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观审慎监管的完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

随着2010年末巴塞尔协议Ⅲ的发布,银监会已开始积极推动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的实施,并正在着手制定包括动态资本、动态拨备、杠杆率和流动性在内的四大新监管工具,搭建中国银行业新的监管框架。从上述列举的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新巴塞尔协议着重强调了“逆周期监管”(跨时间维度监管)的重要性,试图通过硬性的量化监管指标熨平金融体系固有的顺周期性所引起的经济波动,而忽视了跨机构维度的监管。笔者认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不能一味地局限于从量化指标上满足新协议的要求,而是要立足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设计出有利于自身发展和金融稳定的监管制度。 1、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征税。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大型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美国政府立即启动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对这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进行注资营救。金融系统的负外部性造成了公共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同时负外部性使资源配置效率受损,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解决负外部性问题上,基于动机的手段优于直接的命令或控制,而“庇古税”则属于典型的基于动机的方法。庇古认为,对产生外部性的活动征收的税收等于边际社会损失,就可以促使经济的竞争均衡重新达到帕累托效率边界。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可效仿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国内的系统重要性机构征收“金融稳定贡献税”(FSC),将税款积累成为一只“纾困基金”,主要用于支付未来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救助成本。
从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看,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征税只会减少银行当期利润而不会根本削弱银行竞争力。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交)全部接受过国家财政的注资,也就是说纳税人承担了银行股改过程中的所有成本。管理者经营出色,国有金融资本的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管理者经营不善,国有金融资本的损失也由国置之脑后承担。为了避免纳税人在危机期间再额外垫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损失,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征收金融稳定税就显得尤为必要。
2、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考虑到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若要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限制银行资产规模和降低可替代性的途径并不可取,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关联度。此次金融危机表明,金融产品的创新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并不能减少风险。随着金融衍生品创新程度越来越高,其风险累积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加强金融创新监管的重点是强化并表监管和理财产品监管,要求各系统重要性银行切实落实并表制度、理财产品必须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真实披露”。监管部门要将金融创新立足于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之上,将金融产品创新活动纳入明确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有效规范金融产品创新,将金融创新产生的杠杆放大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 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2010年9月,美联储大大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一般包括按揭贷款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结构投资载体(SIV)等。由于影子银行的产品结构设计非常复杂,而且信息披露并不充分,使得监管部门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难以识别包括产品风险、对手风险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此外,由于影子银行没有资本充足率指标的硬性约束,虽然其自有资金很少,但业务规模却很大,潜在的信用扩张倍数可能达到几十倍。
从2010年开始,随着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银行面临强烈的信贷投放冲动与信贷额度限制之间的矛盾。为避开贷款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转让等“影子银行”业务,导致金融系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因此,监管部门要特别关注“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带来的影响。首先,监管部门要根据影子银行的业务规模和业务特点明确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建立严格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检查制度,控制金融产品的杠杆率。其次,监管部门应要求影子银行定期或及时向其披露包括产品设计、产品销售、交易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最后,要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传导至全球金融体系并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与影子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国内监管部门要积极参与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与IMF、G20等国际组织加强信息共享、会计准则、法律制度协调等领域的合作,建立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联合应急机制。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对中国当前金融体系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概括:“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显著上升,金融业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2008年以来,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内部通胀压力加剧、外部汇率大战的双重压力,过剩的流动性以及为规避政策限制而不断出现的金融产品也让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目前的货币政策不改变其总量调节基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拥有不同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而且两者难以相互替代,因此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配合就显得非常必要。事实上,中央银行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徘徊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取舍关系,而是如何在当前的经济稳定与未来的经济稳定之间做出决策,即政策的实施必须通过对物价稳定和金融失衡的双重视角来全面评估经济状况。当经济过热迹象出现时,如果货币政策仍然宽松,则任何后续的宏观审慎工具都难以奏效。换言之,宏观审慎监管的结构性调节优势必须以适当的货币总量调节为基础。
因此,为了维护金融环境的稳定,在制度设计上,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之间要及早建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对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定期进行磋商,互相及时通报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政策执行情况及取向;要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早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信息中心,防止金融机构从规避金融监管的角度,随意转移金融资产,进行违规操作;要以提高透明度、引导公众预期为手段,定期公开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运行情况,向公众表明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对当前金融运行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市场手段调节金融中介,防止或减缓金融市场对金融政策预期产生的震动,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2.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帮助市场主体生纾困发展的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基本原则,切实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政府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3. 梅建予的纾困基金怎么样

梅建予,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将担任基金管理人的角色,负责基金的募、投、管、退的全流程管理。

