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统计年报
⑴ 杭州市统计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统计局设1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挂组织人事处牌子)
综合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建立健全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实施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承办机关文电、重要会务、政务信息、机要、保密、档案、信访、提案议案、安全保卫、行政后勤等日常工作;承担区、县(市)级政府统计部门各类统计经费报表的汇总编制工作。承担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组织人事、队伍建设等工作;承担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区、县(市)党委管理统计局正、副局长;承担统计专业资格考试与职务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受委托组织实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挂统计执法支队牌子)
承担有关统计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指导推进依法行政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承担本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管理民间和涉外的社会调查事务;承担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依法受理、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组织指导全市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指导和规范统计中介机构发展。
(三)综合统计处
承担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提供、管理、发布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科技、民生情况进行统计监测、预测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和宏观决策咨询建议;参与评估、审核重要统计数据;组织实施城市统计年报和县(市)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工作;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国内有关城市基本统计资料;组织社会经济发展评价;组织指导全市统计分析、统计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统计宣传工作;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
(四)国民经济核算处
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承担全市及各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投入产出调查工作;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有关综合平衡的分析研究报告;开展所有制经济成分核算工作;搜集、整理和提供有关财政、金融、保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五)工业统计处(挂农村统计处牌子)
组织实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调查,搜集、整理和提供有关统计数据;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组织实施全市农村统计调查制度,搜集、整理、提供有关农村社会经济和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统计数据;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六)能源统计处
组织实施全市规模以上单位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调查,搜集、整理、提供有关统计数据;组织实施全市主要耗能行业节能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使用、节约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状况的统计监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节能目标考核;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七)投资统计处
组织实施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资质以内建筑业、房地产业的统计调查,搜集、整理和提供全市城乡建设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八)贸易与外经统计处
组织实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以及商品市场等的统计调查,搜集、整理、提供外经、外贸、外资和旅游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九)服务业统计处
组织实施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的统计调查,搜集、整理、提供有关统计数据;组织指导各区、县(市)统计局和市有关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并进行考核;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十)社会科技统计处
组织实施全市社会、科技、人口、劳动就业、劳动工资和人才资源的统计调查,开展社会发展水平、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统计监测评价工作;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搜集、整理和提供有关统计数据;组织实施“平安杭州”建设群众安全感等调查;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分析。
(十一)信息管理处
负责管理统计系统内部信息网站和面向社会的外部信息网站;承担统计历史数据建档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全市经济、社会、科技等综合性统计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组织管理统计信息对外发布的具体事务。
(十二)重点产业统计处(挂统计设计与管理处牌子)
组织实施十大重点产业、十大现代服务业、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的统计调查、测算制度;开展城乡统筹、楼宇经济、低碳城市、民营经济等方面的统计监测、评价工作;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开展统计分析;组织指导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整与贯彻,研究、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按照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关的地方统计调查、监测、评价等制度;承担全市统计标准和统计报表的管理工作;依法开展各区、县(市)、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或备案;组织实施“基层单位一套表”工作制度。
(十三)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⑵ 教育经费统计年报系统中报出错误怎么解决
你好这个问题重装系统是无法解决的 这是由于两种可能给你造成的:一种原因是当别人安装Windows时,安装程序会自动扫描IP地址,而造成你的Windows误认为有人占用你的IP地址;第二种原因是有人在使用“网络执法官”之类的软件正在把你赶走
⑶ 北京市2005年居民平均工资
北京市统计局解读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
人口和就业处 2006-03-31 18:10:48
职工工资是社会劳动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关系到劳动者目前乃至退休后的切身利益。因此,按规定每年3月中旬北京市统计局在上报国家统计局劳动统计年报的同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职工平均工资。2005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2808元,数据发布后,接到不少市民的咨询电话,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按国家《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劳动统计的范围是对城镇单位进行统计,不包括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是统计部门根据城镇单位上报的劳动情况表汇总计算而来,用各个单位的工资总额相加除以全部职工人数,计算出职工平均工资。目前,调查方法基本采用的是全面调查,共调查了全市7.9万个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
2、工资总额由哪些项目组成?
职工工资总额由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组成。按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工资总额计算方法不按实际发到职工手里的现金计算,职工工资不仅包括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还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各项费用。如包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并且是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一位在铁路工作的师傅打电话说自己的年平均工资只有1万多元,经过一番询问后,发现他漏算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中个人缴纳部分,将自己的年工资总额至少少算了6000多元。
3.职工平均工资的作用有哪些?
工资是反映劳动供求关系的信号,也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要结果。近年来,职工平均工资与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与百姓的经济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成为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全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职工退休金以及法院在判定突发事件如工伤、车祸等对受害人给予经济补偿时的参考依据。
4.为什么一些人认为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增幅比自己的感觉要高?
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的确存在较大差异,职工年平均工资高的单位达几十万元,开不出支的单位也有。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2808元及以上的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重为35.9%,没有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占64.1%。目前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在低位徘徊或增长比较缓慢。由于是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些职工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所以感觉公布的平均工资较高。
5.哪些行业工资水平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中,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8万元,计算机服务业、烟草制品业、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其他金融活动、法律服务、软件业这些行业超过7万元,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航空运输业超过6万元。由于单位的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工资水平较高的银行业,高的单位年平均工资超过20万元,低的单位年平均工资在4万元以下。而职工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中,保安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仅8000多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不足1.2万元,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不足1.4万元。
6、有的市民担心会不会单位领导将自己单位的工资报高了?
