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股东
① 大众点评为什么与腾讯战略合作
大众点评网正式宣布了与腾讯的战略合作,腾讯20%战略入股大众点评,点评独立发展,管理层继续控股。大众点评的内容和线下商户资源将与腾讯旗下QQ、微信等社交平台深度合作。
张涛说,对于这次合作看中的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能产生乘法效应和化学反应,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点评为什么选择腾讯?
1年前,我和大众点评CEO张涛聊到大众点评被巨头并购或参股的可能性,他有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Reasonable(合理)是最重要的,而只有彼此价值有倍增才是合理的,能力购买、领域拼接和规模叠加其实都不是合理的理由。”
显然,现在看来腾讯在移动时代的超强“连接能力”加上点评对服务业长达十年的成体系积累,看起来比点评与网络和阿里的联手更有“合理性”。而这次腾讯参股大众点评也的确不是“能力购买、领域拼接或者是规模叠加”的目的。实际上,这更像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格局中一次值得玩味的转折点。
之前业界流传网络20亿美金收购大众点评的事情,如果以张涛的逻辑来看是“不合理”的,因为网络作为桌面端最强的流量入口虽然坐拥丰厚市场,但是对于O2O这样高度依赖移动端连接能力的领域其实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其在地图领域从去年开始发力虽然进展顺利,但是还没有形成依托网络地图的强大连接能力。对于大众点评来说,这个伙伴虽然能让自己20%左右流量来源成本更低,但是没有彼此价值“倍增”的可能。这与爱奇艺与网络当年的联手完全不是一个局面。
阿里巴巴也曾经与大众点评保持着持续的资本层沟通,但是阿里自己在移动时代正在被腾讯的微信带入相当被动的局面,焦头烂额的在移动领域集中补课,而且阿里最大的困难是其生态体系中原有的“与用户和与商户的连接方式”属于桌面网时代,跟微信生态上的基于移动和关系的新连接方式相比明显落伍,所以大众点评从阿里那里拿不到实质上的额外价值,更何况阿里还是点评在团购上最大的对手——美团的股东。
显然,从腾讯微信生态体系去年年底的各种公开会议上大众点评的频繁的站台支持,可以看出双方在彼此价值和心态上是有默契的。大众点评认同将不谋求自己封闭的用户连接能力,而承认像微信这样有更大的连接能力的平台如果是开放的,自己就愿意在微信平台上合作做生意并分享收益。
而对腾讯的移动时代的战略来说,它拿到“船票”的一瞬间看起来诚惶诚恐,但其实腾讯上下几乎立即就会意识到“在这一波移动化浪潮下,寻找重组产业结构与势力范围的机会来了!”所以腾讯还在大踏步圈地阶段——在与用户和企业的“连接能力”它还有很多大事要做,有很多大架构要建立。而“传统商业的互联网化”这样细节太丰富的服务它有可能都去自己变现,但是又需要这个氛围能跟上自己的架构拓展,所以积极给“群众发枪”和给“伙伴送弹药”是最合理的做法。
显然,一年前评论家们关于“微信将会杀死大众点评”的观点眼光显得过于耸人听闻。因为微信的连接能力虽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微信不可能真的进入所有这些垂直领域。替代了大众点评无非就是增加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业务,但是微信过去一年在金融、支付、游戏、国际化领域的架构快速扩展,带来的是一个过万亿港币市值的腾讯公司和好几个至少有百亿美金规模潜力的业务平台,当然,还有其手上拿到的对中国互联网巨头格局历史性的调整机会。
在腾讯依靠“连接能力”的优势大踏步扩展疆界的时候,大众点评这样的伙伴可以在后面填补真空,把有价值的要点拿下、巩固、把机会落地、夯实。而这次牵手腾讯对大众点评也是一次胜利——除了资本价值提升、拿到了支持自己大踏步业务扩展的充足弹药,更重要的是率先站到了“顺风”的位置,借助腾讯的“势”,大众点评很有可能锁定自己在微信这个新连接方式中的优先位置,让其在于美团等对手日常的竞争中提升一个维度,赢得了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更大世界的机会。这可能就是张涛说的价值倍增吧。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很可能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国内互联网巨头交锋中的重要对抗模版——“巨头做势,伙伴做事儿”——也就是巨头拼业务架构和连接能力,而建立了资本关系的小伙伴们在后面打扫战场和变现财富,最终收益共享,当然也不排除合适的时候甚至可以再次资本运作完成“势与事儿的合体”。
其实现有一个势头正在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内的创业公司想要“不站队”,保持独立发展,将会越来越艰难,巨头通过注入自身资源而不仅仅是资金,将会迅速影响创业公司在某个领域的竞争环境和前景。这个趋势,将对未来一段时间创业企业的发展路径带来深远的影响。
② 大众点评没有营业执照能不能发布信息内容
我想在大众点评网发家政保洁的信息,必须要营业执照吗?