4. 股票纾困概念股是什么意思

你好,指的是上市公司股东把大量持有股票抵押给券商,抵押后股价连续下跌已经或者将要跌破平仓线,如果被平仓,会发生股权转移,同时会导致股价进一步暴跌乃至于退市,整个证券市场处于平仓边缘的股票价值上万亿,会形成巨大金融风险,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纷纷成立舒困基金,协助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减少平仓风险,形成了所谓概念股。

5. 江苏:纾困解难大走访 税务“三问”暖企心

【导读】今年的疫情对企业影响有多大?税费优惠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还有哪些需要税务部门解决的问题?连日来,国家税务总局盐城市税务局带着“税务三问”,在全系统开展“服务进万企”大走访活动,组织各级税务机关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实施上门走访服务,倾听企业心声,纾解企业困难,助力企业发展。

盐城奥通特思克铸业有限公司是当地阀门铸造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受全球疫情的冲击,海外订单基本流失。税务部门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困难后,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办理税费减免。董事长吴卫明对税务上门服务十分感激,“400多名职工,仅社保费减免这一项,就减负200余万元,有了足够的资金,就能稳定军心,留住人员。”

在这次疫情中,餐饮等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为了能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盐城市税务局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进行走访,盐城鼎盛王朝大酒店是其中之一。“创业多年,遇到这么严重的疫情还是头一回。”酒店负责人鲍振娟说,“不过,好在国家及时出台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又雪中送炭,酒店终于渡过了难关。”通过主动下调企业定额等服务举措,1-5月份共计为企业减免税9万多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一走进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坚持自主创新,践行中国创造”的企业精神就映入眼帘。在抗击疫情中,其自主研发的口罩机为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用价格相近的纳米芯替代市场紧缺的熔喷布,提高了口罩的产能。走访的工作人员不仅宣传支持疫情防控的税费优惠政策,还现场辅导企业办理相关减免和退税。当得知企业生产的水刺布覆膜机销路不畅时,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匹配到河南省长垣市飘安集团,并最终帮助企业顺利获得订单。董事长郭宏兵握着走访人员的手道:“关键时候下了一场减税降费及时雨,同时感谢税务部门的大数据,不仅畅通了‘资金链’,还打通了‘产业链’”。

“现在企业还有哪些难题需要我们税务部门解决的?”在江苏省银河飞业面粉有限公司会议室,走访人员开门见山向企业法人蔡飞征询意见。“前期,县税务局帮我们办理了100多万的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缓解了资金的压力,考虑到技改投入,资金还不够宽裕。”听闻蔡飞的一席话,走访的阜宁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当即联系“银税互动”合作银行,通过平台帮助企业办理80万元贷款授信。蔡飞说:“虽然业务受到一定冲击,但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帮助解决资金难题。现在,省下来的税款、批下来的贷款可以很快投入到转型升级改造项目中,加快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6. 什么是纾困基金

纾(shu) 意思为解决,缓解,欧盟专门成立的救助欧元区国家的基金

7. 谁来给我分析一下西班牙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根源为什么之前不接受国际纾困现在才接受欧洲纾困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冲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被侵占;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三个共同原因促成了西班牙债务危机。具体的我做如下解释。
在金融危机中,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德国、法国首先从衰退中走出来,而且经济刺激作用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而且经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胀的苗头,因此此二国带头,开始调整倾向政策的方向,从过度宽松逐渐向紧缩靠拢。然而,此时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却还深陷经济危机中,依然需要大量的刺激。此时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趋向于中性或紧缩。此等国猪仔国在无法得到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开启财政政策的机器大马力运转,那就是增大财政赤字,大量借债。不巧的是,货币政策不配合,本国又不能单独发行倾向,只能通过市场融资。而市场发现,猪仔等国赤字的数额已经巨大,已经超过GDP比重很大的一个数字,大约超过了30%,(具体数字记不详,没有仔细的研究)大大超过投资者的可承受范围,因此市场变得萧条起来。政府想借钱,但市场上又借不到钱,而且利率的被迫上涨加剧了想借与借不到之间的恶化关系,更糟糕的时,此时大量的短期债务到期,被逼偿还,而政府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偿还,由此产生了债务危机,而且是一个恶性循环。
简洁的归纳一下,那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想刺激经济,而货币政策又缺乏独立性,只能单独运用财政政策,而且是单一的,过度的运用财政赤字,导致增加了大量债务。大量的债务占GDP比例超过投资者忍耐限度,不愿投资了,市场利率被迫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加剧了债务偿还压力,也加剧了融资难度,从而诱发了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