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自居
㈠ 如何发挥干部作风效能监督员作用
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何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各级机关的办事效率,改进办事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颇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加强机关党员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政府增强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通过机关管理要素的有效整合,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的水平,以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表现在当前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但是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不断强化宗旨意识,以好的作风来实践;必须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推进;必须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靠过硬本领来保证。各级机关是我们党执政的主要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机关的工作作风好坏,体现了工作执行力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意图的贯彻执行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和维护。2、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现在,一个地区发展的快慢,越来越取决于发展环境的优劣。“没有梧桐树,引不到金凤凰”,环境好就是最好的广告,有最好的金字招牌,资金、人才等往往不引自来;环境不好,客商必跑,不但凤凰不肯落户,连麻雀也会东南飞。因此,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软环境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作风建设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上,体现在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上。近几年来,博罗县通过组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得到较大转变,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服务意识得到较大增强。这对推进依法行政,整治经济发展环境,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努力塑造服务型机关的迫切需要。广大机关干部的德才素质、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机关自身建设,全县各级机关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作风建设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一)服务不到位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做好文章,县级机关应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一是 “官本位”思想比较浓。有些机关干部往往以管理者自居,责任心不强,服务观念淡薄,对基层和企业的一些疑难问题,没有主动上门服务、主动想办法、出主意。如对一些新的法规政策宣传贯彻不主动、不及时,导致违法增多,执法难度加大。二是工作作风拖沓。一些乡镇干部“走读”风盛行,某些部门机关干部工作时间观念不强,上下班总是迟到早退,造成投资者办事不方便。由于双休日、办事环节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还可能出现双休日不办事、几天办一天的事和事好办而办不了的现象。(二)机关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一是在涉及到多部门、多科室的审批时,事事要审批,事事要备案,层层要把关;有的部门视审批为权力,部门之间争着批、抢着批;甚至人为设置前置条件,自我束缚自己,层层报批,层层签字,一层一级走程序。二是在对企业开展业务培训时,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不能很好地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浪费了企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在向企业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时,各部门也多是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对部门的不满和误解。(三)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当前,一些机关作风建设往往采用“运动战”的方式,而不是依靠制度,缺乏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有些工作制度本身系统性不够、操作性不强,约束乏力。机关作风建设监督机构的设置往往只考虑某一方面工作需要,而未从长远角度综合考虑,部门重叠交叉,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合力,监督效果不佳,对违纪行为的处理缺乏应有的力度。行风评议制度有待完善,干部群众反映一年一度的行风评议工作已经变味,其评议结果难以反映单位或个人工作的真实情况。机关作风存在上述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制度环境制约也有决策体制影响,还有观念的束缚。经过深入调查与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思想根源看,是一些干部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淡化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够,不够负责、尽心、务实、清廉,对自己宽、对别人严,要求部属、下级做到的,自己却没有带头践行。从队伍建设看,是少数部门自身管教不严,监督管理考核疲软,不重视干部工作能力和思想作风的培养,队伍建设抓得不严,用人机制不够灵活,部门人员结构老化。从制度落实看,是有的单位办事无规矩,管理无章法,政策不公开,收费不透明。一些部门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坚决,落实不到位,不敢监督,不敢顶真碰硬。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建议(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机关队伍素质从根本上说,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机关作风建设主体素质,一是通过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在机关干部中深入进行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教育,引导机关干部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二是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培训提高本领。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载体,通过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高机关干部各方面的能力。三是通过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要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任职竞岗、蹲点调研等途径,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干部交流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不仅机关干部可以下到基层工作,基层的干部也可以到机关工作或挂职,这有利于改变机关干部的结构,进而改进机关的工作作风。(二)健全制度,探索建立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交流机制。加强干部交流,在机关范围进行部门干部交流,在单位内部实行一定时期的科室之间的轮岗,以提高机关干部的内在活力,避免一岗定终身的岗位疲劳症。