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食品安全
⑴ 求高手...要些中国近年重要时事件
2006年
1,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举行,对“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
2,2006年“两会”召开,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3,胡锦涛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互联网界积极开展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5,房价上涨过快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国务院出台六条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6,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多项第一。
7中央查处陈良宇,充分表明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
8,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9,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扬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10,2006年中国股市大牛市行情完美收官,沪指涨幅接近130%,创16年历史新高。
2007年
1,十 七大隆重召开
国家政治之事必然重大,其关键性不言自明
2,嫦娥奔月
科技兴国必然重大,科技强国是国民与世界的关注焦点
3,黄金周改革
涉及十三亿国民切身利益,关注性更为普遍
4,物权法实施
超级钉子户基本都在物权法出台前被彻底解决,这以后想强迁得慎重,坊间有人说这个是国民私有财产第一次被明确尊重。
5,沪深股市大震荡
是政策市还是资本市,明眼人都知道,不过还是有无数人举身赴市,勇气可嘉
6,中石油回归A股及油价上涨
中石油回归A股一度创造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强到了极点,但一手喊油荒一手出口,中石油利欲熏心之丑恶嘴脸可见一斑,GDP因之大受影响。
7,辽 宁 蚂 蚁王神话破灭
此案仍在持续当中,其影响势必创造国内非法集资案之最,拭目以待。
8,为规避新劳动法华为等企业职工集体被迫辞职
新劳动法怎样保证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权益确实能被新劳动法所保护么?新劳动法怎样来保护劳动者?还是一个拭目以待!
9北京纸馅包子
食品安全的新闻屡见不鲜,食品安全方面的假新闻也屡见不鲜,但这个是一个出头鸟,被打死不冤,而因之在媒体中带来的畏首畏尾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10陕西伪虎门
先后有中科院专家、陕西省高官、数十家媒体、无数网民卷入的全民大讨论、大谩骂,英国泰晤士报、美国科学杂志、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外媒体先后报道,甚至在温总抵达新加坡时联合早报竟然将温总来访与纸老虎并列而报!其影响不可谓不恶劣!此事已经从最早的老虎照片真假之争,演化为政府与国民之间的诚信之争!
2008年
1月10日:雪灾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截止到1月31日18时,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
5月12日:汶川地震
2008 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大地震涉及四川18个市(州)和甘肃、陕西、重庆部分地区,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直接受灾人口达1000多万。截至2008年06月09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42人遇难,374065人受伤,失踪17551人,累计受灾人数 4624.9048万人。此外,受灾地区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均受损毁,损失严重。另,截至7月3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2.49亿元。
8月8日:北京奥运
2008年8月8日至 24日,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此次奥运设置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枚金牌。共有2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 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7次全会上,决定由香港协办2008年奥运马术项目,是奥运历史上第二次由不同地区的奥委会承办。
9月16日:毒奶粉事件
2008年9月初,全国各地医院都发现许多数月大的婴儿患上泌尿结石病症,这些婴儿的共同点是长期食用同一品牌奶粉,后被证实是三鹿牌婴幼儿奶粉。毒奶粉事件就此爆发。此后,陆续发现圣元、蒙牛、伊利、光明等品牌的牛奶三聚氰胺超标。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另有3例婴儿死亡病例。10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22388-2008) 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的检测定量限。
9月16日:央行六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
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9月25日:神七飞天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中国航天员迈向太空的“第一步”,将引领一个时代,开辟一个新世纪。
12月8日:200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08 年12月8-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五、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12月18日:燃油税改革定案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宣布,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国务院同时决定,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⑵ 关于李子柒品牌螺蛳粉吃出刀片一事,她本人是咋回应的
对于有顾客在自己旗下品牌的螺蛳粉吃出刀片这件事,李子柒官方是这样表示的:在事情曝光的第一时间已经检查了所有生产车间,但是并没有发现曝光文中所出现的那种刀片。因此,官方有权利认为这次的事情是有人故意制造假新闻来抹黑,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官方将保留起诉的权利。
造谣需要付出代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遵守法律的底线。目前为止,这件事情已经在网上获取了上千万的关注量,一旦被查出是造谣,那么相关人员都会被追责。市场竞争应该是公平合理的竞争,用这种蓄意抹黑的手段打击其他品牌或者公司,我认为是没有道德的做法。不过现在结果还没有调查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到最终结果的出现。
⑶ 如何理解网络餐饮中违法经营行为加重非法添加治理难度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一)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二)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加密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三)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有关部门要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办法。
