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调研报告】浅谈基层工商所如何抓落实提高执行力 刘勇刚

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军在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
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抓落实上,把所有的时间用在抓落实上,把工作的劲头使在抓落实上”。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成功,靠的是30%的决策、50%的执行力和20%的其它因素。可见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执行力。那么什么是执行力呢?本人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也就是说抓落实能力的高低,它体现了工作水平,也直接左右工作的效果。因此,干什么事情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很抓落实,提高执行能力。
联系到我局的工作,目前2011年各项工作目标已经基本确定,各项工作也已全面展开,而能否完成好全年各项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关键要看措施到不到位,落实到不到位。工商所作为工商部门的一个最基层、最具体的执行单位,抓好工作落实无论是对促进全局工作还是努力完成好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抓好工作落实,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贯彻力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落实要结合实际
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落实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不尽相同。因此,抓落实必须结合实际。贯彻上级的要求和部署,不能千篇一律,只有一个模式,也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而是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把上级的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在把握好原则性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上级的指示要求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人员的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作为工商所,就要根据本所及本辖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城市所在服务对象上,大企业、大项目、下岗职工多,在监管对象上大市场、大商场、大超市多,而农村则是小商小贩、小摊小店、送货车辆多,季节性经营的多,因此,在日常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中,就必须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二、抓落实要突出重点
我们常把工商所的工作形容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不仅说明了基层工商所作为各项工作部署的最终落实者,其任务之繁重,同时也说明了基层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如果对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平面推进,那么在千头万绪的繁重工作面前,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抓住重点、以点带面。要分清轻重缓急,正确处理一般、重点与重中之重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例如,对于年度的工作目标,内容多,项目杂,任务重,牵涉面广,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兼顾。如何将繁杂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实际之中呢?关键就是要抓住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大事,关系到全局的事。作为最底层的基层工商所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抓要事,全力以赴攻难事,只有这样才能抓出亮点,抓出成效。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对整体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和分析研究,制定落实措施,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比如,
2010年的行政执法和非公党建工作就是我们工商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全局的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一年来,我们全局从上到下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从而确保了我们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抓落实要持之以恒
抓好落实讲起来容易,真正要做起来确实难度大。要使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就必须做到上级强调与不强调一个样,不能强调时重视,
不强调时就放松,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对于基层工商所而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想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能奢望通过搞一两次专项整治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而是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地抓,坚持不懈地抓,才能见到成效。
四、抓落实要创新思路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地抓落实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因此,抓落实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科学方法。一是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不断学会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接受新生事物,开阔视野,牢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采众之长,补己之短,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探索抓落实的规律和思路。三是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勇于探索,敢于负责的精神,突破常规,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五、抓落实要明确责任
实践证明:职责权利相统一,奖励惩处相配套,是推动工作全面落实的至尊法宝。要抓好落实,必须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上级的精神和决策细化为各项具体工作,逐级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具体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任务要明确。要搞好任务分解,明确具体分工,责任落实到具体队室和个人。二是标准要统一。抓落实的成效如何,关键看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是不是让群众和社会满意。三是考核要具体。要对从任务分解到任务完成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在检查和考核过程中,既要发现、纠正问题,又要总结、推广经验。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措施,表扬奖励先进,批评惩戒落后。
六、抓落实要力争主动
基层工商所领导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工作要敢抓、敢管、敢负责,力争主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要树立“在其位谋其政”的精神和“有所作为”的思想。同时,还要清楚的看到,“两费”停征和三定方案的出台,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任务,工作中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走在前面,力争主动,做到多调查,多研究,重视困难,正视挑战、抓住机遇、精心运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从而实现工作的突破和飞跃。只要我们坚持早抓、真抓、主动抓,措施有力,工作在前,就一定能按照上级机关和分局党组的部署,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B. 济南有哪些大的民营企业