同时,在机关倡导岗位创业、敬业奉献精神,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措施,形成一种优者上、庸者下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健全关心干部生活的机制。领导干部既要给干部提出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干部感到压力,也要给予干部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适时与干部职工谈心交心,了解下属以及其家属的生活状况,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激发干部职工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三是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继续完善述职述廉制度,推行机关工作人员向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的做法。完善行风评议制度,健全行风评议评价标准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可行;创新行风评议办法,合理选择参评人员,扩大部门服务对象的参与面。认真总结作风建设五项“十佳”评选活动经验,健全评先评优制度,切实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晋级晋职、交流使用等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四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整合机关作风建设监督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逐步建立起一套机关作风建设的投诉、受理、调查、处理的机制,实现监管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
㈡ 武汉地铁安检员怼问路乘客,曝光后被停职,服务业人员为何态度如此恶劣
其实我们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之所以服务业人员态度如此恶劣,这也是因为服务性人员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享有一定的自己的的权利,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权利没有得到监管的同时,就会导致这些服务人员原本更应该以顾客至上,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服务人员往往以执法者的身份自居,所以正因为如此导致这些服务人员在没有受到监管同时就会导致权力滥用,态度恶劣,所以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考虑问题。
3,从某些方面来讲,服务业人员之所以态度恶劣,也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导致服务态度恶劣。其实不得不说是之所以服务人员态度恶劣,这也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和严格落实的惩罚制度所导致的,所以从某些意义上来讲,服务业人员态度恶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监管。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服务业人员之所以态度恶劣,也是因为服务业人员入门槛较低,存在那些素质较差的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服务业人员,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往往以执法者的身份自居,所以会导致态度恶劣。
㈢ 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众所周知,审计监督与来服务是辨自证统一的关系,审计的表现形式是监督,其宗旨是服务。两者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做好审计监督服务定位,围绕企业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为企业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宗旨,也是由审计部门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要搞好内部审计,首先,要突破内部审计单纯监督的思维方式。要认识到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独立性、审计权威和审计方式上都有着很大区别;其次,内部审计是在本企业领导的指示下开展的,如果以监督自居,单纯地行使监督的职责,那么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就很难发挥作用,也难以取得领导地理解和支持;第三,单一的审计监督职能不能全面反映内部审计的特点,也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㈣ 家长以客户的态度自居去怼老师,这真的很好吗
家长有的时候会以自己的一个硬性态度去对老师这样的一个态度是非常不好的。同时我们可以在所有家长和一个老师之间应该是一个和平等地一个交流一个状态。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采用自己的客户造成的对孩子进行一个相应的一个打骂或者是责罚的话,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理解能力。我们大家非常清楚地就是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他们也有权利对它进行一个相应的教育,这本来就是一个事实的了。
而对于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属于家长的一个应该要做的事情,而在这个时候不能带孩子进行相应的责骂,这样的话也是一个非常不的一个事情。借助我们大家能够去进行一个理解的,所以得面对两个我们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拿着就说对于教育专业的行为从来都不是一个家近的 待解决。如果说家长也这样做的话,咱完全就是把教育这个氛围去变成一个商业性的一个事情的了。这对于孩子这个成长过程中和对于教师的一个职业是非常不好的了。
㈤ 内部审计如何把握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做好审计监督服务定位,围绕企业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为企业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宗旨,也是由审计部门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要搞好内部审计,必须要做到:
1.突破内部审计单纯监督的思维方式,认识到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独立性、审计权威和审计方式上都有着很大区别;
2.内部审计是在本企业领导的指示下开展的,如果以监督自居,单纯地行使监督的职责,那么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就很难发挥作用,也难以取得领导地理解和支持;
3.单一的审计监督职能不能全面反映内部审计的特点,也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㈥ 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是领导关系对吗为什么
我国法院上下级之间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法院回的上下级的这种级别不答是行政上级别,而是一种审判级别。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以刑事案件为例,第一审法院审判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如果被告人不服可以上诉,检察院认为判决或裁定有误,可以抗诉,上诉或抗诉后,引起第二审审判。所以法院上下级之间通常规定审判级别,就容易确定案件的管辖和审判级别。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保证审判的独立进行,保证司法的公正,法院在审判案件时不能有任何的干扰,如果法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那么上级法院就有权指挥、命令下级法院,下级法院就得服从上级法院的指挥与命令。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审判的独立,也就无法保证司法的公正。实践中,有的下级法院为了确保自己做出的判决不会在二审时被上一级法院改变,就在作出判决前向上一级法院进行所谓的“请示”,则一些上级法院的法官也以“上级领导”自居,对这种请示进行“指示”,从而使两审终审制变成了事实上的一审终审,这是严重违反我国诉讼法的行为,是必须得到制止的!
㈦ 从刑法角度如何看待牢头狱霸问题.
