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端午节针对小学生的有什么大型活动没

项目
活动名称
主要内容
起讫时间
地点

体育健身
l、“我们的节日·端午” 金丝利喜来登龙舟赛
第十一届金丝利喜来登龙舟赛将有31家跨国企 │ 公司的3000名高层、贵宾与6万名市民共同来到莫愁湖公园观赛。
6月4日上午8:30
莫愁湖公园

节日民俗
2、端午祭祀民俗展演
祭祀包括:祭祀舞蹈,吟唱《离骚》选段、《橘颂》。祭祀后还将开展制作香囊佩戴、雅集(节目表演)、兰汤祓楔、斗草斗蛋、五色丝编制手环、射五毒等活动。
6月5日上午
玄武湖公园正门

3、沙洲端午民俗乐
猜民俗谜语,猜中者赠送粽子、鸭蛋等节日食 品;居民交流家乡端午民俗,畅聊各地风俗, 表达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之情。
6月2日
中奥中胜社区活动室

4、“巧手编织幸福网,端午共叙邻里情”
社区居民欢聚一堂共度端午节
6月3日
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活动室

5、第五届民俗佳节情系列活动———端午飘香端午情
区委委员、社区居民、独居老人欢聚一堂共庆端午佳节。
6月2日下午
明园社区二楼会议室

6、端午民俗讲座
邀请社区民俗专家,开展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让青少年了解端午节的习俗,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6月1日
艺苑社区活动室

社区慰问
7、端午敬老活动
与社区敬老院的老人同包粽子,共度端午节。
6月2日
大方巷社区 敬老院

8、端午节慰问解放军
街道工作人员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江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省邮政公司、华夏银行南京地税鼓楼分局共6家单位代表一同向海军指挥学院开展端午节日慰问。
6月3日
海军指挥学院

9、“欢乐端午”系列活动

向社区居民展示图片、资料, 向退休人员及失业人员讲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社区居民及工作人员包粽子, 自娱自乐,互相交流包粽子的手艺;将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90岁以上老人及社区困难家庭。
6月1日
双和园社区

10、“暖暖清香香四溢、浓浓温情情更深”
与社区老党员、统战对象、孤寡老人、残疾人 一起开展包粽子、送粽子、送鸭蛋等互动活动,共度快乐端午节。
6月3日
艺苑社区休闲广场

文艺体育
11、迎端午社区名家书画协会笔会
社区书画作品展览,社区书法家现场挥毫、作 画等
6月3日上午
傅厚岗社区 三楼活动室

12、庆端午,社区京剧表演
社区京剧表演票友团开展迎端午京剧艺术表演 活动
6月2日
马台街社区 活动室

13、“迎端午,庆六一”亲子运动会
联合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小朋友及其家 长、社区五老志愿者共同举办老少同乐亲子运 动会。
6月1日
北京东路小学

14、端午划竹排比赛
组织青年大学生社工,前往珍珠泉公园进行划 竹排比赛, 以增强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月5日
珍珠泉公园

诵读经典
15、老少读经典唱童谣
社区居民共同诵读中华经典,吟唱优秀童谣。
6月3日下午
三步两桥社 区活动室

16、小学生中华经典诵 诗
江东门社区居民、江东门小学学生集体诵读中 华经典,感悟中华经典。
6月2日

社区大会议 室

l 7、吟童谣、缝香包、话端午
组织小学生吟颂端午童谣,社区居民进行缝制端午香包比赛。
6月3日下午
百子亭社区

爱国卫生
18、开展楼道等小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以小区楼道、广场、消防通道等关键部位为重点,开展集中清洁整治活动
5月25日至6月3日
各社区

19、“小小避蚊袋、传递情和爱”
制作避蚊袋,将避蚊袋送给社区的老年人和困难人员。
5月31日
社区小游园

20、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与江苏分析测试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走进社区”系列活动
6月3日
锁金村街道

21、“做幸福建宁人,过精彩端午节”
迎接城市文明检查,注防疫重宣传
6月1日-6日
建宁路街道各辖区

『贰』 政治题: 端午节前,小丁在某超市购买了一箱粽子,回家后发现种子已经过期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选B,重点在于获得了赔偿,保护了小丁的财产不受损失。
A项、题中无显示制裁
C项、D项、如果相关部门自己检查并适时做调整整顿市场行为是规范和约束。

