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市派驻纪监检监察组和县审计局考那个比较好

很多人不懂体制内的工作,所以就容易从字面上或者自己的印象中理解单位情况。
我是不太建议考监察组。派驻目前在很多地方是蛮尴尬的,挂个纪 委名头,但是很难去本级机关,派驻单位你实际上也不会很熟悉,不少地方派驻还要几年一轮岗,更是属于两头不靠的状态。纪 委机关本就人多,再加上市直单位的若干纪检组,人多职少是必然的。派驻办案子是不可能的,本级机关有专门的案件审理科室,当然忙的时候有可能会抽人上来帮忙,但想进机关很难。
审计局是县直单位,在同级政府部门里,审计局是个比较强势的单位。有一定的权力,会有出差,但是县域范围也不会太远。专业性较强,交流提拔的机会肯定强于纪检组。
如果女生的话,纪检组还可以,大多数时候不是很忙。审计局要看岗位

❷ 在政府部门工作好还是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好

如果是公务员,肯定市司法局比市场监督管理好些。因为司法局整合了法制办的职能,是县域司法系统的行政主管部门,每月还有1200元的司法津贴,收入远远高于同类型的公务员。

而市场监管局虽然整合了食药监、质检、工商三大政府部门的职能,但是,这些年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监管局的工作,已经由前置审批,变为侧重服务,侧重事中事后监管,事情繁多杂,责任重大,但权力却在削弱,收入也明显比司法局少一大截。

如果是下属事业单位,这两个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其实也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正值事业单位改革,司法局下属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已经改制为企业,事业单位性质已经完全消失,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彻底完成改革,机构、人员还在分流阶段。



明年年底前肯定会和司法局这个主管部门完全脱离,实行企业化运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此而外,司法局就剩下法律援助中心了,也是单纯的行政辅助机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来也是整合的对象。

(2)县域监察扩展阅读:

市场监管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比较多,但和司法局的下属部门改革方向也都差不多。检验检测中心、计量所等被划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也是将其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剥离开,公益服务职能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予以保留,生产经营职能剥离改企,同样也是实行企业化运营,人员同样需要分流。

如此一来,几乎是每个职能局下属只能保留一两个公益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其人员、岗位、编制、职能都差不多,没有多少区别。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原来的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剥离改企后,人员会不会“一刀切”随企改制,成为企业人员。

❸ 从行政监督的角度分析,如何防治干部贪腐

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党员干部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其作风如何,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入手,结合地区实际,构筑基层党员干部惩治和预防腐败防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教育载体必须模式创新

一是要创新基础性教育模式。在开展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做形势报告等方式的同时,通过电化教育、网络教育、媒体教育和“农村党员廉政论坛”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性;要借助文化活动室、基层公开板、宣传栏等载体,运用说唱、民间艺术展等多种形式,将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乡镇机关、村组、社区、家庭、企业和学校,努力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二是要创新法纪性教育模式。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廉政教育“入户工程”使基层党员干部能集中收听收看到相关法纪节目;应依托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开辟廉政之声专栏,利用固定电话拨打免费点播热线,使党员干部坐在家里就能够查听廉政法规等信息,受到党纪国法教育。三是要创新规范性教育模式。特别是应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之中,并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结合起来,以树立权力观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制度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必要抓紧对现有反腐倡康法规制度进行梳理,过时的废止,有缺陷的及时修订完善,需要细化的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有必要紧紧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农村“三资”管理、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活立木转让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以规范权力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工作机制,创新制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制度,实现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特别是应着重从规范人、权、钱入手,不断完善基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坚持拟提拔、交流干部和评优评先事先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村(组)内“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村干部廉政谈话、“乡镇的站务所务和村务捆绑”勤廉双述双评等项制度,加强对乡村“三资”和干部的监督,做到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使制度成为制约基层干部权力的行为规范,从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弥补反腐倡廉制度的缺失。

应采取明察暗访等办法,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要健全执行考核机制和制度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基层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充分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突出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以此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监督手段必须刚性凸显

