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齐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齐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代权势阶层要形成自己的统治集团,都要与这个时期的某种社会力量加以结合。在齐桓公时期,是世袭贵族与管仲为代表的工商势力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集中了传统政治权威和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所以当时在齐国是一种最强势的组合,国内不可能有任何可以匹敌的第二力量出现。工商阶层如果单单以人数论,当然远不如农业人口众;但在齐国,这却是一个极有实力和历史的特殊群落,控制了盐铁渔织以及所有商品的流通,等于是扼住了一国的经济命脉。管仲的改革虽然让盐铁变为官营,但不可能彻底抽掉和摧毁原来的产销体系,而是只能改造和利用这个体系

⑵ 山东是齐国还是鲁国,具体怎么划分

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齐国与鲁国以泰山为划分。

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山东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山东临淄),后迁山东薄姑,再迁至山东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文王之子曹叔振铎于曹;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齐国定都营丘,后改名临淄,齐国务实革新、兼容并包,国力相当鼎盛。齐国的工商业与技术如纺织业也非常发达。

鲁国都于曲阜,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曹国建都陶丘,陶丘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定居经商,被后人尊为“商祖”。

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开创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蚩尤(中华先祖之一)、孔子、孟子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

(2)齐国工商扩展阅读:

秦统一后,在山东分置齐、琅琊、东海、东、薛等郡。西汉初有十郡六国,东汉分属青、兖、徐、豫四州,三国时大体略同。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统鲁郡)、冀(统平原、乐陵)五州。

永嘉以后,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据有。隋统一后,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代,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北宋时山东分隶京东东路、京西西路及河北路。

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治益都。元朝分置燕南河北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

洪武九年(1376年),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代,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定为“山东省”。

⑶ 齐国变法

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各国诸侯都尊重齐国,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但并没有解决国内的矛盾和隐患,所以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中衰,中原霸主的地位也逐渐被晋所取代。 商鞅的变法,由于得到秦孝公的有力支持,在秦国进行了大的改革,从此法家思想就一直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是严酷的刑法,特别是商鞅开创的“焚书禁游说”的高压政策,对我国古代文化也是一种摧残,虽然后来商鞅被杀,但变法的结果已经在秦国生根发芽,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管仲鼓励渔盐工商各个行业的发展;商鞅重农抑商,以耕战为本。
管仲没有脱离封建制度的框架,属于局部改良;商鞅彻底废除封建法统,实行依法治国,属于政治经济制度的革命。

你说的对,齐国在当时非常强大,秦王想要称帝,都不敢随便放肆,要先尊让齐闵王为东帝,自己再称西帝。
战国初期的齐国在威王的治理下,有一大批的贤才辅弼,国力强盛。那个时候的秦孝公才刚刚任用商鞅变法,虽然变得强大了,但也只能跟临近的韩魏争点利益。秦国最终强大,也是经过几代人的经营的。
齐国也是经过几代王的治理,在东方是首屈一指的大国。但齐闵王爱好征伐,打了这个国家打那个,最终惹得诸国联合起来,被燕国的乐毅率五国军队破了齐国。
虽然后来依靠田单的火牛阵复国,但齐国已经不如之前了,此时的战国已经进入了秦国纵横的时代了。

⑷ 山东是齐国还是鲁国

山东即有齐国的封地也有鲁国的封地。齐国的主要城市有莒城、即墨、临淄等,鲁国的主要城市有曲阜、邹邑、单父。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由于当时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由其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定都曲阜。鲁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在今山东省的济宁、泰安、菏泽等地。伯禽是周武王的侄子,是同姓分封之地,这么看,鲁国和周王室是有血亲关系的。

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位于山东北部,其国都临淄就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的临淄区。与鲁国相比,姜子牙毕竟是外姓,与一般诸侯国无异;此外,在战国时期,姜姓吕氏的齐国被田氏所取代,国君由姜姓转变为姒姓,从这一点来看,鲁的正统性要强于齐。

(4)齐国工商扩展阅读:

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

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

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

⑸ 齐国为什么是六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为了夺取函谷关,再次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并将其灭亡,在随后的十年时间内,嬴政先后消灭了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中原地区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后最终重回一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齐国最后才被消灭呢?秦灭六国采用了什么养的战略布局呢?

