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转型
❶ 自主知识产权是如何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自主知识产权是指自主研发有知识产权的专有及专利技术,有受保护的时间。在此期间内可充分打造自已的市场、赢利模式。可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可促进产业升级。
❷ 知识产权行业,国内和国外有什么差距
1:政府职能变化
我国的专利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但真正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产权制度仅有30余年,此前政府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加入WTO的压力,而现在则是经济转型的内因驱动,制度与政府职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有重大实质意义的知识改革文件,比如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将知识产权对国家发展的意义明确体现出来,政府职能也将从原先的指标型转化为全面辅导型,相信很快我国的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环境将有实质性的提高。
2:对民众的知识普及不够
哪些属于可保护范围、如何维权、法律上的处罚金额多少?这些对大多数的技术和商业人员来说都很模糊,甚至对采购知识产权最基础的服务——申请环节的代理服务,都不了解这个环节的应该是什么样。特别现在年轻人创业,这块知识更没有普及。
3:合格或优秀服务人员严重匮乏
专利代理方面,执业考试通过率比司法考还低,目前全国执业人员1万多名,而全国每年专利申请量超过25万。平均每人服务约200件。如果把有执业证书而未执业的退休、半停职、停职的代理人去掉,平均每个代理人约达250件以上,基本上每个工作日完成一件,但是每件专利从技术沟通,检索到撰写,需3天以上,可见其中合格服务人员的缺口量十分巨大。
❸ 如何玩转“知识产权金融”
您好,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战略部署的积极举措,是知识产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环境,促进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有助于建立基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多元资本投入机制,通过增值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扩散技术创新成果, 全面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
1、深化和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2、培育和规范专利保险市场
3、实践知识产权资本化新模式
4、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5、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保障机制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❹ 如何通过积极创新创造,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发展,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一、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成绩更要看到不足
二、把握宏观形势,科学设定全年目标任务
三、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释放企业改革红利
四、优化资金结构,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五、转变发展观念,规范推进项目建设
六、坚持分类指导,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七、重贸易轻资产,稳步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八、注重产融结合,培育壮大金融产业板块
九、夯基础解难题,推动安全环保迈上新台阶
十、调存量优增量,全面盘活人力资本
十一、利当前谋长远,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十二、搞好内部协作,提高抗击风险能力
十三、惠民生讲奉献,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❺ 传统知识产权获客有多难
近期商标越来越不好做,客户也少了。传统的获客方法效果不好,投广告,费用太高,感觉现在传统知识产权获客特别难,面对这种困境不知道怎么办,有解决方法的行业机构帮????有这需求,自己办不好么,干嘛找你
❻ 传统知识产权公司如何转型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棉花种植、纺纱、色织、印染、服装、品牌、贸易、热电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200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物测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认可实验室;2010年被认定为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并成立了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院士工作站;2011年启动了江苏联发现代色织研究院的建设。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22.24亿元,出口创汇2.13亿美元,利润总额2.88亿元,纳税1.3亿元,今年1-3月份实现销售收入59017.56万元同比增长56.34%,利润6004.85万元同比增长19.63%,出口创汇6265万美元,同比增长73.8%、纳税3041万元,同比增长38.16%。连续13年跻身全国色织行业综合实力10强企业,位于江苏省色织行业第1位。 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09年公司承担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计划、2010年公司发明专利“纺织面料的一种防污、防水、免烫后整理方法”被列为江苏省专利实施计划,成为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8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拥有软件著作权22件,近两年申请了发明专利8个;主持制定了行业标准《棉色织布》,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色织提花布》,目前,还有4个标准正在制/修定过程中;2个QC小组被表彰为全国纺织行业优秀质量小组。专利产品销售占公司总销售的60%以上。2009年7月份,公司技术创新应对金融危机逆势而上的做法及经验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全国政协副大大、科技部长万刚、现江苏省省长李学勇等领导同志的批示。《科技日报》在2009年8月12日头版头条以“大浪淘沙显风流”为题介绍公司逆势而上的做法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
一、建章立制,规范运行
建立健全企业专利工作的规章制度,落实机构和人员及经费,是搞好企业专利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公司于2007年2月成立了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建立了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公司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商标、论文等知识产权的管理,设立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3名,兼职管理人员4名。建立有联发特色的“三级创新体系”。即基层的改善提案活动、班组层面的QC小组活动、公司层面的项目管理工作。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专利管理办法》、《关于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规定》、《技术合同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综合奖惩制度》等管理制度10多个。
二、保障经费,实施奖励机制
在公司研发经费预算中设立知识产权战略专项经费,每年在知识产权上投资都在研发经费的5%以上,对申请发明专利的,每有一项奖励300元,获得授权的奖励500元;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每有一项奖励200元,获得授权的奖励400元;申请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的,每有一件奖励600元。2010 年共收集各种改善提案211条,开展各种科研项目35个,公司对于项目提案效果明显的给予奖励,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活动促进公司创新氛围的形成,为公司创造价值近5000万元。近三年公司对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和科研项目成果进行了奖励,奖励金额50.65万元,奖励达150人次,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培训,增强意识
