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规模
『壹』 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2010 年至 2014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由 7,936亿美元增长到 9,761 亿美元,到 2019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2,249亿美元,相比于 2014 年增长约 25.50%。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全国卫生总费用已由 2007 年的 11,573.97 亿元、2010 年的19,980.39 亿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35,312.40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18%。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均寿命增加与医疗改革相关措施的出台,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过去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31%,进入“十二五”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4 年达 25,798 亿元,同比增长 15.70%。
目前,我国大概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但是TOP100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其余的不足40%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明显,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后集中度会愈发明显。http://www.avicui.com/news-85183.html
从企业集团来看,我国医院市场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依次为辉瑞、扬子江、阿斯利康、山东齐鲁、四环医药、上海复星、赛诺菲、江苏恒瑞、科伦、正大天晴、拜耳、上药、诺华、罗氏、远大、默沙东、中国医药总公司、石药、步长制药以及诺和诺德。TOP20里本土企业已然占据半壁江山。
从药物品种来看,在我国医院市场排名前20位的畅销产品中,外资的产品可以说屈指可数,只有4种,其他的16种均是国内的品种。但是4种外资企业药品在2016年同比年增长率均有所提升,而本土企业产品增长率则多数呈现下滑趋势,本土企业在药品市场销售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IMS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一个预测,预测从2016到2020年五年之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预测根据是2018、2019年将有很多新产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因为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于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有新的挑战和格局的变化。
2017年下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大趋势
1.新版医保目录在下半年将正式实施,部分处方药主流企业销售将严重下滑。
新版医保目录在年初的万众瞩目中落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将在下半年正式实施。新版医保目录的实施将决定一部分处方药企业的生死:产品在新医保目录里,尚有生存的余地,医药企业可借此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在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持和服务支持上狠下功夫;但是如果产品不在新医保目录里的药企,销售下滑将更严重,这些企业要么把销售阵地转移到竞争激烈的院外渠道销售和OTC渠道销售、第三终端渠道销售,要么企业面临被淘汰或被收购的境况。
今年的国家医保目录与前几版的国家医保目录有很大的差异:其中部分医药企业的“大品种”使用范围的限制扩大了,在医疗机构身份、病种和使用人群上有很多的限制;另外就是产品即使进入了医保目录,在有些省份也没有对应的医保支付政策的落实。这些限制部分主流处方药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将因此下滑较为严重。
2.各省医保目录大增补开始,有优质品种资源的中小型药企将有望弯道超车。
众所周知,产品优势是药企竞争之根本。一个好的主力产品往往决定一个医药企业的命运。很多药企都是靠一两个拳头产品一鸣惊人的。随着各省医保目录的大增补,具有明星产品或黄金单品的特别是有优质中成药的中小型药企可能迎来春天。
部分中小药企由于其产品的优势和独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会脱颖而出,成为医保目录增补后的黄金产品。这些入选了医保目录的中小药企会迎来很大的发展机会,在众多的市场竞品中一骑绝尘,这就是优势品种的魅力所在。这些中小药企在“春天里”会一路高歌,有望在“赛车场”上弯道超车。
3.中药饮片企业遭遇血雨腥风,规模1亿以下的企业面临被出局。
中药饮片企业,尤其是部分规模较小的中药饮片企业,由于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频出现,成了飞检的重灾区,导致在上半年的经营已经陷入困境,还有部分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从上半年飞检的情况来看,被收回GMP证书的40多家企业中,中药饮片企业就占了近一半。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中药饮片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药饮片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难度会不断加大。对于规模在1亿以上、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来说,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是能够渡过难关的;但对于规模在1亿以下的中小型中药饮片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是心头抹不去的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1922亿元,在医药工业中的占比最低,只有6.5%,但保持较高的13.5%的增速,高于医药经济整体增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因为国家政策的利好,中药饮片市场容量将高达近4000亿。
中药饮片作为 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亟待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规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药饮片市场会一枝独秀,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4.药店+诊所模式日益成熟,并广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处方药企大量转入药店连锁销售渠道,药店里销售的处方药会越来越多。在整个医药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具备药店+诊所经营资质的零售门店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分级诊疗快速落地,等级医院医疗技术费用不断提高,使得一部分原有医院患者有病到医院的习惯正在改变,就近到社区门诊或具备诊所资质的药店看病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诊所、药诊店看病后凭借诊所、药诊店专业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取药,既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又节省了到医院看病挂号费用和排队的时间。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或药店”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药店+诊所模式的日益成熟,诊所医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药店+诊所模式正在大面积推广,相信这种模式在我国会有较大的作为,中国版的“梅奥诊所”将有望出现。