所谓“牢头狱霸”是指已被监所关押,但仍依仗某种势力,实施破坏监管秩序,继续对其他被监管人进行非法人身或财产侵害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其特点是背着监所监管工作人员,在监室中以支配者自居,把其他被监管人视为自己管理对象和奴役对象,以达到占有其他被监管人的体力劳动或钱物,从而满足自己的目的。其不法侵害一旦遇到反抗,就残忍施以毒打、罚跪等暴行,有的甚至把其他被监管人殴打致死。 一、“牢头狱霸”的表现: 1、对监管人员阳奉阴违、拉关系、套近乎,以造成与其他被监管人关系密切的假象。2、拉帮结派,组织利用一部分被监管人的力量,形成一股恶势力,欺凌另一部分被监管人。3、抢吃强占、敲诈物品,尤其以欺凌外地人犯、刚入狱及体魄弱小的被监管人为甚。4、教唆、传授犯罪伎俩,把一些狡猾作案手段教给同号人犯。5、对抗正常管理,破坏狱政管理秩序。利用监管人员某些工作方法中的失误,抓住把柄,公然对抗,有的甚至煽动其他被监管人起哄,图谋共同闹狱等等。二、牢头狱霸产生的原因: 1、监管工作人员对被监管人没有严格依法实行有效管理。“牢头狱霸”活动有其隐蔽性,监管工作人员对狱内被监管人的情况及狱内表现不清楚,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管理,使那些在社会上一贯横行霸道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在入狱后仍以在社会上的惯行方式欺凌他人。受不到及时打击,客观上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同号室的被监管人即使遭毒打也不敢向监管工作人员报告,甚至当监管工作人员问及遭受毒打的原因时,也以他故而搪塞,为的是免遭更重毒打。 2、被监管人不敢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是“牢头狱霸”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果每个被监管人都在遭受殴打欺凌时,即大胆向监管干-告,“牢头狱霸”也就很难存在下去了。 3、监管干警违反规定,使用在押犯管理在押犯也容易滋长某些在押犯的优越性,也能产生“牢头狱霸”。三、打击、预防“牢头狱霸”的对策: “牢头狱霸”是危害狱政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他们无事生非、制造事端,严重危害着监所安全。因而,必须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它的产生。 1、常抓不懈地坚持各项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监管人员必须详知被监管人的各自情况和狱内表现。要采取各种手段掌握被监管人思想动向,及时发现掌握“牢头狱霸”的滋生苗头。其次,对已发现掌握的“牢头狱霸”,要严厉打击,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加强狱内法制教育,提高被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要经常对被监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有领导地组织人犯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他们明白被监管人的权利也要受到法律保护,在监所内称王称霸,为非作歹,欺凌他人是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任何人都有揭发、检举、控告的权利,从而将“牢头狱霸”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力争改善监管条件,实现文明管理。被监管人虽有不同程度违法犯罪行为,但他们同样是人,而实现文明管理,使之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监管干警除应做到政策、法律教育外,还应保证被监管人的生活规范有序,保持个人卫生和监号整齐清洁;保证被监管人饮食熟、热、卫生,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严格执行防疫、就医制度,做到有病及时治疗,无病提前预防;利用图书、报纸充实被监管人的文化生活,使之受到法制、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教育;利用狱内生产之机,教育他们学习、掌握生产技能,使他们出狱后有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㈧ 浅谈基层督察如何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了督察机构的工作对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同时也明确了督察人员督察的对象是"自己人"。据此,人民群众和广大民警把督察称为"管警察的警察"。从事督察工作的人可能有同感,管别人难,管自己人更难,尤其是基层督察,得罪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本单位人,工作中常会遇到种种阻力、困难和各种不愉快的事情。为了减少和消除督察工作中的不愉快,不断促进督察工作顺利开展,基层督察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督察必须摆正位置
督察与被督察的关系既是矛盾的,又是辩证统一的。督察与被督察的工作职能不同,是监督与被监督、纠正与被纠正的关系,因而二者是对立的,表现在当督察人员针对民警在队伍建设和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时,被督察的民警就会对查纠的问题进行辩解,甚至与督察人员发生矛盾。从另一方面来讲,督察与被督察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宗旨又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公安工作的任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督察部门在加大督察工作透明度的同时,也面对着社会各界、民警的监督。因此,督察人员不能以管人者自居,坚决克服那种惟我独尊、趾高气扬,动辄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权思想。督察应善于摆正位置,妥善处理督察与被督察、纠正与被纠正之间的矛盾。对于民警的牢骚甚至过激的语言应当保持克制,以"举重若轻"的态度予以回避,不与之计较。要学会超前督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到基层宣传督察,使广大民警了解督察工作的重要性,还要把公安战线的先进人物请到督察部门,介绍经验,促使督察人员摆正自己的位置,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督察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拉近与民警的感情距离。
二、督察要有执法艺术。
讲求艺术效果,在领导和警察中树立起良好的执法形象和人缘关系,同样是督察警的必备要求。俗话说"一句话说了使人笑,一句话说了使人跳"。然而"使人笑"不等于不督察,不查纠,只做老好人,而是通过适当的途径让当事民警、单位领导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让其心服口服,从而减少抵触情绪,达到查纠的目的。
督察警的监督和服务对象是公安民警,要求公安民警要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那么,作为人民警察的标杆、楷模--督察警,更应该把文明执勤,文明执法作为自觉行为。执法讲究文明,工作讲究艺术,说话讲究方法,通过文明执勤,文明执法,使广大人民警察真正理解督察,支持督察,作关爱人民警察的知心朋友,消除那种要么反感、要么敬而远之、甚至有对立情绪的反常现象,拉近同人民警察感情上的距离,使人民警察从内心感觉到你的执法、执勤,是在关心他、帮助他,甚至是挽救他不致犯更大、更严重的错误,而不是给他找事,与他过不去。这样,不仅工作上配合支持你,而且到了关键时刻他会理解你,支持你,替你说话,投你赞成票。当然,这里所说的文明执法,讲究艺术效果,决不是说督察警为了当官拉选票,要当老好人,遇事不敢督察,稀泥抹光墙,放弃原则,保持一团和气。讲求艺术效果,首先要正确理解督察与警察的关系。督察与警察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战友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只有正确理解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行动上才能从关爱人民警察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在接待和处理问题时,应该和气、和蔼、和善,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句暖心的话,一颗诚挚和关爱的心",不断增加亲和力。