一是要加强对公职领导干部的监督。县、乡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监督的重点。县纪委、组织部等单位,应组成检查考核组深入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撰写报告、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反馈谈话等程序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等内容,集中对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述职述廉、廉政谈话活动的同时,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全面了解干部的作风表现。要把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监督之下,特别是要把评议结果及时转化到干部的任免、工资等项利益的奖惩上。二是要加强对县直和乡镇重点部位的监督。重点是对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国有资产等方面切实加强监督。应充分发挥县纪委委员监督作用,采取向县直执纪执法重点部门派驻纪检监察巡视组、向乡镇派驻纪检(组)监察分局及聘请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做法开展全方位监督工作。监督工作应重点着眼于县乡执法部门和乡镇财政、林业、水利、村级财务代理机构等重点部门“三重一大”决策、审批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特别是事前监督,及时发现基层领导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及早纠正错误,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对那些监督指导不利,在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认真及时解决,造成不稳定因素和不良影响后果的干部要实行责任追究。三是要加强对村(组)干部和村务的监督。诱发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大多与村干部和经济独立的居民组组长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决策、违规管理、违规审批损害群众利益、损公肥私有关,因此,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职能作用,强化乡镇对村两委的监督,加强对村(组)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等方面的监督,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上,放在村务是否按规定要求真公开及集体山林转让、土地发包承包、大额资金支出等村里重大事项重大支出是否履行村民议事决策程序上。要针对非党村(组)干部不受党纪约束、政纪处分不着的实际,在强化对现有“村会计委托托代理制”监督的同时,将合并村后经济独立的居民组的财务也纳入委托乡镇代理行列。为了有效规范包括非党村(组)干部在内的村(组)干部的权力,相关部门应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指导各村成立“村(组)务监督委员会”,实行“村(组)人治村”,激活“末梢监督神经”,确保村(组)重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履行民主程序,避免村(组)干部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惩治措施必须保障有力

县委应不断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查办大案要案联席会议制度,对于查处大案要案中遇到的重大、复杂问题,及时研究部署,确保行动统一,协调作战。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败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主动牵头,敢于负责,精于组织,善于协调,有效整合各执法执纪单位的办案资源,在坚持各自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的前提下,切实加强与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业务沟通、信息交流和协作配合,形成人力资源共用、证据资源共享、手续资源互补的调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查办案件的威慑作用,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确保查办案件和惩处力度不减,保证“坚决惩治腐败”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县乡两级,应把重点放在查办实权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领导干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等违纪违法案件上。对土地管理、安全生产、工程招投标等方而失职渎职问题,要坚决追究责任。应采取异地办案、交叉办案和借助上级力量办案办法,运用纪检监察机关特有的“双规、双指”办案手段,深挖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切实做到“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分析清楚不放过、事件责任人及有关领导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件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针对发生的事件没有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不放过”,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行动。在村一级,应把惩治的重点放在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上,放在村干部违反民主议事决策程序违规决策违规管理违规审批给集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截留、挪用、克扣种粮直补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村级补助资金及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等违纪违法行为上。对村干部违反村民自治章程和任职承诺违规决策给村集体财产造成损失的,应由村民大会选举并授予独立监督权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其实行责任追究,责令责任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责任人拒不赔偿的,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要求乡镇政府扣减其财政转移支付的工资,督促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村委会不起诉,村民监督委员会要按照村民会议的授权代表全体村民提出民事诉讼,使负有责任的村干部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挽回其给集体造成的经济损失。对村民依法提出要求罢免村委会成员,而村委会未在法定时间内启动罢免程序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按照村民大会的授权,主持召开罢免会议。