公司邀请知识产权局的专家宣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3场次,在公司《联发纺织》上进行知识产权等知识的宣传,有计划分批地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以及一线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意识宣传教育,公司人力资源部还将其列入员工的素质教育,并使之成为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目标之一。通过教育培训,使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在员工中的普及率达到50%以上,在决策层、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中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培训3名能有效管理和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专兼职人员。
四、加强专利信息利用,提高研发效率
公司将围绕主导产品建立起适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专利信息利用机制,分析平台,把专利信息利用工作贯穿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立项前以及研制、开发和产品、技术出口的过程中。公司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共计1500册,期刊共计52种。在保证图书馆功能发挥的同时,订购了中国知识网、维普期刊网、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南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联系了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等单位;下载整理了棉纺织行业资讯、市场分析近百篇,不断地跟踪分析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整理了国内外10多家纺织企业专利信息1000余条,编制公司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已经开发了公司专利检索分析平台,正在进行安装培训;在内部网站上设立了“技术文献”、“后整理加工方法库”、“纺织知识”、“标准知识”等栏目
❼ 知识产权战略是什么
知识产权战略
中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多种生产力、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现实条件下进行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这决定了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只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只要战略选择适当,治理有方,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西方发达国家经历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
具体而言,在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重点解决以下两大问题:一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尽快实现中国整体从不够发达到中等发达进而到比较发达,从中低收入到中等收人进而到较高收入;二是推进社会转型,实现从传统社会形态走向现代社会形态,推进经济转型,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到工业和服务经济进而到知识经济。
上述两大任务的完成,也就是当代中国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尽快找到迈向成功的科学路径。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可供我们选择的有效路径之一是在中国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根源
经验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力源泉就是知识主体创造的专利技术。而一项知识主体的发明创造每每就意味着一个新企业、一个大市场甚至一个新产业的诞生。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财富创造、扩大就业和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是迅速提升国家整体和不同地区竞争力的一项基础建设,是实现中国整体和不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捷径。
全球化竞争既提高了地方参与竞争的门槛,同时也开辟了参与竞争的广阔前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播、转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极大地削弱了区域地位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性,从而为落后地区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只要中国各地认真实施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切实从观念、制度和行动等方面迅速行动起来,真正按照知识资源生产、积累、传播、开发、利用和转化的要求重组流程,重建管理,调整结构,提高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各类组织自身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中国就一定能够逐步彻底铲除导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根源,从而尽快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调动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积极性
明晰而稳定的产权,既是最持久的投资激励机制,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投资约束机制。实用主义法学家边泌曾经断言,产权是“人类最光辉的胜利”,“正是因为有了产权,我们才可以战胜对自然的恐惧,辛勤耕耘,方有今天之世界……”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也曾指出:“如果没有保护产权的法律;如果没有对法治的信心——那么有效运作的市场将不复存在。”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给一个国家的未来带来民主、和谐和经济繁荣。
今天,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知识化的新形势下,知识产权的竞争已成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高级别的竞争,知识产权的创造水平和保护水平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持续发展力的根本尺度和标致性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和主要阶段是由最初的以物易物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再到金融交易,进而发展到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在推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历史性提升。它不仅是现代企业进军世界市场的利器,同时也是保护企业权益的坚强盾牌。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超越式发展
有资料显示,1997年,知识产权出口收入在美国全部出口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出口额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过货物和服务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这表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已率先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和企业单纯依靠制造业是很难得以成功立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按照当前世界产业利润链评估,约80%的工业产品利润集中在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商标、专利许可上;10%在流通领域;10%在加工领域。知识产权的高回报率在信息、生物、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尤为明显。例如,半导体芯片价格中,原料和能源的成本最多占3%,设备和设施的成本占5%,工人的工资占6%,其他绝大部分属于知识产权费用。而且,前两项成本中转移支付给上游知识产权人的份额也非常高。知识产权、规模、收益已经成为高技术企业生存的三大要件。其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决定各国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各国在世界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分布状态。
❽ 如何成为知识产权强国