三、督察要争取领导支持。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明确规定,督察主要是对上级和本级行政首长负责。因为督察面对的对象不仅是公安机关的内部人员,有的是有着一定权力和关系的人员,甚至有的还是领导,而且其工作的特点是现场督察,且以暗访为主,是最直接、面对面的工作,虽然是最能发现和找到问题,最能为行政首长提供真实的情况,但也是最容易伤人感情的工作。稍有不慎,将会给工作造成影响,给个人感情带来精神上的篱笆。加之,督察警种是一个新的警种,好多方面还需要学习和宣传,使人们了解和理解。督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一方面要求督察人员克服特权思想,要和气、和蔼、和善,执法讲究艺术效果、讲究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需要被督察的对象理解支持和配合,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监督执法氛围,更需要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关爱、包容、理解和支持,不仅支持他们大胆地工作,关心他们的政治文化生活,特别是当遇到个人需要合理地解决个人政治待遇等有关较大问题时,更要替他们着想,替他们说话,为他们分忧解愁。当然,如果对督察警职务的提升和纪检监察干警一样对待,组织考察,不参加竞争上岗,这更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替督察警着想,值得击掌称道。希望这一做法能普遍推广,加以弘扬。这样不仅督察警能够看到出路,看到前途,更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其不遗余力地干好督察工作,为公安队伍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督察要增强自身素质。
督察人员必须具备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的基本素质。在督察工作中要求普通民警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督察人员在对公安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和执法过程等方面开展督察的同时,其一言一行也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民警的监督之下,这就对督察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如果督察人员在工作中不讲原则,不注意自身形象,就会在广大民警中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对警务督察部门的职能作用产生质疑。因此,作为督察民警,必须要有一身正气,具备极强的党性原则和表率意识。要以身作则,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起,谦虚谨慎,要处处看到警务督察是正义的象征,是广大公安民警的排头兵、示范队,是行政首长的"眼耳和手臂"。
公安队伍庞大,业务繁杂,使得督察工作相应地呈现面广、量多、难度大的特点。从督察日常工作来看,督察的监督范围几乎达到了"全方位",不仅包括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外部行为,而且包括法定的警务保障和公安民警遵纪守法、组织管理的内部行为。督察对民警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是一种动态的同步监督,是与计划、部署、执行、完成、总结、检查同步进行的,直接渗透于日常执法活动之中。督察不仅对民警的执法活动、遵守纪律情况主动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干扰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外部因素进行督察,并通过适当途径予以解决,为公安机关及民警履行法定职权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督察人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督察工作的行家里手,树立良好的督察形象。
㈨ 如何当好国有资产监管卫士的文章
职的安全生产管理者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决定了其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称职,能否担当起企业赋予的重任,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坐标方位、活动误区、工作方法和应有的素质谈点想法供探讨。一、找准坐标每个人找准自己开展工作的“坐标方位”,尤其是“坐标原点”是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可以概括为8个字即“监督、指导、管理、服务”,具体包括4个方面工作:代表上级监督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程、的执行情况;指导各部门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保证安全生产;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深入生产现场及时了解、发现生产过程中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问题并协调解决或向领导汇报为各部门服务。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会促进安全生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并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尤为关注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言行,并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安全生产管理管理队伍的好坏。因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正确导向,就会对各部门干部和群众产生好的影响,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促使全员职工关心安全生产,保证员工安全。二、活动误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超越自我,胜任本职工作的关键是:勿入活动误区。误区之一:以领导自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生产作业现场,车间干部、工人同志尊称为领导,但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领导自居是工作的大敌。要经常醒悟、时刻注意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一员,深入作业现场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为车间解决在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切忌空发议论,做原则指示。误区之二:“一缆子”方法。“一缆子”方法是安全生产人员的“克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一是要改变工作方法、改“一缆子”方法为抓关键路线、关键人员的分层监督方法。要改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现场就是抓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这种浅层次问题。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时刻把握每个部门、每个现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监督关键人员的职责落实情况,协助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者把握安全生产大局,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二是要监督车间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给其安全员合理授权、放权,既是安全第一责任者落实各级安全责任的检验尺度,也是各部门安全员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误区之三:无是非情感。安全生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时时受到来自各方利益、感情的困扰,如果在工作中处事无原则,不敢大胆管理,不能开展批评,甚至出现对领导媚上的现象,处罚上放宽尺度,广施恩泽,拉“小圈子”对“铁哥们”高看一眼,向领导反映情况夹杂个人感情。上述这些无原则的做法不但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也会断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己的过程。误区四:作风浮漂忙于事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有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职责,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为走上这个岗位是离开了现场当管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整天在办公室转,满足于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到现场是走马观花,不认真研究规程、制度的条文与具体情况怎样贯彻落实与执行,更不去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新问题。只会空喊两句口号,讲话既无针对性又无可操作性,管理上只做表面文章,专业技术上落后于时代,成为一只浮萍。