❹ 县委书记和县长在工作中分别管什么书记怎么监督县长啊

县委书记是主管全局,主要管党的事情和干部的安排,属于党口。县长主管县域行政事务,属于政府口。书记和县长各司其职。打个比方,书记相当于班长,而县长相当于副班长。

❺ 针对杜绝微腐败,如何管理好班组,做合格班长

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反腐倡廉工作重要组部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建设党建设重要内容基层党员干部处经济、政治社发展第线直接面广群众其作风何关系党路线针政策贯彻落实影响党民群众威信决定社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紧紧围绕民群众关注焦点、热点问题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面入手结合区实际构筑基层党员干部惩治预防腐败防线社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力政治保证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教育载体必须模式创新
要创新基础性教育模式展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做形势报告等式同通电化教育、网络教育、媒体教育农村党员廉政论坛等具鲜明特色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性鲜性;要借助文化室、基层公板、宣传栏等载体运用说唱、民间艺术展等种形式廉政文化建设延伸乡镇机关、村组、社区、家庭、企业校努力增强反腐倡廉教育亲力、吸引力、染力影响力.二要创新纪性教育模式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廉政教育入户工程使基层党员干部能集收听收看相关纪节目;应依托线电视网络系统辟廉政声专栏利用固定电拨打免费点播热线使党员干部坐家能够查听廉政规等信息受党纪教育三要创新规范性教育模式特别应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结合起树立权力观教育重点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律规教育、廉洁政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自觉性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制度建设必须与俱进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必要抓紧现反腐倡康规制度进行梳理废止缺陷及修订完善需要细化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必要紧紧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发农村三资管理、项目招投标、土让、立木转让等重点领域环节规范权力行使着力点公透明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预防腐败工作机制创新制定源预防治理腐败各项制度实现改革制度建设与俱进特别应着重规范、权、钱入手断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重事项申报、述职述廉、诫勉谈等党内监督制度加强手监督进步完善领导班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坚持拟提拔、交流干部评优评先事先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同要进步完善乡镇政务公、村务公、村计委托代理制村(组)内三重民主决策、村干部廉政谈、乡镇站务所务村务捆绑勤廉双述双评等项制度加强乡村三资干部监督做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哪制度约束哪使制度制约基层干部权力行规范制度堵塞滋腐败漏洞弥补反腐倡廉制度缺失
应采取明察暗访等办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经性督促检查要健全执行考核机制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基层领导干部违纪违行充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等手段突规制度贯彻执行维护制度严肃性权威性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监督手段必须刚性凸显
