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制定运动医务监督方案

推荐你一本书《运动保健学》《运动医学》

㈡ 运动医务监督中自我监督包括哪两项

㈢ 体育保健 业余训练中如何运用脉搏进行医务监督

运动医务监督的研究范围及进展
医务监督是指用医学和生理学的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包括运动员)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提供科学训练的依据,保证运动训练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一种手段。简言之,即在医学观察下,合理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以期达到保证健康,预防伤病,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
运动医务监督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监督名词本身不能很明确表示出其实质内容,如研究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机能诊断方法的建立,运动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均无所谓监督。与医务监督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只有自我监督,场地卫生监督和教学训练的医务监督等。
根据目前的理解,运动医疗保健研究运动对机体的影响,运动参加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其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运动实践中出现的生理和病理问题;运动员机能状况评定;运动性疾病防治;病后训练安排;运动卫生;运动员选材;消除疲劳方法的研究等等。
(一)运动实践中生理和病理问题
这是运动医务监督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体对运动适应的生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及其在运动员训练中的实际应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以获得最大的适应,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机体适应性改变有时和某些疾病现象相混淆,因此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评定运动员的某些器官的形态和机能变化时往往发生误诊。如部分项目的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会出现心脏增大,此时心腔扩张伴有轻度心肌肥厚,是运动训练的适应结果,而不是器质性心脏病征象;又如耐力训练为主的运动员安静时会出现心动极缓,每分钟心跳为30-40次,文献报道运动员最慢的心跳为每分钟21次,也是对训练的适应现象,但有时需与内科临床所见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鉴别。运动后健康人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可能没有临床意义,但有时需与病理性蛋白尿区别。运动员运动后贫血有些与训练强度大有关,一些可能是其他病因所引起,也要注意进行鉴别诊断。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负荷量超过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而发生过度训练病理状态,研究这种生理与病理界限的诊断方法和认识过度训练的早期病理征象,乃是运动医学工作者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评定
通过医学检查,综合地评定运动员的一般适应能力和专项适应能力、训练状态和机能潜力,为训练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在形态特点、机能情况和心理状态等客观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评定,可分为初步检查和深入检查。初步检查适用于开始训练者,采用较简易方法和指标,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台阶试验或PWC170 、血红蛋白及尿蛋白测定、体脂、心电图、肌力(背力和握力)、神经反应、肌张力等。深入检查适用于高水平运动员,采用较复杂的方法,应用特殊的仪器设备,如用脑电图评定神经系统机能;用超声心动图、心缩间期、心输出量测定、最大吸氧量、无氧阈等,判断心肺功能;用肌电图了解肌肉情况等。运动负荷试验多采用自行车功率计或活动平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机能评定中,生物化学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如乳酸、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儿茶酚胺、尿素氮、血浆睾酮(T)、血浆皮质醇(C)、血浆睾酮/血浆皮质醇(T/C)、儿茶酚胺等均得到普遍应用。(三)脉搏监督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发现,在运动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脉搏与吸氧量、与人体的做功能力呈线性相关。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脉搏的快慢能反映运动强度的大小;在安静状态下,脉搏反映反映机体的恢复程度。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常把脉搏作为反映运动机能状态的窗口,而广泛使用。
1.安静时脉搏 经过系统训练的耐力项目运动员,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现象,即安静时脉搏低于每分钟60次,在多数情况下是机能状况良好的表现,是对长期系统训练的适应。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报道也较多,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最慢可达每分钟18--25次。运动员安静时心动过于缓慢时,应注意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区别。
2.晨脉 即基础脉搏,是清晨起床前,清醒状态下,卧位的脉搏数,其特点是较为稳定,且随训练年限延长,训练水平提高而适当减慢。如果基础脉搏突然加快或减慢,常常提示身体过度疲劳或有疾病存在,此外应特别注意有无间歇,是否匀称,如出现间歇应及时查明原因。
3.运动中心率 运动中监测心率主要用于判断机体的疲劳程度和控制运动强度。
(1) 判断机体的疲劳程度。在定量负荷时、在完成规定的成套动作时,运动员心率较平时明显增加,说明运动员的机能水平下降或机体已经疲劳。
(2) 控制运动强度。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因训练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耐力,是发展无氧耐力还是发展有氧耐力。下面谈谈具体应用方法:
①在重复训练中,根据脉搏的变化调整强度。重复训练中常要求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距离。使运动的强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距离时,运动员的脉搏数值也应当相对稳定。如果脉搏数值下降说明运动机能水平提高,则可将强度增加,促使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反之,脉搏数值上升则说明机能水平下降,或强度过大,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反应不断调整运动强度。
②在耐力训练中调整或控制运动强度。各国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学者的研究证实:要提高运动员的心肺机能水平和VO2max水平,训练强度必须达到阈值,比如达到一定的乳酸阈值、心率阈值。换言之这一阈值可以反映在心率上,比如:我国的运动生理学专家,用遥测心率的方法,对国家级的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越野训练途中跑时的心率进行测量后发现其心率男子为:26-26.6次/10s;女子为27-28次/10s;许多学者报道:在心率低于150次/分的强度进行训练不会提高VO2max水平;瑞典生理学家Astrand认为:当运动强度接近无氧阈时,即吸氧量接近最大值又不引起体内乳酸过多时,对提高有氧能力效果最好,其心率相当于160-170次/分。
4.运动后心率。在定量负荷后的规定时间内测定运动员心率的恢复速度,也可反映运动员的疲劳程度,身体机能良好时,运动员的心率恢复较快,而疲劳或过度疲劳时则恢复速度减慢。