秦国必胜——六世余烈

秦灭六国的企图由来已久。秦孝公两次起用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孝公就已经有了“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随后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全都是英明神武之君,随后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享国虽短,但从没瞎折腾,他们给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军事、战略基础,也就是说,即便秦始皇只是一个庸主,历史也会推着他去统一六国。这六任国君都曾经广纳贤才,以图吞并六国,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来了一个重要的谋士。

地理优势——远交近攻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过谋士范雎的传奇故事,历经劫难而不死的他到秦国之后给昭襄王提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战略路线——远交近攻。与远方的国家搞好关系,与相邻国家则找理由谴责,强烈谴责!然后发射,继续发射!正是在这个方阵的指导下,发生了“齐秦互帝”,两个大国互相吹捧,顺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齐国还不知道自己被人当猴耍了。

国力衰败——五国伐齐

齐国曾经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从姜子牙被封齐地开始就鼓励工商,而且齐国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春秋争霸中齐国也率先崛起,所以齐国很膨胀,膨胀到昏君庸主连绵不绝的地步。正在齐?⊥蹙醯米约禾煜挛薜械氖焙颍??乃薜醒喙??险浴⒊?、韩、魏五国伐齐。齐国败得很惨,全国一共74城,被攻克了72城,最后田单用反间计、火牛阵终于打出了士气,齐国复国。但这一仗之后,齐国国力大衰。

唇亡齿寒——作壁上观

宋朝名士苏洵写过一篇《六国论》,大家在课本上应该学过,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五国中,作战最积极的当属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和秦国几乎都倾全国之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了一场决战,可惜赵国惨败,国内男性青壮年几乎全部丧失,从此之后赵国一蹶不振。于是五国“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但这种抱薪救火的行为只能让火势不可控制。齐与秦距离较远,没有向秦国进行行贿,但是在秦灭五国之战中,齐国一直作壁上观,最终只能唇亡齿寒。

仓皇辞庙——齐国出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却一直生活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富贵温柔乡中。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从燕国突然南下进攻齐国,部队直趋齐国都城临淄,齐国仓皇之间竟无兵可用。齐王建不战而降,最终被饿死在松柏间。

综上,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齐国距秦国较远确实利于自己苟延残喘;五国伐齐后国力大衰,秦国也早已把它当成囊中物,不必争于朝夕;而齐国庸主佞臣采用错误的外交方针更是让自己陷入必亡的境地。

⑹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官职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官职名称有县令、县丞、县尉、县司马、县司空。

齐桓公时,管仲整理政治军事,实行“叁(三)其国而伍(五)其鄙”的政策,曾把鄙分为五属来统洽。战国时,齐设五都,可能是从五属演变而来的。五都不同于五属,就是五都已带有郡的性质。

当时各国郡的设置,虽仅限于各国的边区,但县的设置已很普遍。大概凡是有城市的都邑都已建为县,所以史书上县和城往往互称。只有秦国在战国初期还未普遍设县,因而普遍设县也就成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6)齐国工商扩展阅读:

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覆灭。

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发展情况

齐文化研究笔谈

齐国的工商业与对外交流

■李英森 程刚 王秀珠

大致说来,我国传统的经济文化表现为重农抑商,或曰重本抑末。
先秦时期的齐国则不然。

姜齐建国伊始,面对的具体情况是:人少、地狭,近海有鱼盐之
利,多山拥桑麻之饶;地处交通要道,商旅往来频繁等。上述这些客
观条件和地理环境,无疑促使当时的齐国朝着工商经济的方向发展。
因此,姜太公从特定的国情出发,正确地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
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的优先大力发展工商经济的基本国策,
从而建构了一个崭新的滨海工商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使齐人
把眼光放得很宽很远,将齐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和许多诸侯国都纳入本
国经济发展体系之中。历史证明,齐国的工商开放型经济,确已达到
了强国、富民的目的。据史载:太公当世就大见成效,齐国冠带衣履
天下,成为东方大国。

春秋前中期,桓公即位,管仲相齐。这时齐国的客观条件和外部
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已经成了齐国主要的经济部门之
一。既便如此,姜太公倡导的“工商之业”,不但没有遭到削弱,反
而得以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据《史记·货殖列传》载:“(太公)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齐太公世家》亦载:“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