要加强公职领导干部监督县、乡级各部门主要负责监督重点县纪委、组织部等单位应组检查考核组深入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撰写报告、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反馈谈等程序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等内容集各单位领导班员展述职述廉、廉政谈同领导干部监督延伸八外加强领导干部圈、社交圈考察全面解干部作风表现要党内监督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监督机结合起断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逐步形全位、层监督网络增强监督合力实效切实做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哪、延伸哪监督跟踪哪领导干部切行都置于党纪社道德监督特别要评议结及转化干部任免、工资等项利益奖惩二要加强县直乡镇重点部位监督重点部门领导班及其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资产等面切实加强监督应充发挥县纪委委员监督作用采取向县直执纪执重点部门派驻纪检监察巡视组、向乡镇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及聘请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做展全位监督工作监督工作应重点着眼于县乡执部门乡镇财政、林业、水利、村级财务代理机构等重点部门三重决策、审批事前、事、事全位监督特别事前监督及发现基层领导干部缺点足及早纠错误问题化解萌芽状态些监督指导利民主管理工作存问题认真及解决造稳定素良影响干部要实行责任追究三要加强村(组)干部村务监督诱发农村稳定素与村干部经济独立居民组组利用职务便违规决策、违规管理、违规审批损害群众利益、损公肥私关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党内监督党外监督职能作用强化乡镇村两委监督加强村(组)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发包、承包等面监督要监督重点放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及解决存问题放村务否按规定要求真公及集体山林转让、土发包承包、额资金支等村重事项重支否履行村民议事决策程序要针非党村(组)干部受党纪约束、政纪处着实际强化现村计委托托代理制监督同合并村经济独立居民组财务纳入委托乡镇代理行列效规范包括非党村(组)干部内村(组)干部权力相关部门应按照权力制衡原则指导各村立村(组)务监督委员实行村(组)治村激末梢监督神经确保村(组)重事务实行民主决策履行民主程序避免村(组)干部给集体造重损失
构筑预防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防线要求惩治措施必须保障力
县委应断完善反腐败协调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查办案要案联席议制度于查处案要案遇重、复杂问题及研究部署确保行统协调作战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工作组织协调作用主牵敢于负责精于组织善于协调效整合各执执纪单位办案资源坚持各自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前提切实加强与协调领导组员单位间业务沟通、信息交流协作配合形力资源共用、证据资源共享、手续资源互补调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形整体合力发挥查办案件威慑作用确保办案质量效确保查办案件惩处力度减保证坚决惩治腐败要求落实处县乡两级应重点放查办实权部门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领导干部黑恶势力充保护伞严重损害党政府群众威信形象等违纪违案件土管理、安全产、工程招投标等失职渎职问题要坚决追究责任应采取异办案、交叉办案借助级力量办案办运用纪检监察机关特双规、双指办案手段深挖案件背腐败问题切实做事件发深层原没析清楚放、事件责任及关领导没受教育放、事件责任没受处罚放、针发事件没制定整改预防措施放让广党员、干部看党政府惩治腐败决行村级应惩治重点放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信访案件放村干部违反民主议事决策程序违规决策违规管理违规审批给集体造严重经济损失截留、挪用、克扣种粮直补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村级补助资金及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等违纪违行村干部违反村民自治章程任职承诺违规决策给村集体财产造损失应由村民选举并授予独立监督权村务监督委员其实行责任追究责令责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责任拒赔偿由村务监督委员要求乡镇政府扣减其财政转移支付工资督促村委代表村民提起民事诉讼村委起诉村民监督委员要按照村民议授权代表全体村民提民事诉讼使负责任村干部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挽其给集体造经济损失村民依提要求罢免村委员村委未定间内启罢免程序村务监督委员要按照村民授权主持召罢免议