㈣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指什么在体育

:①运动医务监督。研究运动者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解决运专动性疾病的防治、属疲劳的消除、运动与环境、运动员选材、运动员自我监督和体育运动竞赛的兴奋剂等问题。②运动损伤。研究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机理、防治措施和伤后的康复训练等问题。③运动营养学。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满足人体需要,以提高运动能力。④医疗体育。研究运用各种体育手段防治伤病,特别是常见病的体育疗法。

㈤ 体育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医务监督

体育运动训练、比赛,是短期阶段性的,经常有运动员受伤,应该安排专业的伤科医生跟队,让受伤对象及时得到医治;如果延时医治,伤势往往会加重,影响比赛;所以,体育运动加强医务监督很有必要,有关领导应引起重视。伤科医生跟队应注意:随身携带药箱,药箱内应有:松节油、止痛膏、伤口贴、消炎膏、消炎粉、纱布,胶布、碘酒、剪刀等。

㈥ 什么是运动训练的医务监督指标体系

医务监督是指通过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对从事运动训练的人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评价其水平和状态,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是保证训练正常进行并取得好成绩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要承担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就必须运用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和技术对于运动员进行监测。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和运动员对于训练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又不会造成运动性疾病而影响到训练。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动员自我监督
主要是通过运动员自我监督表,运动员自己记录身体的一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提示教练员注意。
2、体格检查
包括对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进行检查和评价。建立起运动员评价模型的基础。
3、运动性疾病诊断
主要是对于一些因为运动引起的疾病的诊断、急救、治疗处理和康复等。
4、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督
这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对于运动员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让教练员准确了解运动员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同时,运动员了解自身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处于机能良好水平。
5、合理的消除疲劳措施
消除运动性疲劳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保证运动员处于良好身体和机能状态,保证运动员训练水平。
6、合理的营养措施
合理的营养措施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

㈦ 老年人运动健身时如何进行自我医务监督

在确定了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并开始实施锻炼计划后,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现原定的锻炼计划不适应当前的身体状况。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健身后,由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现有的运动负荷加载不能使机体达到健身时需要达到的强度。这时就需要通过自我医务监督来调整计划,通过增大或减小运动负荷使运动健身与机能状态相适应。

