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监督管理

一、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认清形势、找准症结,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崇高使命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是“一票否决”的工作。作为与群众距离最近的镇村党员干部,一旦作风不正、滋生腐败,即使工作再优秀、成绩再突出,也抵消不了作风和腐败问题带来恶果,最终得到的将是群众威信的降低、领导评价的降低、政治前途的渺茫,甚至是党纪国法的制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京沪高铁滕州东站在东沙河镇境内建成运营,市委、市政府已将我镇列为“集金融、商贸、文教、居住于一体的全新功能性高铁新区”,新的发展形势也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标准更高。随着高铁新区建设的逐步深入,对于东沙河镇的定位将由原来的“近郊农业型乡镇”转变为“全新功能性高铁新区”,这也带动了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标准的提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让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更丰富、标准更严格、形式更多样、效果更明显;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难度更大。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集中凸显,稍有疏忽,小问题就会造成大影响。特别是腐败问题,更加容易激发民愤,影响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引起重视;三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更大。建设高铁新区不仅是东沙河镇的大事,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各界高度关注,群众充满期盼,作为镇党委更应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高铁新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保障。但是,从目前镇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极个别党员干部还存在着“邪、懒、散、浮、软、混”的问题,风气不正、为政不廉的现象还未得到彻底根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基础保证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前提。导致一些干部腐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思想上首先出现了滑坡,防腐拒变的思想大堤有了松动,给贿赂者可乘之机,终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变得不能自拔。我们现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也必须要从思想建设入手,通过教育引导、建立机制等办法,引导干部在思想上“常念民之冷暖,常思国之兴衰,常想党之安危”,远离“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纸醉金迷”的不良恶习,让思想信念经得起实践考验。为适应高铁新区建设的新形势,打造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围绕思想政治建设,下大气力,重抓成效,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发挥好表率作用,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活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将思想教育在全镇引向深入,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是关键。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活动,实行“三个一”的学习制度,即每周进行一次专题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讨论、每季每名领导干部至少读一本书,有效调动了领导干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党委书记,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经常突击抽查班子成员的学习情况以及读书内容,通过学习这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干部学习的紧迫感,提升干部思想境界,自觉远离不良的工作作风和生活陋习。二是发挥好平台作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农村基层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可能在许多人中,村官的权力不大,腐败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殊不知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才是最可怕的,一名村官的腐败行为可能比一名高官对老百姓造成的冲击还要大。为此,坚持把学习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为农村党员干部购置学习书籍,要求帮包领导和总支书记每月至少要参加两次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活动,让每名农村党员干部绷紧思想学习的弦,在思想上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三是发挥好典型作用,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先进典型是促进干部提升思想境界的标杆,特别是在干部身边发现先进、树立典型,更加具有现身说法的效果,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经济工作会和七一表彰大会的时机,对全镇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党员干部进行了隆重表彰奖励,让有为者有位,为广大党员干部学比赶超树立了标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有效教育,防腐拒变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三、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培强作风、带好队伍,将调优干部形象作为重要目标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抓好作风建设,第一,须认清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重要性来看: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素质的反映;作风建设党员干部总体形象、个人形象的综合体现;作风建设是机关效能的标志;作风建设是一个单位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从必要性来看:作风建设是密切党员群众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作的直接需要;是形成良好家风、促进子女成长成才的自我需要。第二,须分清作风的好与坏。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少数党员干部还存在着六种不良风气,即:“邪”思想扭曲,心理阴暗,对他人工作不支持、不维护、瞎捣乱;“懒”思想上懒得动脑,工作上懒得行动;“散”自律意识差,反而对别人评头论足,缺乏团队意识;“浮”遇事浅尝辄止,作风浮漂浮夸;“软”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锐气;“混”对自己缺乏准确定位,工作上只求过的去,不求过得硬。这些现象虽然只是个别情况,但影响恶劣,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清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清目标,知道什么是应该具备的作风。我认为主要有八个方面。即:谦虚诚恳、勤奋好学的作风;敬业爱岗、服务人民的作风;负责用心、攻坚克难的作风;令行禁止、高效扎实的作风,思路开阔、勇于创新的作风;艰苦奋斗、求真重效的作风;严格要求、清正廉洁的作风和言行一致、生活正派的作风。