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重大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

事件关键词 发生时间 情况梗概
有毒大米 2000 2000年开始,惨有有害工业原料石蜡油的有毒大米,先后见于广东、吉林、甘肃、四川等地市场。石蜡油对人体肠胃有刺激作用,服用后会导致上吐下泻,甚至头晕。
冠生园陈陷做月饼 2001-9 2001年9月3日,央视《新闻30分》栏目披露:南京冠生园使用陈陷做月饼。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漏洞,使这一事件陷于争议。冠生园公司公开回应:使用回收月饼,在全国范围是一种普遍现象。
海城学生豆奶中毒 2003-3 3月19日,辽宁海城三千多名小学生同时饮用了一种“高乳营养学生豆奶”,部分学生先后出现了腹痛、恶心头晕等症状,并致人死亡。卫生部及辽宁省的13名专家在连续调查6天后宣布:“中毒病因是豆粉中未彻底灭活的抗营养因子”。
金华火腿农药浸泡 2003-11 2003年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揭露了个别金华火腿生产厂家为生产“反季节火腿”,使用农药敌敌畏浸泡猪腿防止蚊苍和生蛆的内幕。业内人士称:金华市此前的一次调查发现,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火腿的企业有25家之多。
重庆石蜡火锅底料 2004-2 重庆市一些火锅底料生产企业以石蜡加入火锅底料,在高温下裂解后会产生致癌的多环烃类化合物。“林峰”、“刘鑫”、“家厨”、“嘉乐得”、“新世纪”、“志国”等食品厂被央视曝光。重庆市火锅协会常务副会长称,这是继罂粟壳、福尔马林浸泡毛肚、潲水油事件后,重庆火锅面临的又一信誉危机。
阜阳劣质奶粉 2004-4 轰动一时的食品公共事件。劣质婴儿奶粉中蛋白含量不足2%,远远低于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12%的要求,造成患儿头大身子小,身体虚弱,反应迟钝,并伴有大面积皮肤溃烂、内脏发育肿大,十余名患儿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广州假酒中毒 2004-5 2004年5月11日晚,湖南衡阳籍民工饮假酒后死于广州市白云区一医院,由此揭开饮酒导致甲醛中毒致人死命的序幕。后证实的假酒链条是:工业酒精通过不法商人之手转至散装米酒地下生产窝点,后者将工业酒精勾兑成散装米酒在周边市场销售。在食品加工中使用致命的原料,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公众对食品生产体系的总体信任。与此同时,地下或半地下灰色食品作坊、添加剂和原料的无序交易、低端市场的监管乏力,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陈化粮 2004-7 7月16日长沙市查获80吨来自湖北的陈化粮。陈化粮黄曲霉菌超标,而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化学致癌物,可导致肝癌。按照规定,陈化粮属于饲料用粮,只是饲料生产加工或工业酒精加工过程上的中间产品,不是最终产品。对于陈化粮的处理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只能通过拍卖的方式,向有特定资格的饲料加工和工业酒精加工企业定向销售,而不能直接流入市场。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出现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上的陈化粮,价格比一般大米便宜三分之一左右,因主要销往工地而得名“民工粮”。
光明回收奶事件 2005-6 6月5日报道郑州光明山盟乳业回收奶事件,撤柜之后的光明纯牛奶都返厂了。但那些返厂牛奶没有被销毁,都露天放着,很多都被太阳晒坏了,然后这些变质牛奶又重新拿去生产了。”,“划开奶袋,把牛奶倒进大桶,为回奶工序准备奶原料。很多奶袋子上沾着腐烂物和蠕动的蛆,划奶时这些脏东西经常会掉进奶桶,一些乱飞的苍蝇也淹死在牛奶桶里。对于是否可以用返厂牛奶为原料再加工生产,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了解,在国外这是不被允许的。但这种做法已经成了行业的不成文的秘密。这一事件凸显过期食品监管隐患。
