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沿革
❶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迁怎么样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惟有掌握了历史发展的真谛,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史,有创新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也有探索的曲折、失败的警醒,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认真地记录、总结、分析和研究。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教授主笔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迁》一书创造性地提出“能力禀赋诱导的资本市场发展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洞察与把握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的动态化演进过程。在“能力禀赋诱导的资本市场发展理论”架构下,一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通常受其社会组织资本(如政治、法律、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的能力或制度资源条件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又可以通过能力建设来加以突破。同时,资本市场制度的变化不是社会单纯自发演进的产物,而是人们对资本市场相关能力禀赋或制度要素建设成本变化和资本市场制度需求增长的一种动态反应,是人们追求制度变革效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结果。中国资本市场社会约束机制的形成及其演进,是一个能力禀赋诱导的资本市场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的前期阶段,它与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和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相伴随,在市场机制和法治规则等能力禀赋相对缺失和发育滞后,自我约束、竞争约束、行业自律、诉讼约束和监管约束缺失的情形下,行政控制作为重要的能力禀赋成为一种低成本的替代,同时,这也是填补约束机制缺失的重要战略选择。在这种替代过程中,政府机构与自律组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两种相反的效应,即能力支持效应与运作限制效应。前者是基于资源、能力、知识及功能的相互补充所形成的相关各方能力提升的支持和促进;后者是由于政府的广泛控制导致自律组织和市场参与者的自主权较小,难以单独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定价等微观决策,限制了市场行为主体的自主行动空间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杜绝由市场行为主体的自由行为产生风险的同时,也削弱了市场的活动和创造力,增加了市场组织成本,降低了市场运作效率,延缓了市场发育进程和发展速度。 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在上述替代条件下主要依赖行政约束方式,而一个成熟的现代资本市场则高度依赖市场参与者的自我约束,基于市场参与者自由选择权及其相互作用的市场竞争约束,为执业和竞争设定专业、道德、声誉与合规底线和旨在追求行业整体长远利益的行业自律或行业约束,通过法院、检察机构等执法机制形成的司法约束,通过监管机构规管、处罚和执法所产生的监管约束,通过有效约束并清查界定政府、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权力(权利)和角色定位所产生的国家治理约束,同时,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规则历史演进的基本取向。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规则的演进过程中,自律组织和市场参与者运作限制空间随着这些行为主体不同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和非行政约束力量的不断发育完善而逐步扩大。这种扩大的过程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扩展的过程,是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秩序、公司治理秩序、市场交易秩序、证券发行秩序、司法与监管秩序等不断生成和扩展的过程。
❷ 韩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程
1956年2月11日,大韩证券交易所在首尔建立,标志韩国证券业开始启动,不过当时,该交易所的交易活动以政府债券交易为主,股票交易很少。此后,随着经济发展,韩国资本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63年对大韩证券交易所进行了重组,使之成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公司,并更名为韩国证券交易所。
韩国KOSDAQ市场建立于1996年7月。成立KOSDAQ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中小型风险企业,为这些企业创造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至2005年底,KOSDAQ拥有上市企业917家,市值700亿美元,日均交易量达18亿美元,年换手率875%,其交易活跃度在世界三十余家新市场中仅次于NASDAQ。韩国证券市场是由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的。
1956年,证券交易所第一次开盘的时候上市公司只有12个,买卖交易的品种也是国债为主。经济开发5年计划的推进和政府为了有效地扶持资本市场,还有企业公开政策的实施使韩国的证券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迈出了大踏步。证券交易所以活跃的有价证券的流通和形成公正的价格为第一,而且改善交易方法。1975年实施了POST买卖制度,1988年并行电子买卖,1997年 9月开始全部施行电算系统。为了证券业务的自动化建立和改善了基础建设,使实现了证券交易所的现代化和科技化。根据有价证券证券买卖的结算业务的顺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保管有价证券,1974年成立了证券代替结算株式会社(现在证券委托院)。为了证券市场的电算化,1977年成立了证券电算株式会社。证券市场的逐渐扩大,1979年般到了现在的场地 - 汝矣岛,现在小岛 - 汝矣岛成了韩国举足轻重的金融宝岛。
1992年开始外国商人直接在韩国的股市上自由交易,1996年上市股价指数期货市场,1997年又开设股价直属期权市场,使韩国的证券交易所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的交易所。美国,英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的国内外投资者通过国内外分布的50多个会员证券公司买卖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❸ 民间资本的发展历程