三、工作方法1、抓住主线,把握大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保证安全生产的主线,在情况多变的形势下,客观思考,具体分析,找准每个不同阶段,不同时间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对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体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抓主线的工作艺术和娴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在胸,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有抓大事、抓关键事、抓关键人的意识,始终把安全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寻找影响全局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影响面大的敏感热点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上,这样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不致陷入琐事之中。2、以理服人,协调矛盾,形成合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被监督对象中的人是一对矛盾,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据规定、规程去约束被监督人员的行为,被监督人员难免有逆反心理存在,只是在反映程度、方式上不同而已。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首先要正视矛盾,不回避矛盾,熟悉和掌握有关安全工作的法规制度,掌握现场生产技术基本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找准切入点,讲清道理,指明错误点,指导应采用的正确方法,以自己的才能去实施监督,使被监督人员达到“不能不服”的境界。3、以法规范人,认真检查,严肃考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检查与考核是重要的常用手段,要注意的是:检查过程中一定要严肃认真,切莫因是老同志、老熟人而流于形式;检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准,似是而非者,要研究清楚再讲,而且讲话时要选择适当的角度和口气,尽量做到既指出问题的核心又让被监督对象可以接受。考核时引用有关规定、规程的条文准确、适度。此外,打铁首先要自身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二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嘉言懿行对待每一个同志;三要清正廉洁,违规之事一件不做;四要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光明磊落,讲求原则又不一味本本主义,对领导与工人、对熟人与生人一视同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自身执法形象,达到使被监督人员“不敢不服管”的境界。4、以德感人,突出服务意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注意运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实施管理。首先,管理人员与被监督人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监督工作中指出问题的同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提出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被监督人员知道保证生产安全更是为了被监督者自身的安全。在工作中深入生产现场以想实招、使实劲、办实事的行动,让被监督人员信任你、理解你,与被监督人员“不忍不服从管理”的境界。5、先声夺人,营造环境,乘势而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面对现场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还需要人来修正,所以归根到底以人为本。人有情感,对环境反应敏锐,在一个安全氛围浓的环境,人们对安全生产形成共识,自我约束力大,自我防范意识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就趋于平稳。古人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乘势就是顺应时势,就是顺乎客观规律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创造有利条件。四、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如何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中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要发挥好作用,关键是要练好五项内功,培养五种素质。一要“熟知政策”。首先必须要懂得企业的大政方针,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精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如今有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这方面还欠“火候”,他们往往忙于工作应酬,热衷于表面的东西,做“安分守已”的管理者。由于对应知应会的政策理解较少,使按规定办事仅停留在口头上。政策不到位、管理难实现、安全无保证。二要“精通业务”。要当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精通技术是关键。只有通过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加上政策的掌握尺度,才能以“理”服人。不懂得技术的人是难以胜任的,是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的。三要“能文能武”。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要有分析问题、处理事故的本领。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和身体素质。可以想象,如果基本要素达不到要求,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四要“大公无私”。企业安全生产如何,离不开安全监督体系的贯彻执行。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每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摆正心态,以“三铁”(即铁的纪律、铁的制度、铁的责任心)去对待发生在身边的安全管理中所发生的事。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安全员却缺少严格的管理作风,老好人思想在作怪。安全监督机制虽健全,但执行起来往往力度不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五要“反应敏捷”。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千变万化,即使安全管理再严格,手段再到位,网络再健全,都有不可预测的风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员思想波动,这种风险将会有增无减。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了,作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必须树立“反应敏捷”的意识。不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何人,事故发生后都能迅速出击,处理及时,把各种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警钟响起,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已刻不容缓。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三勤”、“四多”、“五抓”,当好安全卫士。“三勤”就是安全监督工作要到位,能及时了解到生产情况,做到“勤检查、勤跑现场、勤反映”。“四多”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多学、多看、多想。“五抓”就是一抓安全管理,二抓事故预防,三抓“四不放过”原则的执行,四抓“安措”计划的完成,五抓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我深信,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监察职责进一步的明确,安全意识的增强,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从容应对知识经济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的新课题,做到稳中思险,稳中识患,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就能做一名称职的安全生产管理者。
