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教各位高手,关于水基乳化油的配制方法.

1、乳化柴油研究

对乳化柴油配制效果和在柴油机上的应用性及其燃烧机理进行了分析。 实验中采用HLB值法筛选,乳化剂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柴油的乳化效果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及图表分析了影响乳化油燃烧效果的因素,包括乳化剂的因素如乳化剂配比、助添加剂、含水量、乳化方法等,以及喷油嘴类型等。并在2135双缸柴油机继续进行了乳化柴油的台架试验,选定稳定性和节油降污综合效果较好的三种乳化剂...........65页

2、乳化节能柴油

通过多参考年来国内外学者所做的研究,根据表面活性剂知识,采用HLB值法筛选和复配乳化剂。通过显微观察乳化油内部粒度和水析出率试验对乳化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乳化油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选出了一些稳定性较好的乳化油,并使用这些乳化油在1135单缸柴油机和2135双缸柴油机上做了大量的实际运行实验,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对乳化油的稳定性、节油以及降低排放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 从燃烧过程的扩散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出发,导出了掺水乳化柴油液粒的燃烧模型,并提出了根据过热极限温...........66页

3、超声柴油微乳化研究

微乳化柴油燃烧时由于乳液内部的微小水珠的“微爆”效应,使油雾化成更细小的油滴,增加油滴与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减少了物理上的不完全燃烧和排烟损失,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了燃烧效率,从而可以达到节能效果,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超声乳化主要是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超声用于乳化不仅可以降低乳化剂的用量,同时可以改善乳液的性质,如减小乳液的粘度及乳液中水滴粒径等。研究了超声柴油微乳化,用HLB值筛选法选择复配乳化剂。通过分光光度计对乳液的浊度和室温下乳液的乳化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并结合乳液的粘度变化,筛选出适合0#柴油乳化的乳化剂及其工艺条件。超声柴油微乳化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受超声的声强、作用时间的影响,而且乳化剂用量、掺水量等对乳液性质都有影响。通过各种醇的对比实验并结合经济等因素选择乙醇作为有机极性物........76页

4、甲醇柴油乳化燃料

论述了甲醇柴油的乳化技术。不仅对传统的商品乳化剂的复配品进行了验证,还开发了以合成共聚物为基础的专用乳化剂。前者虽能使甲醇柴油乳化,但用量较多,稳定时间较短。后者对甲醇柴油的乳化特别有效,乳化效率较高,此外还就乳化工艺和乳液的性质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本文进行了涡流室式和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乳状液的大量试验,得出各种配比的甲醇柴油乳化燃料的使用效果,并以示功图为依据,从着火滞燃期、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燃烧温度、燃烧持续期、放热率、热效率等方面探讨了不同比例的甲醇柴油乳状液的燃烧特性..............45页

5、柴油—醇—水混合燃料

柴油中掺烧一定量的甲醇或乙醇后能显著降低其碳烟排放,但甲醇或乙醇与柴油直接混合很难形成稳定的或较稳定的混合液,所以需要加入其它的助剂。助剂的选择、水对柴油-醇混合液的影响,一直是柴油-醇混合燃料中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稳定性的角度将柴油-醇(有时也有水)混合液分成热力学上的稳定体系和热力学上的非稳定体系,并分别进行研究和比较。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对柴油-醇-水-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进行乳化,得到了不同配比的柴油-醇-水乳化液,分析和研究了含水量对柴油-醇-水乳化液的最佳HLB和分层时间的影响。 将柴油-醇混合体系按热力学上的稳定性的不同分类进行比较;讨论含水量对柴油-醇-水乳化燃料所需的最佳HLB和分层时间的影响...................55页

6、乳化柴油最佳配比研究

以乳化油的掺水比例、乳化剂的添加量和不同的乳化工艺方法为因素,分别选择10%、20%、30%和40%的掺水比例,0.5%和1%的乳化剂添加量以及油+乳化剂和水+乳化剂两种工艺方法为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配制了8种不同比例的乳化油,进行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和烟度检测。以发动机功率、耗油率和烟度的综合评价值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优选最佳的乳化油配比方案。以燃用最佳配比乳化油与标准轻柴油的发动机台架性能和烟度检测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发动机燃用该种乳化油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燃用最佳配比乳化油与燃用标准轻柴油相比: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提高了21.3%,排放烟度降低了43.48%。试验证明,乳化油用于内燃机是可行的,节能和降污的效果明显。这对开发柴油机的替代燃料,缓解燃料供需紧张矛盾.......................60页