济南最早民营企业 扎根“荷花”再腾飞
——庆祝济南岳峰机械有限公司成立32周年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邓小平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要求,1983年十一月,现济南岳峰机械有限公司现法人代表王月峰靠筹措资金4600元开始创业。济南岳峰机械有限公司始创于1983年,原名是济南市郊区华山前王铆焊厂,1987年更名为济南历城区机械加工厂,1994年更名为济南丝杠厂,1996年组建济南岳峰实业集团,1997年更名为济南岳峰机械有限公司,至今已有32年历史。公司先后从事烟草机械的制造与安装,为国内著名机床厂提供零配件加工与生产配套。自1997年转产节能门窗设备及幕墙设备的生产与销售,自主研发数控四轴加工中心、数控三轴加工中心、数控清角机、数控四角焊机、数控四头组角机、铝型材数控下料锯,并获行业名牌产品的称号,在国内主要省会城市都设有办事处及产品代理。公司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中东、北美、南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蒙古、非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回顾公司坚持不懈的发展了32年,首先感谢各级党和政府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及大力支持,依靠自身稳健扎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秉承创新引领发展、质量成就品牌的思路,公司的成就及发展受到行业领导的重大关注,被工商局连年评为守合同重信用的单位,2010年被山东省建设厅评为门窗幕墙加工设备五强企业,2011年被山东省建设厅行管办评为“常务理事”单位,2012年、2013年被山东省建设厅连续评为“骨干企业”,2014年荣获建设部金属结构协会门窗幕墙加工设备前十强企业。
目前国内制造行业承受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公司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借助华山片区搬迁改造机遇,永担社会责任。现公司已落户历城区荷花路办事处工业园内,32年的济南岳峰机械有限公司再开创一个新局面,继续坚实稳妥、积极进取,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继续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

