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工作怎么样

前几天做完了一个新产品上市的市场调研。此刻,心中有点感慨,不发不快!对于此次调研工作A企业总部很重视,任务布置也很早,市场部、区域业务人员、合作的策划公司全部召集开了专项会议,但从执行过程到调研结果看,离预期调研目标和实际意义均有较大距离。用区域人员的话来说:开头轰动、过程含糊、结果没有。虽然有些过激,但可以看出来企业的市调变成了不得不为的任务:可以理解为形式;也可以理解为过场。 按常理看,前期准备时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产品的特点、目标人群、渠道、终端、市场特点、媒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二手资料收集,包括问卷的设计,调研流程、相关人员、调查样本、地点等确定。但调研结果还是和笔者走访市场感觉不太吻合。这就有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定性”的综合判断对了,还是“定量”调研的结果更准确? 首先,我不是怀疑调研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但总隐约觉得这个报告的数据应该和市场真实的状况(定性走访)有较大的差异。这里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客观造成的,(主观原因都在前期的“定量”问题设定上)一是不了解市场竞争的格局,二是主要消费者分布不清晰,完全照搬一般调研模式造成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完全意义上的“定量”调研,在很多产品身上并非完全适用以及不适合将其作为决策依据;其次,我并不排斥“定量”的研究,要不,很多市场调研公司要“告”我了。 笔者还记得被传为经典的一个市场调研故事。话说在美国有一间鞋子制造厂,工厂老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调查市场。那名市场经理经过严格的定量分析,发现居然没有人穿鞋子,也没有穿鞋子的习惯,这个数据说明没有任何市场。回到旅馆,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当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当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兴奋万分,一回到旅馆,马上电告老板: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快寄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启示: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我们要怎么看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问题,不是定量不好,也不是定性分析不好,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使用调研的结果。其次,你对市场的综合判断和感觉是怎样的?“定性”可以为消费者的“定量”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来源,否则,有可能找不到目标消费者,或者找到的也不是吻合目标群体的消费者。有人会说,又拍脑袋了吧,其实,后面去孤岛上调查鞋子市场的业务人员没有做定量分析,相反,前面那位分析了很多、很久,但后面那位成功开发了市场,为什么?对调研的综合判断和分析尤为关键。也就是说“定量”是要建立在有市场“感觉”基础上的。 那么,如果区域市场的业务人员,能像宗庆后般熟悉自己的市场,即使不做定量的市场分析,也能把市场情况和渠道、终端状况摸透。每个新品上市,针对每个区域市场进行调研是不现实的,但区域市场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比如:品牌影响力、渠道结构、消费者来源、竞争品牌状况、资源投入情况并不完全一样。靠什么?靠积累;也靠敏锐和把控。 新品上市,区域销售人员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对企业的业务人员来说,我们很难在新品上市时对包装、出厂价、味道进行调整,能够最大限度的调整的是产品的市场运作架构、渠道结构、渠道(终端)、消费者宣传等方面。所以定性研究对区域业务员很关键,不要陷入定性研究就不科学,数学模型更科学的误区,很多情况下,在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和渠道并非很市场化或很成熟的情况下,运用定量的数据模型并不能反应真实的市场现状。再则,消费者和渠道商心理是很难通过量化模式来得出正确结论的。 接下来,我们能做什么? 第一、了解经销商代理意愿 中国“地大物博”,消费品终端太多、太散,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达到完全覆盖。千万不要跟我说: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我们最终就是抓住忠诚消费者,诸如此类的陈词滥调,如果你做过市场,就会明白,一个合适的代理商对你有多重要。我不想再在赘述这个问题。 你应当先去批发市场或同类产品的经销商处看看,当然,可以“谎”称你是某竞品的业务人员(该经销商没有做竞品的这个牌子产品)先了解一下虚实,看看这个经销商的兴趣、实力、思路怎样?如果该经销商有兴趣和意愿,接着再亮明身份,并表示一下歉意(一般来说他会理解的)。接下来就好谈了,你要将公司主要政策和要求跟他谈明白,如果意愿很高,接下来可以谈细节。 要探明经销商对这个市场的看法和思路(要谈透彻),一般他会了解大致的同类品牌的做法、销量等,然后你再总体走一遍主要批发商,基本情况就应该了然于胸。 说点题外话。有很多人习惯性非常讨厌做代理商(二批商)激励活动,认为这对市场很有害,说是公司库存转移,但实际情况远不是理论那么简单。在淡季和旺季的适当时候进行渠道促销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压库、激励等原因;还是打压竞争对手都有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经销商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无论从资金筹措和产品分销来看),很多时候,没有任何动作才是最大的危机。当然,这都是有策略,针对性进行激励,盲目促销当然贻害无穷。 第二、分类走访终端 终端的走访不是过去终端看看,也不在乎你走了几十家,更关键的是走访的质量如何?一般采用“闲时”走访,如酒类产品的终端――餐馆,一般上午午饭前,下午的晚餐前,最好是晚餐前(很多小老板早上没有起床),这样,终端老板会有时间招呼你。 问他对主要竞争品牌的看法,运作方法,通过终端老板反应顾客对竞争品牌的看法;再仔细看看陈列、空箱、礼品、赠品、促销情况、海报张贴、生动化、签订的协议、以及主要品牌大致销售情况等等。去终端一定不要只问一句话:老板,这个好卖吗?老板,哪个好卖吗?他会很烦你的,老板会想:好不好卖关你什么事呢?! 再有就是你的产品突破口在哪?一般而言,快消费是对终端进行突破;消费者在哪些终端比较集中,接触点好找?然后进行分类,餐馆、酒楼、夜市、超市等分别进行走访。 分析这些终端对产品上市的总体影响程度,哪些行业集中,便于上市突破;哪些是第二步才能进入的终端。有人喜欢说:消费者怎么怎么重要,开口必是消费者。但新品上市马上进行消费者活动效果不会太好。 原因是什么? 一个新产品,除了以前的那种大量广告拉动、炒作的除外,很难通过单纯的广告营销起到绝对制胜的作用了。也就是说,那个广告制胜的时代基本已经远去,而消费者消费一个产品并不是看到就会买,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获得关注――知道;然后是感受――兴趣,再产生需求――欲望,最后才是行动――购买。从这个心理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新品上市先要让消费者关注,等产生了较强的欲望,再进行促销,效果就会很好。所以,上市立即促销的效果是不好的。 看看现在超市里刚上市就打折的产品会卖好吗?你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会买吗?大多是不会的,因为你都不知道这个产品值多少钱,打折对你而言,没有价值感可言(体会不到降价带来的实惠)。终端激励并不仅仅是“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那么简单,因为它是产品上市顺利进行的非常重要一环,缺少了这一环,产品在承上(代理商)和启下(连接消费者)都会出问题。“这一环”是让消费者产生欲望进而推动购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策略的消费者调查 如果你在街上拦截一个消费者问他:这个产品好不好?一般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要么人家不理你,要么应付你;如果你召集一些消费者来座谈,消费者大多会给你面子,说:还不错。所以,作为区域业务人员,你要“扮”成消费者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没有戒备,在轻松的氛围中说出真实想法,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的结果。 你可以去消费场所看看他们在消费什么?在不同场所消费品牌或产品是否一致。这样你可以知道在产品上市之后,经过了渠道、终端之后,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消费者的拉动活动,以拉动目标消费者的持续消费。 最后,还得引用宗庆后先生多年前说的一句话:对于市场,我是跟着感觉走。对于这句话,很多人大肆批判;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太多深意,你去了解一下,难道宗庆后真的是坐在家里“跟着感觉走”,做出来那么大的市场?绝对不是,他每年出差200多天,把根深深扎在了市场,无论是媒体、渠道、终端、消费者,都在他的“感觉中”,这才是真正的市场调研,市场调查,比起所谓的“突击型”定量、定性研究,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从这个层面上看,我非常支持宗庆后拿回“娃哈哈”品牌,因为笔者觉得“哇哈哈”在宗庆后的领导下更能长盛不衰,尽管笔者觉得宗在“合资问题”上是存在过错的。 好了,现在知道“市场调研”是什么、怎么进行“市场调研”了吧?特别是业务人员怎么对区域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其实就是你对这个市场的“感觉”,你能把握、控制、甚至领导这个市场的那种真切的“感觉”。 销售需要悟性,对你负责的区域市场的“调研”呢?我想道理也是一样的。