Ⅱ 防锈乳化油配方

再简单的配方也需要搞清楚里面的各种成分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所以通过专业的分析得到的配方一般是比较准确的。而且通过分析的准确定位能够更好地帮助你解决问题。可以提供援助。

Ⅲ 乳化油的生产工艺

把油、水、添加剂放在一起使之混合,并形成油包水型粒子,直径在μm数量级,稳定期3个月乃至半年,制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是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和燃油的热值、闪点、稳定期等因素均有关系。此外,还要考虑燃油的经济性。添加剂性能很好,但若不经济,制成的乳化油比柴油或汽油还要昂贵,显然是没有市场的,因而也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许多研究,不能走向市场,这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添加剂的选取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从中优化出理想的添加剂配方,这个配方视应用对象不同而有不同。
乳化油的制取可用机械的方法把按比例配好的油、水、添加剂进行搅拌、剪切、混合、雾化等使粒子直径达到要求。
报道中也有用机械进行初混而后通过超声的办法促使油、水、添加剂乳化的。超声用于化学反应称为声化学,在声化学中超声乳化可加速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反应产率,避免某些副反应,降低反应条件等。超声波在液体媒质中传播时会出现机械的、热的及空化等作用机制,对传声媒质产生一系列的效应。超声乳化的主要优点是不用或少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发生器通过换能器将能量传递给油液。现已出现10 kW/h处理几千升设备。 有把磁化技术用于燃油乳化的报道。

Ⅳ 乳化油是什么

乳化油是通过乳化技术让燃油与水达到一个亚稳平衡,由于水的性质与油不同,在这种两相混合液中会产生复合材料特性,比如改变相变参数等。具体地讲,由于水的沸点比油低,水可以在油沸腾燃烧之前先沸腾,体积膨胀1000多倍形成蒸汽爆炸,炸碎燃油,让燃油的物理活性提高,让燃烧充分。在这里水不提供热量,只是其催化作用让燃油燃烧更好,没有什么化学变化,更不是变油。

Ⅳ 食用乳化油

青岛可颂食品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液体植脂末,也称作植脂奶油、乳化油、水溶性乳化食用油脂、食用乳化油脂、脂肪油等。本品是以食用精炼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添加高效乳化剂稳定剂和其它辅料,采用国外油脂乳化最新技术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本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任意比例迅速溶解在牛奶、奶粉、咖啡奶(咖啡伴侣)、可可奶、豆奶、豆奶粉、沙拉酱、冰淇淋、酸奶等含乳饮料及代乳饮料中,补充脂肪含量、增加营养、增强奶质感及口感,无油滴上浮、分层结膜现象,乳白度高 ,耐酸性强,加热及冷冻均不破乳,性能稳定。它还可用于糖果、巧克力、饼干等食品中,也可作为润滑剂和护手剂使用。它不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http://kesongfood.cn.alibaba.com/

Ⅵ 怎样制造乳化油

乳化油是由基础油加入适量的防锈剂、乳化剂而制得的一种产品。油基外观在常温下为棕黄色至浅褐色半透明均匀油体。根据用途不同分为1号、2号、3号、4号。其中:1号防锈性较好,2号清洗性较好,3号极压性较好,4号是透明型的(适用于特种要求的金属加工冷却亦可作内燃机冷却液)。乳化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调制成乳化液,具有防锈、清洗、极压性能,适用于金属加工、切削等过程中作为冷却液使用。

乳化油主要用于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中。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由立柱、油缸、顶梁、底座、各种控制阀及管路组成,它的支撑、升降、移动、推溜和过载保护都是借助压力液体——高含水液压液,在一定结构的管路和控制元件组成的系统中流动,来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适用于金属加工的黑色、有色金属工件进行多工位加工和常用机床的车、钻、镗、铰、功丝、压延的工序的高速、高精度切削、并能提高刃具耐用度和切削效率。