PVC保鲜膜可能致癌风波 2005-10 10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以《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鲜膜转道中国》为题报道称,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含有致癌物质,而且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对人体危害较大。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而我国一些超市的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却大量采用PVC保鲜膜,LG、三菱、三荣这3大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它们主要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产品。这次PVC保鲜膜事件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的一个软肋——标准滞后,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
苏丹红 2005-3
2006-11 肯德基烤翅、红心鸭蛋先后分别成为事件中的焦点产品。人们对于食品生产前端化学添加物的警惕,在苏丹红事件中加深为“红色心里恐慌”。食品安全事件在区域性、局部性、食品门类的特定性,转向普遍性、广泛向、涉及食品门类的多样性。
雀巢奶粉碘超标 2005-5 5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后来引发了消费者诉讼。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标准问题的讨论。超标,是否必然对身体产生危害?国家食品标准与人体耐受性的尺度之间,显示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福寿螺 2006-8 北京市先后有131人因生食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被确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这是北京首例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作为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后经调查,带病福寿螺来自广西桂林。
瘦肉精中毒 2006-9 广东5名工人中毒,所吃肉食中瘦肉精超标1000倍;同年,上海二百余人瘦肉精中毒。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有媒体称:“添加瘦肉精是养猪行业多年来的潜规则,而监管部门似乎无力遏制。”
多宝鱼“嗑药” 2006-1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严重消费预警,称近期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渔药残留—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专家指出,长期大量摄食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事发后,国家食监局即派调查组前往山东沿海各地,调查多宝鱼及其他海水养殖水产品的药物使用情况。
三氯氰胺 2008-9 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在随即掀起的行业整肃风暴中,公众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奶源造成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全行业,大企业、知名品牌的问题尤其集中。中国乳业承受了空前的行业危机。
海南毒豇豆 2010-2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所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属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以及中草药植物上。2006年,国务院就明确禁用了一系列高毒农药。“毒豇豆”事件使人们对这一禁令的执行效果生出质疑。如何加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链条的基础环节,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课题。
地沟油风波 2010-3 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但凡有餐饮业的地方就有地沟油回收业务。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脏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研究和报料者称:中国人每年吃掉两三百万吨地沟油。媒体做出这样的标题—“你一定吃过地沟油!”