② 市场调研怎么做

一、市场调研在营销过程中的作用 营销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价格,使用恰当的促销方式把恰当的商品或服务卖给恰当的人。市场调研就是为市场营销提供依据,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场,搞清楚战略失败的原因或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性或者为现有理论提供进一步的证明或某一概念在目标人群中的接受程度。 随着人们对市场精细化运做的进一步加强及竞争的加剧,市场调研在营销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二、有的放矢——确定市场调研的目的 市场调研根据营销目标的不同,调研的目的也会不同,调研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要把你想了解的问题传递给被调查者,并且能够让被调查者乐于接受,最终得到有效和有用并且真实的调研结果。 以F医药公司新产品上市前的一次综合调研为例,来说明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现实市场目标顾客对产品的看法,就要把问题详细分类,比如包装、价格、服务以及最重要的就是顾客建议等。你的调研目的是什么?真实的目的是为产品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为产品的营销在市场上的表现提供可能性方案,这种调研,称之为应用性市场调研。 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它的上市前的市场调研我称之为基础性调研。要了解市场,要了解目标人群,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目标人群对自己产品有何反应。比如OTC营销企业,大部分在产品上市前,首先对产品提炼出一个概念,或称之为理论或称之为机理。也许在机理提出前进行了市场调查,但经过提炼和总结后,依然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要进一步确定所提炼出的机理或概念能否为目标人群所接受,为营销传播寻找机会点,增强传播的便捷性。 因此,只有目标明确的调研才能得到有用的决策信息,有的放矢,才能更准确的锁定目标人群,营销决策才能够减少偏差。 三、调研计划——指导调研的保障 在确定了调研的目的后,就要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调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在调研执行过程中有条不紊,避免出现差错而很有必要的工作。在调研计划中就确定了调研方法,调研区域,人群,以及需准备的工作和达成共识的内容。 F医药公司新产品的市场调研计划: H胶囊市场调研计划 调研地点:太原市、长治市、柳州市 调研方法:问卷调研、访谈调研 调研实施时间:2004年4月9日 调研目的:1、了解乙肝患者的治疗心态、用药习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H胶囊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乙肝患者的认可程度如何?有那些地方需要调整?怎么调整? 3、H胶囊现行的营销方式及患者的接受程度,即我们提供的专家远程治疗方案,整合治疗方案,会议营销为主的模式患者的接受程度。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调研对象:电话通知到场的准患者 调研实施计划: 一、调研所需物品、场地、人员的分工及费用 1、所需物品 高档口杯××个,一次性杯子××个,圆珠笔××支,笔记本××本,工作证××个。以上物品由行政部办理,4月8日中午前完成。负责部门:行政部。 调查问卷600份,4月8日中午前完成。负责部门:企划部。 2、场地 医院会议室一个,租金××元左右/天,由行政部4月7日中午前落实。 3、费用 礼品、会议室租金及其它费用共计××元。(明细:礼品:高档口杯××个,单价××元,计××元,调研辅助用品:一次性杯子××个,圆珠笔××支,笔记本××本,工作证××个,计××元。其它费用,计××元。) 4、人员 责任人:×× 配合支持:××、××、×× 二、调研现场管理 1、统一口径 2、标准着装 3、接待一人(女),维持现场一人,访谈两人。 三、时间 4月6日,获取名单,各市场部支持。 4月7——8日,通知患者。负责人:××、×× 4月9——10日,实施调研 4月11日——15日,汇总调研结果、撰写调研报告。 四、组织单位:××医药研究所 四、调研问卷——调研的主要工具 问卷几乎是所有调研过程中信息搜集的主要方法。问卷是为了达到调研目的,以及为了收集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综合体,问卷提供了标准化和统一化的信息收集程序。 每一个被访者都看到或听到相同的文字和问题,每一个调研员问相同的问题。如果没有问卷,每个调研员随感而问,不同的调研员会问不同的问题,那么,结果也将五花八门。一堆混乱的调研结果是无法提供准确信息,无法进行精确的结果统计。因此,问卷是一种控制调研的工具。 不恰当的问卷设计将导致不完全的信息。因此,问卷必须将调研目的转化为具体问题,从回答者那里得到真实的结果。 调研问卷的好坏将决定调研结果是否是调研开始时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调研问卷的问题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符合逻辑性,同时,要利用被调查者的回答,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人易懂,易答。 问卷内容的设计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寻求这些信息? 2、这些信息是否已经存在? 3、问题确实可以回答吗? 五、调研管理——调研执行准确性的保障 调研的过程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首先要对调研员进行培训和沟通,使之能够掌握调研方法和运用调研工具。 在F药业公司的新产品调研中,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此次调研的负责人为总协调人,负责调研问卷问题的确定,顺序排列,印制,并召开讨论会,以确定调研问题叙述的准确性和符合逻辑性。 2、对调研区域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并下发调研通知,以及传真调研问卷。 3、负责在调研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如在太原采用召集访谈、长治采用拦截访谈、柳州采用家访式调研。 4、费用及礼品的落实。 5、整体调研的费用预算,包括召集访谈的场所租金、车费、印刷费等。为了表示对被调查者的配合与支持,须准备一些礼品赠送,这也是对耽误被访者时间的补偿。 6、其它事项。 综合来说,调研管理就是对对调研员的管理,使其能够准确执行调研计划;另外就是整个调研过程的管理,保证调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控制调研成本并严格按照时间计划开展调研。 调研过程中的管理十分重要,它决定着调研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以及调研结果的准确性,为获得真实的调研结果,必须严格管理,按流程进行。 六、调研总结——提供有依据的决策信息 调研总结是对调研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或者为调研目标提供支持。简而言之,调研总结是能够把调研结果有效的表达的一种陈述结果,不一定非得是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数字。一份调研报告按顺序应包括如下内容: 1、调研情况说明,包括调研的目的、调研的方法、调研的中心问题以及调研结果的简要说明等。 2、调研结果分析, 3、调研结论 4、建议及思考 调研总结如果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调研的目的及结果,无论调研问卷设计的多么科学,调研管理的多么严格,调研本身与调研目标多么一致,这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当然,每一次调研的目的不一样,调研的方法也有可能不一样,我认为,只要能够达到调研初衷的调研就是有效的调研。