济南岳峰机械有限公司

C. 求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发〔2011〕5号
(2011年3月23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5.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7.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8.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9.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四、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10.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11.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改革。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五、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2.推进转企改制。周密制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
13.完善过渡政策。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六、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14.明确改革目的。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15.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制定机构编制标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16.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1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1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19.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20.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批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21.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七、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22.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增强公益事业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
23.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公益服务,促进公益服务公平公正。加快发展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公益事业,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切实满足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益服务需求。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科学设置事业单位,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资源共享。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4.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益事业领域。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和发展志愿服务。
2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八、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6.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7.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28.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九、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9.加强领导。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任务复杂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攻坚克难,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建立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交流改革情况、研究共性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等工作,具体工作由中央编办承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负责组织所属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并抓好组织落实。
30.稳步实施。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注意把握节奏,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要继续深化改革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改革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D. 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09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并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抓三子”促“三化”,着力提升“三个核心指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7.1亿元,增长11.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8亿元,增长8.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5亿元,增长18.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9.3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亿元,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增长26.4%;进出口贸易总额8.3亿元,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0元,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719元以上,增长15.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扩大内需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361项,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0.13亿元,市、县(区)配套资金2.7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全部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在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拉动下,“515”重点项目计划稳步实施,全市在建项目达1402项,比2008年增加404项,其中,新开工1067项,比2008年增加642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
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共争取交通项目133个,总投资78.26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全市8条(段)596公里、总投资72.5亿元的二级公路全部开工建设。600公里通畅续建工程和1660公里通达工程全面完成,262公里通畅工程和1400公里通达工程进展顺利。
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共完成水利水电投资16.5亿元。耿马另仂水库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30万元;17件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工,完成投资9576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04亿元,惠及16.5万人;永德康家坝水库、临翔鸭子塘水库、云县大转水水库、凤庆郭大寨水库、镇康中山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云县刘家箐水库、镇康四楞坝水库全面竣工。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实施96项园林化城市建设工程,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88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68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8.4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29%。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6.6%。粮食播种面积388.5万亩,总产量77.1万吨,增长2.9%。实现畜牧业产值29.1亿元,增长8.9%。完成茶叶产量4.8万吨,销售精制茶2.4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8亿元。甘蔗种植面积143万亩,总产量534万吨,生产食糖69万吨,增长12.7%。新植核桃100万亩,累计达62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1万亩。种植烤烟13.4万亩,圆满完成40.4万担国家计划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3.2亿元。临翔勐托、耿马勐撒、云县爱华三个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烤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发放农资直补、良种、退耕还林、农资综合等补贴3.14亿元。兑现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543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建成特色民居房8776户,建成进村入户硬板路1489公里,100个市级挂钩帮扶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80个省级重点村建设全面启动。300个市级重点村建设完成投资3.7亿元,重点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6.9%。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65亿元,上缴税金4.23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增长10.35%。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31.5%,入园企业达59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87亿元,增长39%。认真落实电价优惠、中小企业扶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19户企业得到资金扶持,17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123”重点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62个,完成全部工业项目投资27.46亿元。澳华食品有限公司10万吨冰鲜肉生产线、镇康东鸿公司2万吨电解锌项目投入生产,临沧南华纸业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镇康南伞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法国拉法基瑞安有限公司河底岗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凤凰纸业林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6.78亿元,落实各类教育惠民政策补助资金2.63亿元,消化农村义务教育债务3102万元。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2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投资8663万元,建成12.03万平方米2406套。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完成。市一中、市第一幼儿园、镇康县职教中心顺利搬迁,市技工学校改扩建工程、市卫校搬迁新建工程步伐加快。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式培训17万人(次),接受学历教育9232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在校生达40.1万人。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增扩大内需卫生项目91项,新增资金2.0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81.1万人,参合率达91.66%,减免补偿医药费1.5亿元。206个村卫生室、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双百”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防艾”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旅游广电事业有力推进。以茶文化、佤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以《月亮升起来》广场集体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民族文化保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工程扎实推进。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耿马水文化旅游节、永德芒果节等节庆文化品牌不断提升。11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和3个旅游小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接待国内旅客253.53万人次,增长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99亿元,增长7.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直播卫星第一、二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9座广播电视高山无线电发射台站全部建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有序推进。
科技体育等事业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科普工作广泛开展。体育、档案、统计、地方志、文史等事业实现新发展。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人防、外事、防震、减灾、侨务、海关、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电力、供销、水文、气象、邮政、通讯、保险等行业开创新局面。
(五)民生问题逐步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2.9亿元,37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保险资金2.87亿元,比2008年增加253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3929人,参保率达62%。耿马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实施。开工建设27.53万平方米5506套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2.11亿元。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15868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743万元,解决了10328户城镇低保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住房公积金缴存归集2.4亿元,贷款余额6.8亿元,资金运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投入就业保障资金292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091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1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60人,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263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1个,2362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了就业。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退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扶贫工作不断推进。争取扶贫资金4.03亿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26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884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5亿元,发放企业专项贴息贷款4000万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万人。临翔区博尚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水电开发库区移民工作稳步推进。
(六)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
“七彩云南·秘境临沧保护行动”深入开展。南汀河孟定坝段三期治河工程、南伞国际界河工程、南汀河临沧坝段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实施7个小流域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保护取得实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56%。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20个市级挂牌督办整改事项全面落实,全市审批新、改、扩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农村沼气池2.78万口,完成“一池三改”1.63万户。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实施16个“治污”工程项目,临翔区、云县垃圾处理场竣工投入使用,其他6县垃圾处理场建设进展顺利;临翔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其他7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顺利开工。临翔南华晶鑫糖业有限公司、云县幸福糖业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制糖废物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竣工验收。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大幅下降,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七)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营,城投债券发行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初见成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基本完成。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水务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深化。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构建“大开放、大流通”格局为目标,充分利用边境优势,大力实施沿边、沿线、沿江开放战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组团参加昆交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世纪金源集团、荷兰比特方德公司等著名企业落户临沧。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6项,实际到位资金42.6亿元,增长25.5%。
(八)和谐临沧创建有力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弘扬临沧精神,城乡文明程度、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四挂两会一联组、一议三审一公决”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得到有力推广。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市、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加强和巩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切实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五五”普法全面实施。
维稳工作取得实效。中缅边境(临沧段)处突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共组织重大决策听证90项,重要事项公示1067项,重点工作通报1605项,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1576条,受理政务信息查询3119项,办结3119项,群众满意率达98.3%。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与市政协协商重要事项。办复市人大代表议案、批评、建议100件,办复市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复率均达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和行政监察的监督职能,严格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入清查“小金库”,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开展建筑领域专项治理,严厉惩治商业贿赂,严肃查处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回顾2009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临沧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中央和省属驻临单位,驻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全市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临沧发展的市内外单位、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方面还有差距,抓落实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筹措各类项目资本金、拼盘资金难度大。三是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单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认真加以解决。