㈩ 如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实现新的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行政执法所面临的新领域不断扩展,新情况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对行政监督管理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构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长效机制,提升行政执法标准、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根本支撑之一。要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廉洁勤政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认识 抓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履行政府工作职能,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行政执法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正确履行工作职能,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部门发展小局的关系,实现行政执法与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的有效融合。而要实现这样的融合,关键在人才,基础在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客观要求。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治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在行政管理领域的集中表现,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要实现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必须狠抓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 第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改善行政执法现状,全面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执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客观地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队伍的文化、专业结构,工作纪律作风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狠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和遏制一些不良的苗头性倾向,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人员素质问题,势必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和法治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教育 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培训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对现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要通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发挥典型带动辐射效应,打造一支觉悟高、业务精、态度好的行政执法队伍。 1、从提高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入手,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建设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直接影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培养行政执法领导干部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执法工作第一线,搞好指导监督,狠抓工作落实。 2、从加强廉政建设入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是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制 定的廉政方面的规章制度,坚决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提高广大执法人员遵纪守法、拒腐防变能力。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密切执法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 3、从提高队伍执法水平入手,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要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全面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学习和遵纪守法教育,采取岗前教育、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工作水平,坚持严格执法。 三、强化管理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实践证明,只有转变作风,才能有效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只有转变作风,才能确保各类市场管理沿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健康发展;只有转变作风,才是落实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具体体现。 1、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变管理为服务于各类市场;把原来由经营业主到各部门咨询有关业务等方式转变为专门的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开所有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做到阳光操作,热情服务。 2、由行政管理转变为依法管理。在构建社会和谐,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今天,政府的行政管理也要走上依法管理轨道。首先要依法行政。各类市场工作的内容、形式、程序都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要求,来依法管理各类市场;其次要文明执法。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如何使这对矛盾不扩 大化而得到解决,使管理和经营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各类市场这个大局中更加和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所以,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一定要文明执法,说话要和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执行行政处罚过程中,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严格按照执法程序,依法行政处罚。第三要廉洁执法。做到公平、公正、廉洁,切忌以情代法、以罚代法,时刻树立执法形象。由处罚型转变为教育型。 3、由处罚型转变为教育型。各类市场中的经营业主常有违法违规现象,以往行政执法部门多以处罚了事,没有更多地进行思想教育,久而久之,管理者与经营者形成了对抗的局面,有的经营者甚至一犯再犯,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既要严格依法办事,该处罚的处罚,又要注意思想教育,多给经营者讲清道理,使他们真正懂得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主动自觉地服从和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此外,还要定期对经营者进行培训,通过开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加强联系与沟通,使管理者与经营者形成共识,协调动作,共同促进各类市场发展。 四、强化监督 制约行政执法权力进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必要手段。 1、建立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建立严格的错案责任和违规执法追究制度,堵塞工作中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漏洞,防止权力失控、 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不断完善用制度管理、让群众监督、靠自我约束的有效监管机制。要从案到人、从人到案,大力实行倒查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惩前毖后,警钟常鸣。