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市场
1. 航运市场
航运市场始终存在,从未远离,何来恢复一说?
2. 航运市场与航运业什么关系
有了这个市场才有这个行业。妈妈和儿子的关系
3. 航运市场分析
进出口数据与全球经济数据不是很好的话,航运市场基本很低迷,现在就是这样,出现改观的迹象不明显。
4. 21世纪中国航运业发展趋势航运市场
据预测,今后3至5年内世界GDP增长率将会保持在3%至4%之间。根据经济增长与世界贸易年增长率的基本关系推测,未来3至5年内,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应在6%左右。 展望今后一段时间的世界经济形势,我认为,亚洲经济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抵御经济放缓和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将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美国经济由于经济基础良好,在消除“9·11”事件的影响后将会走强。 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际海运业将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将在世界贸易领域里进一步发展、壮大。 航运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不断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将导致成品以及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等适箱货源的增加,使集装箱运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必将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对航运需求产生影响。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运输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运力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含量高的集装箱运输、液化气和化学品运输将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从蒸汽机的产生,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船舶建造一直是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方式、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都是在它产生不久即投入到造船、建港及国际航运之中,我相信,今后将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在船舶中得到应用。由于各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服务对象对于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于安全、防止海洋污染更加关注以及船舶经营者努力降低成本等因素,决定了21世纪船舶技术将向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快速化及防污性能良好的方向发展。 及时、准确、全方位服务是航运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客户对航运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强烈要求航运企业能够提供更加快捷、更加可靠、方便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并进一步要求承运人提供所谓的“无缝服务”,从包装、陆运、集运、海运、报关、分包再到陆运、交货提供完整的运输服务体系,并对所有点到点的运输全过程进行监控。 航运业竞争将愈演愈烈,参与竞争的企业不仅包括班轮公司,也包括中间代理商、内陆运输企业等。要想在未来的环境中占据优势,获得成功,必须保证其服务水平不仅能够达到基本要求,而且还能提供增值服务,同时在信息系统及物流管理技术上要具备领先地位。 中国航运业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将给中国航运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明显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运输需求将会明显增加,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货源。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将进一步改善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使中国港口和航运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三是中国航运市场化进程将加快,促进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中国航运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航运业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适应WTO规则的水运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要为中外航运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二是中国港航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人才诸方面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竞争能力不强。三是中国水运基础设施一些方面还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港口和航道还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 船舶运力结构将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使我国国际航运市场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大大促进了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我国船舶结构逐步优化,船舶艘数由37万多艘降到26万艘,船舶载重吨位由3000多万吨增加到500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贸易运输的船队发展到3700多万载重吨。一些国际航运公司进行了优化重组,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集装箱船和特种船舶加入我国船队,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20大班轮中名列第7位,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航运的主力船队。 港口建设还要加大力度 国际航运业和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需要,大大促进了沿海港口建设,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已有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2400多艘船舶。江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780多个。2000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近22亿多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近6亿吨。我国港口能力紧张的状况初步缓解,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还不能满足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新一轮港口建设和结构调整将在世纪之初展开。 集装箱运输将大力发展 我国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保持超过25%的增长速度,2000年突破2500万标准箱。从我国大陆港口开辟的国际班轮航线有300条,每月3000多个航班。我国大陆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TEU。随着贸易的逐步扩大,运输集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潜力巨大。 21世纪中国航运政策的调整方向明确 推进航运市场对外开放,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面对来自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加快立法进程,培育市场机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为中外航运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促进我国水运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外航运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港口服务 我国将继续加强港口、航道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主枢纽港的建设,相应发展地区性重要港口,适度建设地方中小港口,逐步拓展以现代综合物流为中心的现代化港口功能。