E. 十八大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大会议上,将会选举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在之后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军委等。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组织部近日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有关工作。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央政治局最近研究了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提出了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任务,并要求做好这一重要工作,为开好党的十八大奠定基础。

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中央提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在坚持先进性的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有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代表。代表中,既要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要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适当增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名额,注意推荐工人党员、农民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人选;女党员代表所占比例应有所提高,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应占一定比例。

中央要求,要严格履行党章,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贯穿于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代表的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要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代表候选人的推荐提名。要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多数党员的意见,采取投票等方式,逐级遴选择优,确定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实行差额考察,通过考察预告、公示代表人选名单等方式,充分听取基层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所有代表人选都要征求纪检机关的意见。对金融机构、企业等方面的代表人选,还应有针对性地听取行政执法、行业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适当时候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有关情况并听取意见。中央规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各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

F. 中国人最常引用哪些名人名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G. 工商执照代码证税务证三证合一怎么办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现就税务部门推进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思路
推进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是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便利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税务部门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工作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提高对“三证合一”改革工作的认识,积极谋划,为改革提供动力,主动作为,不断探索登记制度便利化,切实方便市场主体,加强税源管控,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三证合一”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大力推进“三证联办”、积极探索“一证三码”、最终实现“一证一码”。“三证合一”的试点工作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进行。在正式推开“一证一码”之前,可以“三证联办”、“一证三码”等形式作为过渡。“三证联办”是现行法律框架内“三证合一”较好的实现形式。一窗受理、三证同发,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联合办理,简化办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方便市场主体,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一证三码”是推进“三证合一”的重要形式。一个证照、三个代码,形式上更符合“三证合一”要求,方便市场主体,也有利于整合部门资源,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统一对市场主体的事后监管。
二、主要形式
(一)“三证联办”
“三证联办”是指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联办同发。即由一个窗口单位归口受理申请表和申请资料,一次性采集信息,并共享至联合办证部门,限时反馈;各部门收到申请信息、材料后,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启动复查审办,准予登记的,一并制作“三证”,并反馈受理窗口;受理窗口一次性将“三证”发放申请人,部门间实现数据互换、档案共享、结果互认。
各地税务机关要按照现行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责、证件式样、赋码规则,协调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施“三证联办”。
(二)“一证三码”
“一证三码”是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共同赋码,向市场主体发放包含“三证”功能三个代码的证照,简称“一证三码”。即由一个窗口单位归口受理申请表和申请资料,一次性采集信息,并共享至联合办证部门,限时反馈;各部门收到申请信息、材料后,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启动复查审办,准予登记的,分别按本部门赋码规则进行证照赋码,并反馈受理窗口;受理窗口制作“一证三码”的证照发放申请人,部门间实现数据互换、档案共享、结果互认。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三证合一”是中央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便利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切实提高对此项改革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
(二)于法有据,稳步推进。“三证合一”改革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依法推进。当前,作为过渡各地税务机关要大力推进“三证联办”,积极探索“一证三码”试点工作,为实现“一证一码”改革创造条件。
(三)积极配合,规范流程。各地税务机关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工作,努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改革。无论是“三证联办”还是“一证三码”,均要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安全高效,推进信息共享。
(四)加强宣传,及时反馈。要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让广大纳税人了解、说明此项改革创新的意义和可以依其带来的便利。同时,要加强对此项改革信息与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分析成果,及时指导和改进工作。此外,相关工作情况、问题及改进建议请及时报告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