采取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平时抽查与年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岗位标准进行检查考评,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督办整改机制,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确保各项任务及时完成。要及时办理领导交办的事项,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案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未按时限要求办理的,进行督办整改,跟踪问效。要定期召开行政执法服务对象座谈会、系统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和掌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对行政执法队伍中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优则奖、劣则罚的原则,完善执法工作和自身建设等队伍管理方面内容的考评办法,把工作业绩与奖励挂钩;严格按照优则上、庸则下的原则,完善人员岗位责任工作成效考评办法,将考评结果与奖惩、培训、职务升降、公务员考核挂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和队伍素质提高。 五、强化活动载体 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是增强队伍向心力、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1、从增强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出发,开展争做执法模范、文明执法标兵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在各行政执法部门之 间、执法人员之间形成互帮互学、争先创优的向上氛围,促进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 2、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树立队伍的团队精神,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使执法人员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从为群众办实事出发,开展爱民日、扶危助困、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密切执法队伍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队伍的公仆意识和良好形象。 4、从增强队伍业务能力出发,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使广大队员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执法工作不断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履行政府工作职能,全面建设小康,行政执法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正确履行工作职能,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部门发展小局的关系,实现行政执法与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的有效融合,基础在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客观要求。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旨在使广大执法队员进一步树牢执法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改进纪律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保障,必须常抓不懈。 ――大连市盐政稽查支队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如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执法队伍,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直是摆在各级行政执法机构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国务院今年5 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对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近日,我办对市盐政稽查支队开展“一教两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他们的做法为全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对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相关规定和推动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做法 几年来,市盐政稽查支队结合自身执法工作实际,采取定期集中封闭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一教两训”(政治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军事训练),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以树立正确执法理念为重点,抓实政治思想教育市盐政稽查支队成立于2003 年年底,其机构新,人员 也新。支队组建伊始,许多执法人员错误地认为执法就是处罚,野蛮执法现象经常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支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是确立了执法为民、文明执法的执法理念。盐政执法关乎国计、民生,因为盐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支队认为,必须把维护好百姓食用盐安全和稳定盐业市场秩序作为执法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革除以管人者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特权思想;坚持杜绝为处罚而执法的恶习,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切实严格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几年来,支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先后组织了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十七大报告等内容的学习,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二是将执法理念有关内容制度化。支队制定了《盐政执法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盐政执法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坚持文明办案,对当事人不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当事人拒绝停车接受检查处理的,不得强行拦截和追车,应跟车随行;盐政执法人员上岗时不准挽裤腿、披衣、敞怀,不准将执法服装、执法标志、执法装备转借给他人使用,酒后不准执行公务,不准着装在公共场所饮酒,不准着装进入娱乐场所,等。对在办案中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当事人的,将根据《盐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规定,按造成损失和影响大小分别给予警告、记过、撤职的处分,直至解除聘任职务。三是坚持将执法理念教育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支队每年都制定、下发思想政治和业务培训工作计划,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常规性工作抓好落实。各大队在执行支队培训计划的同时,也结合本大队的实际情况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如,各大队每月都召开大队办公例会,在贯彻落实有关规定和讲解具体业务问题的同时,将政治思想教育作为一项内容,对执法人员近期的思想状况进行点评,及时纠正一些不良倾向,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文明执法的理念。在年度考核中,支队将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考核 内容之一对执法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及职务聘任等挂钩。 (二)以提高执法能力为核心,强化行政执法业务培训 行政执法活动专业性、技术性和法定性都很强,稍有不当,可能就会失之公正,偏离法律的准绳。由于支队大部分人员都属非法律专业毕业人员,还有小部分是新任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支队组建之初,执法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在案件处罚事实、证据、办案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支队围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增强业务素质这一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夯实基础,坚持抓好执法依据方面内容培训。