③ 美团和大众点评是什么关系
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美团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网于2003年4月成立于上海。大众点评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信息及交易平台,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不仅为用户提供商户信息、消费点评及消费优惠等信息服务。
2016年1月,美团-大众点评旗下APP“大众点评”荣登“2015腾讯应用宝星APP榜”,喜获“年度十大最受欢迎APP”。同时,“大众点评”也是唯一一款获评该奖的美食健康类APP。
(3)大众点评股东扩展阅读:
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成为中国O2O领域的领先平台。合并后双方人员架构保持不变,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
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将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重大决策将在联席CEO和董事会层面完成,新公司估值超150亿美元,此次交易得到阿里巴巴、腾讯、红杉等双方股东的大力支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双方的独家财务顾问。
④ 大众点评为什么选择与腾讯战略合作
2月19日下午,大众点评网正式宣布了与腾讯的战略合作,腾讯20%战略入股大众点评,点评独立发展,管理层继续控股。大众点评的内容和线下商户资源将与腾讯旗下QQ、微信等社交平台深度合作。
张涛说,对于这次合作看中的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能产生乘法效应和化学反应,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点评为什么选择腾讯?
1年前,我和大众点评CEO张涛聊到大众点评被巨头并购或参股的可能性,他有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Reasonable(合理)是最重要的,而只有彼此价值有倍增才是合理的,能力购买、领域拼接和规模叠加其实都不是合理的理由。”
显然,现在看来腾讯在移动时代的超强“连接能力”加上点评对服务业长达十年的成体系积累,看起来比点评与网络和阿里的联手更有“合理性”。而这次腾讯参股大众点评也的确不是“能力购买、领域拼接或者是规模叠加”的目的。实际上,这更像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格局中一次值得玩味的转折点。
之前业界流传网络20亿美金收购大众点评的事情,如果以张涛的逻辑来看是“不合理”的,因为网络作为桌面端最强的流量入口虽然坐拥丰厚市场,但是对于O2O这样高度依赖移动端连接能力的领域其实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其在地图领域从去年开始发力虽然进展顺利,但是还没有形成依托网络地图的强大连接能力。对于大众点评来说,这个伙伴虽然能让自己20%左右流量来源成本更低,但是没有彼此价值“倍增”的可能。这与爱奇艺与网络当年的联手完全不是一个局面。
阿里巴巴也曾经与大众点评保持着持续的资本层沟通,但是阿里自己在移动时代正在被腾讯的微信带入相当被动的局面,焦头烂额的在移动领域集中补课,而且阿里最大的困难是其生态体系中原有的“与用户和与商户的连接方式”属于桌面网时代,跟微信生态上的基于移动和关系的新连接方式相比明显落伍,所以大众点评从阿里那里拿不到实质上的额外价值,更何况阿里还是点评在团购上最大的对手——美团的股东。
显然,从腾讯微信生态体系去年年底的各种公开会议上大众点评的频繁的站台支持,可以看出双方在彼此价值和心态上是有默契的。大众点评认同将不谋求自己封闭的用户连接能力,而承认像微信这样有更大的连接能力的平台如果是开放的,自己就愿意在微信平台上合作做生意并分享收益。
而对腾讯的移动时代的战略来说,它拿到“船票”的一瞬间看起来诚惶诚恐,但其实腾讯上下几乎立即就会意识到“在这一波移动化浪潮下,寻找重组产业结构与势力范围的机会来了!”所以腾讯还在大踏步圈地阶段——在与用户和企业的“连接能力”它还有很多大事要做,有很多大架构要建立。而“传统商业的互联网化”这样细节太丰富的服务它有可能都去自己变现,但是又需要这个氛围能跟上自己的架构拓展,所以积极给“群众发枪”和给“伙伴送弹药”是最合理的做法。
显然,一年前评论家们关于“微信将会杀死大众点评”的观点眼光显得过于耸人听闻。因为微信的连接能力虽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微信不可能真的进入所有这些垂直领域。替代了大众点评无非就是增加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业务,但是微信过去一年在金融、支付、游戏、国际化领域的架构快速扩展,带来的是一个过万亿港币市值的腾讯公司和好几个至少有百亿美金规模潜力的业务平台,当然,还有其手上拿到的对中国互联网巨头格局历史性的调整机会。
