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把监督职责和监督任务履行好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责任”,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举措,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保障。下面,就纪委如何履行好监督责任,谈一点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根本原则 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体,纪委是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是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是检查、督促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纪委的主责就是抓“牛鼻子”、种“责任田”,就是监督。只有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纪委的工作才有了主心骨、有了航向标,才不会迷失方向,才明白了监督什么、怎样监督、为什么监督的问题。党委负主体责任,不是说纪委监督责任降低了,恰恰相反,越是强调党委主体责任,越是对纪委监督责任提出更高、更严格要求,因为纪委工作干得越出色,党委工作才会落实地更彻底。 二、抓好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切入点 抓工作不抓干部不行,抓干部不抓作风不行,抓住了干部作风,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一切违纪违法行为,无一不是作风的问题、无一不是监督的责任。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就必须从抓作风开始,必须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问题作为履行职责的切入点、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不懈抓好“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不仅可以净化广大干部队伍,以良好的政风带动社风促进民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投资环境,也可以有效降低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既履行了责任也保护了干部。 三、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手段 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决、严厉打击腐败分子,这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手段,也是“终极”手段,是维护党的纪律、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最后“防线”。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的案件,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及发生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案件,易发多发、层出不穷,因此,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有“武松”的勇气和胆识,不仅要多打“老虎”,更要勤拍“苍蝇”,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以零容忍态度向腐败分子“亮剑”,形成有力震慑、高压态势,不辱使命,切实履行好执纪监督的职责。 四、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保障 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法宝,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保障。“三转”就是要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我们不是职能部门,具体业务必须交还主责部门,我们的主业是查办案件;我们不是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主体责任我们不能越俎代庖,我们承担的监督责任。进一步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使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思路更加顺畅、权责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途径。 五、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前提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内部监督管理,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首要前提。我们是执纪执法的主体,因此,首先必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可树立“威信”、才可服众,才会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知纪知法、遵纪守法。“公生明、廉生威”,我们要练就扎实的工作作风、纯净的生活作风,经得起监督和考验,做榜样、树典型,既是对自身素质提高,也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动宣传。“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情况的内部督查,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做到“家丑不自捂”,坚决防止“灯下黑”。 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切实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必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这是基础,是根本所在。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神圣庄严的工作,是党的保健卫士,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业务是干不好的,没有坚强的党性、淡泊名利的思想是干不长的,因此,必须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把政治素质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干部,把愿干、敢干、会干的干部选拔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来。全面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培养,积极为他们创造环境条件,不断提升其履职尽责的能力,使他们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牢固,改进作风更加坚决,责任意识更加强烈,自我约束更加严格,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全面适应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需要,为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级纪委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亵渎党章赋予的崇高荣誉,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与信任,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责任。

② 以监督是否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为标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国家机关的监督和什么

和社会监督。

监管和监督的区别

二者在过程范围、对象和目标上都是有一定区别的:

监督:即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监督的内涵是监督的本质的反映,就其“本质”而言,也许有:1.自上而下的察看之义。2.对同级的监察督促。在权力结构中,监督也并不局限于对下级官员的自上而下的监督。作为职能的监督,其目的就是提示督促、防止差错、治理和维护秩序。在现代汉语中,监督是“指察看并督促”。

监督的外延是监督的范围的反映,就其“范围的反映”而言,也许有:
(一)在主观和客观上的反映。1、在主观上的反映有:监督理论、监督理念、监督观点和监督认识等;2、在客观上的反映有:监督组织、监督机构、监督制度、监督体制、监督机制、监督场所、监督人员、监督工具和监督手段等。
(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反映。1、在形式上的反映有: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舆论监督、间接监督和直接监督等;2、在内容上的表现有:监督个人、监督财务、监督决策、监督行为和监督说话等。
(三)在良性和恶性上的反映。1、在良性上的反映有:积极监督、主动监督、有效监督、配合监督、接受监督和服从监督等;2、在恶性上的反映有:逆反监督、抵触监督、回避监督、厌恶监督、拒绝监督或对抗监督等。

管理:就是有管,有理,在一起才能叫管理,组织单元,通过市场经济选择,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组织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目的的经营行为。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1.管理主体,回答由谁管的问题;2.管理客体,回答管什么的问题;3.组织目的,回答为何而管的问题;4.组织环境或条件,回答在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

管理的职能(管理过程)包括:

1. 计划: 计划就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2. 组织: 服从计划, 并反映着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
3. 领导: 运用影响力激励员工以便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同时, 领导也意味着创造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与员工沟通组织目标和鼓舞员工树立起谋求卓越表现的愿望. 此外, 领导也包括对所有部门, 职能机构的直接与管理者一道工作的员工进行激励.
4. 控制: 对员工的活动进行监督, 判定组织是否正朝着即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 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④ 现在要三篇作文,一篇以监督为话题的继续文,以监督为话题的议论文,和以别让心灵蒙尘为话题的继续作文...