如果能真正具备上述八个方面作风,我们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也水到渠成。第三,须逐步养成良好作风。一是以“诚信心、责任心、知耻心”三心养成为基础,培养提升境界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内秀感;二是以“合心、合力、合作”三合意识为要求,培养和谐关系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合群感;三是以“正义、正派、公正”三正行为为准则,培养主持公道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君子感;四是以“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三力提高为重点,培养成事的能力,增强自己的成就感;五是以“守章、守纪、守法”三守为底线,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规矩感;六是以“恒志、恒心、恒久”三恒建立为榜样,培养持之以恒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认同感。为加强镇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我们坚持以“坚持三心教育、发扬四爱精神、提高三种能力”为主线,开展镇村干部作风建设、“弘扬四爱精神、建设高铁新区”演讲比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考试和“爱我镇、我献策”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合心合作合力的团结形象、实在实际实干的务实形象、勤政廉政公正的正派形象、善谋能做敢担当的能人形象、自重自省自励的严谨形象和爱民为民富民的公仆形象”等六中形象,促使党员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筑牢防腐拒变防线。
四、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有效途径
科学有效的制度是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常年抓、抓常年的系统工程,特别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始终紧抓不放,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以完善惩防体系为抓手,开辟反腐倡廉的新途径。按照惩防体系基本制度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每项工作的牵头领导、配合单位和责任人员,加强沟通联系,定期交流情况,研究问题,形成目标统一、信息共享、运转顺畅的协调机制,做到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二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推动反腐倡廉的新发展。坚持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任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上,与各分管领导、部门、办事处和村的负责同志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层层制定了《党风廉政和政风建设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党风廉政和政风建设各项任务的工作标准、完成时限、保障措施和监督主体,形成了目标具体、职责明确、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在责任制执行中,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动态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三是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根本,构建反腐倡廉的新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社会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把反腐倡廉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为全镇工作的重点任务,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发挥作用、履行职责,经常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班子各成员和各职能部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建设责任书的要求,切实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并将其贯穿落实到各自工作中去。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以行动来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全面履行职责。四是以有效执行制度为关键,争取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再好的制度只有得到了有效落实才是真正管用的制度。为此,我们着眼机关部门,制定《镇工作规范》和《镇村干部行为规范三字经》卡片;着眼农村基层,组织多部门建立协调监管机制,统筹抓好对村级班子在执行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一事一议、民主评议、党务政务及财务公开等制度方面的监管,实现村级工作规范运转,从农村基层消除容易滋生腐败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五、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加强监督、科学管理,将打击腐败现象作为有效手段
加强对廉政勤政的监管和腐败行为的打击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办法。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学习和制度引导来消除腐败现象,还需要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有效打击,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反面典型,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声势。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围绕自查、监管、惩治等环节,有效筑牢了避免腐败的各条防线。一是坚持自查促廉政。组织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同志定期述职述廉,根据各自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自我批评,表明整改态度,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充实述廉内容,把领导干部所分管范围内的重大情况、重大事项等列为“必答题”,把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作为“自选题”,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为群众“点评题”,在述廉报告中进行一一解答。二是坚持以监管促廉政。加强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抓住行政许可、资金分配、工程招标等权力比较集中的方面,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切实加强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网络体系。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建立健全信访举报责任制、集体上访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三是坚持以惩处促廉政。将惩处腐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腐败现象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特别是在目前我镇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产生社会矛盾的背景下,我们将腐败作为各级干部不能触摸的底线,加大对腐败的惩处。