2. 中国发生过那些食品安全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吃的安全,食的放心是人们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健康的保证。然而,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吃”的问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存在和不断出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是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职责,也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食品安全的现状
1.1全球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疯牛病
疯牛病即牛海绵状脑病,最早于1985年在英国发现,到目前为止,西欧(主要是英国)已出现了18万多个病例,受累国家超过100个。人食用被疯牛病因子污染的食物,可以通过消化道感染新型克雅氏病。发病后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记忆丧失,共济失调,震颤,神经错乱,最终死亡。目前全世界发现病人约100例,有科学家推测处于潜伏期的病人约50万人。
O-157事件
自1996年6月从日本多所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而发现元凶为“O-157”大肠杆菌以来,日本全国至当年8月患者已达9000多人。其中7人死亡,数百人住院治疗。感染上大肠杆菌“O-157”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剧烈的腹痛、高烧和血痢。病情严重者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和脑炎,危及生命。“O-157”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以及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也发生过。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O-157”在美国每年可造成2万人生病,250至500人死亡。
禽流感
目前亚洲流行的H5N1型禽流感最早于1997年在中国香港出现。2003年12月,禽流感迅速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传染给人,人一旦感染禽流感,死亡率非常高,约占患病者的72%。全世界已有123人感染禽流感,63人死亡。禽流感疫情2004年1月在我国广西隆安发生,到2005年,我国先后发生53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2、国内主要食品安全事件
1987年12 月至1988年2 月,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31万市民染上甲肝。
2001 年,江苏、安徽等地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 H7 食物中毒,造成177 人死亡, 中毒人数超过2 万人。
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部分小学生及教师饮用豆奶引发食物中毒,其中涉及2556名小学生(中毒人数达292人),豆奶食物中毒的原因是,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因子未彻底灭活。
2004年4月,新闻媒体披露在安徽省阜阳市,由于被喂食几乎完全没有营养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2008年9月,婴幼儿食用人工添加三聚氰胺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致结石事件被媒体披露,短短一个星期,各地报告临床诊断结石患儿6244例,死亡3例。抽检发现有20%的乳制品企业的个别批次产品含三聚氰胺。
1.3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后果
1.3.1 影响国际贸易 食品安全是国与国进行食品贸易的重要条件,也是引起贸易纠纷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出口食品因食品污染、农药残留、添加剂不符合卫生要求等问题而被查扣。
1.3.2 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食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安全是食品品牌的安身立命之本,是食品企业的生命,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位的永恒主题。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便会立即陷入困境,难以为继。
1.3.3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在任何社会的经济中,食品无疑都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可以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因大量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引发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效益减少、医疗费用增加、国家财政支出上升,最终会导致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2、影响食品安全的公共卫生因素
2.1 食品自身携带 一方面,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的天然成分就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河豚鱼含河豚毒素,毒蘑菇中含有有毒成分,有些贝类含有神经毒,一些青菜中含有大量硝酸盐等。另一方面,由于畜、禽自身存在感染,使其肉制品携带病原体,如感染绦虫病的牛肉、猪肉,带有华枝睾吸虫的鱼,患有疯牛病、炭疽的牛肉,感染禽流感病毒、沙门氏菌的鸡、鸭等。
2.2 食品污染 人们吃进的各种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有可能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一般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三大类。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是食品被有害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污染所致。据估计,世界上90%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是由20~30种微生物污染所致。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杀虫剂、除莠剂及灭鼠药的滥用,含有铅、镉、汞、砷等有害物质的“工业三废”污染,烘烤、熏制、腊制及高温烹调不当等产生的致癌物。食品放射性污染主要是食品吸收或吸附了外来放射性元素,以及核意外泄漏或核试验等。
2.3 人工添加 一方面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添加剂,其种类和数量繁多,存在滥用现象。另一方面一些不法之徒利益熏心,为牟取暴利,恶意掺杂使假。再者,错加、投毒、误食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2.4 非法生产经营 主要是中小城市、乡镇、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的一些无照企业、个体商贩及家庭式作坊,具有规模小、隐蔽性强、分散、流动、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往往未经卫生许可,躲避卫生监管。由于大多生产条件简陋,难以达到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要求,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
3、食品卫生管理
3.1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安全及消费者健康负责。要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查工作。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①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卫生标准,组织实施企业内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②对企业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培训;③对食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管理、检验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2 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和专用于食品的容器、包装材料及其它用具,必须按照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实施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销售。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3.3 生产经营的定型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存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的产品说明书或者商品标志,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
3.4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原料,要向供应方索取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或者检验报告;在采购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辐照食品、新资源食品时,应同时索取卫生部相关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在采购鲜(冻)肉类时,应当索取畜产品检疫证,或者查看胴体上是否加盖有效的验讫印章,采购进口鲜(冻)肉类及其制品时,应索取出入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健全食品采购进仓验收制度,确定专人严格把好进货验收关,在食品购销台帐上详细登记产品名称、供销单位、购销数量、产品批次、保质期限和相关证件,相关证件证明应当保存一年以上备查。对相关证件不符合要求或者证件与产品不相符的产品,不得采购进仓。食品及其原料生产者或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按卫生标准卫生要求规定项目检验合格后出具的食品检验合格或化验单均属有效证件。食品采购索证,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堵塞不合格食品及其原料漏洞,确保货源质量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3.5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商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不得超出许可范围进行生产经营。
3.6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品的基本要求