③ 关于市场调研职能,实习生可以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

市场调研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调研、产品经销商调研和竞争对手调研三大部分。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可以针对性根据用户所关注的方向进行全网覆盖搜集信息,并按需求调研、产品经销商调研和竞争对手调研等方面关键数据生成各种图文分析报告。
产品调研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配置关注关键词以及竞品关键词监测分析准确的市场情况,根据系统监测后的信息,可以在舆情系统服务平台中管理、导出简报、生成图表等,省掉了人力繁琐的重复操作和调试,系统只需专人负责看管,操作简单,数据量全面,轻松搞定各种报表形式。综上所述,产品调研的作用是处于产品发布后的一个初步的广泛调研,有助于了解到广大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期望值和初步满意度,当然,产品调研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产品更加受欢迎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目标用户、确定产品核心,为了更好的制订;为领导在会议上提供论据;提高产品的销售决策质量、解决存在于产品销售中的问题或寻找机会等而系统地、客观地识别、收集、分析和传播营销信息,及时掌握一手资源;验证我们定的目标客户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目标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了解我们能不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并且乐于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找准产品机会缺口,然后衡量各种因素,制定产品战略线路;对于全新的产品,调研前自己有一个思路,然后通过调研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

④ 陕西省中药协会的组织策划专业会议和市场调研

1.组织、策划、举办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妇科病,肿瘤等常见病种的学术研讨会。 2.为会员单位组织策划专题会议,论坛会,研讨会。
3.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的市场分析和调研数据。

