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现状

自主择业程度。以前,我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不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能流动,而且在农村内部也不能随意流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今,农村劳动力不仅可以在农村务农或从事非农产业,也可以在城镇务工经商。非农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既能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程度,也能反映农村劳动力择业的自主程度。统计显示,1980年到1990年这一比重由6.37%提高到20.65%,到2005年已超过四成。可见,农村劳动力自主择业已达到较高程度,而且还在提高。
工资自主决定程度。工资反映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的核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具有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资的自主决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工的谈判能力与工会的作用。虽然农民工的谈判能力还不是很强,但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几年进步更快。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农民工的谈判能力明显提高。以前,农民工与工会无缘,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工会,他们正在从遇到困难找老乡变成遇到困难找工会。从定量的角度看,可以用农民纯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来间接反映农民工工资的自主决定程度。统计显示,这一比重由1983年的31.35%提高到2005年的54.85%。
流动自由度。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反映劳动力在流动中是否遇到阻碍及阻碍的程度,可以衡量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经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城市受到不少歧视,包括一些制度性歧视。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各地清理了对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法规,并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在定量方面,可以用外出农民工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来反映。统计显示,2000年这一比重是15.53%,2005年达到24.75%。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
企业用工自由度。农民工一般在非公有制企业或新型部门就业,这些单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及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聘用员工的。即使在公有制单位就业,农民工也不是正式工,这些单位也是按市场原则招聘或解雇农民工的。可见,企业对农民工的使用完全市场化,或者说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是完全自由的。
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劳动力自主择业和自由流动的重要保障,是反映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各地逐步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服务;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逐步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协作不断加强,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各类就业服务组织和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并在不断完善。可以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必将进一步提高。

㈡ 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方式很多,如国有银行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有的文献用国有银行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来衡量,因为我国民众更喜欢存钱而不喜欢借钱,

㈢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育和运行的目标一般是形成:

有限的买方市场

㈣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育和运行的目标一般是形成

市场的行成,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产生众多的需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引导者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满足消费者的人.

㈤ 市场的分为哪几个阶段,怎么区分这些阶段

市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进入期,就是你的产品进入同行产品市场的阶段,这个阶段应该做好自己产品的宣传工作,要让消费者了解你产品。

第二是成长期,是你的产品在进入时常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有了一定了解,这时候要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须提高本企业的服务质量,众所周知现在企业都在大打服务牌谁的服务质量高就可以在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是成熟期,这个阶段是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已经非常了解,这时候企业要做好消费者的工作,要让老顾客满意,而且要通过这些老顾客来结识一些新客户,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产品和企业。

第四是衰退期,这个阶段就是产品已经到了市场上要淘汰的时候了,这时候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尽可能快的进行市场调查。

(5)市场发育扩展阅读:

市场特点: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

决定市场规模和容量的三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

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

联结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全身的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

㈥ 试分析中国的市场发育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的市场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也经历了很多阶段可以到网上网络搜索,也可以查相关的历史资料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㈦ 市场发育程度会不会影响消费者决策

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有什么?
(1)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决策。
(2)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3)市场发育程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㈧ 政府如何培育市场