1 乳化油性能解析
通常所说的乳化油是将燃油(汽油、柴油或重油)70%~90%加水近30%~10%(质量比,下同),再加添加剂0.5%~1%,而后通过专用设备进行乳化。使油液成为油包水型分子基团,该分子基团的颗粒一般为0.5~10 μm,颗粒越小、越均匀,乳化油的稳定期越长,一般1~6个月,乳化油的油水分离即破乳,破乳后将失去其性能。
乳化油燃烧过程的物理作用即所谓“微爆”理论。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油的沸点比水高,受热后水总是先达到沸点而蒸发或沸腾。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水蒸气将冲破油膜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形成更细小的油滴,这就是所说的微爆或称二次雾化。爆炸后的细小油滴更容易燃烧。因此,油液燃烧的更完全,使内燃机或油炉达到节能之效果。化学作用即水煤气反应。许多文献在谈到乳化油节能、降污的原因时,指出了水煤气反应的重要性。在缺氧条件下,燃料中由于高温裂解产生的碳粒子,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使碳粒子能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率,降低了排烟中的烟尘含量,经环保部门检测,烟度可降低50%。
通过上述的微爆及水煤气反应,乳化油燃料可获得减轻大气污染和节约能源的双重效果。但是获得此双重效果是有条件的。例如,柴油机使用乳化柴油,在气缸内高压条件下,由于油滴蒸发速率受到抑制,因此,延长了油滴的蒸发时间。油滴中的水分在此时间内不断蒸发,微爆力度相对减弱。从微爆角度认识,柴油机不可能获得大幅度节油的效果。但在气缸内缺氧的条件下容易得到满足,为水煤气反应创造了条件。乳化柴油在柴油机的运行实验证明,除节能、降污的效果外,气缸不腐蚀、不磨损、不积炭,其动力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又如,常压工业锅炉具备产生微爆与水煤气反应的双重条件,故常压工业锅炉使用乳化重油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前面谈到的微爆也好,水煤气反应也好,都离不开水,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被称为“媒介”作用。在上述过程中水不会消耗,也不会增加,它的综合作用是使碳粒子得到充分燃烧,抑制NOx的生成。这是否意味着掺水越多越好呢?不然,许多实验证明,掺水量增加,柴油打火难度也增加,甚至打不着火;掺水量增加,柴油机动力性能下降。另外,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的潜热与显热被蒸气带走,增加了排烟热损失,降低了热效率。因此,掺水量的多少十分重要,适量掺水既节能又降污,掺水量过大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也是符合辩证法的。掺水量的多少有个“度”,众多实验认为这个度为10%~30%(30%时打火启动比较容易)。水在起媒介作用的同时,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在膨胀过程中也要做功(即蒸汽机原理),这部分功同油燃烧做功一样被利用。这是水的第2个作用。
粒度:乳液中油包水型粒子的直径和微爆有关,对乳化液的稳定更为重要。粒子直径愈小,油滴中水的质量减少,而油膜的表面张力相对增加,稳定期愈长;但油滴太小,也会因上述原因使微爆力度下降。乳化柴油粒度为1~10 μm,而且5 μm的占90%是比较好的。
对重油来说,乳化比较困难,但一旦乳化成功,却不容易破乳。原因之一是水和重油的密度很接近;另外,重油中含有沥青质和石蜡,它就是一种天然乳化刘。乳化重油粒度一般为2~20 μm,而且10 μm以下占90%就可以了。

2 乳化油制造工艺
把油、水、添加剂放在一起使之混合,并形成油包水型粒子,直径在μm数量级,稳定期3个月乃至半年,制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是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和燃油的热值、闪点、稳定期等因素均有关系。此外,还要考虑燃油的经济性。添加剂性能很好,但若不经济,制成的乳化油比柴油或汽油还要昂贵,显然是没有市场的,因而也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许多研究,不能走向市场,这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添加剂的选取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从中优化出理想的添加剂配方,这个配方视应用对象不同而有不同。
乳化油的制取可用机械的方法把按比例配好的油、水、添加剂进行搅拌、剪切、混合、雾化等使粒子直径达到要求。
报道中也有用机械进行初混而后通过超声的办法促使油、水、添加剂乳化的。超声用于化学反应称为声化学,在声化学中超声乳化可加速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反应产率,避免某些副反应,降低反应条件等。超声波在液体媒质中传播时会出现机械的、热的及空化等作用机制,对传声媒质产生一系列的效应。超声乳化的主要优点是不用或少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发生器通过换能器将能量传递给油液。现已出现10 kW/h处理几千升设备。
近年来也有把磁化技术用于燃油乳化的报道。