要大力改善主要大江大河出海口航道及主要枢纽港航道的通航条件,加快建设集装箱、散货大型深水码头泊位,适应国际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建设、改造集装箱枢纽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和喂给港。要加快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和功能开发,使港口区域逐步形成工业、商贸和物流中心。 加快科技创新,优化航运业结构,促进航运的发展 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趋势,鼓励科技创新,我们将积极推进航运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推动远洋、沿海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液化气船、汽车滚装船;推动内河船舶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内河自航船、顶推船队、江海直达船、集装箱船;二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动水路常规客运向高速化、旅游化、客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推进煤、油、粮、矿等散货专业化运输系统,提高船舶平均吨位,发展规模运输;三是加快航运企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积极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 中国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港口作为物质的集散地,在发展物流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围绕港口和国际航运,各地建立了配套的集装箱中转货运站场,港口集疏运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逐步完善,把港口城市建设成为物流中心的条件基本成熟。我们鼓励中外航运公司根据自身实际,尽早参与物流服务的市场竞争,为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
5. 航运业怎样利用供给与需求弹性做出市场决策
行情差船东开会降工资 行情好就使劲造船
6. 国际航运市场的基本市场有哪些
国际航运市场的组成要素包括货物、船舶、港口和航线。
根据运输货物的形态不同,国际航运市场可以分为集装箱运输市场、干散货运输市场和油轮运输市场。
按照运输组织方式的不同,国际航运可以分为定期船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
一般来说,集装箱运输采用班轮运输的方式,干散货和油轮运输采用不定期船运输的方式。
国际航运与世界经济、贸易紧密联系,国际航运是实现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今国际贸易的货物有2/3以上是通过国际航运来完成的。
航运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市场周期性的特点,这种波动性极为获取高利润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之船队运能过剩,因此我国航运市场正处于困难时期。相对于港口和船企,航运企业对市场的波动更为敏感。业绩的周期性表现更为明显,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7. 航运市场结构有那几种
运力结构运输结构航运企业结构航运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航运市场指的是各类航运交易所,如伦敦航运交易所、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等。 广义的航运市场是指航运业的交易关系。交易的对象就是航运服务,也就是用水上运输的手段,将货物由一地运往另一地,实现其空间位移和以该运输货物为标的物的贸易往来。 这种交易的双方是航运服务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需求者一般是指货主、贸易代理商、经纪人和运力不足的船东。供给者则是船东和二船东等。 上述双方为实现各自利益价值而进行的交易过程和所处的交易场所共同构成了航运市场。
8. 航运的航运行业调查
行业老大中国远洋以90亿元的亏损额持续领跑并被ST,而另一央企兄弟企业ST长油则因亏损12.39亿元而暂停上市。至于中海发展、中海集运、中远航运等通过资产变卖、运力、航线调整等多种方式,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我国A股ST制度无疑是悬在上市航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ST长油因亏损已被暂停上市,若2013年无法实现扭亏为盈,其将成为第一家被退市的央企,其也将失去A股融资平台。中国远洋也面临同样的威胁,连续两年登上“亏损王”已被ST,扭亏为盈成为ST远洋主要工作目标。
航运业低迷的景气与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萎靡、贸易不振密切相关。BDI指数已经从2008年5月的11400多点雪崩式下滑到当前的900多点,2012年均值不到1000点,而2011年年均值约为1500点。从盈亏平衡的角度来看,BDI指数大约1700点是航企盈亏平衡的点数。从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来看,BDI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高,国内航企应该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同时需要警惕高额的负债带来的信贷风险。
从行业供需的角度来看,运力严重供大于求是行业景气低迷的重要原因。当前大部分的运力是2007、2008年航运高峰期以及2010年小幅回暖期的订单。从订单签订到交付大约有2-3年的时间,这期间航运需求大幅下滑,供需矛盾日渐凸显。尽管已经过了2012年运力供给大年,但2013年存量运力和新增运力总体仍较大,行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闲置、调配运力仍是各航企应对当前困境的必选方式,运价上涨动能不大。
中国产业洞察网分析师认为,航运业是一个明显的周期性行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航运业一个完整的周期大约要经历10年的时间,包括7年的低迷时期和3年的繁荣时期,因此航企必须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企业,必然能够经得起行业周期的考验,在行业景气低迷的时期能逆势盈利。而在行业低迷期业绩大幅下滑、亏损甚至破产的企业,只能是一个不适应市场,生存能力、竞争实力低的企业。
市场的把控能力,成本的控制能力、风险的防范能力是国内航企、央企必须要加强的方面。以中国远洋为例,骤然变冷的行业景气固然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但对市场情况盲目乐观,对行业周期把握严重偏差,进而在不正确的时间上大举扩张是其亏损巨大的最核心因素。中国远洋在2007年、2008年BDI指数最高的时期,大幅扩展船队规模和航线,但随之而来的BDI跳水,使得其干散货业务模块亏损巨大,高价租入的船只成为中国远洋难言的痛苦。
从形势上看,航运业供过于求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的存在。一方面,欧洲仍然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正遭遇财政困境,日本宽松的经济政策作用并不明显,全球经济与贸易仍处于低迷时期;另一方面,尽管船舶拆解量正在不断提升,但存量以及新交付的运力仍然巨大,并且加上航企通过减速或者运力闲置等方式封存的运力仍然较多。从整体来看,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
合作,无疑是各航企安全度过严冬的可行选择。一方面推进与港口、货主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运价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争取银行持续的贷款、更多的额授信额度,以及通过债券发行、信托等方式,确保资金来源,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各航企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航运业不但是我国战略性产业,同时各亏损航企均是中央企业,国家给予航运业政策扶持具有较大的可能性。运力供过于求是行业景气低迷的关键原因,我国有望出台拆船补贴,鼓励航企拆解船舶,快速降低运力。尽管当前国家仍未出台扶持政策,但相关政策的出台值得期待。
总的来说,全球航运业正处于景气低迷时期,运力收缩、需求不振将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国内航企必须做好长期过冬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9. 请大神简单介绍一下航运业的常识,概括一下近几年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的情况!谢谢!O(∩_∩)O
没有办法简单介绍,涉及面太广。
好比餐饮一样,从选址到采购到调味到消费者心理到政策影响,航运也是,从集装箱运输到码头装卸到贸易环节到造船拆船到金融衍生产品,不写个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根本讲不完。
行业周期是十年,上一个顶峰是08年,往后就开始下跌,目前所有评论就谨慎看好未来的2-3年。市场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