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狠抓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积极主动地开展监管工作,真正做到时刻绷紧监管工作这根弦。
(二)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的必要性。不断提高每名工商干部个人素质,是提高监管水平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不仅是工商管理人员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履职尽责的客观需要,也是依法行政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市场经济秩序变化的需要。
二、要强化职能,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的实效
(一)坚持以属地监管为依托,全力实施“网格化”监管。以属地管理为依托,将管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将监管任务量化到人、工作责任到人、责任追究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增强监管执法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通过对片区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巡查,实现事态动向早发现、早上报、早防控,提高问题的发现率和案件的查处率。
(二)全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坚持把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责任”,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全力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根据市场主体涉及的信用度、风险度、重点区域内容分别确定不同的监管类别,实施零、近、中、远距离的分级管理,突出监管的重点,把有限的监管力量投入到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真正促进监管到位,提高执法效能。
三、要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工作的力度
(一)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实施预警分类监管,使监管关口前移,对执照营业期限、逾期年检等有失信倾向或有异常情况的经营户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或书式通知书形式进行事前预警提示,督促其规范经营。
(三)建立接受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政务公开、聘请行风监督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立新兴的市场监管巡查新队伍。在内设机构编制人数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科学划分事权的要求,尽可能整合业务线,使基层分局、所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脱离出来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员投入到市场监管巡查工作中。本着统筹规划、科学设置、资源优化原则,在每个分局、所设多个市场巡查组,每个巡查组配置合理人员比例和安排合适人员,形成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文化素质整体优化的力量组合,强化市场巡查,提高巡查效率。
综上所述,在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科技化的交易行为,只有通过提升监管效能,认真履职尽责,才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⑺ 怎样制定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
网格化管理考核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不同单位所需的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又有区别,以下给出两例:
-------------------------------------------------------------------------------------------
企业的网格化管理
河南华安网格互管理为您介绍网格化管理的考核方式:
对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考核,按照日常检查、月自查、季度督察及年终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一)日常检查:由县城管办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重点对县城网格化日常管理进行检查。日检查内容涉及各联系单位、贵任单位、职能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日常检查占年度考核总得分的30%,结果以季度督察的书面形式进行通报。
(二)月自查:每月25日前,各贵任社区协同联系单位组织各网格片责任单位、职能单位的目标责任检查,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之前形成书面报告报县城管办。月自查占年度总分20%。
(三)季度督察:每季度由县治理办、县城管办合同县政府督察室对全县各网格片进行季度考评季度督察占年度总分30%。
(四)年终集中检查。每年12月31日前,各单位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并附目标考核自查表和有关资料报县城管办,年终集中检查由县城市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各县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参加;集中检查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互查互评方式进行年终集中检查占年度目标考核总分20%。
--------------------------------------------------------------------------------------------
工商局的网格化管理
一、科学划分“网格化”监管区域
该分局按照辖区内市场主体分布情况和地域特点,将辖区划分为八个“网格化”监管组,在划分过程中着力做到每个监管组的辖区范围、市场主体数量及监管任务大体均衡,各监管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样的划分便于各监管组开展工作,也便于分局对各监管组的监管实效进行统计考核,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二、合理配置“网格化”监管人员
该分局配置“网格化”监管人员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原则。老同志对工商业务工作相对熟悉,实践经验丰富;年轻同志文化基础好,动手能力强,通过新老搭配,发挥优势互补作用。二是坚持强弱搭配,以强扶弱的原则。业务能力较强的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迅速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工作能力。三是坚持刚柔搭配,刚柔相济的原则。根据干部个性的差异注重人员搭配,发挥每个干部的优势开展各项工作,使监管工作既积极有效,又平稳有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力提升“网格化”监管人员素质
经济户口“网格化”监管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该分局结合“能力建设年”主题,对各类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努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监管人才,各业务条线由分管干部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对涉及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技能、要求、要领进行集体学习,通过结对教学、岗位轮训、现场练兵等形式,对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训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每位干部在较短时间内熟悉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顺利推行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整合“网格化”监管资源
针对分局辖区内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增多,监管任务不断加重,而一线担任监管任务的工商管理干部力量相对不足的现状,借助于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机制,采取三项措施,对分局监管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一是条线干部兼带监管组开展工作。如针对巡查监管一组辖区内外资企业相对较多,巡查监管二组辖区个体工商户较多的现状,分局将分管外资条线的某某同志和分管监管条线的某某同志任命为监管一组、二组组长,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力度。二是经检干部参加监管组一线巡查。平时将分局经检中队干部分别配置到各监管组,遇到案件再集中办案,这样既有效解决了一线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又有利于排找案源线索,使巡查监管和执法办案得到了有机统一。三是开展监管组相互督查。定期分局统一组织对八个“网格化”监管组的相互督查,根据“经济户口”软件系统各随机抽查20户市场主体,抽查结束后各监管组向分局领导反馈检查结果,并在OA系统中予以公示,使各监管组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五、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度