3. 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哪些

1.双汇瘦肉精

2.染色馒头

3.肉类“变身”事件

4.沈阳查获吨“毒豆芽”

5.回炉面包

6.台湾塑化剂风波

7.“地沟油”事件

8.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9.速冻食品病菌门

10.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11.可口可乐中毒

12.快餐业勾兑事件

4. 求近10年食品安全案例,越多越好!不用太详细,介绍一下事件名称就好。

2011
1、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后,河南多家商场紧急下架双汇食品。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政府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1999年4月,上海两名运动员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检时呈阳性而被禁赛。
199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查处“瘦肉精”等违禁兽药饲料,并出台农牧发[1999]1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瘦肉精”的规定。
2001年11月17日,北京发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陆续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4位中毒患者,在午餐时曾集体进食过猪肝,随即表现出肌肉震颤、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北京市场上的86头生猪的抽检中发现,“瘦肉精”的检出率为25%。
2001年8月30日 ,浙江省桐庐县发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集体中毒事件,现已发现中毒群众180余人。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个区300多人中毒入院。

补充“毒血旺事件”
2011年3月17日,重庆市工商局执法局突击检查了市内几家血旺加工厂,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内,查获2.5吨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血旺。 由于福尔马林被世卫组织定性为让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因此,这种方式制作的血旺也被称为“毒血旺”。
http://ke..com/view/5384851.htm

2010
2、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3、麦乐鸡事件: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4、“紫砂门”事件: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5、地沟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100倍。

2009
6、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7、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8、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9、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

10、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 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2008
11、广元柑橘事件: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12、蒙牛“特仑苏”OMP牛奶事件:特仑苏牛奶在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添加OMP后,蒙牛回应坚称其产品安全,也未主动召回已上市的OMP牛奶产品。前些天,北京华联精品超市、美廉美等连锁超市已主动将蒙牛特仑苏牛奶全部下架。超市表示,消费者购买的2月2日前生产的特仑苏OMP牛奶可凭小票退货。

13、2008年10月19日,卫生部通报了暂停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销售和使用。该药物引起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的4名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14、2008年10月6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暂停销售使用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15、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

16、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在5月22日至28日之间,先后有6名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后死亡。

2007
17、2007年8月14日,总数为7.26吨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香港入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检疫局依法对该批不合格婴儿奶粉作出监督销毁的处理。

18、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

2006
19、多宝鱼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20、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

21、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

22、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宣布停用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症状。因使用该药品,共导致81人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涉及10个省份。

23、2006年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24、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一事件造成该地区蜂蜜价格的大幅跌落。

25、广东潮安果脯事件:2006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宣布,全面禁止广东潮安生产的所有果脯和蜜饯类产品进京销售。这个近年来少有的“封杀令”一下达,立即成为传媒争相关注的焦点话题。

26、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这些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使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27、福寿螺事件: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

28、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9、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30、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005
31、孔雀石绿事件: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2005年12月广东省出口的豆豉鲮鱼罐头中检出孔雀石绿,2006年6月日本在我国出口的养殖鳗鱼中检出孔雀石绿,10月韩国在我国出口的水产品中发现孔雀石绿,11月香港从内地进口的桂花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直到07年4月还有香港、日本检出的报道。

32、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33、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34、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95%啤酒生产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这一说法纷纷表示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

35、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

36、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37、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8、毛蚶事件:2005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发现宁波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较去年同期上升3倍。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仑、勤州、海曙、江东、余姚、奉化、江北等地,并于2月1日,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在江东区和奉化市的海产品销售市场采集的牡蛎和毛蚶样品中检出了甲型副伤寒杆菌。( 1987年12月至1988年3月上海发生因食用不洁毛蚶而引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造成30万上海市民染上肝炎,31人直接死于本病。在卫生防疫部门的跟踪检疫下,确定这是由毛蚶携带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这次上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来自江苏省启东县被污染的带有甲肝病毒的毛蚶。)