❻ 如何积极主动适应纪检工作新常态

当前,城乡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如何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这是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审时度势,在把握客观背景中辨方向明目标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党和国家在城乡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涵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基层党政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城乡社会发生了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要求善于运用市场手段来推进工作;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要求善于利用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来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基层党政组织的职能和权力发生了转移,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等等。这些新的变化既拓宽了纪检监察工作途径,丰富了其内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这种变化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领导方法还停留于计划经济时期,不善于吸纳和运用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不善于运用市场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等,这迫切需要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工作中研究如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变化,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法纪政策发生了变化。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更加规范、刚性、严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初步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进一步强化。这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和法纪保障。但是,如何结合县域实际,既综合考虑执纪执法的基础和条件,又切实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和执法的严密性,创造性地执纪执法,进而优化环境,推进县域发展,是执纪执法机关尤其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三是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各县2003年10月实施乡镇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体制机制上为推进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如何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纪检监察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进而更充分地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内涵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本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手段已由原来单一的依靠法纪政策向遵循法纪与市场规律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相结合转变,范围已由党员干部队伍、党政组织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各级组织和经济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转变,内容已由教育、监督、保护、惩处向纯正党风政风民风、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转变,工作重点已由抓典型、严教育、重查处向标本兼治、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转变,工作环境已由封闭式管理型、集权化模式向开放式服务型、民主化模式转变,等等。这对与时俱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如何在**找到结合点和突破口并进行创新,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公民维权意识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群众法律法规意识明显增强,加之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快速发达,群众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渠道来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更加方便。这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在维权中自发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民重视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市场等手段维护群众利益,如何因势利导,把群众维护自身权利与维护地方形象和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挑战。因此,各级党委、纪检
监察部门要从这些变化中深入思考:如何在变化中明方向,如何在不利中找有利,如何在调整中明职责,从而做到抓住机遇求突破,应对挑战添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二、与时俱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见成效求突破
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两个优化”。发展是第一要务。实践中,我们把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定位在“两个优化”上,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履行抓环境建设工作的牵头职能,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干部成长干事创业环境,多层次、宽领域地解决影响社会风气、阻碍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既要从严查处典型,又为那些受到诬告乱告者澄清事实,为安心工作、干事创业者营造更加?松和谐的环境。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作为检验“两个优化” 是否落实的客观尺度,标准就三条:以项目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成效是否显著,以干部为龙头的全民创业的氛围和效果是否明显,以党风政风为带动的社会风气是否进一步纯正。
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切实增强执行力。干部是决定因素。要紧紧抓住干部这个关键,正视存在的问题,突出重点,加强教育监督管理,在提高执行力上抓出新的成效。把为地方发展选人用人、“零成本”使用干部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持之以恒地坚持。以深入开展保先教育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学习不勤、精神不振、作风不实、生活不廉等突出问题,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和干部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改造和提升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大督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和决策落实,对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给县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党员干部,必须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并给予纪律处分,让其为自己的行为切实承担起责任。
抓住利益这个要害,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省委书记强调,干部陷入非法利益格局,不仅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最大障碍,而且也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玷污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县域发展实际来看,我们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运用市场手段处置闲置资产和配置资源,不但实现了资源(资产)效益的最大化,而且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平;而极个别干部陷入非法利益格局,受到查处,理所应该,全体干部应引以为鉴。总结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难得到一个启示:必须运用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来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要通过深化改革,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效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农(居)民这个利益主体的利益不受损害;要加强对国有资产、财政资金、机关“五费”、乡村债务等管理,重拳惩治抓挪公款、挥霍浪费、公车私用等不良行为,确保有限的发展资金(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深入推进行政执法部门改革,切实规范执纪执法行为,有效制止部门特权行为和“收费养人”现象。
扭住制度这个根本,规范改革发展行为。制度建设是根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一种“好人假定”的思维定势,总是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简单地寄希望于个人主观世界改造、党性修养锻炼等方面。事实上,这种缺乏刚性约束的号召很难产生较强的规范性和影响力,以致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绩工程等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相反,如果我们借鉴市场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的“利益假定”,从人的最坏处着想,去推导原理、设定制度、衍生方法、规范程序,完全能形成一整套更加科学、完备、管用的制度规范改革发展行为。因此,要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机制管事,重点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创新干部岗位责任制及考察考核制、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规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大额资金调度集体研究制度、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等,切实规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进而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营造人心思干、齐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❼ 县纪检监察分局是临时机构吗