2. 严管理监督干部方面做了哪些具体举措

一是积极开展专项重点整治。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统一工作部署,从严做好“裸官”排查和任职岗位调整、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领导干部在企业和社团兼职(任职)规范、干部档案专项审核等专项工作。

二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抓好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干部档案“双核查”,坚持和完善干部任前廉政审核,制定并严格执行监督部门列席党组(党委)或组织部门研究干部任免会议制度,注重发挥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等过程中的群众监督作用。平均每两年开展一次选人用人情况检查,对各用人单位落实《条例》情况进行审查,对违规选人用人进行责任倒查。结合年度考核工作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将得分靠后的单位列为选人用人重点指导单位,并对“一把手”进行诫勉约谈。

三是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完善并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将审计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规范“一把手”履行经济管理行为,不断加大任中审计工作力度。开展议事规则执行情况检查,严格规范和监督领导集体决策行为。加强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建立因私出国(境)多部门联审制度,及时掌握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不适合因私出国(境)情况。

四是从严查处违规选人用人案件。把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努力加大违规选人用人查处工作力度,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着力维护组织人事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是创新干部监督方式方法。研究制定市管领导班子及党政正职“五责联审巡查”工作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党政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责任、机构编制责任、议事决策责任、领导分工责任审查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形成干部监督检查“组合拳”。研究制定治理拉票行为工作制度,规定因拉票行为受到组织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建立拉票人员黑名单制度,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3. 如何抓好干部事前监督工作

加强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事中、事后的干部监督工作已步入了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进行事前监督仍然在探讨之中。当前,大力加强干部事前监督工作力度,做到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变被动的事后监督查处为积极的事前防范,是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作,防微杜渐,遏制滥用权力不良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要做好干部事前监督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强化”。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预警重视思想教育,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始终坚持事前监督、预防为主,寓干部监督于干部培养教育之中,常抓干部的预警教育,做到常敲警钟、常提醒。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重点是实行述学、评学和考学制度,建立学习长效机制,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积极推行任职资格理论考试制度和在职领导干部年度政治理论考试制度,以考促学,促进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4. 如何加强干部考核和日常监督管理

1、要创新考评方式,变静态考核为动态考核。目前,考核工作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考核工作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应有的深度。因此,要加强干部平时工作绩效的考核,把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平时不算帐,年终算总帐的倾向,使得年终考核失去了应有的依据。
2、要创新考评主体,变部门考核为综合考核。在封闭系统内的运作,容易导致少数官员只唯上、不唯下,导致上级满意而群众不满意,从而影响了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公信力。因此,要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考察队伍,全面推行干部考察员资格认证制度,下大力提高认真执行干部考察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积极整合考评力量,把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作为综合考核的发展方向。
3、要从扩大民主出发,增强群众参与“考评”的程度。要实行干部实绩考核预告制度,向群众公开有关考核内容和考核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实绩考核的民主程序和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和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考核。要增强群众“评绩”的权威性,把群众意见作为认定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在考核结束后,要将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检验和监督,以切实增强实绩考核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如何抓好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监督,严防"灯下黑