5.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快速拓展新的销售模型,处方药、OTC、第三终端、KA、院外、大健康事业部“六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将开始出现。
之前药企的销售模型相对比较单一,要么是处方销售、要么是OTC销售、要么是第三终端销售。但随着医药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只凭借几种销售模型已经很难再“玩转”中国的医药市场。
部分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和有眼光的医药企业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大力拓展之前未曾尝试的销售模型,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新的销售模型”。“新的销售模型”包括第三终端、KA、院外销售、大健康等,在每个销售模型中都有成功的典范。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需要认真研究成功案例,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定会在目前严峻的 医药市场独辟蹊径,有一番新的作为。比如国内某知名医药 企业,在原先的控销领域做到了全国的前3甲,其公司老板高瞻远瞩,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率先成立了大健康事业部。短短的几年内,其大健康事业部的销量和规模已经远超原有第三终端控销模式的规模,成为企业的又一核心利润增长点。
6.连锁药店上市热潮涌现,大中型连锁药店竞相上市带来连锁药店新一轮的跑马圈地。
已经上市的连锁药店如老百姓、益丰和一心堂等在省外的开店和并购依然在加速。从最新的变化来看,它们在并购方面都有所减缓,逐步转为以自建门店为主。究其原因,收购固然相对于自建门店较快,但收购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也很多。相对而言,自建门店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问题会少些。
广东的区域龙头大森林连锁、山东的区域龙头漱玉平民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其他一些知名医药连锁如众友康连锁、燕喜堂连锁也正在厉兵秣马谋划上市并加快开店和并购的速度,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能在主板上市。中原某知名医药连锁今年的新开店目标是1000家,平均每天3家的速度在高速扩张。其目标是用3-5年走向资本市场,实行新的跨越式增长。
7.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对象不再是高大上的医药企业,而是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医药企业。
优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速度依然在加快,但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外表高大上的、待被收购医药企业往往表面光鲜,不良资产率较高,被兼并后也会问题重重。而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在有意被收购时会被优势大中型企业所青睐。产品的品牌度和知名度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要经历过漫长的历程。产品经过了长期的使用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力,品牌力就是竞争力,具有了完备的竞争力就具备了很强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中企业把目光瞄向这些企业是非常有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
8.行业政策的多变导致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目标变得迷茫,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
行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人员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这是一个以考核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药企高管是药企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到来或离去,对药企短期战略或长期战略的形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时候会是致命性的。新的高管入职又会带来新的战略和新的文化进来,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目前行业大环境不好的今天,对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保持相对稳定的高管团队是很多迷茫中的医药企业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高管对一个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刚熟悉情况又离开企业的危害尤其巨大。只有高层稳定了,战略才能稳定,企业发展才能够具有可持续性,企业才能致力于长期发展。纵观历史,世界500强中凡是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其核心高管都是具备非常人格魅力并长期服务于该公司并与公司一起发展的人。
9.医药企业基层医疗事业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与服务上来。
国家在大力倡导基层医疗,大病、疑难杂症到 医院,小病到基层医疗机构、 药店。并在基层医疗建设和新农合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作为专为基层医疗服务的广大医药企业,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卖产品,而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和服务上来。
以前这些医药企业通过认真研究消费者和产品,在基层医疗市场确实分得了一杯羹。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他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其次,国家大面积叫停输液,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新的可替代输液的技能和方法去实现医德、盈利双丰收。最后,他们对医药企业人员素质和销售管理服务等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这些新的需求,作为药企基层医疗事业部,必须顺势而为,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更好地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服务。
10.第三终端绿色疗法越来越火热,品牌企业开始脱颖而出。
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在国家基层医疗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规模禁止输液的同时,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已经找到了可以完全取代输液的绿色疗法。
『贰』 医药市场规模=人口数*发病率*购买力吗
一般而言都是使用这一方法进行估算的。另:我觉得大部分机构在估算的时候,如果有同类/相似药物的话,不会使用购买力这种模棱两可的数据,而会直接使用同类/相似药物价格作为估算参照。
『叁』 目前医药行业的市场分析如何
一、2014年医药并购新形势
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并购案例超过20个,2014年这种态势继续发酵,双龙股份、康恩贝、南京医药等纷纷停牌拟并购收购。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对2013年医药并购进入深入挖掘,总结了三大特点: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
不难发现,2013年之前的资产整合基本上是国资企业进行主导,由华润医药、中国医药集团等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大型集团公司领衔,广药集团、上药集团、哈药集团、南京医药等地方国资委控股的集团公司参与。而2013年来,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入,例如新华医疗、仁和药业等。