2004
39、广州毒酒事件:2004年5月11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1998年春节前夕,震惊全国的山西“朔州毒酒案”导致27人死亡,肇事者是山西文水县农民王青华等人,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了散装白酒,再批发给外地个体户。从1月26日开始,短短几天时间,山西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其中27人死亡。“朔州毒酒案”演绎成“山西毒酒案”。)

40、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41、龙口粉丝事件: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42、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2003
43、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

44、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45、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46、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47、“非典”事件:2003年,非典在我国爆发,病毒可能来源于餐桌上的果子狸。据统计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这些都属于食源性中毒事件。包括1998年上海爆发的毛蚶事件。

48、海城豆奶事件:2003年3月19日,辽宁海城发生豆奶中毒事件,海城市铁西区的8所小学,3000余名学生在同一天饮用了区教委推荐的豆奶后,持续发生了腹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已经证实有3人死亡。

2002
49、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50、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51、过期月饼事件: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1
52、双氧水、福尔马林食物事件:2001年12月22日《重庆晚报》报道:正值当地“放心火锅”参评热潮,江北区黄泥村“兄弟串串”火锅店老板袁某居然拿严禁使用的福尔马林浸泡菜品,更恶劣的是还当白酒给食客饮用。遭此横祸的食客经及时抢救,暂无性命之忧。

53、豆奶中毒事件: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54、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2001年9月3日,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还剩一个月不到,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

55、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0
56、毒瓜子事件: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5. 近五年来国内外发生过哪些食品安全事件

苏丹红鸭蛋事件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苏丹红IV号。14日,北京食品办又检出六种咸鸭蛋含苏丹红,大连等地也陆续发现含苏丹红的“红心”咸鸭蛋。
经调查,这些自称野生鸭下的“红心”鸭蛋,是在鸭饲料中掺了苏丹红,才出现“红心”。
“红心”蛋问题出现在农产品生产源头——鸭子的饲养上。“红心”鸭蛋的出现暴露出农户的经营问题,同时蛋制品缺少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而相关质检部门对“红心”蛋等农副产品质量抽检出现漏洞,生产管理缺位。而《食品卫生法》不能覆盖食品产销全过程,留下诸多的执法空隙。
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开《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蛋安全要求》、《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蛋产地环境要求》国家标准审定会,首部蛋制品国家标准出台。
同时,北京食品办考虑制定蛋制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必须提供有效的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才能上市。
多头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道难题。以前食品安全管理由农业部负责种植、轻工部负责加工、内贸部负责销售。机构改革后,农业部负责种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保健食品审批上,卫生部主要针对餐饮业进行检查,商务部,以及国家质监总局和工商、海关、公安等部门也都涉及食品管理。
2008年,多家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长期摄入会造成婴儿生殖、泌尿系统损害。
2010年,调查指很多餐厅使用地沟油,媒体称内地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高达200万至300万吨。
2010年4月7日,江苏如皋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被发现在生产面粉增白剂时加入了石灰粉,含量竟达30%。卫生部发布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2010年8月26日。江苏苏州抽查爆出问题银鱼,含孔雀石绿和甲醛。
2010年12月16日,沈阳晚报对华润万家超市三经街店出售的散装脐橙涉嫌含有苏丹红进行了报道。
2011年3月15号,内地媒体曝光瘦肉精猪肉。
3月18号,重庆媒体报导,有商家往牛血中添加福尔马林,让血旺的卖相更好,这样的血旺日产达到4000斤。
4月9日,江阴一顾客在城中菜场购买了12条刀鱼,加工时发现其中3条体内掺有不明物,经无锡市公安局物证部门鉴定为水银。注入水银使刀鱼增加重量,还可以让死刀鱼看起来更有光泽。
4月12号,上海多家超市被曝多年来销售染色馒头.随后浙江温州和广东广州也相继发现生产或者销售染色馒头。
4月15号,多地曝出牛肉膏事件,可将猪肉变成价格相对高出很多的牛肉。之后,广东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猪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数量超过了1.6万公斤。
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
4月17日,沈阳连续三天共查获40吨毒豆芽,含有多种禁用添加剂,其中包括致癌物质,及动物专用药。
4月18日,广州连锁面包店「甜心客」被员工爆料面包店回收过期面包,每天回收过期的面包“重新组合”后再卖给消费者。