政府可以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实施健全的法规和工业化政策来促进市场发育。但是,政府在这些领域的进展要取决于政府机构的能力。
一、明确界定产权
若产权未能充分界定,则市场无法发育起来;产权包括使用资产的权利、允许或排除他人使用资产的权利、获取该资产收益的权利以及出售该资产的权利。产权又取决于社会制度,其中包括对无政府状态的合理约束(使社会免遭偷盗、暴力和其他掠夺行为之害)、防止政府随意性的破坏商业活动的行为,以及公正的可以预测的解决争端的机制。但是,许多国家甚至缺少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安排。在为《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组织的对69个国家私人企业的调查中,27个国家的企业认为,腐败、犯罪和不可预测的司法制度是阻碍投资的三大因素。
当出现制度真空时,即使不存在正式的政府主办的机构,发展也能够起步。在中世纪初期,欧洲商人自行设计了管理商业交易的复杂的法典。在20世纪,中国家族的广泛商业网络中就已存在非正规的社会强制机制。
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如土地授权、动产附属担保和管理证券市场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和反托拉斯法规等。但是,在政府机构能力不强的国家中,在这方面进行复杂的改革则不会产生成效。
二、信息和协调
即使在产权得到明晰界定的国家中,信息和协调问题也可能阻碍市场和私营部门的发展。信息问题产生于“游戏规则”未得到清楚的阐述,以及人们的知识和理解力的局限性。例如,企业或个人可能不了解潜在的合伙者的诚实情况,或未意识到潜在的赢利机会。协调的困难在于人们和企业是自私的,通常只是在不蒙受损失的情况下才愿意分享信息。另一方可能违约的风险使企业很难利用对双方有利的机会。但是,政府可以通过管理与产业政策来缓解信息和协调问题。
政府在这些领域的作为取决于其两方面的机构能力:第一,政府官员和机构处理复杂技术事务的能力;第二,该国制约与平衡机制强迫政府强制其机构、官员和政客履行其承诺,并避免随意性和不可预测的程度。在机构能力很强的国家中,约束可以带有某种灵活性,允许官员对突发事件随机应变。能力较弱的国家政府可少做一些事情,采取限制随意行为风险的手段。
三、规章制度
如果规章制度能得到良好的制订和认真的执行,社会就能够从公众目标出发影响市场结果。它可用于保护环境,以及使消费者和工人免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某些后果。它也可鼓励竞争和创新,防止滥用垄断力量。广义上看,规章的合法性及其公正性有助于社会接受市场结果。但是,如果规章制订得不好,则企业和社会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它可能损害产权、助长腐败和阻碍市场准入。在各国实行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规章制度的许多方面是阻碍生产力和自我放任的。但是,某些规章是有价值的,应予以保留。
公用事业。即使在没有革命性技术变革的情况下,公用事业部门的法规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今天的电信业,信息通过不同经营者拥有的复杂的网络系统来传输;电力部门也通过公用传输线路为用户提供服务。只有法规的制订使互联更加容易并且对如何为互联定价有更详细的说明,真正的竞争才能够展开。
规章制度也是保护私人投资者免遭剥夺风险的重要工具。如果政府改变方针政策,公用事业特别容易受到打击,因为其资产无法转用于其他用途。在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投资者们面临这样的风险,政府最初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以后又提出苛刻要求。设计良好的机制明确规定了管理者的行动步骤,它能为潜在投资者提供所需要的制度保证。
四、产业政策
当外在效应、缺乏竞争和其他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私人目标和社会目标不一致时,人们一般认为政府可以通过管理市场来提高福利水平。人们争论较多的是,政府是否应当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来加速市场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中实行产业政策的根据在于,其信息和协调问题特别严重和普遍。这是由于在市场参与者较少的国家中,信息是力量的源泉并从而得到严密防护,以及随着市场发育而演进的推动经济利益协调的体制安排仍然薄弱。当政府拥有适当的机构能力,便能作为信息的中间人以及相互学习和合作的促进者支持产业发展。
我们需要区分只要求政府少许干预的主张与要求政府积极参与的主张之间的关键区别。除了那些拥有不寻常的强大机构能力的国家,对后一主张应持谨慎态度或避免点赞。

㈨ 什么是市场成熟度。。

证券市场成熟度是综合考核市场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证券市场成熟度的评价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度、市场有序度和市场运行机制的灵活度,以及市场的操作成本等方面来反映。 [编辑] 证券市场成熟度的评价内容 1、证券市场竞争度 证券市场竞争度主要是从参与者的市场占有来衡量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证券市场上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筹资者和投资者,筹资者的范围和在筹资总量中所占之比重,以及投资者的范围和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在证券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证券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程度。 2、证券市场有序度 证券市场有序度主要是指受市场内部运行规律制约的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证券市场的有序性意味着市场运行中各经济活动主体市场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因此,评价证券市场的有序状况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市场环境的规范化、条理化、完善化;各经济活动主体对宏观调控和市场规范准则的接受程度和反映程度。 3、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的灵活度 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的灵活度在于测评市场运行的自动平衡与自动调节功能的大小。证券市场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利率和其他市场条件的变动,能否及时、灵敏地反映出来,并能否迅速地得到调节与平衡,是衡量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灵活度的关键。 4、证券市场的操作成本 证券市场的操作成本是指证券从发行到领取利息的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发行证券的包销或代销手续费、证券交易的经纪人佣金与印花税、对股息征收的所得税等等。 因此可以肯定,证券市场的竞争度高、有序性强、市场机制灵活、市场操作成本低,也就表明证券市场的成熟、发达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