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半年报
A. 中国经济增长继续稳中向好上半年GDP增速多少
据报道,201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18961亿元,同比增长6.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运行情况:
第一,经济运行平稳。从增长速度来看,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其中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十二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到6.9%这样一个中高速区间。从就业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都低于5%,5、6月份是4.8%,这个水平是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7%。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半年是上涨2%,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这也说明整个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了3.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3.9%左右这样的水平还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能够保证工业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对下游产品的成本传导压力。
第四,质量效益提升。从质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按照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清洁能源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要高于3.0%的预期目标。从效益来看,三大收入增长都不错,今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和一季度持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人均计算,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势头也不错,增长10.6%,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了10万亿元。
此外,毛盛勇还强调,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良好。而且,这种成绩的取得,是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应该说,成绩来之不易。
B. 2018上半年GDP哪些省份排名前十
2017各地经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份GDP迈上新台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长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2017年,多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新台阶,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5万亿元的大关;四川和湖北均超过3.65万亿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过3万亿元,从城市经济来看,上海是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而在山东省,经初步核算,2017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03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1亿元,增长7.1%。 2017年31个省份经济增速一览 2017年31个省份GDP总量一览
C. 河津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河津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核心是今年上半年的这个经济形势啊,是一片大好,虽然电机厂这个效益不怎么样了,但是还是不错的。
D. 上半年城市GDP北京位列第二,在下半年是否能够逆袭上海夺取第一
北京作为我们的首都经济发展肯定资源第一分配的,但是在上半年的gdp中北京只能位居第二,上海成为了行业老大,我觉得上海的发展更加的迅速,沿海城市,上海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化的大都市,所以对于上海可以相比北京更加的有优势一些。
如今第三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21世纪开始,北京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已经转型成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强市。而作为工业城市的上海,汽车和造船一直以来都是上海的经济命脉,但最近几年造船业相对不景气,上海的GDP增长速度也有所减缓。目前的形势来看,上海仍旧处于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相比之下,北京已经步入正轨,将来很有机会超越上海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城市。
E. 2015年上半年北京全市经济增长额是多少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相当于半年的增长额 692亿元左右。
F. 上半年城市GDP三十强已经出炉,上海市在下半年是否还能保住冠军地位
上半年城市GDP三十强已经出炉,上海以16409.9亿元稳居冠军地位,北京第二。多省市陆续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城市GDP榜单出炉,中国城市经济竞争格局雏形初显。
城市评判框架有5个维度: 商业资源集聚度、 城市枢纽性、 城市人活跃度、 生活方式多样性、 未来可塑性,根据现在的上海来看,稳居第一没差,近几年来中国各个城市也都有了突风猛进的进步,四线向三线跨越,三线像二线学习,二线向一线看齐,未来的中国会更加昌盛繁荣。
G. 经济质量榜为何比GDP榜更值得期待
近期,全国各城市纷纷交出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有媒体梳理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30的城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为“万亿俱乐部”成员,其中上海以15558.15亿元领跑全国城市,北京以14051.2亿元紧随其后,深圳总量11009.38亿元,继续领先广州,居全国第三。
一旦以经济发展质量论英雄,其结果很可能与上述30城排行榜不同。这是因为数量与质量是两个概念、内涵完全不同的指标,高数量增长不等于是高质量增长。当然,有经济质量榜不等于GDP榜就可以被抛弃,因为后者仍有其存在价值,如果这两种榜单并存,然后进行对比,显然更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尽管GDP排行榜仍然吸引眼球,但如果推出经济质量榜,后者必将更有关注度。
当我国经济已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统计和评价体系仍然沿用GDP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统计和评价与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匹配,前者无法为后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急需制定衡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等,这既需要国家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改革,也需要各地在对经济评价中不断创新和探索。
来源:北京青年报
H. 上半年经济形势怎么样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
一季度,我国经济形势取得稳中向好的成绩,当时曾有人对二季度能否稳住这种向好势头表示过担忧。现在二季度很多实物量数据出来了,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仍然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态势。
“稳”不仅表现在GDP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就业上。我多次讲过,只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有不断增加的收入和持续改善的环境,那就表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不仅好于一季度,更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新华社李涛
从实物指标来看,无论是发电量、用电量、货运量、进出口等等,尤其是效益,都延续了一季度向好态势。所以近期国际组织和金融都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期。
更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经济不仅保持了“稳”,而且在“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当微调,5月末M2同比增速降到9.6%。我们没有实施大水漫灌,而是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结构调整。
一些重要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态势十分明显。第一,消费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2013年以来,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从47%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77.2%,二季度仍然保持了这一态势。这说明我们正在从过度依赖转向更加注重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消费贡献率的上升,反映了我们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反映出我们宏观经济稳定性在增强。
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仍在工业化进程当中,但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一二产业。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第三产业超过一二产业,表明经济结构出现了转折性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中国而言,这种变化尤为可贵: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众多,而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的服务业抓住了这一机遇,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层出不穷地诞生。
第三,我国新动能正在蓬勃壮大。刚才有专家提出,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目前已达30%。事实上,我们看中的不仅是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尤其看重许多新业态、新产业对就业的带动。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我们这几年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目前每天诞生1.5万户左右,个体工商户4万多户,支撑了大量新增劳动力就业。现在还不能说,新动能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它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五花八门的新业态、新技术,不仅持续孕育催生着新动能,而且也在改造提升着传统产业。
从这几个角度看,中国经济不仅上半年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相信下半年依然会延续这种态势。因为我们取得这一成绩靠的不是短期政策,而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动力。
中新社刘震
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当前世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仍然有许多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经济变化会如何影响我国经济,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精准应对。
审视国内上半年经济,尤其是有效情况虽然比去年好,但走势还有待观察。特别是民间,虽然增速比去年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全国固定资产。这确实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与此相关的,是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小融资成本增加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拿出更多具体可操作的办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这不仅涉及到就业这个根本问题,也关系未来创新。
金融方面,要看到虽然总体风险可控,但风险点仍存。有些观点对杠杆率看的比较重,我认为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中国储蓄率高达40%~50%,是世界最高的;另一方面,确实有些存在债务较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解决。
中新社刘震
下半年要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下一步要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稳定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在市场经济中,预期管理十分重要,而政策对预期有直接导向作用。刚才几位经济学家、家建言建议,没有一个人提出宏观政策需要在某些方面调整,说明大家觉得,稳定宏观政策有利于,这本身也是稳定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不变,有利于经济态势进一步向好。
当然,我们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同时,也会应势适度作出相机调控。比如,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如何更加精准,如何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保持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保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等。
第二,继续大力推进简政减税降费,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本届成立以来开始推动营改增,到去年全面实行,三四年间减税降费2万多亿元。刚才有的负责同志说,确实感受到了税负减轻情况。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费还是太多了,尤其是制度幸福易成本还是偏高。所以我一直说,这方面我们要抢跑啊,要把税费负担和制度幸福易成本降下来,让轻装上阵,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第三,锲而不舍鼓励创业创新,保持新动能快速成长。目前我们所经历的这场新技术革命,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生产。当下社会的需求千变万化,个性化需求五花八门、目不暇接,我们的供给必须要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在这方面确实也下了不少力气,为创业创新者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取向,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再一个变化,就是目前出现了大中小融通发展的趋势。刚才许多的负责同志都讲到了各自的探索。我们要清醒看到,新的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要求的管理模式相应都要随之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我们要抢抓机遇,应对好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刚才有经济学家提到,欧洲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在 “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的转型快于世界其他国家。我们不仅要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更要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