6. 中国近几年都发生过哪些食品安全事故

1998年春节前,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进行出售,短短几天时间,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患者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其中近30人死亡。后经鉴定,这些勾兑的散装白酒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

2005年
1、苏丹红事件——这次是辣椒酱,下回是咸鸭蛋
2、立顿速溶茶风波——产品无罪引发标准质疑,中国比外国人的命不值钱
3、光明回收奶事件——凸显过期食品监管隐患
4、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呼唤建立问题食品召回制
5、广东潮安果脯遭“封杀”事件——“株连”是难躲避的市场法则
6、雀石绿风波——禁令不能成为一纸空文,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是问题关键
7、PVC保鲜膜可能致癌风波——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
8、哈根达斯无证作坊事件——洋名牌并不等于高质量
9、三鹿“早产奶”风波——行规和常识发生碰撞.(这个牌子早有问题)

2006年
1、可乐含苯: 洋品牌误导青少年 肝脏不好建议少喝.
2、福寿螺致病:餐饮业缺乏监管
3、毒猪油事件:浑浊可能是混杂油
4、美国“毒菠菜”、加拿大“毒胡萝卜汁”:洋品牌进入中国被同化
5、 瘦肉精中毒:买肉要选有瘦有肥“五花肉”。贵是贵,还不放心
6、“苏丹红”咸鸭蛋:触目惊心。群体行为,主要销售市场居然是首都北京。
7、“嗑药”多宝鱼,有毒桂花鱼、问题老虎斑::吓得无人敢问津,广州人吃得多

2007年
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 07/04/12
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汁 07/07/30
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 07/11/01
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 07/11/08
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 07/11/21
台湾婴儿配方奶粉检出致病菌 07/11/27
香港的Godiva朱古力遭停售 07/12/03
乐事薯片等23种进口食品抽查不合格 07/12/10
南昌:统一方便面吃出烟头? 07/12/12
浙江义乌:多美滋奶粉中出现小蛆 08/01/07

7. 从2005年到2012年之间,我过发生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及时间

给你说说2012年的吧

1、满记甜品细菌超标事件
1月1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示了14种不合格食品黑名单。其中,香港知名连锁甜品品牌“满记甜品”的一款芒果布丁,菌落总数实测值是标准值的13倍,大肠菌群数值也超标3倍多。消息发出后,在市场中引起轩然大波。1月12日,满记甜品官方微博回应中表示:向广大关心和关注我们的消费者深表歉意。为了对消费者负责,我司已通知门店停售该产品。
2、思念汤圆创可贴事件
2月5日,有山东济南网友“李小鸦”在微博爆料,称自己于当晚吃思念牌黑芝麻大汤圆时,竟吃到创可贴。该微博立刻引起网友热议,微博转发量突破15000条。之后,生产该汤圆的厂家郑州思念食品公司在微博上公开致歉,并称将调查此事。山东省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表示,已派相
关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调查此事。
时隔一周之后,“李小鸦”在其微博上表示,思念公司的员工给其父亲送来了10包汤圆作为赔偿,而其原本承诺公布的“调查过程和结果”却石沉大海。
3、红牛添加剂事件
2月9日,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红牛饮料存在标注成分与国家批文严重不符、执行标准和产品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消息顿时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而素来以功能饮料著称的“红牛”成了众矢之的。“红牛”陷入了“添加剂门”。
几天后,2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报,称红牛饮料是1997年申报批准的保健食品,“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
4、三全馒头保质期内发霉事件
2月10日,张家界网友爆料在超市花了5块8买了一袋“三全奶香馒头”,生产日期是2011年12月5日,保质期是12个月,外包装虽然很严实,看不到里面的馒头。拆开后发现整盒12只馒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霉。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李亚平整理
5、央视记者微博爆料:不要吃老酸奶和果冻
一财网4月9日消息,央视记者微博今日爆料:不要吃老酸奶和果冻。央视主持人赵普 称:“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内幕很可怕”。而朱朱文强微博称:“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问为啥,他比喻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这哥们说,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媒体人微博网名”落魄书生周筱赟“对此称:”不用这么神秘兮兮啦。所谓老酸奶,就是更加浓稠,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果冻更是如此。这本该是常识。“