(四)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相关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及时立案侦查,对影响重大或者跨省份的案件由公安部挂牌督办。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五)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业和信息化、农业、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各地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
(一)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检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尽快制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明确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得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食品药品监管局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三)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卫生部要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对暂无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企业或行业组织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指定产品标准的申请,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快食品添加剂标准指定。卫生部、质检总局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措施,做好标准指定完成前的生产许可和监管衔接工作。质检总局要及时审查公布获得进口许可的无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名单,拟生产同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可以按相关规定提出制定标准立项建议,在卫生部制定并公布该标准后,按有关规定申请生产许可。
三、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通报卫生部。卫生部应及时组织研究更新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布。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地区和部门。相关地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应当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完善规范信息通报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的具体措施。
(三)强化诚信自律。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2011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四)强化社会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的食品安全案件。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强化科普宣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以及严厉惩处的措施,要宣传至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各地要特别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四、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一)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二)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
(三)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实施岗位责任制,细化、明确各级各类监管岗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切实加强本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科技等部门要组织有关方面加强科技攻关,优先支持食品添加剂标准和非法添加物快检筛查技术的研发。
(四)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监察部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徇私舞弊、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⑷ 短视频为何会为食品安全谣言提供寄生土壤
木耳有风险,食用当慎重?近日,以“黑木耳生长过程竟然全程打农药”为内容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农民打扮在给木耳打农药的男子声称,种植过程要打好几种药,包括除草剂、杀虫剂和激素。但这很快遭到专业“打脸”:中国食用菌协会作出声明,指出众多与常识不符的疑点,并称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具有明显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
时下,视频以其更高信服力和“信息茧房”特征,既厚植谣言寄生土壤,让谣言在小圈子里内销,还让辟谣遭遇“逆火效应”反噬——辟谣说法反被视作谣言,造成辟谣效果大打折扣,更容易引发公众恐慌,也更低成本地重创某些企业或产业。有媒体报道,“蛆橘事件”导致全国柑橘严重滞销,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乳制品。“黑木耳狂打农药”也会误导消费者,进而导致菌农菇农被殃及。
对于这类谣言在短视频还魂,显然有必要加以遏制。有学者提出“三法则”:谣言止于“知”,即满足公众知情权;谣言止于“制”,即完善治理谣言的法律制度;谣言止于“治”,即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
针对那些制造、传播涉食品安全谣言者,当秉持露头即打的原则,该依法处理的绝不姑息;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也要跟上节奏,不只是借助新媒体渠道和短视频形式,还应“向算法等技术要辟谣的触达率”,让辟谣的声音精准覆盖谣言传播管道和抵达人群,让科学话语的“说服力+传播力”对冲谣言的蛊惑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⑸ 辉山牛奶可以喝了吗超标是假新闻吧
可以喝的,国家食物药品监督局老早就辟谣了,在官网发了通报,还公布了2015年的所有检验结果,楼主就放心喝吧。
⑹ 北京电视台纸箱肉包馅新闻真实性
我看没那么容易!我个人觉得新闻是真的!因为新闻太有轰动效应了,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影响!可能是怕制造出更大的社会恐慌,才会被强制把此事压下来,毕竟这可是关系民生问题的大事啊!要不这个事出了之后怎么连北京台的透明度都给撤了啊!(以前每周日晚7点北京7套都有透明度的,而且就是这个节目首先揭露了纸包子的)有生活面对面顶替了,没理由一期节目是假的就把一档节目否定啊!所以我看这个纸包子是真的!毕竟关注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把事情平息还会有更大的恐慌的!为了不引起太大的社会效应才让北京台道歉的,北京台太冤了!
