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外单位监管
A. 如何加强企业外部监督,以保证会计制度良好运行
做一个参考:
企业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企业对其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进行控制、考核和指导,其目的在于使各类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预定的目标、计划和原则进行,以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法律的约束机制不全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体系需要健全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但在目前会计工作中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虽然新的《会计法》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跟上,使得当出现违规事件,仍然没有相应法律条款进行有力地制裁,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导致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
(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些年我国会计人员奇缺,从现阶段来看,虽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但在职的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人数还只是占极小部分,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会计人员整体的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缺少分析能力,从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三)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不力
执法部门执法不力。我国目前总的说来还是人治大于法治,执法部门往往有章不循,以权代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得作假付出的代价大大小于产生的利益,对有关责任人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致使一些经营者和单位领导胆大妄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虽然我国企业外部监督方式很多,包括法律监督,财政监督,工商税务监督,金融监督等,监督体系可谓庞大,但监督效果却不理想,原因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二、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会计监督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会计体系逐渐完善过程中有法可依的基础。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为从源头上防止会计监督弱化,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会计部门要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监督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尽量把实际工作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补充进去,逐渐地充实完善,监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公开办事程序,使会计监管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二)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他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然后,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提供机会给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企业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如何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中小股东的投票权,防止大股东一人说了算,提高管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股东代表、董事、监事的任免制度,规定他们的权力和责任,对董事会议事规则及重大事项的决策等都要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和监事会的独立地位和作用, 赋予其更多的监督权。内审机构和监事会能否有效行使监督权,关键看能否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只有享有充分的独立性才能有效履行监督权,真正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五是重大项目要采取重抓事前、事中控制,事后持续跟踪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发现的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修正,确保内部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力度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也必须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国家监督具有权威性,是指财政、审计、税务、工商、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政府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代表国家对各单位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与企业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政府监督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建立责任制,各负其责。
B. 会计的外部监督机关有哪些
会计的外部监督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地方各级税务机关,审计事务所,财政局,会计事务所,注册税务师等。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证券部门、保险部门。
会计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社会监督、国家监督。
社会监督,即指民间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外部监督。
国家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从国家监督方面来看,要强化国家监督的力度,避免权责交叉、重复查账。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细胞,它并不是独立于社会母体而孤立存在,而是置身于社会中。企业经济行为中的会计工作离不开国家政府职能机构的监督。
(2)为外单位监管扩展阅读:
途径
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有关的会计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①依据《会计法》、《证券法》、《审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加快对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健全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并且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确保社会审计的独立性;
② 制定和颁布《会计监督条例》等法规,为会计监督的实施提供完整可靠的法律依据,并保证会计监督人员的合法权益;
③大力宣传、学习和贯彻执行《会计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模式。合理协调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财政、审计、税务、金融等)的监督职能,避免重复监督而又监督不力。注重发挥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尤其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社会信息,对社会的各方面都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它也是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渠道,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监督。
C. 我国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形式有哪些
我国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形式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专、政党监督属、社会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其监督的主要方式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六种。
政党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为实行的监督,其监督方式主要有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监督、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党的各级纪检监督三种。
社会舆论监督是指包括群众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以及各种媒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监督。
D. 财务公司的外部监管机构有哪些
一、相关概念及分类
(一)财务监督的概念
企业财务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内部机构及其人员,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企业内部制度的规定,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检查、控制、督促和处理处罚等活动的总称。
1.财务监督的主体
财务监督的主体是指由谁来实行财务监督。
(1)外部监督主体
(2)内部监督主体
2.财务监督的内容
(1)对各种财产和资金进行监督,以保证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与合理使用;
(2)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以保证财务收支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