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
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从2013年挂牌的股权交易情况看,进行战略性“减法”,突出优势资源亦成为一种整合趋势。
二、医药并购的利与弊
并购加速对于医药行业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并购不仅能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避免重复生产与开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还能增强跨国市场经营网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并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属于重复建设型的医药公司会被整合,市场集中度会大大提高,现在的分散局面会得到改观,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大多药企特别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新药研发能力较弱,新药数量少,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为并购市场中的猎物。再者,中小医药企业中,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拓展市场、参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国内药企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人才团队是很多药企并购的目的之一。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兼并重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龙头优势企业来说是跨越发展良机;但另一方面,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目前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成本高昂,未来是否能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肆』 国内医药物流市场规模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除了政策利好推动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发展之外,下游医药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对医药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也使促使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票制"影响下,医药流通企业作为上游供应商的经销/代理商,将采购的商品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这类调拨模式难以为继,使得行业销售增速进一步下滑。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7年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预测2018年,全国药品销售增速继续回落,但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初步预算2018年全国药品销售总额将达21524亿元,同比增长7.5%。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伍』 生物医药行业规模 是用什么估算的
广州市生物医药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创办于 1964 年,是颇具规模和影响的全日制公办国家重点职业学校,隶属广州市教育局管理,主要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医药行业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教学与实验实训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设施完善。
学校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学生入学后同时注册该院成人大专高等学历教育。实现学生达到“双证”教育。
学校注重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建有广州地区医药行业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中药制剂专业职业技能考核点。学生毕业时既可取得教育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又能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严谨的校风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使毕业生受到各地区卫生部门,医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各企业的欢迎。 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医药行业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在省、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医药产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校目标是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医药类人才。
欢迎广大考生报读我校“双证”教育,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成人大专毕业证书及高级技能职业证书
『陆』 医药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
医药市场很大。销售模式分OTC、临床、商销、进口。产品分化学药和中成药,再往下分更细。专还可以按疾病分,心属脑血管等等。所以,你得知道是什么产品,再确定结构。国内医药行业的数据都不真实,建议你尽量不要拿数据说话,尽量从政策面分析。
『柒』 深圳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整个中国药品市场总规模达12802亿,较2013年增长13.3%,2009年至201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9%。
在成本提高和售价降低的双面夹击下,制药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寻求发展,只有两个出路,一是持续进行技术改进,降低成本;二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和医改政策的继续发展,医药市场也呈现了回暖的态势,这就为我们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2015年医药行业政策密集落地,医保控费力度趋严、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医师多点执业铺开、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精准医疗计划等陆续出台,引导行业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医药行业刮起深化改革的阵风。
鉴于入不敷出的端倪已现,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医保开始探索市场运行机制,部分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已委托商保公司市场化运作。2015年,上海率先尝试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确认以“病种”划定补助金额;2016年1月起,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徽25个县市将正式启动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补偿、结算等服务。正在探索的大病医保市场化有太仓、湛江、襄阳三大模式,其操作思路如出一辙,地方医保用部分资金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健康险,地方医保报销一部分,剩下部分由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市场化的运作思路将使得控费力度愈来愈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