⑺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发展状况是什么
近来,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瘦肉精火腿肠、染色馒头、硫磺生姜等,使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大家禁不住问,食品为何屡屡出现安全隐患?在多部门多年的监管之下,为何问题仍层出不穷?如何才能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让大家真正吃得放心舒心?本报记者就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
1“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
□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还存在着差距
□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给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记者: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怎样?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
张勇: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可以概括为,“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2009年以来,从部署开展“两年整顿”到出台食品安全法,再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明显。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消除了大量风险隐患,遏制住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高发的势头,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还存在着差距。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规标准、风险监测、人才队伍、技术装备以及企业投入、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薄弱环节,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也是我们正在着力改进和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食品生产消费大国,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都较低。食品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数量巨大。种植养殖环节也是小、散问题突出。
仅以生猪养殖为例,美国养猪户数仅有7万,我国则有6700多万;美国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养殖户提供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96.6%,我国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养殖户提供的生猪出栏量仅占全国的31.5%;美国4家大型肉类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超过90%,我国排名在前10位的企业所占份额不到10%。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给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2食品安全事件“燃点”低
□一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另一些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的,如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
□检测出不合格食品的比例虽低,算下来绝对量也不小。即使只有1%的问题,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记者: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情况看,我国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而老百姓却感叹“还有什么敢吃的”?实际的情况与大家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落差?
张勇:首先,食品安全领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新闻媒体、互联网也多有报道和反映。总体来看,这些报道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是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还有的则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如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这样的一些报道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群众看了以后往往都会信以为真、焦虑担忧,也自然会有“还有什么敢吃的”的想法。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人人关心,“燃点”很低。人们看到形形色色、或真或假的各种信息,对食品安全存在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这样讲绝不是掩盖矛盾、粉饰太平。全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共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餐饮单位210万家、农牧渔民2亿多户。食品安全事件虽时有发生,但与如此庞大的食品及生产经营者规模相比,所占比例是很小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如果把一些点上的、个别的问题串起来,说成是整体性、普遍性的问题,是不准确、不客观的。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都对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国民人均期望寿命值越来越高,已超过73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地区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在相当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我国食品保障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如果食品安全状况很差、大范围食源性疾病多发频发,是很难取得这一成就的。
96%的食品合格还不是全部合格,即使只有1%的问题,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检测出不合格食品的比例虽低,算下来绝对量也不小。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决不能有任何松懈。当前,我们在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社会识假辨假、防范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3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大
□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冲击经济和民生;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
□三鹿事件后,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
记者:食品安全事件带来了哪些危害?
张勇: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很多,这里列举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出了问题,其危害严重性不言而喻。
第二是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如三鹿事件后,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59.7万吨。国产奶业元气大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此后,某品牌进口奶粉一年之内三次涨价,每次涨幅在10%至15%,广大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三是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群众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4食品安全事件处于多发期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也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
记者:我们对食品安全不可谓不重视,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多发,其症结究竟何在?