(3)对经济合同、经济计划及其他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
(4)对利润的实现与分配进行监督,以保证按时上交税金和进行利润分配,等等。
3.财务监督的对象
企业财务监督的对象是各单位(或称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明确财务监督的目的。
4.财务监督权利的功能
从宏观上来讲,合理地利用财务监督权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运行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减少社会经济运行中不必要的阻力,也能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使社会经济运行更加秩序化,并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从微观上讲,通过有效地履行财务监督权利,至少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有利于约束财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行为;
有利于企业节约开支,提高经营效益。
(二)企业财务监督的分类
(1)按监督实行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按监督的要求不同,可以分为政策性监督和技术性监督。
(3)根据实施主体不同,企业财务监督可以分为内部财务监督和外部财务监督。
二、条款解读
(一)建立全方位、完善的财务监督体制
1.外部财务监督
(1)财政机关的监督
财政监督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在资金积累、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及其成果所实行的监督。
《会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
(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2)审计机关的监督
即政府审计监督,是国务院审计机关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3)税务机关的监督
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对各单位的纳税情况所实行的监督。
(4)人民银行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五章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5)证券监督机构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6)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章的规定,商业保险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订。
2.内部财务监督
内部财务监督实质上是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的表现,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财务事务,保证单位的资金安全和正确使用,遵守国家统一制度,保证工作质量。
(1)相关经济业务事项和财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应当有明确的程序,而这个程序应当是贯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原则的,以避免决策的混乱和失误,加强财务监督和参与决策的作用。
(3)对财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企业内部主要有以下监督主体:
①股东(大)会;②投资者个人(即股东);③董事会、执行董事、独立董事;④监事会或者监事。
除了上述内部财务监督主体外,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有效补充。
(二)财务管理处罚
《企业财务通则》作为我国财务制度体系的基石,其内容能否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新《通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理、处罚措施,有关企业和个人需要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新旧《通则》变化
1.强化了外部监督的责任
2.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3.明确了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4.确定了依法追究企业法律责任的具体措施与途径
E. 外卖公司被什么单位所监管
外卖公司被什么单位所监管,应该被市场监管局监管的。
F. 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我想知道外部监督的含义,不要答的太笼统。
外部会计监督系统是由独立于被监督单位之外的主体来执行的,它以单位整体作为监督的对象,但主要通过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来实施。外部会计监督系统由社会会计监督和政府会计监督两部分构成。社会会计监督即指民间审计监督,它是中观层面上的会计监督形式,其主要职责是鉴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政府会计监督指由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的会计监督,它是宏观层面上的会计监督形式。它要对政府负责,主要包括财政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证券监管、银行监督、保险监管等形式。各种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所针对的单位、监督检查的目的和重点各不相同,但强调的都是对单位会计活动及会计资料的监督检查,都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希望对你有用
G. 会计的外部监督机关有哪些
1、会计的外部监督机关包括: 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地方各级税务机关,审计事务所,财政局,会计事务所,注册税务师等。 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证券部门、保险部门。
2、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国家监督。
3、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4、国家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从国家监督方面来看,要强化国家监督的力度,避免权责交叉、重复查账。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细胞,它并不是独立于社会母体而孤立存在,而是置身于社会中。企业经济行为中的会计工作离不开国家政府职能机构的监督。
5、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加大了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力度,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证券部门、保险部门等相关机构监督检查会计工作的职责权限。它们作为国家代言人,行使对会计行为、会计资料、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等全方位的监督检查,避免了职责交叉,重复查账。并配合《审计法》、《税法》、《工商管理法规》、《证券法》、《票据法》等相继出台实施的法律条文制约、规范会计行为,减少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
6、新《会计法》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国家监督下的会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做到:明确会计目标,净化会计环境,规范会计行为,分清会计权责,促使我国会计监督与国际标准要求接轨。
H. 会计公正的社会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单位内部监督的再监督,其特征是监督行为的独立性和有偿性。( )
会计公正的社会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单位内部监督的再监督,其特征是监督行为的独立性和有偿性。( 对) 解析如下: 1,会计的外部监督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地方各级税务机关,审计事务所,财政局,会计事务所,注册税务师等。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证券部门、保险部门。2,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国家监督。
3,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4,国家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从国家监督方面来看,要强化国家监督的力度,避免权责交叉、重复查账。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细胞,它并不是独立于社会母体而孤立存在,而是置身于社会中。企业经济行为中的会计工作离不开国家政府职能机构的监督。5,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加大了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力度,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证券部门、保险部门等相关机构监督检查会计工作的职责权限。它们作为国家代言人,行使对会计行为、会计资料、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等全方位的监督检查,避免了职责交叉,重复查账。并配合《审计法》、《税法》、《工商管理法规》、《证券法》、《票据法》等相继出台实施的法律条文制约、规范会计行为,减少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6,新《会计法》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国家监督下的会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做到:明确会计目标,净化会计环境,规范会计行为,分清会计权责,促使我国会计监督与国际标准要求接轨。
I. “职能监督、主管监督、一般监督、专门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分别是什么意思,区别在哪
是
职能监督
,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其它部门实行的工作监督,它包括平行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能监督是以业务内容为核心的专项监督。如国家财政部就其主管的国家财政收支工作,对各部委、各地区的预算、计划、收支等工作实施的监督等。又如国家人事部就其主管的人事业务,对各部委、各地区行政编制、人事录用、人事法规执行情况等进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