⑤ 市场调研:移动视频会议的特点

移动视频会议的特点如下:1、移动互联接入。在任何时间地点,只要有IT网络信号,均可通过智能终端登录,极大扩展了视频会议的可用范围,在移动互联网支持下,能实现高效实时的交流;2、节省开支。移动终端一般比普通的PC价格要低很多,减少视频会议对硬件的硬件成本;3、携带便利。移动视频会议完全可以实现“口袋会议”,不用添加其他的硬件设备,通过一般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会议。

⑥ 如何做好市场调研

做好市场调研的方法:
一、明确调研的目的。许多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往往是为内了调研而调研,他容们之所以调研,是因为企业领导提出了这个要求,所以他们必须开展调研;或者是下面员工为了讨好上级、拿业绩来证明自身价值和能力,从而开展的一种“调研”。
二、 调研问卷必须简洁明了。设计调研问卷时,遵循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若非有必要,绝不涉及被调研者的个人隐私,包括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年龄等等。第二个原则是简约而不简单。由于每次调研只有一个目的,所以调研问卷设计特别简单,基本上控制在3-8道问题。
三、确保调研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市场调研的基石,如果没有“真实性”作为支撑,那么市场调研就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假象。
从两个方面来保证调研的“真实性”。
其一,调研问卷设计合理、简约,确保被调研者和调查者都不会产生逆反心理,避免调研失真,这个前文已有详细述说。
其二,安排下属亲自去做,避免由于层级过多,下面执行力不到位,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调研无效。