张勇: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去年成立了由三位国务院领导任正、副主任,21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协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堵塞监管漏洞,促进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综合监管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应该说,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正处于加快健全完善的阶段。
下一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是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治理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同时进一步严格督促落实各监管部门和地方的责任,统筹推进监管能力建设,构建全程监管格局,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但也要清醒看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主要原因有:
一是食品产业发展很快,但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严重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食品产业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走了别的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别人在相当长时期内依次遇到、逐步解决的诸多问题,在我们这里则是短时间内聚集并显现出来。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食品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比较普遍,许多企业特别是小作坊等安全投入不足、管理能力薄弱,少数从业人员道德缺失、不讲诚信,这些是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
三是相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安全监管能力未能及时跟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食品消费总量和种类都迅速增长,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风险监测网络、监管队伍和技术装备等建设都亟待加强。
四是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这一问题,在刚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得到了改进。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过去主要是按照后果定罪,现在明确有行为即可定罪,从而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以上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在现阶段较多出现,有其深层次原因,其中有的是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这些问题虽然复杂,但并非没有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系统施策、多措并举逐步加以解决的。100多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也经历了由乱到治,从安全事件频发到基本得到遏制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为我所用,以促使我们的食品安全水平能够更快提高。
5加大监管力度 重视媒体监督
□2010年主动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00多万户次,查处13万起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
□不赞成在事件的性质、危害和影响范围尚未查明核实的情况下,个别人就将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冠以“致癌”、“致命”、“剧毒”等字眼标题加以报道,甚至编造没有事实依据的假新闻
记者: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媒体先发现的,而监管查处好像总是在报道之后?
张勇: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我想说的情况是,2010年全国各级监管部门共主动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00多万户次,还有大量针对小摊贩、小作坊、小餐饮的检查次数无法准确统计,共查处13万起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由媒体先发现的还是极少数。很多案件是在监管部门查处并公布后,有关媒体再跟进报道的,像近期的假薯粉以及去年的问题乳粉等案件都是如此。在查处河南“瘦肉精”事件后,由于人们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量很大,从最大程度防范风险着眼,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面深入检查。这种举一反三、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做法,正是不断加强监管的实际举措。
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是在媒体先发现并报道后,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调查处理。这充分体现了媒体监督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赞成在事件的性质、危害和影响范围尚未查明核实的情况下,个别人就将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冠以“致癌”、“致命”、“剧毒”等字眼标题加以报道,甚至编造没有事实依据的假新闻,造成公众恐慌,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是不应该的。
抽检是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通行做法。由于食品的种类太多、数量巨大、业态十分复杂,针对每种食品全部逐一检测,没有哪个国家能承担得起、能做得到。事实上,抽样检测已被证明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其准确性、有效性、经济性是有保证的,关键是要认真去做、踏实去做、按要求去做。下阶段,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抽检制度和方法,加密重点品种、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抽检频次,建立重点行业驻厂检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当然,也不排除在特定的时期、区域针对某种食品进行全部检测。
6解决非法添加问题是“牛鼻子”
□食品安全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对从事非法添加的人员和企业,依法从严从重予以行政、刑事处罚
记者:从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突出的是什么?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年有哪些重要举措?
张勇: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案件。本来,依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有利于丰富食品种类、改善食品营养、保障食品供应的。但一些不法分子见利忘义,在食品生产经营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大多与此有关。
非法添加具有造成大范围、系统性危害的风险。因此,今年食品安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解决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国务院前不久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通知,强调要严字当头、重典治乱,以坚决的态度、过硬的措施、更大的力度持续深入进行整治,切实解决这一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应该说,解决非法添加问题是下了大决心的,要坚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决遏制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多发的势头。对从事非法添加的人员和企业,将依法从严从重予以行政、刑事处罚。对不及时有效组织查处以及在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履职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除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外,今年还安排对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鲜肉和肉制品、酒类等5个重点品种进行综合治理。这些食品,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量大,一旦出现问题危害和影响也大。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推进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制度,前移监管关口,就能更好地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稳步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7企业诚信、行业自律是基础
□不仅要加强监管检测,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让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
记者:三鹿、双汇等知名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堂而皇之地进入知名连锁超市,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解决这类问题,应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张勇:这些事件进一步敲响了警钟。一方面,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需改进完善。监管链条长、环节多,存在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的问题,检测检验手段不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个别执法人员监管不严甚至徇私枉法,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这些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性。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加工出来的。因此,不仅要加强监管检测,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在这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企业规模小而散、安全投入不足、管理能力薄弱、诚信意识不强等,少数企业甚至故意规避监管、违法犯罪。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落实监管部门责任、提高监测检验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政策和机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严格市场准入,健全诚信道德体系,确保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达标;强化源头治理,促进食品产业优化升级,扶持优质企业,淘汰劣质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基地化生产、场区化养殖,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同时,要切实抓好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大幅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成本。
总之,要从自律、监管、政策、法制、宣教等多方面着手,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
8严惩监管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者
□确实存在个别监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的问题。实事求是讲,害群之马只是极少数
□河南省在“瘦肉精”事件后已刑拘126人,其中公务人员37人
记者:现实中存在着一些能监管不监管的问题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您怎么看?