老年人在运动健身时进行自我医务监督,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最为常用的方法是观察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情况来观察实际的运动强度和适宜强度的差异。最简单的方法是用“170-年龄”来估计适宜运动强度,对于身体状况稍差的老年人用“160一年龄”来评估。例如,一个60岁且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他在运动中的适宜强度应是心率达到170-60(年龄)=110次/分,如果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分,说明强度不够;如果运动时心率超出110次/分太多,说明强度过大。“170-年龄”这样的方法简单实用,但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还是应该严格地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潜在风险和确定运动强度,以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另外,观察晨脉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老年人可以在早晨起床前测量自己的安静心率,与前一天的晨起安静心率对比,如果心率基本一致或稍低,则表明一切正常;如果超过许多则表示前一天的运动健身强度过大,应当适当降低当天的运动强度。

一般来说,刚开始进行锻炼的时候,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发生酸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这种现象就会消失。老年人需要注意一些常用的健康指标,包括睡眠质量、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大小便状况、身体疼痛情况。如果这些健康指标发生异常,应当减小运动强度。对于老年人来说,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是有必要的,特别是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应向医生请教运动健身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保证运动健身科学、安全、有效地进行。

经常保持同一运动负荷水平健身的老年人,经过自我监督发现一切正常,没有不良反应且比较轻松时,表明自己已经适应了这个运动负荷。这时,可在医生或健身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适当地增加运动强度,提高运动负荷,通过运动使自己的身体机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㈧ 试述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医务监督的要求。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的要求

运动会期间,中小学身体各系统尤其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一些运动项目体力消耗较大,功能要求高,如果没有医疗保障或保障措施不完善,容易引起一些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因此,掌握比赛特点,做好赛前、赛中、赛后的医务监督,对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对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务监督 赛前 赛中 赛后 检查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促进文化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中小学每年举办一次学校运动会。运动会期间的医务监督尤为重要,做好医务监督,对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务人员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赛前医务监督

1.赛前健康检查

运动会前应对参赛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状况。检查的重点应该是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如测安静脉搏、血压、心脏听诊、ⅹ光胸透、关节检查和询问近期的伤病情况。必要时还应做功能实验。如果发现有慢性病和身体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做进一步特殊检查。如果一切正常,健康状况良好,一般均可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各项比赛。如果有感冒、发热、过度疲劳、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异常、外伤未愈等,一般不允许参加田径运动会比赛。在体检中发现心脏杂音时,应注意区分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对那些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心血管检查剂心电图检查有异常的心脏杂音者,特别是舒张期杂音者,一般不允许参加比赛,以免发生意外或加重心血管系统损害。

2.赛前组织管理

(1)安排竞赛项目和比赛程序上应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特点。
(2)每个学生参加的比赛项目不能超过规定的限额。
(3)合理安排比赛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
(4)检查场地、设备的安全和卫生条件,以及运动员的服装、鞋子是否符合田径比赛的要求。
(5)做好比赛期间的伙食管理和膳食供应。

3.做好赛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调整赛前身体功能状态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运动性伤病的主要手段。因此要督促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其强度和时间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和气候等因素来确定。
赛前还应对比赛场地、器材和运动服装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做好伙食管理工作,配备好医务人员,准备好急救用品及药物,以维护参赛者的健康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二.赛中医务监督

应建立赛期临场医疗急救站,对比赛中出现的常见伤病,如腹痛、晕厥、肌肉痉挛、挫伤、撕裂伤、擦伤、韧带损伤等要随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一些严重伤病,应做现场紧急处理后送医院急救。在比赛中应做好饮料供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工作,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饮水及补充盐分是防止中暑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的重要手段。

三.赛后医务监督

1.赛后体格检查

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在赛后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体检,测定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如脉率、血压、体重、尿蛋白、血蛋白、血红蛋白、心电图、功能试验,询问运动员自我感觉,观察机体的恢复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2.消除赛后疲劳

比赛引起的疲劳常不能在1~2天内恢复,因此采用多种方法帮助恢复疲劳是必要的,如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温水浴、局部按摩、热敷、和局部负压等处理手段对消除疲劳效果很明显。赛后进行散步、听音乐、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性休息,对于精神性疲劳和体力疲劳的消除都有良好的作用。此处,在赛后应注意补充营养,以促进能量物质和机体功能恢复,但切忌赛后的暴饮暴食。