『叁』 端午节买粽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食药监总局提示消费者,在选购粽子时,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散装粽子有没有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在贮存和烹煮粽子时,消费者要注意,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装粽子注意适量买入,最好是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此外,消费者在食用粽子前应洗净双手,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要彻底加热,吃剩的粽子不要反复加热,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同时食药监总局表示,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的粽子和生产经营粽子的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肆』 端午节卖不完的粽子怎么办啊

由于只有在端午节吃粽子,送粽子,粽子和月饼一样都只是应节气商品,卖不完的可以退货退款,这是目前市面上超市的普遍做法。对于返厂后粽子的处理方式,在保质期内粽子会以赠品或捆绑销售的方式再次投放市场,而过期粽子就会用机器打碎后当做垃圾销毁掉。小商小贩自己包的粽子,他们无法像超市这样返回厂家处理,只能继续销售或者送给亲朋好友,为避免买到过期粽子,广大消费者要在购买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仔细观察粽叶的颜色,然后要留意仔细查看粽子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购买或食用真空包装的粽子前,都一定要留意真空包装是否存在胀气、漏气问题。

家里粽子吃不完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用甜粽煮粥
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一种做法。像枣粽、红豆沙粽等这样的甜味粽子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煮粥喝。材料:豆沙糯米粽1个,剩米饭半碗,新鲜百合1球,红豆沙馅儿3勺
步骤:
1、 将粽子用筷子弄成小块,和剩米饭一起,放入煮粥的锅中,加上5、6倍的清水,水开后关小火慢煮;
2、 百合掰成小片用清水冲洗干净,15分钟后,和红豆沙馅儿一同放入煮粥的锅中,用勺子搅拌均匀,10分钟后关火,焖上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此外,这粥冷饮味道也不错哦
方法二:用甜粽做点心
这是一种变通的方式,很像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在厨房“陪厨”,用面团什么的让我们揉捏,然后做成让我们开心的小食品……
材料:豆沙糯米粽1个,花生碎和南瓜籽,白糖适量;
步骤:
1、 用刀将粽子切成小块儿,然后加上花生碎、南瓜籽和白糖;
2、 戴手套把上述材料像揉面团那样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性为止;
3、 像做园子那样弄成一个个小圆球,小点心就做好了。可以作为不错的茶点哦!
方法三:用肉粽或咸味粽做米糕
材料:咸蛋黄肉粽1个;
步骤:
1、 把粽子切成小片;
2、 不粘锅锅里放一点菜油,油热之后放入粽子切片,两面煎制之金黄,即可食用。
方法四:用肉粽做夹馅儿
把糯米粉和面粉按照1:1的比例混合,摊成蛋皮,可厚可薄,把肉粽子片,码在蛋皮上加热,然后取出,将蛋皮两面翻折对裹,将馅儿夹在中间,卷成大卷,最后切成小片,就做成了糯米蛋卷啦!
如果将肉粽子弄成小块,拌上些蔬菜,加上一些调味料,可以做成简易烧卖的馅儿。用这样的馅儿还可以做“豆皮”。这种武汉小吃是用豆面混合成浆水,摊成面皮的时候加上鸡蛋,然后把肉、虾以及香菇、蔬菜丁、葱姜末、调味料等混合拌在一起做馅儿,包好进行煎制,最后切成块状食用。用肉粽做馅儿味道真的很不错哦!

『伍』 端午节到了,有关粽子食品安全的标准有哪些

嗯,有这么一些:

  1. GB 7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 面包》规定了粽子的感官、理化指内标、微生物限量和污染物限量,以容及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要求

  2. 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注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这个啥食品都必须遵守,包括粽子。