首先你要了解监督的含义,监督人与被监督人的关系,监督之后的后果或者结局等。。。。
警察对囚犯的监督,老师对学生的监督,父母对子女的监督,女友对小伙的监督。。。。
议论文就更好说了,既然举出这么多的例子了,接下来就可以说说这些性质的监督有哪些不同之处

⑤ 自觉与监督的作文430字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
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⑥ 公众参与和监督

当地居民主要是以居民组织和利益团体代表等组织形式出现,包括矿山生产相关矿业居民和当地农民;对矿区土地利用产生影响的科技人员,如环境专家、复垦专家、采矿专家、农业专家、林业专家、水利专家、生态专家、景观规划设计人员等,科技人员通过协助配合方式参与矿区土地利用;目前,一些专业整理复垦公司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参与矿区土地利用。

6.2.4.1 横向(水平)参与

以治理的理念,非正式的关系和方式同样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的有效途径。这一作用在横向主体参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和以社会团体为代表的居民通过参与方式与政府产生互动作用。

拥有信息和监督权是社会公众参与的核心目标,但是公众的分散性和缺乏专业技能,制约其实质性的参与。因此,吸引参与、推动社会参与的关键工作需要政策制定者来承担。开展一是能力赋予层面,二是根据参与的能力设计机制、制度两个层面的建构工作。

(1)赋予公众参与的能力,让当地居民有知情权。制定矿业公司短期和长期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起点。Clark认为,在矿业发展中出现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矿业发展的新现象。1993年澳大利亚通过了当地居民“土地和地下资源权利保护法”,规定保留当地居民对土地和地下资源利用的权利,责成采矿公司对有关地下资源利用的任何问题,必须与当地居民进行协商。让当地居民有知情权,发布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并与居民及时沟通,使得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得以提高[28];另一方面对于矿山开发者,改变观念和思维模式,做到工农关系和谐融洽已经成为公识。许多大型矿产开发公司已经以土地复垦工作优异作为提高企业信誉,承揽采矿工程的一大优势,这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展趋势。

(2)建立参与的组织保障。由于参与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推动公众参与,需要建立起一系列基于公众平台的参与和监督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代表组成,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一定的影响力;成立当地居民代表委员会,由当地居民自愿组成;成立社团代表委员会,由区内主要行业协会和其他利益集团的代表组成。通过全过程参与土地利用,能够实现信息的公开,使公众获得监督的权利。

6.2.4.2 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合作的管理

在合作关系中,联络沟通机制和准则的确立是实现区域成员伙伴关系的基础。一方面,沟通机制起着整合作用,将区域成员互补的能力真正融合在一起为合作伙伴未来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协调作用,由合作伙伴各自作出贡献,然后将成果移交其他伙伴,实现区域共享;最后还具有控制与学习作用,协调的过程同时也是成员各方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提高过程[199]

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合作的方式主要有确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社会咨询、开展不同层面和规模的合作论坛活动、建立“参与型”土地复垦示范区(工程)[200]

候氏公司的“麦克拉夫林矿山”是由美国一个矿业公司成功实施的金矿复垦项目。项目十分注重企业目标与政府和社区居民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矿业公司在项目过程中注重向其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宣传企业的生产计划(采矿)和环保计划(复垦),强调企业与社区合作开展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企业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霍氏公司以“相邻土地管理规划”作为麦克劳林金矿项目的主题,在立项时就着手制订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企业在其项目过程中获得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自身在采矿期间、在矿区采后、在矿区周边进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此外,矿产开采结束后,整个候氏公司厂区将会成为环境研究的科研所,将继续监测环境数据[201]

⑦ 如何以监督和检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这是党中央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采取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廉政准则》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吸收《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颁布实施以来中央和中央纪委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借鉴各地方各部门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突出防止以权谋私、防止利益冲突,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并充实完善了相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廉政准则》的印发,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又一重要成果。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作为一项紧迫现实任务和长远战略任务抓实抓好。

要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教育,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廉政准则》的规定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宣传工作,为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要求,遵守制度,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自觉接受监督,管好配偶、子女和亲属,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坚决杜绝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发生。

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廉政准则》的要求予以细化,进一步明确各项要求和规定的法规依据、具体内容、处理办法、操作程序等,增强《廉政准则》的可操作性。要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具体业务工作制度的设计中注重防范廉政风险。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廉政准则》,查找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把廉洁从政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廉洁从政工作贯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形成廉洁从政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

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使《廉政准则》真正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各级纪检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使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要拓宽监督渠道,在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的同时,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要严肃执行纪律,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违反《廉政准则》的行为,确保《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

⑧ 什么叫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1、事前监督是对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2、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3、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事前监督是为防患于未然,在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之前,对其抽象行政行为或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实施的监督。

事中监督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在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对其行为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实施的监督。

事后监督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在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完毕以后,对其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施的监督。