在腾讯依靠“连接能力”的优势大踏步扩展疆界的时候,大众点评这样的伙伴可以在后面填补真空,把有价值的要点拿下、巩固、把机会落地、夯实。而这次牵手腾讯对大众点评也是一次胜利——除了资本价值提升、拿到了支持自己大踏步业务扩展的充足弹药,更重要的是率先站到了“顺风”的位置,借助腾讯的“势”,大众点评很有可能锁定自己在微信这个新连接方式中的优先位置,让其在于美团等对手日常的竞争中提升一个维度,赢得了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更大世界的机会。这可能就是张涛说的价值倍增吧。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很可能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国内互联网巨头交锋中的重要对抗模版——“巨头做势,伙伴做事儿”——也就是巨头拼业务架构和连接能力,而建立了资本关系的小伙伴们在后面打扫战场和变现财富,最终收益共享,当然也不排除合适的时候甚至可以再次资本运作完成“势与事儿的合体”。
其实现有一个势头正在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内的创业公司想要“不站队”,保持独立发展,将会越来越艰难,巨头通过注入自身资源而不仅仅是资金,将会迅速影响创业公司在某个领域的竞争环境和前景。这个趋势,将对未来一段时间创业企业的发展路径带来深远的影响。
⑤ 腾讯收购了大众点评,那么公司里的员工会有补偿吗
跟一部分员工有关系,也就是有股权的那一部分。
如果是没有股权的普通员工,换老板跟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甚至还有可能掉饭碗。
但是,互联网企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股权激励,工作表现好就奖励股权,甚至年终奖直接发股权,这样,很多员工都成了股东,这时候,如果这家公司被收购,所谓的收购就是收购股权,如果收购方想把员工手中的股权也收掉,那就花钱买了,这大概就是你所说的补偿吧。
⑥ 美团 大众点评什么时候正式合并的或者收购的 多少钱
公众舆论和美团的合并再次证明了互联网是一场零和游戏,无论市场有多大,它都不会容忍一些巨头进行竞争。 像美国这样的强大集团,只能暂时浓缩其“与人打架”,因为它无法获得足够的钱。 长期的公众舆论也被融资问题所困,愿意接受美国代表团的让步,更不用说诺美已经利用了网络的资本优势。
有太多陈述无法分析两次合并的动机。 实际上,更有趣的是两次合并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将是一家估值超过110亿美元的公司,并且已经与巨头们进行了斗争。 它不仅可以改变O2O的方向,甚至可以破坏BAT的三足结构。
就像Didi Kuai的爱情和杀戮一样,总有一个淡淡的BAT人物。 阿里投资美团,而公众评论已被腾讯“卷入”。 这次合并也是投资者的牵线搭桥。 与后面的糯米和网络相比,生活不是那么好。 美团和大众评论可能会发展成新的评论。 第三极。
在阿里和腾讯之前,还有很多间谍。 尽管阿里(Ali)是美团(Meituan)的股东,但两者在O2O业务方面仍具有竞争关系。 当阿里的线下业务被放开时,即使与网络一较高下,也不清楚是谁被绞死了。
奥利德说,历史不会重复,更不用说循环了,而是押韵。 因此,在他们前面已经有三个押韵脚,否则它们将享受高潮并打破竞争的诅咒;
⑦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谁吞并谁
此次合并后,同时投资有美团与大众点评的红杉资本将成为新公司最大的内股东,美团与大容众点评在业务上将“保持独立”。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在成立之后的30多年之中,红杉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人投资了如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众多创新型的领导潮流的公司。在中国,红杉资本中国团队目前管理约20亿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亿人民币的国内基金,用于投资中国的高成长企业。红杉中国的合伙人及投资团队兼备国际经济发展视野和本土创业企业经验,从2005年9月成立至今,在科技、消费服务业、医疗健康和新能源/清洁技术等投资了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成长公司。
红杉中国的投资组合包括新浪网、阿里巴巴集团、万学教育、京东商城、文思创新、唯品会、豆瓣网、诺亚财富、高德软件、乐蜂网、奇虎360、乾照光电、焦点科技、大众点评网、中国利农集团、乡村基餐饮、斯凯网络、博纳影视、开封药业、秦川机床、快乐购,蒙草抗旱、匹克运动等。
⑧ 美团团购网是哪几家公司合作的啊有没有什么巨头入股
1.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