四.对运动员所需营养的合理补充

运动员要想达到最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机能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必须同步跟上,这一点早已被人们所共识。但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专项,如何区别对待,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1.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现实状态的全面诊断。包括专项特点有关的生化指标的检测。例:运动员肌体中部分有机物(维生素、酶)、无机物(钾、钙等)的含量及比例,还有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甘(ATP)、磷酸肌酸(CP)的含量,以及血红蛋白、血乳酸、尿旦白、尿血红蛋白的含量等,然后进行分析归类,确定补充方向。
2.根据检测诊断、分析归类的不同现实状态,进行不同方法的药剂、食物补充。掌握有病先治病——无病先补充运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保持健康的本质——再进行必要的能量物质储备补充的顺序。例:属于气虚型的过度疲劳,造成机能下降运动员,用人参加柴胡煎水服用,或用猪肚加人参、粳米、姜、椒煮食:属于血虚引起的过于疲劳运动员,用地黄加人参、茯苓、枣子煎汁食用,并多吃牛乳或羊乳等。然后统一伙食,严格搭配运动员的食用菜谱。例蛋白质、脂肪、糖三者的比例为1:0.8:4,耐力项目的要求是1:1:7,还要适量补充维生素,食用富含维生素B和C的蔬菜、水果等。
3.营养补充要掌握量度,因为正常训练的学校业余少而往往加大强度来突破,加上长时间紧张的学习生活,机体往往会产生过度疲劳,机能下降。这时突然进行大量的补充,肌体不但不能吸收,而且效果会适得其反,引起机能混乱。从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名医走访所得出的启示是——虚不受补。所以补充必须做到适量、循序渐进。
4.了解并掌握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对待个别的通过必要的药物调整休息期,时刻注意情绪和机能的变化,补充相关的营养素,做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以上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常见的医务监督,通过医务监督的贯彻和实施,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在田径比赛中的运动损伤,防止伤害事故的产生,起到增进学生的健康作用。

㈨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包括哪些方面

一、赛前医务监督 1、赛前体格检查:检查的重点应该是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如测安静脉搏、血压、心脏听诊、X线胸透、关节检查和询问近期的伤病情况。必要时应做功能试验。如果发现慢性病和身体其他异常情况时,应作进一步特殊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液生化、尿常规、心电图及x线摄片。 2、赛前组织管理: 医务人员应协助体育教师做好比赛程序的组织和编排。制定比赛的计划和日程,应考虑的气候和儿童、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具体为:在炎热的环境中不宜安排长时间激烈的竞赛项目;竞赛分组要按性别、年龄阶段划分;每位运动员每天的比赛项目不能过多;每项比赛之间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3、做好赛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调整赛前身体供能状态和缩短进入人工作状态时间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运动性伤病的主要手段。因此,应要督促运动员做好准备好动。 4、赛前还应对比赛场地、器材和运动服装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配备好医务人员,准备好急救用品及药物。 二、赛中医务监督 1、应建立赛期临场医疗急救站,对比赛中出现的常见伤病,如腹痛、晕厥、肌肉痉挛、挫伤。撕裂伤、擦伤、韧带损伤等腰随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对一些严重伤病,做现场紧急处理后送医院急救。 2、在比赛中应做好饮料供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工作,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应注意饮水和补充盐分防止中暑和电解质紊乱。 三、赛后医务监督 1、赛后体格检查: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在赛后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体检,测定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如脉率、血压、体重、尿蛋白、心电图、功能试验,询问运动员自我感觉观察机体的恢复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2、消除赛后疲劳:比赛引起的疲劳不能再1~2天内恢复,因此采用多种方法帮助消除疲劳时必要的,如保证充足的睡眠、温水浴、局部按摩、热敷和局部负压等。赛后进行散步、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等积极性休息,对于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的消除也有良好的作用。此外,赛后应注意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