  3. GB 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这个使用较少 好像没见过谁家粽子会使用营养强化剂。

  4. 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这个是必须的。

  5. 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这个也是必须的。

  6. 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关于工厂的,当然也包括粽子工厂。

  7.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关于标签的,也包括粽子标签。

  8. 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关于粽子营养标签。

『陆』 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制度及政府如何监管

深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方面是许多学者推崇的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失灵,另一方面是政府监管的有效性不足
■ 《环球财经》特约撰稿 何远山 陈超
近年来,我国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政府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年5月,“挂羊头卖鼠肉”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再度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端午节前后,有关粽子的安全问题又频频曝光,如糯米过期、粽叶染色反复使用等。如何才能让公众在餐桌上放心吃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深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方面是许多学者推崇的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失灵,另一方面是政府监管的有效性不足。
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存疑
有效性是完成策划的活动或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的监管部门习惯了用“出动执法人员多少人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多少件,罚没多少款项、取缔和停产了多少违规企业等”总结监管成绩。总体来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上升态势。但是,也存在着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某个区域到某个食品行业不时暴露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这些令老百姓对食品监管的有效性产生质疑。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仅2013年上半年发生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就不下20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影响了国人的健康,有专家担忧地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在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7.8%的受访者将其归咎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不严。当下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消费者对政府监管信心严重不足。
许多有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媒体曝光以后,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才开始“彻查”。每当一起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总会有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连那些非专业、非执法的记者都能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监管部门、专业的执法人员和检验人员却一直蒙在鼓里呢?如公安部破获的“地沟油”案,民警就是在接访中听到群众反映而引起警觉,从而顺藤摸瓜破获的,而相关的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具有食品相关检验能力的技术机构近7000家,大部分隶属于卫生、农业、质检、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等部门,从业总人数达15.04万。这些机构由各有关部门分头建设、各自设置技术机构,每年各部门都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近几年曝光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极少是由检测机构提前检验出来的,这些监管部门设立的法定检测机构没有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一般都是媒体曝光后,检验机构才开始被动地寻找检测方法。一个尴尬的例证:记者将一批地沟油样品送至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其中两瓶样油的检测结果竟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各类发证检验、监督检验、执法检验难以把关,按通用标准、通用方法也发现不了问题,不得不让百姓质疑监管部门检验机构的能力。
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因素
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对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再次进行调整完善。国务院还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监管制度的调整能否提高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呢?还需要实践去检验。为了提升政府监管的效果,需要对其制约因素进行深度分析。
一是食品监管的宏观环境问题,这包括四个角度
政府管理意识需要提高
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有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食品监管的有效性。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建设中的配置资源,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二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和现实利益需求。现行的财税体制、政绩考核制度难以克服地方政府的增长主义倾向。这些追求经济发展、维持形象和稳定的倾向,会让地方政府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纵假护假、干预监管部门的执法等行为,采用不正当手段保护本地食品企业的利益,影响到监管部门的监管。
法制法规需要跟进
我国的食品法律制度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重公法监管、轻私法保护成为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政府在食品监管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公权力,消费者被侵权时通过司法等途径获得经济补偿的渠道不畅,广大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促进食品安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且最终沦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
二是处罚力度轻。现行法律没有实现守法所获得收益大于违法所承担的成本之目的,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大。而且,监管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也让惩罚是否到位大打折扣。食品生产者的违法成本低,起不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三是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由于食品法律法规体系缺乏国家整体指导和精心规划,使得不同位阶和部门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内容有交叉重复、不协调现象。数量虽然多,但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
社会性监管需要加强
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性监管包括行业协会、消费者、中间层等。由于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长期以来政社不分,在法律地位、资金来源、运作的独立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对政府存在依赖思想和千丝万缕的关系,监管作用不突出。媒体监督由于涉及到媒体背后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顾及诸多利益或权力,或受到某种利益诱惑而最终无法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由于社会性监管力量薄弱,加重了政府监管的负担,而政府监管部门却也没能很好地发挥和支持社会性监管的作用。