2011年10月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等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民间资本投资论坛在南宁举行。中国和东盟国家知名专家学者,东盟国家领事代表、知名企业家、北大PE各班长及同学会各会长、专业投资委员会负责人等近500人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以及相关活动。本次论坛的内容包括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研讨民间资本投资的未来,紧密围绕区域内民间资本合作与发展等问题,构筑中国-东盟金融高层沟通平台,推进双方达成深入共识等。
论坛致力于搭建中国-东盟民间资本专业互动平台:一是通过中国-东盟民间资本合作智库对话,深入探讨双方民间资本合作的机制安排与实施途径,为区域合作发展谋划长远机制。二是由权威研究机构组织金融界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发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成果,推出新理念新信息的平台或载体,为中国-东盟的商界和金融界开展务实交流和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导。
2000年后,民间资本市场在激烈的碰撞与冲击中、又在民间财富不断的积累中不断壮大,就像一艘在海底中持续建造的航母般,引起了官方资本市场的关注,甚至撼动传统的商业市场的惯性以及引起了制度性恐慌还有政府的监管方面失控的趋势,中国法律制度在民间资本市场方面曾一度出现空白区域。
90年代以后,从中共“十五”大明确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随后陆续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国退民进”的政策,扶植了一批又一批个体和民营企业逐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城乡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02年5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8万亿人民币。民间资本(包括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巨大的民间资本的运用效率(或创富能力)从总体上看还比较低,持续发展的后劲堪忧。
80年代,从改革开放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效应,到小平南巡以后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
中国全面解放时期-70年代末,民间资本的成就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藏富于民”。
❹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
以美元为中心,离岸金融市场起源于欧洲美元交易。1973年和197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两次大幅度提高油价而获得了巨额国际收支盈余,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石油美元投放到欧洲美元市场生息获利,使得欧洲美元市场存款总额急剧增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因油价上涨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的石油进口国,纷纷向欧洲美元市场举债,形成欧洲美元的现实需求方。因此,石油美元充实和扩大了欧洲美元市场。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元霸权地位日益衰落,美元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地位极其不稳定,各国中央银行为了保持储备价值的稳定,也纷纷将原来持有的单一的美元储备转换成持有多种货币的组合,降低外汇风险。全球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的比重明显上升。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由于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上升而必然发生的,导致国际货币市场人民币的外流和囤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避免。
为提高本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争夺国际金融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金融利润平均化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国家开始由政府推动建立本国的离岸金融市场。20世纪50年代,伦敦成为全球非正统货币金融交易中心。一个在美国境外经营美元存贷款业务的信贷市场最初是在伦敦出现的。近年来,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美元融通市场。后来,不仅美元,各国货币也在此成为直接交易的商品,并且形成了受供需关系调节的货币价格。(印证了马克思“货币即商品”。)
离岸金融市场是在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突破了交易主体、交易范围、交易对象、所在国政策法规等众多限制。第一,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纳了全球范围的剩余资本和资金;第二,离岸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利率体系,均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利率,是各种货币在国际借贷过程中的唯一参照标准;第三,离岸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市场业务高度自由化,是一种超国家、无国籍的资金融通市场,货币借贷和外汇买卖既不受制于交易所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法规,又不受制于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法以及外汇管制;第四,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很大,是大型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以银行间交易为主,其业务往往带有批发的性质 。
❺ 简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资本市场的概念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比如nbsp;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二、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nbsp;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nbsp;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nbsp;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nbsp;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一)融资功能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二)配置功能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nbsp;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三)产权功能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开始柜台交易。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上海、