3 展 望
乳化油用于外燃与内燃设备的燃烧具有节能与降污两种效果,对于轻油与重油都具有普遍意义。限于客观条件,有时微爆与水煤气反应不能兼得,降污效果明显,但节能效果欠佳。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国人就持冷漠态度。这就是80年代乳化研究进入低谷的一个原因。一些农民朋友,一看乳化油是白色(柴油掺水),与柴油颜色不同,于是就轻易认为乳化油不好,这种认识也带有盲目性。在国外,把降污放在了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恐怕是应用乳化油超前于我们的一个原因。说到底降污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大气污染了,回过头来再治理大气还是要花钱的。
人类将进入21世纪,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耗(估且只讲汽油与柴油)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而天然石油的储量却是有限的,在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同时,节约用油势在必行。
乳化油既是节能油也是改善环境的绿色燃料油。贯彻节能与环保两大基本国策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应重视起乳化油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有所突破。单纯的微爆理论与水煤气理论还不能解释众多的异常现象,因而也限制了应用开发的突破,在实践中也要根据内燃与外燃的需要,轻油与重油的不同优选不同的表面活性刘,形成系列产品,使乳化油产品为我国人民服务,为人类造福,可以肯定,乳化油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Ⅶ 谁有水基切削液配方,可共同开发!

专业开发研究各类钢件、铸铁、铝镁合金等加工的水基、半合成、乳化油等切削液,可提供切削液产品与技术指导转让

Ⅷ 乳化油配制方法

乳化油是由基础油、乳化剂、防锈剂、油性极压剂、稳定剂、防腐剂、消泡剂等组成。其中前三者是主要成分。而其他的添加剂则根据乳化油的成分和使用情况而定。乳化油的组成比较复杂,因此对其配制工艺要求也很严格。
实验证明,乳化油的稳定性、乳化能力、乳化液的稳定性、防锈性及其切削性能等,除与乳化油配方有关外,还与配制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
配制乳化油工艺应考虑的因素1)乳化剂(复合乳化剂更好)的化学结构与油相的化学组成相适应,并确定适当的剂量;2)两种液相的密度要小;3)两种液相界面张力要小;4)连续相(外相)的粘度宜高;5)油-水界面间的吸附层具有某种程度的机械强韧性,并带有同性电荷;6)选用硬度小于100ppm的软水;7)严格控制配制工艺和操作技术;8)注意配方中其他添加剂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加料顺序,一般先将油溶于基础油中,对油溶的添加剂应由较难溶到易溶的顺序加入,并适当加温和充分搅拌,直至全部溶完混匀,但温度不得过高,以免引起添加剂分解。
2)在选择皂类作乳化剂时,应注意皂化条件(温度、反应时间与搅拌速度等)。其中脂肪酸、高碳酸与三乙醇胺的皂化温度一般控制在60~70℃,反应时间为30min左右,而钾、钠皂略高一些,如油酸钾皂为80℃,30min;蓖麻油钠皂为90℃,3h;松香钠皂为100℃,6~8h。其次,由于乳化油的水分对油基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所以乳油中的水分也应严格控制。
3)在乳化油按照使用要求的浓度稀释成乳化液时,同样存在一个乳化技术问题,就是如何将油相均匀地分散于水相中。乳化过程是油水界面增加的过程,也是表面能增加的过程,为此通常对其做一定的功。这时搅拌和温度都很重要。最简单的乳化设备就是搅拌装置,如乳化液经过均化处理,其稳定性就提高了。实践证明将乳化油乳化时,在乳化的初始阶段缓慢地加入软水,使其先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在不断搅拌下继续加入其余水分,使其发生变形所得的乳状液颗粒均匀细致,乳液稳定性高,质量好。其次,也可以用少量热水或蒸汽将乳化油充分乳化,然后再用冷水稀释,这是因为热水的表面张力小,溶解能力强,粘度小,有利于乳化剂的分散,因而容易乳化,而冷水则相反引起乳化剂的凝聚。
4)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还需加入水溶性缓蚀剂。以前通常在配制的乳液中加入0.25%碳酸钠和0.25%亚硝酸钠,现在常加0.2%~0.4%的三乙醇胺。
5)按使用浓度配成的乳化液后,需调整乳液的PH值,一般PH值在8~9左右。PH值过高,对铝及有色金属引起腐蚀,并刺激操作者皮肤;PH值过低会引起钢铁锈蚀。为此常用碳酸钠或三乙醇胺提高PH值,而用油酸降低PH值。
6)不能用硬水稀释乳化油。因为硬水中通常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镁、硫酸钙、硫酸镁等盐类,故用硬水配制乳化液时,其中盐类就与钠皂、钾皂等乳化剂起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皂类,改变乳化液的性能。因此配制时硬水应加入0.2%~0.3%的碳酸钠进行软化,或者采用煮沸的方法,以防止硬水破乳,并提高乳化液的清洗性和防锈性。