食品生产和消费环节互相影响
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惟利是图。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搅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破坏了行业的正常竞争。另一方面,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和信息有限,对口感的偏好加大了食品质量的不安全程度。而且,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直接影响了生产者的市场行为。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消费者不理性,给食品政府监管增加了难度。
二是食品监管领域的体系性问题,这包括七个方面
监管体制亟需梳理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监管一直存在多头监管问题。监管环节过多,导致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监管职能交叉重叠,条块分割、沟通不畅,容易造成监管漏洞甚至真空。今年3月,改组成立国家食药监总局后,以前我国食品药品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体制变成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新的食药监总局由多家部门组建而成,如何将这些机构较好地组合在一起,还需要一个磨合过程。
监管行为需要自律
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很容易被企业的不法利益诱惑,出现权力异化、出租和寻租。过去,有些监管部门由于财政供养机制不顺,依赖于罚款返还保障办公经费和工资福利,或者把经济收入作为干部考评重要指标等原因,影响监管的公正性和效率。由于监管职能的绝对垄断性,无法直接评估内部行为效率,也无法比较各部门之间的效率,工作人员没有竞争压力,导致监管措施不能有效地执行到位。
监管目标需要清晰
我国的监管机构往往被赋予了无所不包的含义,监管目标不明确。这既会造成“监管缺位”,不能保障公众利益;也有会造成“过度监管”,损害市场机制活力。食品监管部门的目标应该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防止欺骗、促进健康,让那些触碰了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企业和个人及时受到应有的惩罚。监管部门希望多做些锦上添花的业务,但是这往往会影响本质职能的正常发挥,导致政府信任危机。而且这种总体引导功能,导致在责任的承担上倾向于抽象的总体责任或转嫁式的替代责任,监管部门争权夺利、趋利避害,给权责的统一带来冲击,形成监管越来越无为或形式化。
监管方式需要改进
我国目前的监管方式还存在缺乏连续性、“运动式执法”、重审批轻监管等缺陷。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这些传统的统治型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已经内化到监管部门的运行模式中,即使知道存在缺陷却也很难轻易改变。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更新同样受到原有制度的约束和阻碍,并且这些传统监管方式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路径依赖,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监管技术需要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结果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的一大瓶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1万名正式员工中,2100名是有学位的科学家,其中包括900名化学家和300名微生物学家。据了解,美国 FDA 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食品中 360 多种农药残留物,德国的方法可检测 325 种,而我国只能检测 180 种农药残留。
监管信息需要公开
在食品市场中,由于消费者自身力量的局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显得更有意义。公开的信息包括企业和食品信息,也包括监管方式、监管结果,使消费者能够知悉食品市场的安全性和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目前有的监管部门考虑到地方经济、市场稳定、部门形象等因素,在信息公开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些部门及官员信息垄断,削弱对监管企业及食品质量信息的透明度,这些都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升。
检验机构需要竞争
在我国,传统上的食品检验机构以及国家认可食品检验机构均隶属于官方。在食品安全执法时,一旦面临多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纠纷,就会出现不同部门隶属的检测机构其检测结果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或出于部门或地方之间的利益,误报、谎报、迟报食品检测及结果。2012年湖南“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事件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些检验机构因是监管部门的直属单位,依靠垄断地位获取的检验任务基本满足生存发展。由于职能定位不准确,没有发挥好公益性的监督检验服务,过于偏重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其安全把关、风险防控和服务消费者的公益性职能没有充分显现。
如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弊端,可以尝试先从两个方面逐步改进。
第一,优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社会环境。
有关部门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绩效考核模式。改革财税体制,使地方政府事权、财权相统一。结合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强化导向机制,引导政府部门和人员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建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奖惩机制,尽量遏制地方负责制带来的激励不相容弊端。
法律法规方面需要做到“公法私法并重”,国家有必要建立完备的私法,以便确权、规权和维权。对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加大惩罚力度,不仅加大经济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更要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监管部门应为公民维权提供便利,食品监管部门应建立起针对消费者的便利检验制度,积极协助消费者进行检验,为其提供检验帮助,给予检验证据,以便消费者能通过司法途径获得赔偿。
在社会管理领域,亟需重建中国社会诚信体系。从根本上铲除滋生惟利是图的土壤。在全社会建立诚信档案,斩断造假者无所顾忌、任意恣肆的造假之路。
第二,如何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治理结构。
监管部门需要明确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公众健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基本目标,承担好监督、支持和评价的角色,充分体现监管专业化和本位化的需求。按照透明的规则,运用法律对市场准入、生产和服务质量、安全、卫生进行专业监管,把该让渡给社会、市场的让渡出去,把该担当的角色担当起来。
政府方面需要保障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经费,对监管部门实行严格的收支脱钩,杜绝行政收费和罚没款返还,防止监管部门为了生计和部门利益而“生财有道”。
通过严格的问责机制对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责任追究的规定更加严厉,制度再好也要严格执行才有效。国家要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追究规则,要将个体承担作为责任落实的关键,避免问责流于形式。
将监管信息公开,鼓励社会和公众监督。监管部门需要公开监管过程,及时发布监管信息,引导公众监督。监管政策设计要听取公众意见,维护公众利益。监管政策要保持稳定,给生产企业保证稳定的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决策程序机制,可使用成本-收益分析,这包括:通过量化分析、评估该措施的潜在收益,指出可能受益的人;通过量化分析、评估该监管措施的潜在成本(包括监管机构指定和执行监管规则的行政成本,食品生产企业和其他人遵守规则的服从成本,以及对经济市场运行等产生的不利效果等),并指出可能承担的人;考察其他实质上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相同监管目标的替代性方案,同时分析这些替代性方案的潜在收益和成本,并说明不采用的法律原因。