⑦ 市场调研要从哪几个方面下手

前几天做完了一个新产品上市的市场调研。此刻,心中有点感慨,不发不快!对于此次调研工作A企业总部很重视,任务布置也很早,市场部、区域业务人员、合作的策划公司全部召集开了专项会议,但从执行过程到调研结果看,离预期调研目标和实际意义均有较大距离。用区域人员的话来说:开头轰动、过程含糊、结果没有。虽然有些过激,但可以看出来企业的市调变成了不得不为的任务:可以理解为形式;也可以理解为过场。 按常理看,前期准备时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产品的特点、目标人群、渠道、终端、市场特点、媒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二手资料收集,包括问卷的设计,调研流程、相关人员、调查样本、地点等确定。但调研结果还是和笔者走访市场感觉不太吻合。这就有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定性”的综合判断对了,还是“定量”调研的结果更准确? 首先,我不是怀疑调研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但总隐约觉得这个报告的数据应该和市场真实的状况(定性走访)有较大的差异。这里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客观造成的,(主观原因都在前期的“定量”问题设定上)一是不了解市场竞争的格局,二是主要消费者分布不清晰,完全照搬一般调研模式造成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完全意义上的“定量”调研,在很多产品身上并非完全适用以及不适合将其作为决策依据;其次,我并不排斥“定量”的研究,要不,很多市场调研公司要“告”我了。 笔者还记得被传为经典的一个市场调研故事。话说在美国有一间鞋子制造厂,工厂老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调查市场。那名市场经理经过严格的定量分析,发现居然没有人穿鞋子,也没有穿鞋子的习惯,这个数据说明没有任何市场。回到旅馆,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当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当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兴奋万分,一回到旅馆,马上电告老板: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快寄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启示: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我们要怎么看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问题,不是定量不好,也不是定性分析不好,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使用调研的结果。其次,你对市场的综合判断和感觉是怎样的?“定性”可以为消费者的“定量”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来源,否则,有可能找不到目标消费者,或者找到的也不是吻合目标群体的消费者。有人会说,又拍脑袋了吧,其实,后面去孤岛上调查鞋子市场的业务人员没有做定量分析,相反,前面那位分析了很多、很久,但后面那位成功开发了市场,为什么?对调研的综合判断和分析尤为关键。也就是说“定量”是要建立在有市场“感觉”基础上的。 那么,如果区域市场的业务人员,能像宗庆后般熟悉自己的市场,即使不做定量的市场分析,也能把市场情况和渠道、终端状况摸透。每个新品上市,针对每个区域市场进行调研是不现实的,但区域市场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比如:品牌影响力、渠道结构、消费者来源、竞争品牌状况、资源投入情况并不完全一样。靠什么?靠积累;也靠敏锐和把控。 新品上市,区域销售人员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对企业的业务人员来说,我们很难在新品上市时对包装、出厂价、味道进行调整,能够最大限度的调整的是产品的市场运作架构、渠道结构、渠道(终端)、消费者宣传等方面。所以定性研究对区域业务员很关键,不要陷入定性研究就不科学,数学模型更科学的误区,很多情况下,在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和渠道并非很市场化或很成熟的情况下,运用定量的数据模型并不能反应真实的市场现状。再则,消费者和渠道商心理是很难通过量化模式来得出正确结论的。 接下来,我们能做什么? 第一、了解经销商代理意愿 中国“地大物博”,消费品终端太多、太散,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达到完全覆盖。千万不要跟我说: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我们最终就是抓住忠诚消费者,诸如此类的陈词滥调,如果你做过市场,就会明白,一个合适的代理商对你有多重要。我不想再在赘述这个问题。 你应当先去批发市场或同类产品的经销商处看看,当然,可以“谎”称你是某竞品的业务人员(该经销商没有做竞品的这个牌子产品)先了解一下虚实,看看这个经销商的兴趣、实力、思路怎样?