6、吉林修正等9知名药厂使用铬超标"毒胶囊"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作原料,用生石灰、工业强酸强碱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记者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7、饮料酒类被曝能用香精色素勾制
中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您刚才听到的这段对话,并不是什么笑话段子,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北京晚报》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询问某淘宝网卖家,结果发现,他的网店几乎什么香精都卖。
这些食用香精中,就包括最近频频被媒体曝光的豆浆香精。而据记者调查发现,“被勾兑”的不仅仅是豆浆,基本上所有饮料,都可以用食用香精配合食用色素等勾兑而成,各种白酒、红酒、葡萄酒,也能用香精调制而成。还有玉米香精,不但可以让冷冻的玉米棒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还能让玉米的保质期变长。

8、全国严查问题蜜饯 来伊份下架
月24日晚,央视“315”栏目曝光了多家蜜饯生产企业存在制作过程严重违规、部分产品添加剂超标的情况,知名品牌“来伊份”的部分蜜饯产品供应商杭州灵鑫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生产企业被曝光。

9、立顿红茶被曝农药超标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最新调查显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都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

10、江西“人造猪耳朵”疑用明胶和塑料制成
5月5日,江西赣州针对媒体报道的“人造猪耳朵”一事回应,称目前已将收缴的非法加工的卤猪耳朵送检,结果将及时公布。工商人员初步认定,这种人造猪耳朵使用明胶和塑料制成的可能性较大。人造猪耳朵很容易剥开。

11、山东曝菜贩喷甲醛溶液保鲜白菜
近日,山东有媒体曝光,有菜农使用甲醛溶液喷洒大白菜保鲜。知情人士称,使用保鲜剂是业内“潜规则”。
记者暗访时,有菜贩称,白菜水分多,外面气温又高,两三天就烂掉了,更何况不少白菜还要销往外地,需要经过长途运输,所以不少人喷洒甲醛进行保鲜。记者在市场上买了一些白菜送到检测机构,有两份白菜样本显示含有甲醛。有市民怀疑山药也使用了甲醛。据了解,山药在春天很难保存,但目前市场上仍有销售,专家也猜测这样的山药使用了含有甲醛的保鲜剂。
当地菜商表示,使用保鲜剂几乎是业内的一个潜规则,有的保鲜剂是生物提炼的,还有的是化学的,甚至有人自己配制甲醛溶液喷洒保鲜。

12、沈阳查处最大黑豆腐坊 搜出4600斤毒添加剂
干豆腐、豆腐皮、素鸡,里面都掺了工业卤水等有毒有害添加剂!昨日记者获悉,沈阳市一家有毒豆制品厂被警方一举端掉。

13、西南最大油脂企业涉嫌用工业用油加工食用油
在昆明市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查获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违法加工食用油脂,现已责令该公司对3个问题产品立即实施召回。
拥有 “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称号,甚至还承担着云南省食用植物油的中央储备任务……就是这样一家拥有多项殊荣,且号称西南最大的油脂企业如今却深陷 “质量门”。