张勇:现实中确实存在个别监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的问题。此前河南调查“瘦肉精”事件,就发现有监管人员和犯罪分子沆瀣一气、内外勾结,放弃监管、收钱放行。欲正人、先正己,对监管执法队伍中的这些违法违纪者,要严厉惩处。对此,各有关方面认识高度一致。《刑法修正案(八)》中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的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专门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行为的通知。纪检监察部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案件的行政问责工作。河南省在“瘦肉精”事件后已刑拘126人,其中公务人员37人。去年河北、山西等地发生“问题乳粉”系列案件后,纪检监察部门迅速对53名负有责任的公务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实事求是讲,害群之马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是好的,是恪尽职守、奉公执法的。有关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特别是基层监管队伍的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执法能力,同时要适时组织对监管执法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以鼓励先进、弘扬正气,提高监管执法公信力。
9缩短食品安全事件多发期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精简环节、堵塞漏洞、共享资源、形成合力
□正在组织编制“十二五”期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
记者:您刚才说食品安全领域处于事件多发期。我们主要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尽快度过这一时期,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张勇:问题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要千方百计尽量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早日改变食品安全基础薄弱、事件多发的状况。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十分关切,可以说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为此,要加快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关于当前和下一步的重点工作,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根据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要求,以及职能清晰、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快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积极推动地方各级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区域间的协调配合,精简环节,堵塞漏洞,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切实避免发现问题后责任不清、影响查处的现象。
二是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开展诚信自律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快推进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推动食品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产业素质,为食品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监管执法队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按照统一部署,我们正在组织编制“十二五”期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相信这一规划的实施将对监管体系的完善和监管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是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持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使严厉的惩处成为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剑,包括生产经营者、执法者不管谁犯法,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甚至付不起的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五是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食品安全问题事涉敏感,要健全与媒体的联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支持和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众科学消费意识和识假辨假、防范风险能力,使每个消费者同时也是一名监督者。积极鼓励举报,落实对举报人奖励和保护制度。
六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预警网络,主动防范、及早介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努力把危害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及时核查处置有关事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
我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不懈努力,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是可以持续好转并将最终实现根本好转。
⑻ 肯德基是怎样从负面事件有出来的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和“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中国社会现状,肯德基每每遭遇那些子虚乌有谣言攻击向来是置之不理。因为制造那些食品安全隐患的假新闻不过是原材料供应商的同行搞的小伎俩而已。就像一个乞丐对你这么一位身份高贵且人品高尚的人进行攻击,不予理睬是最高明的回击,因为大家都知道是乞丐在胡沁!
⑼ 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事故如何处置
消费者在就餐时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将食品保持原状,并立即与餐馆负责人交版涉。如果所点饭菜尚未权食用,或尚未造成健康问题,可参照《食品安全法》、《消赞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与餐馆协商妥善解决,同时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及时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如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吐泻物、剩余食品等相关证据,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投诉举报,避免因错过最佳的调查时机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
《食品安全法》还规定消费者的民事赔偿可优先得到满足,另外,如购买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虽未受到损害仍可要求获得10倍赔偿;如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害后果的,可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