一、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强国梦的战略基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完成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制度变迁之路。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在短短12年间,不断制定、完善与知识产权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系完整、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首次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严格执法,开创了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新局面。
知识产权保护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专利申请量为例,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82.5万件,同比增长26.3%;全年累计完成专利审查131.3万件,同比增长4.6%;专利审查周期稳中有降,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为22.2个月。截至2013年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为103.4万件,同比增长15.4%。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依据《专利合作条约》(PCT)提出的国际申请22924件,同比增长1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7万余件,同比增长4.6%;全年共收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1561件,予以公告并发出证书1612件。中国已经迈入知识产权大国行列。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经济转型的功能凸现。针对这一新特征,我们深入分析知识产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一方面着力深化各项制度改革,优化审查管理程序,不断扩大人员规模,提高专利审批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各项专利工程与产业促进试点相结合,积极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发挥专利对产业的导航功能,帮助市场主体实施全球专利布局,着力提升我国的产业地位。2012年,华为和中兴两家通讯企业在专利申请量上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三,表现出了强劲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这两家企业主要受益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我国较早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的企业。华为公司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达1300亿元,中兴通讯则在国内企业中率先尝试发明专利资产经营,开创了中国通信企业向跨国通信巨头进行专利许可的先河。正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下,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并正在汇聚成为推动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激励创新的政策工具,既是国家储备创新型战略资源的必经之途,更是未来中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当前,我国应从自身发展阶段出发加快完善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政策,努力实现创新投入与创新回报的良性循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而实现强国梦提供坚实基础。
二、知识产权保护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追溯历史,世界上大国先后崛起,无不与知识产权保护息息相关。但早期的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一种特许权,国家通过授予市场独占权利,鼓励本国企业持续创新,以赢得国际竞争优势。1624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以立法取代了由君主赐予特许权的制度传统,打破了封建社会长期的技术封锁,促进了技术交流和传播。正是在这一制度激励下,英国率先发起了工业革命,成功实现大国崛起。
上个世纪以来,美国立足于全球战略,将知识产权保护列为其经济稳定发展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动力。在国内,美国重视从战略层面对知识产权事务进行统筹规划,修改美国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体系,推进联邦及州政府机构间的协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扶持,提升管理能力从而鼓励创新。在国际上,美国通过将知识产权国际立法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体制转换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GATT/WTO)体制,将知识产权与对外贸易相捆绑,产生了空前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美国以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制定为契机,加大知识产权的国际执法力度,保持其在世界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中的领导地位,在全球范围推动建立知识产权新秩序,并借助在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霸主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其超级大国地位。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发挥知识产权对于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成为后发国家崛起的必然选择。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曾是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被诉重点,如TDK、索尼、东芝、日立等跨国公司,经常是美国“337调查”的对象。但是,日本企业依靠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经历了从最初的缺席诉讼,到之后的积极应诉,再到后来积极主动地在美国申请专利以防止或避免被调查。时至今日,日本企业已开始凭借知识产权实力,反过来频频起诉仿冒其产品的美国企业。借助于知识产权保护,日本冲破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封锁和制裁,逐步成为了知识产权强国,实现了从制造业的底端向附加值较高的价值链顶端的嬗变。近年来,韩国作为成功进行技术追随的典范,业已跻身知识产权强国行列,逐步实现了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过渡;印度也正在以建设全球一流国家为目标,实施全球知识产权战略,主张建立知识产权国际新秩序,在发展中国家中崭露头角。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出现递减趋势,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相比,我国自主创新的现实情况远不尽人意,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虽在少数科技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在整体上仍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模仿国的事实不容忽视。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是我国经济的最大软肋。总结世界大国崛起经验,依靠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活动,从而引领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上来,是这一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任务。
三、从国情出发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总体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该体系既基本符合我国国情,也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相适应。但要成为知识产权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从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基础性制度建设做起。