『柒』 粽子为什么不能多吃

糯米的成分以及加工方式导致其是容易被消化的糯米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和蛋白质,淀粉的含量大概为 80%左右,蛋白质的含量大概为8%。食用后,糯米中的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吸入血液,循环到身体各部位细胞,代谢、分解、放出热量,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肠胃中缓慢消化可维持餐后血糖稳态,降低餐后胰岛素分泌。糯米中的蛋白质也可为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但其主要营养在于组成糯米蛋白的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都比较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在食用时,糯米的品种、糯米的加工方式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体对淀粉与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研究发现,糯米中枝链淀粉比普通大米多,所以吃起来更黏,同时更容易与淀粉酶发生作用,从而更快的分解成葡萄糖分子,因此糯米的升糖指数很高。有研究称,热糯米饭升糖指数高达97(葡萄糖参比),已经很高了。所以从这些角度上来说,糯米吃完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传统认为糯米粥适合给消化能力特别虚弱的老年人和病弱者喝,也很适合那些稍喝凉水就拉肚子的消化不良者和腹泻康复期病人。糯米冷却后消化吸收率会有所降低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根据模拟淀粉的生物可利用性将淀粉分为三类:快速消化淀粉((RDS)是指那些能在人体小肠中被快速消化吸收的淀粉,20 min内消化完全;慢消化淀粉(SDS)是指那些在人体小肠中被缓慢消化吸收的淀粉,20-120 min时间段内消化完全;抗性淀粉(RS)类似膳食纤维,是指在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被排到大肠后能被微生物发酵利用。对于糯米淀粉RDS含量是比较高的,占比50%以上,而SDS与RS总含量不到50%(因糯米品种而异)。糯米粽或糯米粥的蒸煮过程是一个水分与热量的传递过程。高温处理后,糯米淀粉糊化,由于糊化的过程会完全摧毁天然淀粉粒的半晶体结构,造成RDS迅速增加,SDS和 RS 下降,所以此时的糯米淀粉消化较快。在蒸煮过程中糯米受到湿热,酶,氧化等作用,糯米中的糖份水解和蛋白质部分分解,淀粉溶胀发生糊化,淀粉脂复合物在热力作用下随着糊化过程发生解体,油酸,亚油酸氧化分解含量减少,棕榈酸含量增加,同时生成一系列风味物质,这些理化反应对粽子的营养、风味和质地等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蒸煮的温度与蒸煮的时间密切相关。加了小枣、豆沙、蜜枣、蛋黄、五花肉、排骨的糯米粽子,因为米粒尚未软烂,虽然不像糯米粥那样能很快被吸收,但也不属于难消化的食物。研究发现糯米饭放凉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消化吸收率也会大大降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冷却的糯米粽其消化吸收率会降低的,如果趁热吃,还是比较容易消化的。但是像肉粽、豆沙肥肉棕等这些加了肥肉的粽子会使粽子中慢速消化淀粉含量显著上升,也会导致粽子吃完不好消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加入草灰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钾和碳酸镁,这会加强粽子的粘性和弹性,同样可能降低消化速度,从而会让粽子更难消化。总而言之,糯米棕中因为加了肥肉、草木灰会降低粽子的消化吸收率,同时放凉的粽子、粽子煮的不够烂等这些原因也会让粽子消化吸收率降低。需要控制血糖含量的人应该控制食用加拿大学者Jenkins博士提出用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衡量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所引起人体血糖反应的有效指标,定义:人体摄入含50g有价值碳水化合物((CHO)的食物与摄入50g的葡萄糖或者白面包所引起的体内血糖的水平应答比值。研究表明,低 GI食物能够降低人体血糖、血甘油三酯等水平,Jenkins指出低GI食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病发率,高GI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含有SDS和RS的食物为低或者中等程度的GI食物,具有降低血糖负荷的功能,含有大量RDS的食物属于高GI食物,进入机体之后人体血糖和胰岛素快速升高。所以需要控制血糖含量的人应该控制糯米粽(糯米淀粉RDS含量比较高)的食用。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但是记住选择个头小、不油不甜的粽子,像杂粮棕比较适合。吃粽子的同时,多吃些绿叶蔬菜,再配合一些瘦肉、豆制品等。糯米是主食,所以吃了粽子,米饭、面条等主食应减少。另外,糯米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胃酸过多者不宜;对于胃肠功能好的人,消化液分泌量大,酶活性高,胃肠蠕动能力强,即便有点难度,仍然能够正常消化。所以有人吃凉粽子也没什么不舒服。专家建议普通人一天吃1-2个糯米粽,吃得过多,肠胃功能再好也抵抗不住这股压力。作者 | 张娜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安全教授旷慧 浙大食品科学博士文章由“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捌』 端午节五香粉怎样配的