按《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必须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为确保统计基础数据的质量,近几年我市加大了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仅2005年统计部门对6000多个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对于不如实填报统计数据的单位依法进行了查处。
http://www.bjstats.gov.cn/zwxx/tpbd/200603310030.htm
⑷ 北京市平均工资是按什么依据统计出来的
北京市统计局解读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
人口和就业处 2006-03-31 18:10:48
职工工资是社会劳动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关系到劳动者目前乃至退休后的切身利益。因此,按规定每年3月中旬北京市统计局在上报国家统计局劳动统计年报的同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职工平均工资。2005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2808元,数据发布后,接到不少市民的咨询电话,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按国家《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劳动统计的范围是对城镇单位进行统计,不包括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是统计部门根据城镇单位上报的劳动情况表汇总计算而来,用各个单位的工资总额相加除以全部职工人数,计算出职工平均工资。目前,调查方法基本采用的是全面调查,共调查了全市7.9万个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
2、工资总额由哪些项目组成?
职工工资总额由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组成。按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工资总额计算方法不按实际发到职工手里的现金计算,职工工资不仅包括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还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各项费用。如包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并且是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一位在铁路工作的师傅打电话说自己的年平均工资只有1万多元,经过一番询问后,发现他漏算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中个人缴纳部分,将自己的年工资总额至少少算了6000多元。
3.职工平均工资的作用有哪些?
工资是反映劳动供求关系的信号,也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要结果。近年来,职工平均工资与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与百姓的经济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成为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全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职工退休金以及法院在判定突发事件如工伤、车祸等对受害人给予经济补偿时的参考依据。
4.为什么一些人认为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增幅比自己的感觉要高?
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的确存在较大差异,职工年平均工资高的单位达几十万元,开不出支的单位也有。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2808元及以上的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重为35.9%,没有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占64.1%。目前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在低位徘徊或增长比较缓慢。由于是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些职工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所以感觉公布的平均工资较高。
5.哪些行业工资水平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中,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8万元,计算机服务业、烟草制品业、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其他金融活动、法律服务、软件业这些行业超过7万元,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航空运输业超过6万元。由于单位的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工资水平较高的银行业,高的单位年平均工资超过20万元,低的单位年平均工资在4万元以下。而职工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中,保安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仅8000多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不足1.2万元,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不足1.4万元。
6、有的市民担心会不会单位领导将自己单位的工资报高了?
按《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必须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为确保统计基础数据的质量,近几年我市加大了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仅2005年统计部门对6000多个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对于不如实填报统计数据的单位依法进行了查处。
⑸ 统计执法检查的方式
统计执法检查方式,是指具有统计执法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对参与统计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实施统计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统计执法检查按不同标准可作如下分类: 一、根据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的固定时间开展的检查。一般是结合统计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对各种组织和公民提供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行定期检查。这种定期检查方式,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对统计管理相对人会产生稳定的警戒作用,促使其时刻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合法的轨道。定期检查已被省、地(市)、县统计部门普遍推广应用。
临时检查,是指在时间上无规律的突击性检查。它是结合统计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有关举报线索随时进行的检查。由于这种检查具有突然性,被检查对象事先难以做好充分准备,无法掩饰存在的问题,因此这种检查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获得的情况有时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根据检查涉及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全面检查,是指统计检查机构在管辖范围内对统计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系统地进行检查。从检查的对象来说,既包括辖区内组织统计调查的所有调查单位也包括有义务提供统计数据的全部被调查单位。全面检查一般应事先拟订检查计划。统一组织实施。这种检查由于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有利于发现统计活动中带有长期性、普遍性的问题,从而能为制定统计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如1994年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统计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使修改后的《统计法》更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
重点抽查,是指采用抽查方法对重点地区或重点行业或重点统计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如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组织的1995年全国统计执法重点抽查,就属于这种形式。这次重点抽查,全国共抽查367个县(市),其中国家三个部门联合检查一个县(市),各省(区、市)各抽查一个县(市),各地(市)各抽查一个县(市)。要求各地在抽中县中抽选若干个乡(镇),就乡镇企业销售收入、交纳税金和农村出生人口三个统计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并要求在检查各乡(镇)面上情况的基础上,抽选10—20个销售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和瞒报出生人口3—5个典型村进行重点检查。这次重点抽查,既是重点地区抽查、重点行业抽查,又是重点统计指标抽查。实践表明,重点抽查方式比全面检查省时省力,更具有针对性,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根据检查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 联合检查,是指两个以上具有检查权限的行政机关共同实施的对统计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如1989年、1994年和1997年由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联合组织的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由多个部门共同实施,组织规格高,涉及面广,影响大,能够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有利于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单独检查,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对统计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相对于联合检查而言,这种检查方式操作更简便,与统计业务工作结合更紧,对于预防、制止一般性的统计违法行为,提高统计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