❻ 欧美证券行业发展历程
《沸腾的岁月》,《大投机家》系列。美国的证券发展历史基本就是几大投行的发展历史,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已经消失的所罗门兄弟,雷曼兄弟等等。
❼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转型阶段:1998年至今。新加坡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该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容纳的劳动力及其增幅成为新加坡经济腾空而起的主要动力。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的发展成果,促使东南亚其他国家推出更加优惠的政策,竞相向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努力。然而结果却由于过度借贷和非居民投机本国市场,引发了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新加坡把境外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严格加以区分,因此,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并未对新加坡经济金融带来致命打击。然而,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选择了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金融改革政策,从而影响到新加坡离岸金融的进一步拓展。为应对上述挑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了详尽的政策规划,1999年5月17日,公布了10多年来最彻底的银行业改革计划:取消外资在本地银行不可拥有40%以上股权的上限,银行股双轨制被废除;放宽符合资格离岸银行的新元贷款额上限,由原来的3亿新元,提高到l0亿新元,使掉期交易的资金流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2000年1月起,外资机构为新加坡投资者处理的最低交易额从原先的500万新元下调至50万新元;从2000年1月起,逐步放松对交易佣金的管制,各证券经营机构可自行决定佣金水平;鼓励外国证券进入新加坡,积极吸引外国公司到新加坡发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积极开发和发展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提高新加坡资本市场对东南亚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度。这些改革措施使新加坡金融体系从一个强调管制、注重风险防范的市场,演变成以信息披露为本、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中心,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市场也从分离型市场向一体型市场过渡转型。
❽ 我国股票市场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20年前的中国对于何谓股市的问题,并没有几人能够说清楚,更没有人对此有什么实际的体验。经过了短短的20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拥有了2026家上市公司和1.3亿多的股票投资者,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全球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人们,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也不断地在证明着这一点。事实上,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上市的两千多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已经相当于整个国家同期GDP的46%。我国各行业的骨干企业已经基本都成为上市公司。可以说,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和主要动力源。从全球经济环境和经济格局上看,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期间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到全流通时代,这将使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商品定价功能发生重大的改变。全流通时代也将大大地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资本市场存量资源的再配置将成为资本市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要点,大规模的购并和重组也将不断地呈现。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我们开始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要紧跟世界制造业的步伐和积极推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这就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无限的机会。我国的经济正在从主要依赖于出口的外向型经济转变为主要依靠内需的内向型经济转变,这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总而言之,我国的投资者从宏观的角度没有看空中国资本市场的任何理由,而从微观上看,我们的投资者则必须要学会正确地估值,选择好买入的股票和买入的时机,然后靠自信心和耐心获得稳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投资收益。
❾ 寻求一家上市公司近10年资产结构变迁历程并分析
一、现行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常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由企业采用的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本而形成的,是企业筹资结构的核心问题。
(一)概况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其源头国营长虹机器厂创业于1958年,在当时是我国研制生产军用、民用雷达的重要基地。长虹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和生产电视机,1992年开始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组。1994年,长虹股票(A股代码:600839)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涵盖:视频,空调,视听,电池,器件,通讯,小家电及可视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以下的图表是四川长虹上市来历年的资本结构情况:
会计年度 资产 负债 资产负债率
1994 3,349,807,251.65 1,642,534,100.00 52.78%
1995 6,413,782,013.09 3,361,600,982.13 52.41%
1996 11,054,308,626.42 6,610,208,887.23 57.28%