“关注爱餐谋,做菜不用愁”,为餐饮老板出谋划策,爱美食、做美食、推广美食;敬畏食物,回归本源;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推动调味安全。

五香粉和十三香是常见的复合型香辛调味料,五香粉有时也不止五种香料,十三香则是在五香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者的风味比前者还要浓郁,两者入肴,均可起到赋香添味、解腻增鲜、除腥去膻的效果,本期参谋君在传统配制上创新,加入回香粉,也有不加回香粉配方,供大家选择,没有实际使用不要拍砖,请大家在实际应用中比较一下效果。

几款五香粉香料配比

1:桂皮25克,山柰90克,丁香45克,豆蔻、砂仁各22克;(多用于红烧、卤肉)

2:八角、桂皮、五加皮各20克,丁香10克,小茴香60克;(适合烤肉)

3:八角、花椒、回香粉、白豆蔻各100克,陈皮300克,草果150克,砂仁200克;(去腻开胃)

4:八角100克,桂皮15克,山柰20克,回香粉15克,砂仁8克,白胡椒6克,干姜粉35克。(去腥压腥)

几款十三香香料配比

1:花椒22克,砂仁、干姜各12克,肉豆蔻10克,陈皮、丁香、高良姜各8克,山柰、木香各6克、八角、肉桂各20克,小茴香60克

2:山柰、肉桂各16克,肉豆蔻、砂仁、丁香各8克,小茴香12克,木香、良姜各4克,干姜25克、八角32克,花椒40克,白芷20克

3:干姜、山柰、肉豆蔻各16克,砂仁14克、草果12克、木香、高良姜各10克,回香粉8克、丁香8克,花椒6克,八角40克,肉桂20克,小茴香25克

4:八角70克,花椒、回香粉各20克,肉桂18克,丁香、砂仁各16克,高良姜10克,木香、肉豆蔻各80克,草豆蔻、陈皮、山柰各4克,干姜2克。

参谋君有话说:

1.五香粉和十三香常用于对原料的腌渍处理,也可与食盐混合作蘸料用,还可用于面点馅心、馅料的调制等。

2.如果发现原材料的含水量过多,则须要晒干,然后再放净锅里小火慢慢地焙制,或者是放干燥箱以低温风干等方式做干燥处理。随后再分别放入粉碎机当中打碎。

3.每种都必须准确称量,以使产品的风味保持一致。十三香使用香料比较多,每种配比在应用上区别不是很大。

和我聊天

除菜单之处,您可以尝试回复【卤菜】【烤鸭】【麻辣烫】【火锅】【冒菜】【烧烤】【烧鸡】【串串】【烤鱼】【纸包鱼】【包子】【牛肉面】【烩面】【小面】【花甲】【牛肉汤】【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