(8)以与监督扩展阅读:

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内容包括:


1.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合法;


2.对各种财产和资金进行监督,以保证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与合理使用;


3.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以保证财务收支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


4.对经济合同、经济计划及其他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


5.对成本费用进行监督,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6.对利润的实现与分配进行监督,以保证按时上交税金和进行利润分配,等等。

⑨ 如何理解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关系

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是辩证的关系。

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是管党治党责任的两个重要方面。

主体责任强调党委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执行者、推动者,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的政治责任,党委必须大责上肩、责无旁贷;监督责任强调纪委是党章和党内法规的维护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者、协调者、推进者,必须聚焦主业、突出主责、执纪监督,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和党的队伍纯洁提供保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削弱,必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第一,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党委主体责任具有全局性、根本性,而纪委监督责任具有辅助性和保障性。如果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责任体系健全,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局面,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就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就孤掌难鸣、独木难支。

第二,强化纪委监督责任目的是促进和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党章规定,纪委在履行监督责任过程中,对各级党委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决策部署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督促和纠正,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和追究,有利于促进党委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强调纪委的监督责任,决不是让纪委“隔岸观火光吆喝,卷起袖子不干活”,而是要纪委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为党委担责分忧、助力鼓劲,促进和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

第三,落实纪委监督责任需要同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创造条件。纪检监察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无论是执纪监督、组织协调、查办案件还是自身建设,都离不开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党委、政府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坚强后盾,如果离开了同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纪委的工作将会一事无成。各级党委、政府只有支持纪委履行执纪监督职责,才能保证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

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如何有效制约权力
只有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两者有机地联结起来,有效地制约与监督权力的现代政治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从正面来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对于权力服务于公民、有效地运作、推进财富的积累等,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反面来讲,不受制约与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化变质的权力,权钱交易、低效运作、腐败丛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首当其冲的是实行权力的分割制衡原则。之所以必须首先分割权力,是由权力性质决定的。“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这是不论社会政治制度差异如何都适用的一个现代政治戒条。权力具有自我膨胀的天性,如果不对权力加以分割,这种政治制度就必然成为一种独断专行的制度,绝对的自我而不会有真正批评的孤芳自赏的制度,从长期执政效应来看,也相应会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政治制度。

其次,以权力制约权力,需要对监督制约权力的对象加以明确。分割权力作为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前提,并不必然保证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因为在权力的实际运行中,执掌权力的主体具有自由裁量的空间,他们还是有滥用职权的必然性。必须将执掌权力的人置于有效制约与监督其权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之中,才能保证他们用公共权力来为公共利益服务。假如仅凭他们依托在自我道德信任基础上执掌公共权力的诺言,对他们不加以严格制约与监督,那就绝对不能期望杜绝权钱交易、以权谋私。

再次,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还必须建立起制度导向与程序优先的制度运行体制。假如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动力仅仅来自某些政治高层人物的旨意,或来自某个集团的善良动机,那是不可能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的。这是由权力支配意志而不是意志支配权力的权力现代性决定的。历史上曾经有多少意志坚定地想用权力来为大众谋取福利的政治家,到后来演变为滥用权力、甚至以权谋私的堕落分子。这类触目惊心的事例告诉我们,除开在制度上解决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从而保证从权力的分割开始、到权力的规则运转、再到权力的公共化评估相互贯通,从而将权力的客观化运作与执掌权力者的个人意志和愿望隔离开来,否则就不能想象权力受到有效制约与监督。至于制约与监督权力的程序优先问题,那就更是一个检验政治现代性的指标了。有没有权力运行的分割制衡制度设计、有没有权力执行的一套客观制度建构、有没有围绕权力执行纠纷建立的裁决机制、有没有对人对事对决策对效用分别设计的制度规章,既是划分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分界线,又是判断权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约与监督的基本标准。

以权利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一种“权力内部”的制约与监督思路。也许更为关键的还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公民权利,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据以维持与发展的现实起点。假如以权力制约权力只是执掌权力者之间展开的权力分配游戏,那么,就既不能指望权力会自我限制,也不能指望权力的公共性有根本的保障。于是,以高于权力的权利来制约与监督权力就是必然的选择。必须将权力与权利作为一个对应的关系来处理,以前者为必须限制的对象,以后者为捍卫的对象;以前者为社会运作的条件,以后者为社会运作的前提;以前者为后者的被支配者,以后者为前者的支配者。这样,权力的自我膨胀才会消减。以权利制约与监督权力,既需要重申人民主权原则,也需要有人民以公民的角色介入社会政治生活的“角色转变”,更需要有反映人民意志与愿望的社会建制来实际制约与监督权力。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就显得重要起来: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国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渠道,从而使得公民有表达自己意见和参与决策的空间。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必须建立起舆论监督的制度体系。只有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两者有机地联结起来,有效地制约与监督权力的现代政治难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作者:任剑涛(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