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体制机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创新实践的需要完善各项制度,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的制度效能。要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际联席会议作用,进一步完善部门间高层会商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协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政策之间的平衡,着力构建专业化、系统化、公正化相结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市场主体分工协作的多层次保护途径,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从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入手,强化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着力改善知识产权环境,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提高保护政策的协同效应。
着力促进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必须与国家产业、科技、财税等政策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回报的良性循环,使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迸发出来。因此,要深刻理解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自主创新的内在要求,依托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以创新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要加快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专利信息的利用,在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活动中注重加强专利工作,增强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要通过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建立现代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种方式全面运用知识产权,提高专利布局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基础工作。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鼓励发展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向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产权信息;积极构建公正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秩序,逐步实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活跃交易市场,提升交易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推广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帮助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指导企业制定贯穿开发、生产、经营、管理、运用、保护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工作规划,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与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资本运作、经营战略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与修改。现行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主要体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某些方面不利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深入研究现行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根本目标,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扩大影响力,增加话语权;完善我国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尽快制订和实施相关具体规则和措施,加快形成知识产权境内保护、边境保护和境外保护的统一协调机制,尽最大努力为我国商品出口创造更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立足于维护我国企业的海外权益,积极推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双边及多边的贸易与投资谈判中增强话语权,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调整和完善。
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体系。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问题暴露无遗,屡屡在国际竞争中遭受重大损失。为此,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形成政府、驻外机构、中介组织、企业、专家学者有效联动的维权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与国内外权利人的沟通协调,从建立企业海外维权热线入手,加快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服务平台,引导我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推动设立海外知识产权保险,建立知识产权海外诉讼风险基金,对专利诉讼在内的法律费用进行保险,提高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培训,为中小型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提供便捷指导,帮助其克服法律障碍,避免遭遇专利陷阱。
❾ 什么是知识产权发展
知识产权产业未来的发展,实际上要看内外部环境,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例如创新的发展,市场的开发,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客观环境;另一方面有赖于内部环境,就是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智力劳动成果的产权化,那么在市场经济时代,只有通过产权化才能在市场上交易,激励创新,使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
知识产权和创新密不可分。而靠投资驱动的产业结构不可持续,中国必然走向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而目前知识产权繁荣的地区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还有广大内陆地区正在逐步崛起,市场空间还很大。
从创新主体来看,创新驱动型企业,那么知识产权产业发展是很前景的,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华为,中兴和小米的手机专利纠纷,如果一家企业在知识产权积累方面不够,那么在竞争中就会非常被动。但是目前的问题是企业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并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资产管理问题,导致许多企业里的知识产权人员需要想办法刷存在感。
从知识产权服务业来看,目前主流的业务是知识产权的申请,无效,诉讼服务,这些都是传统的法律服务,竞争比较激烈。另外,还有新兴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比如各种检索软件工具,各种专利分析),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技术交易什么的),知识产权金融(包括质押,投融资,证券化等),以及知识产权咨询(这是咨询业的一个小细分市场),但这些新兴服务都处在探索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市场尚未完全开发,以及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未完善。
❿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已有几年
今年6月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10周年。近年来,中国在向知识经济转型过程中,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认为,中国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典范。
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型,相关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高锐说:“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公司和大学日益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以及支持知识产权的现代法律基础。”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