县纪检监察分局,不是临时机构

设立纪工委监察分局,是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力度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4月至7月间,五峰纪委监察局根据中纪发【2009】9、10号文件、鄂办发【2009】5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县直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先后成立了三个派出(驻)纪工委监察分局。第一、二纪工委监察分局分别重点派驻五峰民族工业园、新城管委会,第三纪工委监察分局集中派出,负责县总工会等14个县直部门的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第三纪工委监察分局集中综合派出的工作模式,变同体体内监督为异体体外监督,为强化监督检查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何正确定位、强化综合派出机构的专项职能,实现改革目的,是新体制下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履职实践情况,谈谈自己粗浅的思考和认识。
一、职能职责定位分析
职能准确定位是纪工委监察分局正确履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职能定位不准,不明确,纪工委监察分局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准确把握纪工委监察分局的职能定位,明确其职责任务,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正确认识纪工委监察分局的机构性质、角色定位,明确其“是什么”
从纪工委监察分局的机构性质、角色定位来看,纪工委监察分局是县纪委监察局的派出机关,隶属于县纪委监察局,接受县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代表纪委监察局对所联系县直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二正确理解纪检监察派出机构改革的目的,明确其所处环节和职责重点
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倡导是惩、防结合,重点有两个环节,就是“防御”与“遏制”。纪检监察派出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监督检查,强化腐败预防。纪工委监察分局应处在“防御”环节,其职责重点应是对部门的监督检查、督办指导、制度规范的完善及廉政的宣传教育。而“遏制”环节上的信访调查,案件查处等职责主要应由纪委监察局各室承担,纪工委监察分局主要是工作配合。
三正确理解纪工委监察分局与纪委各室的关系,合理分担职责任务
纪工委监察分局与纪委监察局各室是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关系,在业务上,纪工委监察分局接受室的指导。但在实际工作中,当前在理解上存在三个误区:
1、室对纪工委监察分局的业务指导关系变为实际领导关系。室是代表纪委监察局,便直接对纪工委监察分局布置工作任务,事实变成了室对纪工委的领导关系,室发指令,督促纪工委去完成,事实变成了室对纪工委的领导关系,这样在纪委和部门之间又多了一个层级,纪工委成了小纪委,不便于工作。纪委和纪工委间不能再增加事实上的层级间隔。特别是在综合派出和重点派驻并行的情况下,综合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管理的单位,在工作布置时就明显滞后于重点派驻的单位。
2、单纯界定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职能划定过于原则。目前,纪工委的职能划定比较原则,和纪委各室很多职能交叉重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3、片面认为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重心是案件查处。一讲到加强反腐败工作,就想到案件查处,这是片面的认识。其实,反腐败工作惩处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保护好我们的干部,保护的重点应在于预防。对于案件查处工作,纪工委监察分局应是协作配合,而不是工作重心。
准确把握纪工委监察分局的职能定位,必须走出以上三个误区。纪委各室与纪工委监察分局关系处理重点应在于合理分工,相互协作,二者要同处于一个平面上,都是代表纪委监察局工作。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的界定有必要与纪委机关各室职能的调整同向进行。要对纪委各职能室的职能进行梳理,把思想教育、制度防范、督促检查和服务把关等基础性常规性日常性的工作从纪委各室中剥离出来,下移到各纪工委负责,职能室负责宏观统筹、综合汇总后,向领导汇报,并按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信息共享、协调联络机制。室研究谋划、布置工作时要同步知晓纪工委。室要侧重于工作研究谋划,信访调查和案件查处,工作布置直接针对部门进行,一步到位。纪工委监察分局侧重于工作监督检查、督办指导,加强事前事中监督、抓实思想教育、制度防范、督促检查和服务把关。这样,既可使纪工委的工作职能具有针对性,又可使纪委机关各职能室强化对纪工委业务的指导性,同时也可使纪委机关各职能室从日常繁重的事务中腾出人手,集中精力抓办大案要案。
二、规范履职的对策探讨
纪工委监察分局在准确定位职能的前提下,如何规范履职,更有效地对所联系单位进行真正的监督,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五峰县直第三纪工委监察分局坚持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监权不揽权,结合所联系各县直部门的实际,探索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纪工委工作高效协调运转。
一出台工作规程,完善制度规范。一是由县纪委监察发文,出台《纪工委监察分局运行管理办法》,明确细化纪工委监察分局监督检查的职责内容、方式方法、程序流程、责任追究等。二是出台可操作性、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监督检查系列制度,使被监督单位抓工作落实和汇报工作有章可循,纪工委对单位的监督才能有据可依。首先是建立日常工作月报告制度,主要内容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重大改革方案、重要政策出台情况,全局性工作和年度重要工作安排、年度财务收支预算等。涉及重大事项及突发性事件随时报告。报告要体现主动性、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报告的文字材料要由“一把手”审阅签字后再报纪工委监察分局。其次是建立列席会议制度。凡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议题的党委(党组)会议和行政办公会议,以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等会议,要提前向纪工委、监察分局预告,纪工委、监察分局派人列席。再次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纪工委、监察分局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系会议,听取部门党风廉政工作汇报,交流经验,进行廉政教育等。第四是建立日常督查制度。纪工委、监察分局根据县纪委监察局部署的工作任务、阶段性重点工作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情况及党委政府决策布暑落实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掌握被监督单位开展工作的情况,及时发现和督促被监督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第五是建立巡查制度。纪工委、监察分局根据县纪委监察局的安排对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的问题,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被监督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检查。第六是指导部门制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