如果该经销商有兴趣和意愿,接着再亮明身份,并表示一下歉意(一般来说他会理解的)。接下来就好谈了,你要将公司主要政策和要求跟他谈明白,如果意愿很高,接下来可以谈细节。 要探明经销商对这个市场的看法和思路(要谈透彻),一般他会了解大致的同类品牌的做法、销量等,然后你再总体走一遍主要批发商,基本情况就应该了然于胸。 说点题外话。有很多人习惯性非常讨厌做代理商(二批商)激励活动,认为这对市场很有害,说是公司库存转移,但实际情况远不是理论那么简单。在淡季和旺季的适当时候进行渠道促销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压库、激励等原因;还是打压竞争对手都有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经销商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无论从资金筹措和产品分销来看),很多时候,没有任何动作才是最大的危机。当然,这都是有策略,针对性进行激励,盲目促销当然贻害无穷。 第二、分类走访终端 终端的走访不是过去终端看看,也不在乎你走了几十家,更关键的是走访的质量如何?一般采用“闲时”走访,如酒类产品的终端――餐馆,一般上午午饭前,下午的晚餐前,最好是晚餐前(很多小老板早上没有起床),这样,终端老板会有时间招呼你。 问他对主要竞争品牌的看法,运作方法,通过终端老板反应顾客对竞争品牌的看法;再仔细看看陈列、空箱、礼品、赠品、促销情况、海报张贴、生动化、签订的协议、以及主要品牌大致销售情况等等。去终端一定不要只问一句话:老板,这个好卖吗?老板,哪个好卖吗?他会很烦你的,老板会想:好不好卖关你什么事呢?! 再有就是你的产品突破口在哪?一般而言,快消费是对终端进行突破;消费者在哪些终端比较集中,接触点好找?然后进行分类,餐馆、酒楼、夜市、超市等分别进行走访。 分析这些终端对产品上市的总体影响程度,哪些行业集中,便于上市突破;哪些是第二步才能进入的终端。有人喜欢说:消费者怎么怎么重要,开口必是消费者。但新品上市马上进行消费者活动效果不会太好。 原因是什么? 一个新产品,除了以前的那种大量广告拉动、炒作的除外,很难通过单纯的广告营销起到绝对制胜的作用了。也就是说,那个广告制胜的时代基本已经远去,而消费者消费一个产品并不是看到就会买,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获得关注――知道;然后是感受――兴趣,再产生需求――欲望,最后才是行动――购买。从这个心理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新品上市先要让消费者关注,等产生了较强的欲望,再进行促销,效果就会很好。所以,上市立即促销的效果是不好的。 看看现在超市里刚上市就打折的产品会卖好吗?你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会买吗?大多是不会的,因为你都不知道这个产品值多少钱,打折对你而言,没有价值感可言(体会不到降价带来的实惠)。终端激励并不仅仅是“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那么简单,因为它是产品上市顺利进行的非常重要一环,缺少了这一环,产品在承上(代理商)和启下(连接消费者)都会出问题。“这一环”是让消费者产生欲望进而推动购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策略的消费者调查 如果你在街上拦截一个消费者问他:这个产品好不好?一般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要么人家不理你,要么应付你;如果你召集一些消费者来座谈,消费者大多会给你面子,说:还不错。所以,作为区域业务人员,你要“扮”成消费者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没有戒备,在轻松的氛围中说出真实想法,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的结果。 你可以去消费场所看看他们在消费什么?在不同场所消费品牌或产品是否一致。这样你可以知道在产品上市之后,经过了渠道、终端之后,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消费者的拉动活动,以拉动目标消费者的持续消费。 最后,还得引用宗庆后先生多年前说的一句话:对于市场,我是跟着感觉走。对于这句话,很多人大肆批判;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太多深意,你去了解一下,难道宗庆后真的是坐在家里“跟着感觉走”,做出来那么大的市场?绝对不是,他每年出差200多天,把根深深扎在了市场,无论是媒体、渠道、终端、消费者,都在他的“感觉中”,这才是真正的市场调研,市场调查,比起所谓的“突击型”定量、定性研究,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从这个层面上看,我非常支持宗庆后拿回“娃哈哈”品牌,因为笔者觉得“哇哈哈”在宗庆后的领导下更能长盛不衰,尽管笔者觉得宗在“合资问题”上是存在过错的。 好了,现在知道“市场调研”是什么、怎么进行“市场调研”了吧?特别是业务人员怎么对区域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其实就是你对这个市场的“感觉”,你能把握、控制、甚至领导这个市场的那种真切的“感觉”。 销售需要悟性,对你负责的区域市场的“调研”呢?我想道理也是一样的...