根据上级局《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试行办法》和《“网格化”管理考核工作意见》,该分局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某某工商分局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制订了五项工作制度,对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进行细化补充,从而形成了具有基层特色的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系列制度。一是明确监管责任。明确网格责任人的管理责任,解决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实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的目标。二是划定监管权限。梳理和细化网格的权责,严格界定各网格的监管职能,明确事权划分,划清案件管辖权,解决相邻网格间衔接流转问题。三是建立监管台账。监查人员每天下班前十分钟要记录监查日记账,将监查情况详细记载下来,并将日常监管情况列入分局对监管组的考评内容。
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把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责任制落到了实处,把工商行政管理的触角深入到了流通领域的每一空间,有利于促进工商干部工作责任到位、素质提高到位、服务职能
⑻ 什么是行业网格化监管
北京市建委2007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2007年是奥运工程的决战之年,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改革和创新政府监管机制,探索建筑安全管理的新思路,狠抓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规范监管行为,着力提高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树立首都建筑业新形象。二、工作目标杜绝发生三级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伤亡事故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7以内;创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零死亡”的区、县和施工企业。贯彻落实第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做好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文明安全工地的创建和管理工作,创建“文明安全施工企业”。三、主要措施1、加强对奥运、地铁及重大工程的安全管理,高质量完成奥运、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强化对重点工程(奥运、地铁等重点工程)、重点地区(事故较多、上升幅度较大的区县)、重点环节(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深基坑、高大脚手架坍塌事故的环节)和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薄弱、事故多发企业)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严控各项风险源,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监督网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市、区两级建委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监管方式,各区、县建委结合本区县特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监督网格化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城市网格,确保网格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档。明确网格管理责任人、区域、职责,确保网格管理高标准进行。3、建立施工安全协管员制度。聘请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建立施工安全协管体系,将协管员分派到各个网格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成立安全专家检查组,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发现问题,分析企业管理和行业监管存在的不足。各区、县建委在属地组织各工地安全观摩互查,取长补短。4、建立施工现场群众安全监督员制度。施工现场劳务人员每50人必须设1名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每个劳务企业不足50人的至少设1名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必须承担兼职安全员职责,每班作业班组必须设1名兼职安全员。5、建立“农民工夜校”,推广农民工“平安卡”,提高农民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素质。有条件的施工工地在现场挂牌设立“农民工夜校”,每月定期开展安全质量教育工作,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推广农民工“平安卡”,将“实名制”管理和农民工的培训教育相结合,集中解决初次上岗的农民工安全培训的难题。三月份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印发10万册《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标准化问答卷》和教育光盘等安全教育资料,以工地为单位进行强制培训教育。市、区建委加大力度抽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落实情况,对培训教育不到位的工地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6、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推进文明安全工地创建工作。严格要求施工企业在各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规范施工企业市场行为。狠抓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落实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的秩序化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严格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规定》等有关文件规定,抓好监管部门的安全标准化工作。继续鼓励施工企业创建文明安全工地,抓好绿色环保施工。严格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全市所有工地必须全面达标,在达标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7、进一步落实两个《规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等法规、标准。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两个《规程》的要求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市、区两级建委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确保两个《规程》的实施。颁发《北京市建筑工地起重机械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工地所有塔式起重机必须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后,才能投入运行。同时针对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制定《北京市建设工程塔式起重机现场检验标准》、《建设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8、实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综合考评制度。强化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安全技术负责人等人员的资格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其安全职责和责任,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对未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责令停止执业资格;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查处力度,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继续抓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机械、深基坑、模板支架和大型脚手架专项整治工作。市建委在安全生产监督巡查中,因重大隐患对同一施工单位三个以上(含三个)项目或同一项目两次以上(含两次)做出限期整改、责令停工等处理的,将重新复核违法违规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发现其不再具备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10、规范事故处理工作,加大安全事故处理力度。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限制招投标资格,对负有监理责任的监理单位限制在京投标资格,向负有责任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下发《行政执法建议书》,并实行约谈告诫制度和计分制度。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视情况对该公司其它在京工地全面检查,同时复查该公司安全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