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处罚案件的检查措施是什么

行政机关采取检查措施,应当是在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必要”的时候专。所谓必要的时属候,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违法行为时,经询问当事人、听取证人证言等方法仍不能认定违法事实或者还不能收集到完全的证据,非采取检查措施而不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检查措施,以查明事实真象。

检查措施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时可以采用的手段,对于行政机关有效处理行政处罚案件是必要的。但是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实施检查,决不能滥用,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法。

2. 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你好,宋某在执法过程中违反了:

  1. 行政执法的普遍要求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宋某在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郭某的违法违章事实的前提下实施处罚,是典型的违法行政。

  2. 行政执法中,行政执法人员有告知义务,必须要完整、明确、清楚地告诉行政相对人执法理由和执法依据,“根据有关规定”这一说法,显然是和以上要求不配套的。

  3. 行政处罚的实施,执法人员必须要向被处罚人开具加盖财政部门印签和处罚机关的处罚通知书,然后到指定银行缴纳,做到罚收两条线,不能当场向执法人员缴纳罚款。

  4. 行政处罚法明文规定:不得因被处罚人的陈述和申辩加重处罚,在20元罚款基础上加处罚款20明显违反规定。

  5. 最后宋某不发放处罚通知书,也不出具任何收据,更是违反处罚法规定。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3. 请从案卷评查的角度,谈谈公路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应当注意哪些基本事项

公路行政执法案件一般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等执法类别的案件。看样子你是想知道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注意事项。交通运输部2008年有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后来又出台了案卷评查标准。你可以从网上搜一下,案卷评查标准中,一次扣100分的事项必须注意,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凡诉必败!

4. 单位领导让我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我刚刚毕业进单位,对这个工作不是很清楚,希望各位有经验大神指点一下

虽然不清楚楼主是哪个行政执法机构,但希望能在总体框架上帮到你。根据一般的要求,应该按照有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文件要求进行。比如:
一、要对所有的行政执法案卷列出目录;
二、整理或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规定方面的台帐;
三、按照行政处罚或行政许可案卷评查的标准,逐项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自查,内容可以包括:执法程序方面、法律法规适用方面、案卷归档管理方面;是否能做到执法主体合法,事实认定清楚,证据完备,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理,法律文书规范,符合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和要求,写出书面总结。

5.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意见书中的主体是指什么

公路行政执案件般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等执类别案件看想知道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注意事项交通运输部2008执文书制作规范台案卷评查标准网搜案卷评查标准扣100事项必须注意现种情况凡诉必败

6. 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内容有哪些

案件同级审查/审核的内容
1、案件的管辖权问题。一是审查案件是否有管辖职能;二是审查案件是否属本区域管辖;三是确认案件是否属本级级别管辖;四是审查案件的时效性,即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等原则;五是审查移送管辖及指定管辖的标准和程序。
2、被处罚主体是否明确,是否适格。一是当事人的自然信息。自然人的要有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要有相关的证明文件。二是当事人的资格证明。如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等特殊被处罚主体的案件,当事人必须是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三是当事人是否具有行政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等。
3、违法事实是否清楚。一是是违法主体认定是否准确;二是审查违法行为的过程是否明晰,构成要素“七何”(何事、何时、何地、何情、何故、何物、何人)是否清楚;三是涉案物品数量、货值、非法所得等数据是否计算正确等。
4、证据是否确凿。从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入手,审查证据是否确凿充分,包括违法主体、违法行为、违法内容、危害结果等等实体和程序证据。主要从以下几个细节审查:
一是现场检查(勘验)笔录的内容是否规范。检查情况是否客观、真实、准确;办案人员、当事人是否签名、盖章或以其他方式确认;当事人拒绝签名是否注明原因。
二是先行登记保存单据是否准确、规范。保存物品与检查笔录是否一致;是否经当事人或有见证人确认等。
三是调查笔录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被询问人、办案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日期;涂改处有无确认,询问笔录中有无诱供、指供现象。
四是当事人、委托代理人有无证件证明、委托书
五是收集的复印件、影印件、抄录本是否有证据提供人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注明出证日期、证据出处、并签名盖章。
六是收集的证据来源是否合法。偷拍、偷录、窃听等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七是现场拍摄的照片、计算机数据、录像等视听资料是否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及当事人或证人的确认。
八是鉴定程序和结果是否合法。十是证据材料是否充分。证据之间是否互相印证、环环相扣,能否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5、程序是否合法。一是立案是否立案条件,是否履行了立案审批手续。二是是否违反回避的原则。三是调查或检查。执法人员是否不少于两人,是否取得执法证件;有无向当事人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四是先行登记保存。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或抽样取证时,是否具备规定条件;是否经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并规范填写、出具相关执法文书;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五是抽样取证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八是审查听取、复核、决定是否点赞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情况。
6、定性是否准确。一是审查违法事实与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一致性,有无规避法律现象。二是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有效;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项、目是否明确。
7、处罚是否适当。一是处罚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与定性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彼此一致。二是量罚是否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罚则(种类、幅度)进行,有无扩大提高、降低、漏处或自立罚种现象;三是从重、从轻、减轻或不处罚是否有事实和证据证明。
8、其他审查的事项。包括案卷材料是否完备、文书格式是否规范,表述是否准确,用词是否严谨等。

http://www.tobaccochina.com/business/regie/regie/20107/2010789828_4181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