⑧ 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市居民家庭饮食消费状况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01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000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户中,工人320户,占总数比例18.2%;农民130户,占总数比例7.4%;教师200户,占总数比例11.4%;机关干部190户,占总数比例10.8%;个体户220户,占总数比例12.5%;经理150户,占总数比例8.52%;科研人员50户,占总数比例2.84%;待业户90户,占总数比例5.1%;医生20户,占总数比例1.14%;其他260户,占总数比例14.77%。

(二)家庭收入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本市总的消费水平来看,相当一部分居民还达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样本中只有约2.3%的消费者收入在2000元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本市总的消费水平较低,商家在定价的时候要特别慎重。

二、市场营销调查报告-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1)从买白酒的用途来看,约52.84%的消费者用来自己消费,约27.84%的消费者用来送礼,其余的是随机性很大的消费者。

买酒用于自己消费的消费者,其价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10元以下的约占26.7%,10~20元的占22.73%,从品牌上来说,稻花香、洋河、汤沟酒相对看好,尤其是汤沟酒,约占18.75%,这也许跟消费者的地方情结有关。从红酒的消费情况来看,大部分价格也都集中在10~20元之间,其中,10元以下的占10.23%,价格档次越高,购买力相对越低。从品牌上来说,以花果山、张裕、山楂酒为主。

送礼者所购买的白酒其价格大部分选择在80~150元之间(约28.4%),约有15.34%的消费者选择150元以上。这样,生产厂商的定价和包装策略就有了依据,定价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装,才能增大销售量。从品牌的选择来看,约有21.59%的消费者选择五粮液,10.795%的消费者选择茅台,另外对红酒的调查显示,约有10.2%的消费者选择40~80元的价位,选择80元以上的约5.11%。总之,从以上的消费情况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基本上决定了酒类市场的规模。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

,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现将几个主要酒店比较如下:

泰福大酒店是大家最看好的,约有31.82%的消费者选择它,其次是望海楼和明珠大酒店,都是10.23%,然后是锦花宾馆。调查中我们发现,云天宾馆虽然说是比较好的,但由于这个宾馆的特殊性,只有举办大型会议时使用,或者是贵宾、政府政要才可以进入,所以调查中作为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对象很少会选择云天宾馆。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性。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长城酒楼、淮扬酒楼,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3、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手抓龙虾,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占26.14%,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总数的60.8%,喜欢火锅的约占51.14%,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81.83%,在冬天的约为36.93%,火锅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本市的火锅店和海鲜馆遍布街头,形成居民消费的一大景观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