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
㈠ 消费者投诉有用吗
你好,消费者投诉要看消费者是在哪儿投诉?投诉什么事情。
基本上,会把消费者的投诉归为建议。这些归为建议的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别人损害到了你个人的生命或者财产利益,你的投诉是十分有力的。
可以通过一切法律途径找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投诉。祝你好运求点赞,谢谢
㈡ 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有用吗
有用。拨通抄12315电话后,如您袭需投诉或举报,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回答问题,如实说出投诉的事实、理由及投诉请求,并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电话。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的七个工作日内按规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出具不予受理的函件。投诉案件受理后,一般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调解。案情复杂,情况特殊的,征得双方同意可延长至三个月。
这事只能和卖车店协商解决,《担保法》第
89
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务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从你说的来看,不是你不履行合同,是因客观原因,无法履行合同,定金应该退还。协商不成就找律师起诉对方吧。
㈢ 打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管用么
打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是管用的。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被投诉方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时,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
拨通12315电话后,如需投诉或举报,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回答问题,如实说出投诉的事实、理由及投诉请求,并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电话。
(3)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㈣ 消费者协会投诉是否有用
有用。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3万件,投诉解决率77%;其中售后服务投诉占总问题的近三成。
中国消协称,三季度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236144件,解决18183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157万元人民币。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584件,加倍赔偿金额128万元人民币。
(4)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扩展阅读
消费者投诉的方式:
一,是统一热线号码,实现一号对外。以12315一个号码对外提供市场监管投诉举报服务。
二,是统一运行平台,完善功能模块。逐步整合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物价、知识产权等部门对外设置的互联网、微信、手机APP等网络投诉举报接收渠道,通过总局统一建设运营管理的全国12315平台,实现全渠道、全业务、全系统投诉举报集中汇集。
三,是统一工作机构,实现五级贯通。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全国12315平台管理和数据分析工作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明确12315指挥和数据分析工作机构;市(地、州、盟)市场监管部门明确12315指挥工作机构;县(区、市)明确12315工作机构;基层市场监管分局(所)明确12315工作站。
㈤ 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
投诉消费者协会是有用的。
消费者协会主要是舆论监督的作用,消费者协会的12315热线,要满足某些情形才可以受理。
如果无法解决,消费者协会提供解决思路,而且消费者协会电话直接打到市里边,然后再分到各个区。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扩展阅读:
中国消费者协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履行下列职能:
⑴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⑵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⑶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⑷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⑸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
⑹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
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