二围绕中心工作,强化督查,立信立威。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跟进,进行谋划和组织,确保政令畅通,督促联系部门认直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布暑,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围绕县纪委监察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坚决服从县纪委监察局的领导,要与县纪委监察局合拍合节、同心同向,开展工作,对所联系单位服好务、把好关,提高公信度,树立纪检监察机关权威。
三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正确处理监督与参与、协作的关系。一方面,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所辖单位履行监督职责,要在尊重理解中监督,在沟通协调中监督,在参与服务中监督。要做到尽职不失职,参与不干预,建议不插手。同时,要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主体是部门领导班子集体,“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 “一岗双责”,纪工委监察分局则履行检查指导、组织协调职责。另一方面,室和纪工委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工作磋商,沟通情况,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协作配合,促进工作运转协调。
四创新工作方法,检查督办寓于指导中。工作方法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的落实,要换位思考,把工作做细。五峰县直第三纪工委监察分局在检查督办部门廉政文化建设时,实行“表格法”,受到部门欢迎,取得很好效果。所谓“表格法”,就是纪工委监察分局在到部门检查督办前,认真研读相关文件,把文件要求细化成条项,绘制成表格,到部门检查督办时,与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关人员,对照表格逐条梳理,并对未达到要求的项提出改进意见。再如,五峰县直第三纪工委监察分局为了强化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管理,指导部门制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明确“三重一大”事项内容,决策方式、程序等,并在公开栏公开。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监督成为常态,较好地化解了难深入难监督的问题。部门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是个好办法,有效预防了腐败,保护了干部,促进了部门机关和谐。
五联合督查,探索建立“大督查”联动制度。对于中心工作任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暑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可以协调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建立联动机制,进行大联合大督查,确保全地域政令畅通,政策落实不打折扣。
三、 履职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纪工委监察分局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笔者就当前影响纪工委监察分局高效运行,存在的问题缺陷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强化监督考核,增强监督实效。纪工委监察分局对县直部门进行监督,没有一定的话语权,监督必然乏力。建议对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评中,给予纪工委监察分局合适比例的话语权。
二信息相对封闭,不对等。纪工委监察分局作为县纪委监察局的派出机关,纪工委书记应可以列席县纪委常委会。纪工委监察分局可以传阅上级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相关文件,以保障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知情权。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协调,争取力度,县委县政府召集的部门工作办公会,要让所涉及的纪工委监察分局参加,解决纪工委监察分局与部门信息不对等的问题。
三业务培训不够,能力有待提升。一是提升监督能力。要通过参与所联系单位内的重要工作、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履行对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检查的职责,提高监督工作水平。二是提升协调能力。围绕组织协调的目标和任务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工作,实现由被动协调向主动协调转变,由简单协调向综合协调转变,由程序性协调向机制制度协调转变。三是提升创新能力。要结合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和所联系单位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加强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注重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要加强理论业务培训学习,提升执纪能力。要强化干部培训,让干部熟练掌握党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程序,业务工作技巧,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四要给予纪工委监察分局的适度自主权,充分发挥纪工委监察分局主观能动作用。纪工委监察分局是派出机关,是纪委监察局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但不等同于县纪委监察局的内设机构室,管理既要体现整体合力,也要给纪工委以宽松的工作环境。
五机构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对于县级同一地域来说,集中综合派出与重点派驻并行并不合适,两种方式的管理机制存在差别,不便于工作协同整体推进。对编制很紧的山区县来说,大量增加纪检监察人员编制,全部实行集中综合派出,落实难度又很大。一个折中解决的办法,就是对纪委机关各室职能与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作同向调整,对干部进行调整,合理分工。纪工委不一定要集中办公,而是实行在纪工委管理形式下的轮换派驻制度,进行重点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