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引导食品安全舆论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人,自下往上做,形成一种风气,才能引导食品安全舆论。

据我知道并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对人害处多于好处。所谓转基因,就是利润熏心的商人为了提高产量多捞钱,买通天良丧尽的生物科学家人为篡改天然的动物和植物内部的DNA结构,长出快熟速肥的畸形的食物,带有很多不确定的病毒隐患。

人吃了这种食物,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不适,但时间一长,千奇百怪的症状就会表现出来,从生到死,永久性残留在人的体内,并且通过遗传会影响到下一代孩子的身上。
虽然媒体不让报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吃多了让男人性欲减退,精子质量下降,让女人怀孕困难,患不育症。

官员们对食品安全冷淡,因为他们实行“特供”,开辟出肥沃的田地专门种植绿色生态庄稼。商人们推广转基因粮食,因为这能带来暴利,但他们自己是不吃的,他们有钱会到国外超市购买非转基因的安全食品吃。坑的都是穷人老百姓。

所以,我们老百姓到超市买东西,尤其是食品,都要仔细看包装上的标签,注有“非转基因”标签的食品,才可以买。平时,大豆油,玉米棒少吃。

⑵ 食品风险舆情是什么意思

类似于“非典风险舆情”嘛,字面意思就是随时或者有必要时,通报食品方面的最新风险信息。
当年,非典的时候,媒体不就时不时有这个方面的信息发布,各个地方还形成了一个通报机制,定时发布。
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也有些成问题了。
但我还没见到,哪个部门有提供这个方面的有效信息。

⑶ 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废止了吗

随着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网络与食品安全部门工作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网络的信息传递的便捷性,网络应用平台的不断创新,这些使得现代网民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发表观点意见,表达诉求,网络舆情成为反映民意的“晴雨表”、“放大镜”,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受到食品安全部门的重视。

舆情危机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和传播的迅速性,因此要想妥善处置舆情危机,化解矛盾于无形,食品安全部门就必须了解并重视网络危机事件处置的第一时间法则。第一时间法则要求:食品安全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对突发危机事件进行澄清、回应和答复,防止因为真实信息、正面意见、理性话语传播不及时而使得舆情发生畸变并不断发酵引发危机。

第一时间法则的实施,其核心应该是对危机事件整个发展动态的全面掌控,只有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的发展受到哪些要素的影响,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应对策略。因此,通过应用如多瑞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网络舆情环境进行实时网络舆情监测。在舆情危机发生前,起到舆情预警作用。当舆情危机发生后,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重点跟踪监测,并通过数据和相关信息及时反映事件发酵过程中的关联因素,提高食品安全部门危机应对效率,为食品安全部门第一时间采取处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⑷ 如何运用舆情监测系统进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系统主要是运用技术的,使用起来轻松,做事情的效率也是提高了,多方比较之下我查了很多,,thnwin舆情监测系统体验度更好,按照使用手册操作,没什么难的。

⑸ 如何解决食品行业负面舆情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

转基因油、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毒黄瓜、塑化剂等事件,在网络舆情推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总结可以发现,这些事件都是食品相关的,并且绝大部分是负面的。
据从公安部获悉,今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各种食品非法添加活动,破获食品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案件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特别是破获了一起国内影响最大的“瘦肉精”案件。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4.3万起,有5654家企业的604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注销

食品行业的舆情特点

针对食品舆情问题,著名的舆情监测企业深圳乐思软件高级舆情分析师雷先生说道:“结合乐思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相关食品事件的舆情专报,我们可以明显可以看到食品舆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引发食品企业的舆情潮。比如瘦肉精事件,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二是食品企业内部争端凸显,引发了负面舆情。在食品行业中,以家族化管理带来内部利益之争的案例不在少数,企业内部争端影响对外形象。比如真功夫集团的内讧等。
三是行业蜂窝连带关系突出,舆论施压加大职能部门的干预。以酒类为代表的副食品涨价问题曝光频繁,舆论对于此类事件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职能部门多次约谈。而在职能部门出面干预后,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暂缓涨价,从中可以看出食品行业内部的纽带关系。
四是企业品牌之争愈演愈烈,引发了舆论的升温。如王老吉商标所有权的争端。”

治理需挖掘深层次原因

食品行业舆情的爆发,最根本的原因肯定还是自身有问题。
现阶段,我国食品产业的突出特点是食品生产单位数量巨大,生产方式落后,存在小、散、乱现象,这是影响食品安全最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司长于军分析说。
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把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归为三类。
一类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比如去年年初武汉市场检出的海南豇豆农药残留超标就是这类问题,这是农产品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安全问题。
第二类是非法添加问题。“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属于这一类。无论是从种植养殖技术上看,还是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看,这些物质都不是农产品生产所必需的,纯属非法添加,纯属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第三类是生产安全和品质问题。前段时间连续出现的“乙烯利”、“膨大剂”问题属于这一类。这类问题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不大,更多影响到的是田间地头农产品的生长、产量、品相和最后上市产品的品质口感,虽然发生的只是在个别地方和个别产品上,但经媒体报道后,公众很关心、很敏感。

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

据了解,今年3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工作。白克明表示,这次执法检查在全面了解和评估《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着重推动法律实施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
食品生产是良心工程,企业要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这么做不仅能让食品生产企业在特殊时期赢得社会信任,而且能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食品负面舆情逐渐平息。

⑹ 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怎样的舆论恐慌舆情分析

引起的舆论恐慌: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故,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舆情分析:
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当即对乳制品进行了检验,并且准确的公布了检验结果,还原事情的真相,做到了快速、准确回应。随后中国政府多地下达通牒,缴纳问题奶粉,对质量不合格的奶粉进行了回收,用政策性手法弥补市场调配的不足,及时遏制了问题奶粉的蔓延。最后作为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相关报告,表示该事件已经得到了控制,官方辟谣,显示了央媒对舆情的强大引导能力。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舆情热点分析,我建议你去乐思软件官网看看,他们又一个模块是讲舆情热点资讯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⑺ 材料一: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三聚氰胺……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

(1)①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守法经营者的权益,是一种恶性竞争行为。(2分)
②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当前我国市场假冒伪劣等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屡禁不止,反映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2分)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材料中安徽、北京等地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2分)
④企业经营者应当通过开展正当竞争、树立诚信意识,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分)
⑤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国家应加强监管,依法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2分)
(2)①政府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3分)
②政府要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分)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非法行为。(3分)
④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造服务型政府,维护政府权威。(3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北京、上海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3分)
②主次矛盾相互关系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分清了主次,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分)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各级干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宗旨意识。(3分)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要切实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这一大事管严、管好。(3分)(答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