H. 有工商营业执照 怎样办理税务登记证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现就税务部门推进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思路
推进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是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便利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税务部门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工作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提高对“三证合一”改革工作的认识,积极谋划,为改革提供动力,主动作为,不断探索登记制度便利化,切实方便市场主体,加强税源管控,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三证合一”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大力推进“三证联办”、积极探索“一证三码”、最终实现“一证一码”。“三证合一”的试点工作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进行。在正式推开“一证一码”之前,可以“三证联办”、“一证三码”等形式作为过渡。“三证联办”是现行法律框架内“三证合一”较好的实现形式。一窗受理、三证同发,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联合办理,简化办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方便市场主体,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一证三码”是推进“三证合一”的重要形式。一个证照、三个代码,形式上更符合“三证合一”要求,方便市场主体,也有利于整合部门资源,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统一对市场主体的事后监管。
二、主要形式
(一)“三证联办”
“三证联办”是指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联办同发。即由一个窗口单位归口受理申请表和申请资料,一次性采集信息,并共享至联合办证部门,限时反馈;各部门收到申请信息、材料后,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启动复查审办,准予登记的,一并制作“三证”,并反馈受理窗口;受理窗口一次性将“三证”发放申请人,部门间实现数据互换、档案共享、结果互认。
各地税务机关要按照现行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责、证件式样、赋码规则,协调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施“三证联办”。
(二)“一证三码”
“一证三码”是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共同赋码,向市场主体发放包含“三证”功能三个代码的证照,简称“一证三码”。即由一个窗口单位归口受理申请表和申请资料,一次性采集信息,并共享至联合办证部门,限时反馈;各部门收到申请信息、材料后,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启动复查审办,准予登记的,分别按本部门赋码规则进行证照赋码,并反馈受理窗口;受理窗口制作“一证三码”的证照发放申请人,部门间实现数据互换、档案共享、结果互认。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三证合一”是中央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便利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切实提高对此项改革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
(二)于法有据,稳步推进。“三证合一”改革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依法推进。当前,作为过渡各地税务机关要大力推进“三证联办”,积极探索“一证三码”试点工作,为实现“一证一码”改革创造条件。
(三)积极配合,规范流程。各地税务机关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工作,努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改革。无论是“三证联办”还是“一证三码”,均要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安全高效,推进信息共享。
(四)加强宣传,及时反馈。要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让广大纳税人了解、说明此项改革创新的意义和可以依其带来的便利。同时,要加强对此项改革信息与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分析成果,及时指导和改进工作。此外,相关工作情况、问题及改进建议请及时报告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