1997 16,784,895,593.00 7,811,278,520.00 46.54%
1998 18,561,892,831.00 7,874,886,463.00 42.46%
1999 16,756,798,744.00 3,857,073,679.00 23.04%
2000 16,162,976,316.00 3,510,866,167.00 21.77%
2001 17,611,190,481.60 4,876,743,311.73 27.71%
2002 18,653,868,397.80 5,727,621,896.11 30.71%
2003 21,338,363,225.34 8,170,329,852.55 38.20%
2004 15,649,029,806.38 6,064,191,932.36 38.75%
从上图中可以得到,最优资本结构的点大致位于资产负债率在50%的情况下,这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为9.81%。
在计算最优资本结构时,可以先进行定性分析,大体划分出最优资本结构的区间,再进行估计,计算出最优解,这样能保证资本结构计算的适当性。例如可以结合如生命周期等其他的一些分析思路。分析长虹主要产品所属的领域,其已迈入了成熟期,如果不大规模转型转产,公司的成长性已不大。当成长性和风险性降低时,长虹应更多地考虑利用外部负债进行融资。
(二)资本结构优化的政策分析及融资方案安排
实际负债率与最优负债率差别很大的公司有几个选择。第一,它必须决定是转向最优比率还是保持现状。第二,一旦做出了转向最优负债率的决策后,公司必须在快速改变财务杠杆系数和小心谨慎地转变之间做出选择。这一决策也会受到诸如缺乏耐心的股东或有关的债券评级机构等外部因素的压力所左右。第三,如果公司决定逐渐转向最优负债率,它必须决定是用新的融资来承接新项目,还是改变现有项目的融资组合。
迅速调整的优点是,公司可立刻享受到最优财务杠杆所带来的好处,这包括资本成本降低和公司价值的升高。突然改变财务杠杆率的缺点是它改变了经理人在公司内决策的方式和环境。如果公司的最优负债率被错误地估计,那么突然的变化会增加公司的风险,导致公司不得不掉头重新改变其财务决策。
对于长虹而言,其财务杠杆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较低。它是迅速还是逐步增加其负债率以达到最优水平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1. 最优资本结构估算的可信度。估算中的干扰越大,公司选择逐步转向最优水平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同类公司的可比性。当公司的最优负债率与同类公司大相径庭时,该公司就越不可能选择快速地转向最优水平,因为分析家们和评信机构或许对这种转变不看好。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长虹的资产负债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差在10到20个百分点之间,从2000年开始,长虹逐渐开始增加其负债比例,拉近与行业水平的差距。
3. 被收购的可能性。对购并中目标公司的特征的实证研究指出,财务杠杆率过低的公司比财务杠杆率过高的公司被购并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在许多情况下,购并活动至少部分是用目标公司未用的举债能力来进行融资的。因此,有额外举债能力但推迟增加债务的公司就冒了被收购的风险。这种风险越大,公司越可能选择快速承担另外的债务。
4. 对融资缓冲的需求。长虹可能出于保持现有项目的运作正常或承接新项目的考虑,需要保持融资缓冲来应付未来不可预期的资金需求。这也许也成为其与银行、政府交涉谈判的筹码。故而长虹不太可能快速用完他们多余的举债能力,以及快速向最优负债率水平转变,而选择渐变的过程。
基于上面的分析,长虹应逐渐的调整其资本结构,向最优资本结构靠近。
三、从长虹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
长虹的融资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这也是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共同特点:
1.与外部融资相比较,管理者似乎更倾向于使用保留盈余,长虹也是如此,由于:
⑴与证券不同,保留盈余没有发行费用
与股票和债券发行不同,使用保留盈余进行投资不须花费发行费用,因此也就比股票发行便宜。发行费用绝大多数都是固定的,所以企业股票和债券的发行量越大,平均发行费用就越小。发行规模相同时,权益融资比负债融资费用高。
⑵企业不需要提供大量证实企业获利能力的信息
企业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时必须要这样做。不提供信息是出于避免竞争对手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的需要,但这一做法通常不能被股东接受,他们往往认为这是企业不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借口。所以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往往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提供信息应该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如果竞争对手攫取这些信息的益处也会损害企业利益。
2.长虹有明显的权益融资偏好,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市场环境的因素外,从长虹自身的角度来看:
⑴现金流量的不足,有利润无现金。
长虹帐上巨额的应收帐款,反映了大量的利润并未转为现金的流入。长虹几乎每年年中都要经历现金短缺的尴尬,仅是靠高额的银行短贷渡过难关。由于负债融资存在按期支付本息的付现约束,自然权益融资更受长虹的青睐。
⑵代理成本。
在融资决策时由于负债融资需要按期支付本息,减少了管理层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因此会对其产生约束。故管理层转而偏好权益融资。
⑶国有股大股东亦倾向于股权融资。
不仅上市公司经理人偏好股权融资,国有股股东亦乐衷于此。在我国资本市场,股权结构复杂,存在着“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利”的问题。流通股股东高市价购买,而非流通股的转让却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定价基础。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市盈率极高,这就使得参照流通股价格定价的配股和增发的要比非流通股的持股价格溢价许多,因此股权融资所带来的每股资产收益增长利益远大于由股权稀释所导致的每股权益损失。在此情况下,国有大股自然倾向于股权融资,通过配股或增发以迅速提高每股净资产。
另外,在1997年大股东可以放弃配股权,如长虹在1995年的转配股方案:社会公众股东还可以按10:7.41比例 受让法人股东转让的配股权,并且收取法人股配股权转让费0.2元/股。这样相当于股权融资的绝大部分现金资产是由流通股股东所贡献的,大股东则分文未出,坐享每股净资产增值的好处,并无偿占用流通股的溢价部分。
当然这一问题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得到逐步解决。
⑷对配股资金的募集和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长虹配股募集的大量资金真正投入了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回报和经营状况如何,缺乏适当的信息披露。在缺乏监督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金流向成为了一笔糊涂帐,募集资金增加了管理层的自由现金流量,自然为管理层所偏爱,但却可能导致公司极高的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