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有食品安全问题吗

1.紫菜饭团 2.寿司和生鱼片 3.日本姜汤 4.日本面条 5.怀石料理 6.便当 7. 渍物(酱菜) 8.清酒保持菜的新鲜和原味是基本要求

『贰』 日本食品安全吗

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毒奶粉事件。时至今日,这仍被视为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头号事件。造内成12,000余名儿童砷中容毒,并导致131名儿童死亡。
在事发20年后,法院判定森永德岛工厂制造科原科长等对有毒添加剂负责,判处3年徒刑。
60年代的日本也出现过一次“地沟油”危机。当时,日本企业将“地沟油”提炼后,与台湾的无良产商勾结,制成食品出口到台湾。
现在日本的地沟油都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日本政府高价买取,并在第一时间将一定比例的蓖麻油加入地沟油中,变地沟油为引起腹泻的“毒油”。
2000年6月开始的近半个月时间内,日本关西地区共有1.4万人因饮用雪印乳业公司生产的低脂牛奶而中毒。
事件发生后,雪印对危机处理不力招致民众抵触,经营不善的雪印牛奶工厂不得不宣布倒闭,1925年就已建立的70多年的老品牌毁于一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日本食品安全吗?!

『叁』 现在日本进口的食品安全吗

现在日本进口的食品都必须出具符合中国国标的原产地证书的

『肆』 目前中日关系恶化,日本食品安全吗

比起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食物,日本食品安全多了。什么硫酸醋、地沟油、毒豆芽、专假鸡蛋、苏丹属红、油大米、垃圾猪、激素鸡、头发做的酱油、避孕药喂的鱼、死猫死狗串的烤串,三聚氰胺勾兑的牛奶………现代中国人害中国人远胜于外国人,过去中国人被冠以东亚病夫是因为外国人的鸦片,现在中国人的病体是因为同胞的坑害。爱不爱国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吗?

『伍』 食品安全日是几号

食品安全日是农历1月21日

『陆』 日本的食物安全吗会不会有核辐射

今年2月份,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又发布了针对日本食品放射性相关证明专文件审核的警属示通报

要求各进口企业(包括跨境电商)避免从被我国禁止的10个日本都县(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进口食品

日本食品进境申报时,进口商须提供原产地证明、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等符合要求的相关文件。

『柒』 日本有没有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

其实日本食安问题极其严重,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倒闭,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返厂重新贴标签在日本是普遍现象,甚至用农业毒剂来做防腐剂,出了事就靠店铺的微笑和道歉来解决,对外动辄自称严谨认真,“怎么可能?”、“为什么那么好!”、“学习借鉴日本”、“不得不佩服”,,,,,
日本也是使用化工添加剂最多的国家,有的甚至超标欧盟600倍以上,地沟油也是日本搞出来作为食物的,一直到了70年代经济转好了,才把地沟油卖给了台湾,等到大陆80年代后,日本通过在台湾和新加坡注册公司的身份,把地沟油买到了中国大陆,却同时到处宣传是中国人搞的。。。

实际上,在70年代之前,日本甚至有过在养老院边上建立肉品加工厂的计划,做的就是人肉,直到今天,台湾一些日系老年人,还在电视上公开颂扬,这很奇葩骇人有没有?但日系的人完全没感觉。。。。

日本人对食品的观念远远不是我们看多了日吹贴子后想象的那样,比如日式面包,就是糖极多,油极多,盐极多,添加味剂极多的日式“味多美”风格,做的很漂亮,味道很好,品种多。。。

生鱼片难道卫生干净?日本总是说冷冻能杀菌,这根本就违反了基本常识,却到处说得理直气壮,动不动还封神封大师,难道我们忘了常识吗?冷冻只能缓解细菌繁殖速度而已。。。


雪花牛肉怎么做的?日本人根本不吃,因为日本人都知道雪花牛肉是用“百针注油法”做出来的,冷冻后,油就变成白点,所以才会入口即溶,如果那是肥肉,怎么会融化?可是日本就是能吹到封神为止,,,,不想写了,,可以说的太多,,

『捌』 吃日本食品安全吗请问日本食品有辐射吗,吃了会造成危害吗

可能有污染,不过日本人都吃呢

『玖』 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什么样的

1.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日本法律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阶段;厚生劳动省负责其他食品及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食品的进口和流通阶段。根据新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日本于2006年5月起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即禁止含有未设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且其含量超过统一标准的食品的流通。日本建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全国有48个道府(县)、市,共设有58个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农产品和食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各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日本农林水产省消费技术服务中心有7个分中心,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分析,受理消费者投诉、办理有机食品认证及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消费技术服务中心与地方农业服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搜集有关情报并接受监督指导,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多层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近年来,日本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危机。特别是2001年日本发生疯牛病后,又由此发现全国农业协会等恶意欺骗消费者,使用虚假标识,以进口肉类假充国产肉事件,使日本食品的“安全神话”被打破,国民对来自食品的多种可能传染给人的疾病产生恐慌。2003年7月1日,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经长期酝酿,终于正式成立。日本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的职能分工格局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其主要职责是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其负责自行组织或接受农水省、厚生省等负责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具体管理部门(下称风险管理部门)的咨询,通过科学分析手法,对食品安全实施检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要求风险管理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并监督其实施情况。另外,以委员会为核心,建立由相关政府机构、消费者、生产者等广泛参与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并对风险信息沟通实行综合管理。

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最高决策机构,该委员会的委员全部为民间专家,经国会批准,由首相任命,任期3年。专门调查会由共计200名专门委员(含兼任)构成,全部为民间专家,任期3年。专门调查会分为3个评估专家组:①化学物质评估组。负责评估食品添加剂、农药、动物用医药品、器具及容器包装、化学物质、污染物质等。②生物评估组。负责评估微生物、病毒、霉菌及自然毒素等。③新食品评估组。负责对转基因食品、饲料肥料、新开发食品等的风险实施检查评估。

2.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由基本法律和一系列专业、专门法律法规组成。《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基本法》是两大基本法律。《食品卫生法》是在1948年颁布并经过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3年5月。该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最重要法典,对所有食品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设施设备(不包括农业、水产业的设施设备)、食品包装容器。该法禁止出售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不符合现有的生产和配料贮藏标准的食品,以及不符合该法规定的规格及标准的设备及包装容器。日本在2003年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该法确立了“消费者至上”、“科学的风险评估”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监控”的食品安全理念,要求在国内和从国外进口的食品供应链的每一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并允许预防性进口禁运。

在日本,涉及食品安全的专业、专门法律法规很多,包括食品质量卫生、农产品质量、投入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质量、动物防疫、植物保护5个方面。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