I. ★银行工作总结开头怎么写

银行年度工作总结开头[1]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太白支行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俱来的一年。面对复杂格局,支行在总部和管理行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敏锐抓取了百年不遇的马鞍山市南部新区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将太白镇大部分征迁款存入我行,使支行的存款取得的巨大飞跃;同时也承受和克服了不良贷款急剧攀升所带来的艰难挑战,扼住了贷款质量向下迁徒的恶劣走势,并攻坚克难盘活不良资产,使资产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到20xx年末,支行各项存款余额23,210万元,日均存款19,663万元;不良余额为734。09万元,比年初下降了130。17万元,现不良占比为9。0%;贷款利润584。91万元;此外积极扩展财税库等中间业务、大力推行银行卡、开办短信通等新业务品种。一年多来,经营稳健,在稳定中求发展,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未发生一起事件和事故,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
突出主题,抓住机遇谋存款:
2011年是马鞍山市实行南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南部新区大开发,主要覆盖一乡(年陡乡)二村(太白镇太仓村、常韦村),对年(陡)太(白)地区来说,都是百年难遇大机遇。经济开发,是系一发而迁众家的敏感性地带。为争开发区这块经济蛋糕,从芜湖到当涂、马鞍山,工、农、建、中、交、邮政、徽商、扬子等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去营销。太白支行距南部开发区十多公里,与当涂、芜湖相比,不具有位置优势,且新桥、年陡明显近于我行,真是前有堵军,外有追兵。面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激烈的竞争势态,支行全面分析,准确判断,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把存款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来抓。因为这是稍纵即逝、再也无法挽回的机遇。所以支行的工作重心和宗旨是千方百计谋存款。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和“企业帮扶年”之际,与镇政府建立起特别的沟通与互助机制,在太白镇农行、邮政、农商行三家银行中,我行成这政府的首选银行,太白镇的所有征迁款基本“花落我家”。另一方面我行还通过税务、工商以及其他个人和社会关系等各种途径,搭建多渠道的的沟通机制,多方面捕捉信息,谋取存款。同时我们也积极调整内部机制,加强服务,强化管理,整合金融产品,征迁款全部开列定活两使存单,实行惠民定位。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到2011年末,支行各项存款余额23,210万元,完成了总部下达的最高时点任务数的21,921万元,比2011年末存款余额16,243万元增长6,967万元,增幅43%;日均存款19,663万元,完成了总部下达的日均任务数的18,755万元比2011年末日均存款数为13,920万元,增长5,743万元,增幅29%。
(二)攻坚克难,直面挑战降不良
2011年是太白支行不良贷化解十分艰难的一年,到9月30日不良贷款不降反升,余额为922。35万元,比年初864。26上升了58。09万元。
面对于不良贷款急剧攀升所带来的艰难挑战,考验是严峻的,面临的困难是空前的,承受的压力是巨大。为扼住了贷款质量向下迁徒的恶劣走势,支行采用盯住风险、逐笔问责;支行班子与客户经理,抽薪挂钩,捆绑考核;同时加班、双休停休等一系列钢性管理方式和不换脑筋变换人的洗牌理念。不仅增强了客户经理的紧迫感、危机感,同时增强了支行班子人员的捆绑责任与管理力度。此外支行也积极采取与政府、村委、厂家、相关客户联系,着力寻求各种途径,多管齐下,攻坚克难,极力盘活不良资产。
经过三个的努力,累计化解盘活不良贷款82。90万元,不但彻底消融了年初以来已上升58万元,还较年初降低24。90万元,实行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的真政意义上的双降。加上总部12月25日核销的90。57万元、12月31日核销的14。70万元不良贷款,现年未不良余额为734。09万元,比年初的864。26万元,下降了130。17万元,不良占比由年初的11。35%,降为9。0%,下降了2。35%。使资产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开拓金融品种推进业务发展:
为坚持业务创新与金融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加速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我行积极开办财税库等中间业务、大力推行银行卡、开办短信通等新业务品种。到今年底财税库银已开通户数65户,短信通开通130户,代发工资单位25家,金龙卡发放961张,累计发放2,540张,平均余额7,281。18元,合计1,836。70万元。ATM机取款笔数为14,751笔,取款金额为1,569。40万元;其中本行取款笔数为8,995笔,取款金额为937。19万元,跨行取款笔数为5,756笔,取款金额为632。21万元。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已达4。21万元新发展POS特约商户1户,达2户,消费笔数达300笔,消费金额达10,031。01元。
(四)确保经营稳健主动尽责社会
为确保我行稳健经营,创造一个安全的经营环境,我行始终把安全保卫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组织上、制度上、会议上层层落实。建立了以支行行长为组长,设立A、B角安全员为日常管理人员,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保卫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建立重要节日重点检查,平时日日巡查的长效工作机制;实行晨会、例会、安全保卫专项会议多会结合的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建立110报警系统;营业间、ATM机全方位电子监控的先进的技防体系。实行人防与技防的互补结合。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与事件。
在确保安全稳健经营的同时,我行还极积从事社会公益性活动。今年我行先后开展了反假、反洗钱、新农保、中国银行业公共教育日等公益性宣传活动。积极向社会普及相关银行业务知识,着力提高公众金融素质与理财水平。特别是在大街悬挂横幅进行新农保宣传、上街设展台散发中国银行业公共教育日宣传资料,受到地方政府与当地公众的一直好评。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因受贷款规模缩小的影响,2011年的贷款利息收入为584。82万元,较上年减少了83。89万元;贷款结构复杂、一些大额欠息的的中长期贷款将陆续到期、贷款中许多低端质量深层次问题将“水落石出”,不良贷款的清收与化解必将任重而道远;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正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J. 现任国家商标局局长是谁

你好,现任国家商标局局长是:张茅。请看下面的资料,是国家商标局网站上展示的。9月24号的消息。
9月24日,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以《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就《条例》的制定作了说明。

张茅指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大措施,有利于创新监管方式,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切实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有利于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关系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成败;贯彻落实《条例》、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是强化市场监管的重大举措。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确保《条例》落到实处,保障改革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