14、佛山调味公司用致癌工业盐水生产万箱酱油
工业盐水代替食用盐生产万箱酱油,广佛联动捣毁假造名牌洗发水。昨日,广东省“三打”办第二督导组到佛山市开展督导。记者获悉,某大型调味品公司为节约成本,竟购置760吨工业盐水制造上万箱酱油。同时,今年2月以来,广佛两地已经联手破获多宗制假售假大案,包括一举摧毁假冒品牌洗发水窝点,打掉上下游整条生产链的13个窝点。

15、双汇菌落总数超标 Q趣儿孜然风味香肠不合格
去年“3-15”爆出“双汇瘦肉精”事件,全国轰动;时隔一年多后,“双汇”Q趣儿孜然风味香肠被检出不合格,菌落总数超标。广州市内各大超市,没有发现同一批次的问题产品。在好又多超市天利店冷藏食品区,记者看见双汇Q趣儿孜然风味香肠正在热销,每条2元。从沃尔玛了解到,广州沃尔玛卖场(包括好又多、山姆会员店等)有同一类型商品出售,但生产批次分别为4月和5月。问题双汇香肠是否仍在广东市场上流通,并未召回?

16、喜之郎果肉含防腐剂?官方称报道与事实不符

喜之郎果冻中的果肉,由喜之郎从别的罐头厂进货,经过再处理后再添加到果冻中,果肉由专门的果肉工人添加。老员工一再告诫新员工,刚开罐的罐头是不能吃的,因为罐头里含有防腐剂,吃了对人体有害。罐头中含有何种防腐剂,老员工没有说,只是告诉我们这种防腐剂对身体有害,需要对罐头里带防腐剂的果肉进行消毒然后开水冲淋。

17、亚硝酸盐含量超标200倍 五龄童吃鸭脖中毒
番禺警方循线捣毁黑作坊,检测发现亚硝酸盐含量超标200倍。

18、福建古田查获35吨致癌金针菇 老板称自家不敢吃
35吨用工业柠檬酸泡制的可致癌金针菇,近日在宁德市古田县的一个黑窝点里被工商执法人员查获,这些金针菇正准备销往福州的一些食品加工厂和罐头厂。

8.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历史上出现过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有:

1、大头娃娃事件:

2003年5月起,安徽阜阳地区相继出现婴幼儿因饮用劣质奶粉而腹泻,重度营养不良的情况。2003年5月以来,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共171例,死亡13例。

2、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

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地沟油:

2011年3月,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灯塔村1组,一个叫马厂的废弃的养猪场里,几个陌生男子频繁出入,搬来锅炉、砌起灶台,每天烧煮从村外拉回的潲水。

4月20日,走马镇派出所民警获悉后,在养猪场内将老曹等6人抓获。由此查获西南地区最大规模地沟油案件。

4、瘦肉精:

2009年广州发生首例瘦肉精中毒事件,70余人住院治疗,检测出63头问题生猪,所有病人中无危重和死亡病例。2009年4月,广州接连查获来自湖南、河南等地的瘦肉精猪40多批次。

5、三鹿奶粉: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

9. 细数下近几年来国内发生关于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6、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7、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8、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 9、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 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10、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11、2008年10月19日,卫生部通报了暂停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销售和使用。该药物引起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的 4名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12、2008年10月6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暂停销售使用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13、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 14、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在5月22日至28日之间,先后有6名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后死亡。 15、2007年8月14日,总数为7.26吨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香港入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检疫局依法对该批不合格婴儿奶粉作出监督销毁的处理。 16、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 17、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18、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 19、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 20、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宣布停用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症状。因使用该药品,共导致81人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涉及10个省份。 21、2006年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22、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一事件造成该地区蜂蜜价格的大幅跌落。 23、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这些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使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24、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 25、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6、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27、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8、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29、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30、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95%啤酒生产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这一说法纷纷表示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 31、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 32、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33、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4、2004年5月11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 35、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36、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37、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38、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 39、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40、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41、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42、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43、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44、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45、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46、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47、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