2.美团此前的融资过程是在2010年获得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3.在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alibaba)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4.2014年5月,获得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3亿美元C轮融资,对美团C轮估值约40亿美元。
(8)大众点评股东扩展阅读:
美团赴港上市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提及竞争对手,美团表示,在餐饮外卖及到店服务方面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投资的公司进行竞争,在酒店、旅游及票务交通服务方面与携程国际有限公司进行竞争。
在香港联交所开放“同股不同权”后,美团6月22日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将设不同投票权架构。昨天招股书在联交所网站被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为美团IPO的联席保荐人。美团点评表示,本次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升级技术并提升研发能力、开发新服务及产品、有选择地进行收购或投资于与公司业务互补并符合公司策略的资产及业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不过具体募集资金和美团估值并未披露。招股书还对美团点评的一些业务情况进行了披露。
⑨ 大众点评网的发展历程
从2003年成立至今,大众点评网共经历了四轮融资。2006年,中国融资市场复苏,大众点评获得红杉资本的首轮100万美金投资,这也是红杉中国成立之初投资的早期项目之一。
2014年2月,腾讯宣布与大众点评战略合作,持后者20%股份。
2014年12月27日,福布斯中文网从投资圈获悉,大众点评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规模逾8亿美金。
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成为中国O2O领域的领先平台。
合并后双方人员架构保持不变,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将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重大决策将在联席CEO和董事会层面完成,新公司估值超150亿美元,此次交易得到阿里巴巴、腾讯、红杉等双方股东的大力支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双方的独家财务顾问。
⑩ 饿了么的股东有哪些
“截止2018年2月27日,饿了么的股东除了创始人张旭豪等人外,还进行数轮融资,融资后的股东有有:阿里巴巴、滴滴、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腾讯、京东、红杉资本、大众点评、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等。”
“饿了么”是一家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 ,公司创立于2009年4月,由张旭豪、康嘉等人在上海创立,隶属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是饿了么历次融资:
2011年3月,获得来自金沙江创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
2013年1月,获得来自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
2013年11月,获得来自红杉资本中国、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的2500万美元C轮投资。
2014年5月,获得大众点评战略投资8000万美元D轮投资,总计金额达到1.1亿美元左右。
2015年1月28日,饿了么宣布获3.5亿美元E轮融资。除红杉资本、大众点评继续增资,新投资方包含领投方中信产业基金及腾讯、京东。
2015年8月,饿了么宣布完成6.3亿美元(有传闻是4.5亿美元)F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
2016年4月,饿了么完成12.5亿美元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
2017年4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又联手对饿了么增资4亿美元,阿里系对饿了么的持股达到32.94%,取代饿了么管理团队成饿了么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