1、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用健全的制度约束干部,用严明的纪律管理干部;
2、只有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强化干部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纪律挺起来、规矩严起来,严格执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
3、只有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行为要敢于亮剑,对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等行为,以及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通报一起,坚决清理门户,形成强大威慑,才能严防“灯下黑”。
4、要善于从查处案件和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改进举措,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 浅谈如何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实践证明,做好干部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使干部监督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因此,笔者认为干部监督工作要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入手,以学习和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法规为契机,结合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突出以“四个转变”为重点,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防止和克服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一、突出由对领导干部个人监督向领导班子集体监督的转变 一个单位的风气正不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的作风正不正和是不是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地方曾出现领导班子“集体违纪”、“群体犯罪”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领导班子集体的监督被削弱了。要强化对领导班子集体的监督。一要完善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规范领导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等行为,健全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自我监督的意识。二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班子成员之间是最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也最具监督便利,任何一项政策、决议的出台,都离不开领导班子成员的集体监督、把关。因此,要通过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切实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好领导班子在党性、党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要抓好监督制度建设。干部监督工作,需要放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去考虑,需要方方面面的相关制度和实实在在的措施加以配套,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逐步建立与《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机制,抓好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议的监督,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建设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督,只要不涉及保密事项,都要做到条件、标准、程序、政策、结果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四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一个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监督,如果对“一把手”的权力运用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给工作带来损失,给事业造成危害。 二、突出由“工作圈”监督向“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监督的转变 工作时间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活动,往往更能反映领导干部“官德”的情况,而且“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三圈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生活圈”、“社交圈”内的不正常情况会影响干部权力在“工作圈”的正常运用。事实证明,在工作中管不住“小节”,必定要丧失政治上的“大节”。因此,在干部监督工作中既要了解领导干部在“工作圈”中的政治表现、工作能效,也要了解他们在“生活圈”、“社交圈”中的情况。通过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可以掌握领导干部在“生活圈”、“社交圈”中存在的问题,获取平时按正规程序实施的干部考察掌握不了的信息,从而更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干部的素质、能力及现实表现情况,使领导干部难以脱离和超越监督的范围和时段,为党组织准确选拔、使用干部提供客观的依据,实现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真正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不留“空白地带”。 三、突出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转变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往往是出了问题后才进行检查处理。具体表现为:对容易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的领域,事前很少提出有力的防范措施;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也不能及时察觉和纠正;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情况,缺乏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督促,经常是等到问题严重了才查处。这种事后监督,是典型的被动监督、消极监督,使得许多本来可以及时察觉和纠正的问题发展、蔓延,最终造成不良后果。那么,怎样才能由被动监督转变为积极监督呢?那就是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对干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做到事前要“堵”、事中要“卡”,事后要“查”,保持整个监督过程首尾相互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监督效果,保证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首先,要关口前移,加大干部任前监督力度,紧扣“唯德才授权”原则,把好领导干部的入口关,从而在源头上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带病提拔”。其次,要跟踪考察,加大任中监督的力度,对领导干部任职过程中的思想品德、群众威信、领导能力、工作业绩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防止“带病操作”。再次,对主要领导离任时,要认真落实离任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先审计,后离任”,以防“带病离岗”。 四、突出由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也应打破相对封闭的格局,步入开放式监督的轨道。一是监督的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不断拓展,重视运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建立起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做到干部工作开展到哪里,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二是监督形式要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考察预告、专项调查、诫勉谈话、来信回复等多形式监督转化。要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开评价机制,强化事前监督,加大群众监督覆盖面,增强舆论监督的公开性和真实性,发挥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积极发挥人大、政协、执纪执法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组织监督、执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形成监督网络和合力。逐步实现干部监督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切实改进传统的单纯依赖纪律监督和组织监督的做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的“先天性”不足。

7. 如何抓常抓长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当前,要始终按版照“三严三实”的要权求,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干部管理监督新常态。

按照从严从实监督管理干部的要求,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方式,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利用考核考察进行监督。创新思路,健全完善考核、考察办法,提高考察考核的质量。二是利用制度机制进行监督。建立健全约谈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监督管理制度。三是利用督促检查进行监督。建立随机督查机制,对重点难点工作、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四是利用教育惩处进行监督。加强反腐倡廉等警示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对违规违纪党员干部的查处力度。五是利用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对工作尽职尽责、日常表现较好的结合年底考核进行通报表彰,反之,要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惩处。只有把干部监督管理抓在日常,注重平时,从严从实,形成常态,才能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8. 在开展一把手监督管理时有何举措在加强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的监管中有何举措

巡视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更是加强党建、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委巡视工作会议强调,“一把手”要亲自抓巡视整改工作,充分显示出党对巡视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治腐反腐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务必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打好巡视整改这场硬仗。“一把手”亲自抓是落实党委负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强调党委负主体责任,是党在廉政作风建设方面取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无数事实证明,一项工作或事情,如果主要领导不重视,工作肯定搞不好的;如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亲自抓,必定会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工作一定会更好地落到实处。因此,“一把手”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巡视整改工作,各级党委“一把手”应该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既要将巡视整改职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给纪委减负,又要态度鲜明地支持纪委开展工作,为纪委添力。“一把手”亲自抓是巡视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俗语讲“要想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把手”是一个班子的班长、一个群体的“车头”,发挥着关键和核心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巡视作用,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委“一把手”一方面要做“第一人”,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身先士卒,带动班子成员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巡视任务。另一方面要做“有心人”,在严惩腐败的同时,要坚持防微杜渐,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干部早提醒,多教育,快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党在治腐反腐问题上从未动摇过,决心与信心也从未改变过,各级党委“一把手”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态度,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勇于承担,敢于碰硬,将“老虎”、“苍蝇”一网打尽,力求巡视整改整改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