支 队在组建之初,就组织执法人员系统学习了国家盐业管理、食盐加碘、食盐专营等盐业法规规定,以及支队内部制定的《盐政执法没收盐产品管理暂行规定》、《盐政执法罚没款管理暂行规定》等行政执法制度。今年,在按照市政府要求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过程中,他们按照合法、合理、过罚相当的原则,总结、归纳不同盐业违法情形,并与相应的处罚裁量阶次对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盐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为依法执法、公正执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二,规范行为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重,抓好执法 程序方面内容培训。针对行政执法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支队开展了行政处罚法相关知识、行政执法相关程序等执法程序方面内容的培训,并制定了《盐业行政处罚案件办案程序规定》、《盐业违法案件 处理权限设定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和案卷的通知》等执法程序规定,在执法程序中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调对当事人在陈述、申辩和听证中提出的意见要进行再审查,在作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其合理的意见,点赞其中能够成立的事实、理由和证据,使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更加公平、公正。 第三,注重提高执法技能,加强行政执法证据方面内容 培训。几年来,支队坚持日常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在采取组织案件讨论、以检代训、各大队互相学习、与兄弟省市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外聘有关专业人员授课、领导率先垂范并言传身教等方式,先后就现场勘验笔录的制作、执法过程中如何去伪存真发现问题的实质、行政执法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案件现场问题处理技巧等内容,组织了专题培训。根据目前执法中取证难、询问笔录往往作为案件主要证据的情况,支队在全市率先组织了行政执法案件询问笔录询问技巧培训,专门邀请市公安系统刑侦专家讲授有关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和技巧。 (三)以军事化的训练方式,加强执法队伍作风建设 盐政执法有其特点。制、贩私盐活动往往集中在适于制盐的春、冬季节;为避开执法人员的监管,当事人贩运私盐活动常常在夜间或节假日等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进行;贩运私盐所获取的高额利润也经常使当事人铤而走险,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特点使加班加点、熬夜和在寒冬、烈日下蹲点守候等成为盐政执法人员的常事,对盐政执法人员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打不垮、拖不烂等执法作风提出了要求。 同时,贩运私盐流动性强、经常出现跨区域违法案件等情况也考验着他们能否在需要时协调一致、发挥合力查处违法行为的能力。根据工作上的这些特点和需要,支队开展了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开展准军事化作风训练。自 2004 年以来,在已举办的五期盐政稽查集中培训班中,有三期安排了军训内容,有一期与预备役官兵训练相结合。军训中,严格作息时间,严格内务管理,严格训练,执法人员克服了天气炎热、体能不支等困难,锻炼、培养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和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命令步调一致等优秀的作风。二是开展团队精神训练。为增强执法人员的团队意识,在 2008 年的集训中,支队特别组织了拓展训练。团体对抗训练中,为达到团队的共同目标,在拓展教官的引导下,大家逐步克服自身弱点,激发自身潜能,团结、协作、信任、鼓励、奋斗,体现了良好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的团队精神。 二、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市盐政稽查支队的“一教两训”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市作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海盐主产区和销售区,盐田总面积 240 平方公里,分布在黄渤海 800 多公里海岸线上,年均盐产量 120 万吨左右,其中食盐10 万吨;除满足本地年均工业用盐约62 万吨、食盐5 万吨、渔业用盐13 万吨外,其余按计划调拨外地。市盐政稽查支队现有的 88 名执法人员,分属七个执法大队,分别负责市内及 各县市区的盐政执法工作,覆盖全市12,500 余平方公里地域,各区市县不再设立盐政执法机构。要保证全市盐产品供、销平稳,维护稳定的盐业市场秩序,尤其要及时查处违法加工、销售、经营、购进食盐行为,保证百姓食用碘盐的安全健康,监督检查的执法任务相当繁重。支队执法人员遵循执法为民、处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的执法理念,在执法中落实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教育当事人自觉守法,没有发生一起与执法相对人冲突或不文明事件。在执法人员的耐心说服教育下,一些曾贩运私盐的违法人员停止了违法活动,有的还主动与当地盐业公司联系,建立了食盐代销点,成为今日合法的食盐经营者。 执法办案过程中,支队执法人员团结协作,协调配合,在查处贩运私盐违法活动中蹲守到半夜、凌晨,行程逾百公里,就连被查获的私盐贩运违法人员都不得不叹服执法人员顽强的执法作风。支队查获的违法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并能够区别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当事人主观过错等不同情形,作出合理的处罚决定。四年来,支队共查处各种盐业违法案件748 起,没收违法盐产品5 014 吨,罚没款120 余万元,端掉假冒小包装碘盐加工窝点 30 个。市盐业公司各种盐产品的年销售量由支队组建前的17 万吨增加到2007 年的22 万吨,碘盐覆盖率也由95%增加到98%,食盐专营工作得到了稳定发展。全市盐制品供给稳定,盐业市场秩序良好。可喜的是,支队没有因为执法出现一例投诉,也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几年来,市盐政稽查支队连年被国家发改委盐业管理办公室、辽 宁省经委、辽宁省盐务管理局等评为法制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先进单位。今年上半年,辽宁省盐务管理局还在我市召开了全省盐务系统执法工作现场会,推广市盐政稽查支队的经验。 三、几点启示 从市盐政稽查支队抓执法队伍建设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方面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一灵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文明执法的根本保证,必须抓实抓好,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自觉遵守职业纪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执法能力建设这一重点。要在提高合法行政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执法人员合理执法、公正执法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行政执法技术培训,增强执法证据意识,提高执法的技能、技巧。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这一环节。一支具有严明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执法作风的执法队伍,才能够在执法中真正做到尽职尽责、严格执法,既不会不作为,也不会滥作为。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最终目的是要取得行政执法的良好社会效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就是要通过提高执法人员办理个案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来提升整个执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最终实现维护社会和谐、减少执法争议、降低管理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争取行政执法最大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